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如何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和规律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归纳和概括得来的。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把实验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根据各类实验的特性和作用在教学中加以整合利用,使它们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上发挥最佳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转变实验教学思路,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不做实验、少做实验、讲解实验的教学局面。要体现新课标思想,突出学科特点,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要使学生确信大气压强为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Pa),就要做托里拆利实验;为使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就要让学生去连接串、并联电路;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物理仪器的使用技能,就要让学生去使用物理仪器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形成以实验探究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努力改进实验教学,研究、开发一些较为直观的演示实验,突破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中的难点。例如在学习“分子间作用力”的时候,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如果冬季室温低、烧杯中水太多、酒精灯火焰弱,都会导致沸腾现象不易产生。此时可以换用温水,减少水量,同时把一根长6~8厘米、粗1毫米左右的细铜丝折弯,插进灯芯里约1厘米。这样就会大大提高灯焰的发热量,缩短加热的时间,使水沸腾前后气泡大小的变化更加明显,水沸腾时的汽化现象更加激烈。这样的实验改进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而且扫清了学生学习中的障碍,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愿望。由于初中物理实验所用的器材较为简单,富有操作性和探索性,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因此学生畏难情绪少,探究兴趣浓。成功的喜悦往往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未知的领域,勇攀科学高峰。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应尽量让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更应倡导学生积极动手,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逐渐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产生兴趣。
三、借助物理实验教学,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和作风始终贯穿其中。教师只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就会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如学习压强的概念,一般是用“压力小桌”先控制压力一定,看压力产生的效果与接触面大小的关系如何;再控制接触面积一定,看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压强定义式:P=F/S。这就是运用实验归纳法。这样的例子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普遍存在着,如欧姆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密度、比热、功率等。
四、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的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有的实验受时间、空间、场地、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如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可以弥补其不足,提供较为理想的教学环境。
如果合理利用视频展示台,就可以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如在“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中,如果教师直接用标有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演示,由于可见度小,给学生观察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将透明的刻度尺放在投影仪上,直接进行实物投影,这时放大的刻度尺便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认刻度尺。然后,在投影仪上直接演示如何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老师演示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很快地掌握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学习其它一些测量工具时,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实验,加以必要的方法指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1月,第一版。
[2]魏日升 张宪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改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和规律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归纳和概括得来的。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把实验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根据各类实验的特性和作用在教学中加以整合利用,使它们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上发挥最佳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转变实验教学思路,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不做实验、少做实验、讲解实验的教学局面。要体现新课标思想,突出学科特点,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要使学生确信大气压强为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Pa),就要做托里拆利实验;为使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就要让学生去连接串、并联电路;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物理仪器的使用技能,就要让学生去使用物理仪器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形成以实验探究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努力改进实验教学,研究、开发一些较为直观的演示实验,突破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中的难点。例如在学习“分子间作用力”的时候,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如果冬季室温低、烧杯中水太多、酒精灯火焰弱,都会导致沸腾现象不易产生。此时可以换用温水,减少水量,同时把一根长6~8厘米、粗1毫米左右的细铜丝折弯,插进灯芯里约1厘米。这样就会大大提高灯焰的发热量,缩短加热的时间,使水沸腾前后气泡大小的变化更加明显,水沸腾时的汽化现象更加激烈。这样的实验改进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而且扫清了学生学习中的障碍,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愿望。由于初中物理实验所用的器材较为简单,富有操作性和探索性,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因此学生畏难情绪少,探究兴趣浓。成功的喜悦往往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未知的领域,勇攀科学高峰。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应尽量让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更应倡导学生积极动手,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逐渐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产生兴趣。
三、借助物理实验教学,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和作风始终贯穿其中。教师只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就会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如学习压强的概念,一般是用“压力小桌”先控制压力一定,看压力产生的效果与接触面大小的关系如何;再控制接触面积一定,看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压强定义式:P=F/S。这就是运用实验归纳法。这样的例子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普遍存在着,如欧姆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密度、比热、功率等。
四、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的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有的实验受时间、空间、场地、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如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可以弥补其不足,提供较为理想的教学环境。
如果合理利用视频展示台,就可以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如在“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中,如果教师直接用标有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演示,由于可见度小,给学生观察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将透明的刻度尺放在投影仪上,直接进行实物投影,这时放大的刻度尺便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认刻度尺。然后,在投影仪上直接演示如何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老师演示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很快地掌握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学习其它一些测量工具时,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实验,加以必要的方法指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1月,第一版。
[2]魏日升 张宪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改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