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灵感源自祖国 90后建筑师震动纽约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能为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近日,一场名为“摄影机、声音和阳光”的建筑设计展在美国纽约举行,引起广泛关注。3名“90后”华人建筑师从不同角度审视纽约居民住宅存在的问题,“变废为宝”,为老旧建筑中的人们设计崭新生活。
  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座新兴艺术社区,一问50平方米的画廊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精心绘制的设计图,其中呈现的是王宁、谢濒昕和张博文这3名“90后”华人建筑设计师对于他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观察与思考。
  “攝影机、声音和阳光”,是这次展览的主题,也是他们各自设计的聚焦点。“我做了一些小型装置,唤起观众对于纽约城市中不同声音的回忆。”王宁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目前正在纽约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这次,他希望借助一些建筑设计的于段,将经常围绕在一些保障性住房边的各种噪音合理利用,使之成为有利于普通人生活、工作的和谐背景音。在纽约,还有一些低收入人群聚集的集合式住宅常常布满监控摄像头,意在保障安全,却反而会让人因此感到压抑。谢濒昕的设计就和减弱这种摄像头带来的恐惧感有关。张博文则将纽约的屋顶空间设计成一座多维的城市绿地公园,让普通民众即便生活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大都市,仍能享受充满阳光的优质公共空间。
  “我们的设计都和纽约普通居民的生活状态息息帼关,希犟通过设计,能为解决他们生活环境现存的问题带来一些启发。”张博文说,这是他们举办此次展览的初心。有趣的是,这次设计展的内容,与这3名建筑帅的日常工作并不相关,甚至背道而驰。
  “平时,我做的多是纽约高级住宅的开发项目。”王宁直言,这些项目有时晗恰正是破坏普通民众生活空间的对立面。而正是这种冲突,促使3个年轻人更深地思考,建筑帅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在谢濒昕看来,观察、调研并且努力改变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是建筑师的重要职责。她还记得,在哥大建筑系读书时,因为一次课程作业,她有机会走进纽约一个集合式住宅区,那里密密麻麻的摄像头带给她和同伴的不适感至今难忘。而建筑师的专业视角告诉她,这一切并非不能改变。
  “有时,可能只是让开发商损失很小一部分利益,就能让普通民众受益很多。”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张博文,如今在著名的贝氏建筑事务所工作。跳脱出商业化的桎梏,他希望能在工作之余,通过举办这次“不务正业”的展览,让更多人意识到,建筑应该和普通人的生活真正联系在一起。
  中西融汇的背景,让3名年轻建筑帅的设计在关照纽约本土环境的同时,也自然地融入了独特的中国印记。比如,“变废为宝”的思路就有来自中国的启发。
  “我发现,不论是上海的弄堂,还是北京的胡同,国内许多古建改造的成功案例都是利用已有元素,再作一些适当的添加,从而实现某种效果。”张博文说,这给了他很大的灵感。在这次做设计时,他和两个同伴就特别注重“原物利用”,而非简单的推倒重建。谢濒昕则注意到,最近一两年,中国不少封闭式小区打开围墙,一座座“孤岛”变成更为包容的开放式小区。“在曼哈顿,也有这样封闭老化的保障性住房。”她相信,中美之间的经验互鉴将是一次有意思、有价值的讨论。对于这三名年轻的建筑师来说,这次展览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他们希望邀请更多中美两国的建筑设计师一起,定期举行更大规模的展览和沙龙,碰撞创意的火花,让设计为普通人带来美好生活。
  邢大军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理
其他文献
1997年8月,在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鱼儿红牧场子弟学校工作的邵龙元,经亲友介绍,与张玉芳初识,两人一见钟情,很快陷入爱河,不久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新婚的美好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早已成为二人心中默然的期许。然而,就在他们还沉浸在新婚带来的幸福与甜蜜中时,一场不幸却悄然降临。10月初,凄寒的秋雨使鱼儿红牧场的气温骤降,邵龙元新婚不久的妻子张玉芳忽然感觉身体不适,先是全身关
期刊
在南开大学,曾经每天骑自行车来去的老教授申泮文,被学生们描述为“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的骑车“九段”高手。骑车的他,曾是校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日前,申泮文离世,前来吊唁的师生簇拥在大厅前,排出了数百米的长龙。  1916年9月7日,申泮文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他大学只念了一年,就赶上“七七事变”,于是投笔从戎,南下参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并奉命赶赴上海前
期刊
出演《山城棒棒军》里的“毛子”,让他小有名气。之后因在《康熙微服私访》担任小太监“三德子”一角,让赵亮红透大江南北。没想到就在事业进入巅峰时,他却出人意料地一头扎进深山,成了一名“绿色农夫”。  在《康熙微服私访》担任小太监“三德子”一角,让长着一张“喜庆脸”的赵亮红透大江南北。妻子比他小15岁,19岁就得过全国模特冠军。为什么这对名人夫妻,甘愿带着孩子离开繁华都市,生活在原始山林中?  执着追求
期刊
1998年初,67岁的他毅然返乡。除设立奖学基金外,他还通过多种形式救助了200多名贫困生。周围村民中,有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都会收到他送来的“贺礼”。谁家孩子面临因贫失学的困境,总能得到他的援助。  26年前,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岗位退休后,方敬执意回到老家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宋庄镇,继续发挥余热,给当地的村里娃和乡镇公务员们免费上课。  方敬虽年事已高,却对时事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  他总是拿
期刊
蓝天野,从他17岁投身艺术表演算起,今年是他从事话剧事业的73周年。他获得过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近几年来。蓝老导演的《吴王金戈越王剑》、《贵妇还乡》、《大讼师》等大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束追光下。90岁的蓝老出现在舞台上,呈现出一点顽童般的气质。  首都劇场坐落在王府井大街22号,8月21日,央视《艺术人生》摄制组进了首都剧场。从下午两点左右,节目录制一直持续到了夜里十
期刊
2015年,扶着助行架、已经94岁的原奥斯维辛集中营记账员奥斯卡·格勒宁,在德国北部小城吕内堡法院出庭受审,他曾亲眼目睹了那些受害者被送进毒气室,并亲耳听到了他们从毒气室里传来的阵阵尖叫声……  格勒宁是以“协助谋杀罪”被起诉的,法庭上,他称这些年,自己一直忍受着“心灵上的谴责”。  最终,法庭认定他“协助谋杀了奥斯维辛集中营30多万犹太人”的罪名成立,判处了他有期徒刑4年。经医生评估,他的身体状
期刊
49岁的张猛外号“水上漂”,他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城建局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一位救人英雄。从7岁救起第一个落水者,42年里,他已成功救出23名落水者。7岁那年,—个夏天的午后,张猛和小伙伴去当地城南河边捡河蚌,一名小伙伴失足落水。河水漫到了胸口,孩子们惊慌失措,有的跑回去喊大人,有的被吓住了,傻傻地站在河边。  张猛不会游泳,但他急中生智,在河边找到了一根大树枝,他将树枝伸到河中央,让小伙伴抓住,
期刊
42集都市情感剧《好久不见》正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热播。4月3日,北京电视台“欢聚一堂”系列社区活动携《好久不见》演员王森、高晓菲、刘立、宋元甫来到团结湖街道,与现场观众零距离互动。  此次在《好久不见》中王森突破性地饰演了一位具有“腹黑感”的反派角色,“我一直特别想演一个坏到骨子里的那种,终于在这部剧中圆梦了,这次演的这个角色是一个高智商的博士,到后面会狠虐花朵朵和贺言两个人。”此外,他还透露,陆
期刊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著名作家。他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  《在细雨中呼喊》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一开始是“我”弟弟孙光明的死,然后是母亲的死,父亲的死。其中写得最好的是“我”的祖父孙有元在“我”的父亲孙广才嫌弃中,等待死亡的漫长过程,他死过一次,但在下葬时,又活了过来,余华写他“像一袋被遗忘的地瓜那样搁在那里”,而他的儿子孙广才则为他的不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主持起草了首部《文物保护法》,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第一次明确提出“文物”定义,推动设立“文化遗产日”。  谢辰生1922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武进,著名文物学家。秉承家学,自幼便对历史学产生浓厚兴趣,受教于兄长谢国桢。20世纪40年代起任郑振铎业务秘书,开始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在上海参与了战时文物的清理工作,参与编纂《甲午以后留存日本文物目录》、《中国历史参考图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