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康瑜一直坚持做公益,在2015年毕业时,她选择到云南支教。
云南省昌宁县漭水镇,是一块偏僻、缺乏表达的原始土地。孩子们的表达多是打架、砸玻璃、烧被子的粗野。支教?这里的孩子并不稀罕,纵使面对康瑜劳心费神的无偿补课,孩子们也是多有抗拒,甚至有孩子像砸玻璃一样愤怒地表达:“我爸妈都不管我,你凭什么来管我?”
为了发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康瑜举办了“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制作了班级“心思盒”,收到近2000张小纸条,她都一个不落地回复了……
一天,书法课上突然下起了雨,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望向窗外。康瑜当即决定,不练书法,带领孩子们到窗前看雨、听雨。康瑜拿来一个红色的小音响,《The Rain》低回地响起。音乐由低沉哀伤渐趋于高昂欢快,仿佛一场精神的洗礼,令人振作轻松。
雨滴滴滴答答,水花跳跃飞溅,《The Rain》起伏悠扬。康瑜趁势渲染:“孩子们,这样的雨,这样的音乐,多动人,多有诗意啊!把你们想说的话,试试用诗表达出来吧!”
回到讲台后,康瑜看见一个小女孩在掉眼泪,她走过去摸摸小女孩的头,发现小女孩在紙上写下:“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雨后的太阳只照射在我一个人身上,温暖我;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世界上有个角落,能在我伤心的时候空着,安慰我;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妈妈的爱,只属于我。”
康瑜感到一阵心疼,这就是小女孩的诗呀,一个常年见不到妈妈的女儿,终于把内心无处诉说的情感通过诗与泪水一起表达出来了。
小女孩的诗受到了表扬后,许多孩子都想着用诗来表达自己。孩子们与诗歌似乎有着天然的契合,他们用“我愿和你自由地好着,像风和风,云和云”来传达对喜欢的老师的情意,用“天高万丈,山是一半”来寄托对在外打工父亲的思念,用“夜晚到清晨,时间慢吞吞”来形容盼天快点亮早点见到心爱老师的情绪。
康瑜说,山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与关注。所以,当她发现孩子们对诗歌产生兴趣后,便给孩子们开设了写诗课,用诗歌来陪伴和关注他们。
诗给孩子们带来了自信:“我觉得我很漂亮,我比蝴蝶漂亮,我觉得我很聪明,我比班长聪明,为什么我漂亮聪明,因为我是最独特的。”诗给了孩子们乐观浪漫:“黑色的夜晚星星在闪耀,我在河边无忧无虑地散步,当我回头看我身边的河水时,只见无数的星星在河里流动。”诗给了孩子们爱的诗意表达:“老师,如果你是礁石就好了,那我可以变成海浪去拥抱你。可是你是天上的星星,我们抱不到你。”
更妙的是,写诗让砸玻璃的现象销声匿迹了,班级成绩也大幅度提高。康瑜本想得到一片树叶,没想到孩子们却给了她一片森林。
诗歌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孩子前进的方向,从一个班级到一个年级,从一个年级到整个学校。春夏秋冬,孩子们尽情挥洒诗情。康瑜把这项活动称为“四季诗歌行动”。后来,“四季诗歌行动”获得了首届哈佛 SEED 社会创新挑战赛银奖。
离开漭水后,康瑜准备出国,可孩子们给远行老师的纸条震撼了她。有个小女孩写道:“康老师,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像我一样,在诗歌中找到自己。”原来,诗歌就是光,照亮了一个自卑女孩的心,照亮了她的路——大山里的孩子是多么需要诗歌的光芒啊!于是,康瑜一个转身,再次回到漭水,还带来更多的“康老师”,继续她的公益。公益取名“是光”——诗歌是孩子们的光,孩子们是大山里的光。而“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成了“是光”的品牌口号。如今,“是光”早已走出了漭水,走出了云南,覆盖到了山东、甘肃等地区两百多所中小学。
康瑜说,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学会写诗,即使他们走不出大山,以后也能向光而生。日后,他们可以成为这样的父亲或母亲——指着水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这里有无数的星星在河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