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愈来愈肯定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必要性,叶澜教授的“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师生交往能促使双方主体性的展现,师生双方在交往中达到教学目的。
一、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
从教学的静态结构分析,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可以分别加以认识。
一是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泉。具体来说,教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需要构成了他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第一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教师本身获得情感满足、价值肯定的一项事业。教学中教师通过交往了解学生,助其成材,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使个人价值得以展示。这种需要是教师交往的最根本也是最强大的心理动力。第二是再社会化的需要。教师作为社会人,他的社会化进程是终身存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的活动使自身在道德、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第三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交往,才能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第五是自我意识完善的需要。教师的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这面“镜子”来认识“镜中之我”,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这些需要在教师身上同时并存,其中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指向都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由这些需要所产生的强大的动力促使教师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交往。
二是学生在教学中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泉。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具体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认识。第一是个体知识能力发展的需要。学生交往的实质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是在交往中进行的,在交往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知识,发展能力。第二是人格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交往获得各种经验,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与此同时,学生在集体的熔炉中形成“去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学生的人格也由“依附人格”发展到“独立人格”,并为最终形成“自由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是心理归属的需要。学生为能获得集体的认可,在集体中寻求成功体验,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第四是人际沟通的需要。学生在交往中,加强与他人的人际沟通,通过利他行为和人际合作产生人际吸引,解决各种人际冲突,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五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需要。学生处于未成年期,交往可以使学生在“人一我”的角色相对存在中认识自我。学生在与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交往中一方面展现自我,另一方面通过他人的态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从教学的动态结构分析,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通过交往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大小。师生双方应共同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相容关系,教师热爱、理解、尊重学生,学生尊敬、配合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师生积极主动地交往,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交往情境,激发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二、影响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因素分析
1.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特征方面的因素是影响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对教学的认真负责、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会提高教师的威望,对学生产生人际吸引,易唤起学生与之交往的心理动力。学生常因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亲其师,信其道”,缩近师生之间的心理间距,增加交往频率。
2.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第一是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是学生与之交往的动力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期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体验,避免出现在教学中教师按学生的优劣主观地进行知识分配和知识标定的现象。第二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渊博的知识永远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由知识导致的人际吸引融为教师的个人吸引力。第三是教师的语言艺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手段,也是师生交往的主要渠道。准确生动的口头语言、漂亮潇洒的书面语言、恰如其分的身体语言都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第四是教师的管理水平。教师对学生群体的领导与管理以及教师的教育机智都对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形成的软环境。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师生个体及群体之间相互的吸引力,激起师生交往的欲望。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只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抗,缺乏交流。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建立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一致的目标追求和成功的集体活动。
4.人际认知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人际认知应避免产生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认知偏差,各种认知偏差的出现使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归因具有预先的确定性,不利于正常的师生交往。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消减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因而教师应该公正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学生,问题解决合理恰当,在这样的民主气氛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5.学生的学习心向因素。师生交往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交往,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受自身学习心向因素的影响极大,这些因素包括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思维、心理准备状态等。积极的学习心向使学生处于对学习的渴求状态,此时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极强。同时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也会激发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
三、优化师生交往中心理动力源结构及实现机制的对策
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激发与维持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不仅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更要唤起学生与之交往的心理动力。师生存在着不同的交往的心理动力源结构,优化这一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交往的积极性。从广义上讲,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是师生各自发展的心理需要,结构优化实质上是加强师生的这些需求强度,进而增强师生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满足既有现状,积极发挥自身才智,创新进取。只有教师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他的交往需要才能相应而生。学生的交往动力一方面来自个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与激发。所以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源结构的优化,一是要树立他们立志成材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要培养教师调动学生交往积极性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尤其是教师,应从五个方面人手,强化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机制,增强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1.丰富师生的角色构成。师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应通过外部赋权与学生内部自我塑造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可在某一方面找到自身价值,增强交往的主动性,从而避免出现班集体中以少数学生为核心,形成狭小的交往圈,降低大部分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2,重视信息反馈。蓝克尔(Runkel.P.J)根据信息反馈原理,将教师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与学生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联系起来,构画了一个‘信息反馈圈”,用以说明师生的互动关系。在这个信息反馈圈中,教师的参照系一方面决定于本人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决定于教师本人行为与学生行为交互作用后而获得的信息反馈。同样道理,学生的参照系一方面决定于本人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决定于学生本人学习行为与教师行为交互作用后而获得的反馈。师生交往是相互依存的,其心理动力依赖于彼此对对方行为结果的强化。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地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反馈性强化,以使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得以持续。
3.培养群体交往的心理动力。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巨大,群体通过角色预期来作用个体的交往行为。角色预期的作用有两种方式,其一在不同情境中集体对个体的行为方式的预期,这是集体对个体的反应。其二,集体给个体以地位、任务、期望,个体通常也照此作出反应。群体与个体交往的心理动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动力强则个体交往动力也随之增强,反之则随之减弱。教师应该多组织成功的群体活动,增加群体之间交往的机会,进而加强学生个体交往的心理动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动机,其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理想信念等。另外,学生动机系统的激发还包括学校环境、班集体、工作气氛以及调节情境的教师。教师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从而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性交往动力。
5.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课堂中教学目标包括个人目标、集体目标和二者结合的目标。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使师生交往有明确的指向性;另一方面,它又有利于师生共同获得成功体验,促使师生双方交往的心理动力的产生。合理的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一、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
从教学的静态结构分析,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可以分别加以认识。
一是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泉。具体来说,教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需要构成了他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第一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教师本身获得情感满足、价值肯定的一项事业。教学中教师通过交往了解学生,助其成材,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使个人价值得以展示。这种需要是教师交往的最根本也是最强大的心理动力。第二是再社会化的需要。教师作为社会人,他的社会化进程是终身存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的活动使自身在道德、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第三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交往,才能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第五是自我意识完善的需要。教师的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这面“镜子”来认识“镜中之我”,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这些需要在教师身上同时并存,其中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指向都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由这些需要所产生的强大的动力促使教师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交往。
二是学生在教学中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泉。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具体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认识。第一是个体知识能力发展的需要。学生交往的实质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是在交往中进行的,在交往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知识,发展能力。第二是人格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交往获得各种经验,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与此同时,学生在集体的熔炉中形成“去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学生的人格也由“依附人格”发展到“独立人格”,并为最终形成“自由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是心理归属的需要。学生为能获得集体的认可,在集体中寻求成功体验,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第四是人际沟通的需要。学生在交往中,加强与他人的人际沟通,通过利他行为和人际合作产生人际吸引,解决各种人际冲突,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五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需要。学生处于未成年期,交往可以使学生在“人一我”的角色相对存在中认识自我。学生在与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交往中一方面展现自我,另一方面通过他人的态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从教学的动态结构分析,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通过交往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大小。师生双方应共同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相容关系,教师热爱、理解、尊重学生,学生尊敬、配合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师生积极主动地交往,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交往情境,激发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二、影响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因素分析
1.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特征方面的因素是影响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对教学的认真负责、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会提高教师的威望,对学生产生人际吸引,易唤起学生与之交往的心理动力。学生常因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亲其师,信其道”,缩近师生之间的心理间距,增加交往频率。
2.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第一是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是学生与之交往的动力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期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体验,避免出现在教学中教师按学生的优劣主观地进行知识分配和知识标定的现象。第二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渊博的知识永远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由知识导致的人际吸引融为教师的个人吸引力。第三是教师的语言艺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手段,也是师生交往的主要渠道。准确生动的口头语言、漂亮潇洒的书面语言、恰如其分的身体语言都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第四是教师的管理水平。教师对学生群体的领导与管理以及教师的教育机智都对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形成的软环境。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师生个体及群体之间相互的吸引力,激起师生交往的欲望。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只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抗,缺乏交流。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建立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一致的目标追求和成功的集体活动。
4.人际认知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人际认知应避免产生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认知偏差,各种认知偏差的出现使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归因具有预先的确定性,不利于正常的师生交往。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消减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因而教师应该公正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学生,问题解决合理恰当,在这样的民主气氛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5.学生的学习心向因素。师生交往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交往,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受自身学习心向因素的影响极大,这些因素包括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思维、心理准备状态等。积极的学习心向使学生处于对学习的渴求状态,此时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极强。同时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也会激发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
三、优化师生交往中心理动力源结构及实现机制的对策
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激发与维持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不仅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更要唤起学生与之交往的心理动力。师生存在着不同的交往的心理动力源结构,优化这一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交往的积极性。从广义上讲,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是师生各自发展的心理需要,结构优化实质上是加强师生的这些需求强度,进而增强师生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满足既有现状,积极发挥自身才智,创新进取。只有教师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他的交往需要才能相应而生。学生的交往动力一方面来自个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与激发。所以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源结构的优化,一是要树立他们立志成材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要培养教师调动学生交往积极性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尤其是教师,应从五个方面人手,强化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机制,增强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1.丰富师生的角色构成。师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应通过外部赋权与学生内部自我塑造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可在某一方面找到自身价值,增强交往的主动性,从而避免出现班集体中以少数学生为核心,形成狭小的交往圈,降低大部分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2,重视信息反馈。蓝克尔(Runkel.P.J)根据信息反馈原理,将教师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与学生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联系起来,构画了一个‘信息反馈圈”,用以说明师生的互动关系。在这个信息反馈圈中,教师的参照系一方面决定于本人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决定于教师本人行为与学生行为交互作用后而获得的信息反馈。同样道理,学生的参照系一方面决定于本人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决定于学生本人学习行为与教师行为交互作用后而获得的反馈。师生交往是相互依存的,其心理动力依赖于彼此对对方行为结果的强化。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地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反馈性强化,以使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得以持续。
3.培养群体交往的心理动力。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巨大,群体通过角色预期来作用个体的交往行为。角色预期的作用有两种方式,其一在不同情境中集体对个体的行为方式的预期,这是集体对个体的反应。其二,集体给个体以地位、任务、期望,个体通常也照此作出反应。群体与个体交往的心理动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动力强则个体交往动力也随之增强,反之则随之减弱。教师应该多组织成功的群体活动,增加群体之间交往的机会,进而加强学生个体交往的心理动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动机,其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理想信念等。另外,学生动机系统的激发还包括学校环境、班集体、工作气氛以及调节情境的教师。教师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从而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性交往动力。
5.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课堂中教学目标包括个人目标、集体目标和二者结合的目标。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使师生交往有明确的指向性;另一方面,它又有利于师生共同获得成功体验,促使师生双方交往的心理动力的产生。合理的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