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以及运用、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陶冶等。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发展性与阶段性、终身性与持续性的特征。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发现存在忽视语言运用、缺乏思维含量、轻视审美体验等问题,提出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开展活动、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开展活动、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开展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活动;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语文教育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将母语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母语学科在培育母语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对母语能力的重视已呈国际化趋势,加强母语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以及运用、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陶冶等。在不同学段,语文核心素养确定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审美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部分构成,并将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为精髓化的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同样具备这一本质属性。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注重以语言为桥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意识和文化修养意识。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工具性特征,其工具属性要求学生能够学习、积累、整合知识并且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人文性,其人文属性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发展性与阶段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人,这一点直接决定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随着个体的變化而变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性能够不断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并为个体发展提供新的可能。语文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侧重点有所不同,低年级学段重在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突出“顶灯效应”。高年级学段语文核心素养逐渐细化、学科性增强,强调知识学习、思维锻炼以及人文性培养。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终身性与持续性。在终身教育的社会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学科终极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帮助学生在已有的语文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发展对未来有利的、持续的、稳定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课堂活动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缺乏的表现
课堂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活动。语文课堂活动是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上,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其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素养。课堂活动被引入到语文课堂之后有效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的教学模式,深受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欢迎,“教学重活动”的观念深入人心。
核心素养大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受到热议。在语文核心素养语境下审视语文课堂活动,我们能够发现语文课堂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忽视语言运用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却舍本逐末,为活动而活动。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核舟记》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核舟的定义和说明:“核舟是微雕的一种,它专门选取核桃(现在也有用橄榄核的)雕刻成长舟或小船……”然后教师拿起一个橄榄核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托着,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微小。接着,教师让同学们拿出课前折好的纸船,把作者描述的内容都画在纸船上,画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体会到了王叔远技艺的精巧)。这位教师的课堂活动不可谓不丰富,有PPT展示,有实物凭借,还有学生的实际操作,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课堂教学应当把重心放在作者描述核舟的语言艺术上,而不是大费周章地赞叹王叔远的技艺。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看似热闹,其实热闹过后什么也没有。课堂活动流于形式,甚至变成了“满堂闹”,没有触及学生根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就失去了课堂活动的意义,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就开展课堂活动的形式而言,教师偏向于采用认知类活动以及拓展类活动,而较少开展指向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迁移类活动以及整合类活动。迁移类活动的开展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包括交往活动、体验活动、探索活动、创造活动等形式。整合类活动指向学生语言思维和语言实践的整合,又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就课堂活动的内容而言,大多涉及的是“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而对于语言运用的规则,即“为何这么写”“怎样表达更合理”关注较少。
(二)缺乏思维含量
这种现象在课堂问答、讨论以及表演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课堂问答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但是要想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当在问题设计方面用心。现实情况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思维深度,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够答出,比如“最”式提问。教师一问百应,课堂氛围煞是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锻炼。课堂讨论活动也存在思维含量低的问题,学生讨论的话题往往都是由教师给出的或者就几个定性的结论展开讨论,并不是源于学生的思考,缺乏思维深度。表演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角色,但是一些课堂表演由于不深入,比如教授《狼》让同学表演“目似暝,意暇甚”,这样的课堂表演学生嬉笑怒骂过后什么也没有收获。
(三)轻视审美体验
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功利性目的直接导致了课堂活动中对审美性的漠视。受上课节奏和课堂容量的限制,课堂活动环节时间被大大压缩,不能够深入进行,上升到审美高度。升学压力下,教师会优先考虑基于应试要求展开活动,对于学生的审美需求以及个性发展考虑不够。审美体验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受自身能力限制,一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够兼顾审美体验。
三、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丰富语用实践,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国文学科性质时说,“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语言教育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立足文本,聚焦语言表达。只有在教师的带领下亲历文本获得言语体验,学生才能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与技巧。在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可以基于文本特点开展朗读活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去体会演讲词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练、修辞手法的多种多样、结构逻辑的严谨,富于针对性、启发性、感染性的语言特色。然而有些教师在教授《我有一个梦想》时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基于对课本以及作者的了解编演课本剧,就脱离了文本,费时费力,并且没有达到语言训练的效果,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没有本质上的提升。
(二)训练思维技巧,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说,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一贯训练,却是国文的专责。”从叶老的话中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中心工作就要围绕训练“思想语言文字”展开。语言文字的背后是思想,只有从语言文字进入到思维的层面,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通过思维训练形成思维技巧,学会探究言语作品,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课堂活动中要有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设计存在。
某位语文特级教师教授《老王》一课时,设计了问题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搜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问题探究。这种问题探究方式不仅有效确立了课堂活动的思维起点,而且也便于教师进一步引导、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设置了以下思考内容:“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說恶病致瞎是更深的不幸?”“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样描写老王的肖像合不合适?”“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如何理解?”借助课堂活动这个载体达到学会阅读,生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最终运用到实践中的目的,是课堂活动的意义所在。
(三)关注审美情趣,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活动只有走向审美才能实现其意义的最大化。语文课堂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但是对于活动过程不过分强调预设性与计划性,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生成。语文课堂活动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比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许多教师会选择在课前让学生观看影视片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一课堂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学生心中都有自己通过阅读后塑造的林黛玉的形象。但是播放影视片段直接将林黛玉的形象固化了,只要一说起林黛玉就是陈晓旭在1987版《红楼梦》中的样子,不利于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课本剧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内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堂活动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它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课堂活动在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盛行,但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仍然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附 注
基金项目:2016年度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教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2016jyxm0953)
参考文献
[1] 黄四林,左璜,莫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 (4).
[3]赵莹莹.从“语文素养”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1).
[4]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张文宽.语文课堂活动问题探微[J].中学语文,2011(3).
作者简介:付雪婷,女,1994年生,江苏镇江人,扬州大学教育硕士;龚孟伟,1971年生,安徽省寿县人,扬州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育学原理。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课堂活动;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语文教育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将母语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母语学科在培育母语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对母语能力的重视已呈国际化趋势,加强母语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以及运用、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陶冶等。在不同学段,语文核心素养确定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审美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部分构成,并将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为精髓化的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同样具备这一本质属性。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注重以语言为桥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意识和文化修养意识。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工具性特征,其工具属性要求学生能够学习、积累、整合知识并且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人文性,其人文属性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发展性与阶段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人,这一点直接决定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随着个体的變化而变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性能够不断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并为个体发展提供新的可能。语文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侧重点有所不同,低年级学段重在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突出“顶灯效应”。高年级学段语文核心素养逐渐细化、学科性增强,强调知识学习、思维锻炼以及人文性培养。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终身性与持续性。在终身教育的社会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学科终极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帮助学生在已有的语文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发展对未来有利的、持续的、稳定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课堂活动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缺乏的表现
课堂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活动。语文课堂活动是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上,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其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素养。课堂活动被引入到语文课堂之后有效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的教学模式,深受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欢迎,“教学重活动”的观念深入人心。
核心素养大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受到热议。在语文核心素养语境下审视语文课堂活动,我们能够发现语文课堂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忽视语言运用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却舍本逐末,为活动而活动。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核舟记》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核舟的定义和说明:“核舟是微雕的一种,它专门选取核桃(现在也有用橄榄核的)雕刻成长舟或小船……”然后教师拿起一个橄榄核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托着,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微小。接着,教师让同学们拿出课前折好的纸船,把作者描述的内容都画在纸船上,画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体会到了王叔远技艺的精巧)。这位教师的课堂活动不可谓不丰富,有PPT展示,有实物凭借,还有学生的实际操作,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课堂教学应当把重心放在作者描述核舟的语言艺术上,而不是大费周章地赞叹王叔远的技艺。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看似热闹,其实热闹过后什么也没有。课堂活动流于形式,甚至变成了“满堂闹”,没有触及学生根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就失去了课堂活动的意义,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就开展课堂活动的形式而言,教师偏向于采用认知类活动以及拓展类活动,而较少开展指向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迁移类活动以及整合类活动。迁移类活动的开展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包括交往活动、体验活动、探索活动、创造活动等形式。整合类活动指向学生语言思维和语言实践的整合,又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就课堂活动的内容而言,大多涉及的是“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而对于语言运用的规则,即“为何这么写”“怎样表达更合理”关注较少。
(二)缺乏思维含量
这种现象在课堂问答、讨论以及表演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课堂问答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但是要想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当在问题设计方面用心。现实情况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思维深度,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够答出,比如“最”式提问。教师一问百应,课堂氛围煞是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锻炼。课堂讨论活动也存在思维含量低的问题,学生讨论的话题往往都是由教师给出的或者就几个定性的结论展开讨论,并不是源于学生的思考,缺乏思维深度。表演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角色,但是一些课堂表演由于不深入,比如教授《狼》让同学表演“目似暝,意暇甚”,这样的课堂表演学生嬉笑怒骂过后什么也没有收获。
(三)轻视审美体验
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功利性目的直接导致了课堂活动中对审美性的漠视。受上课节奏和课堂容量的限制,课堂活动环节时间被大大压缩,不能够深入进行,上升到审美高度。升学压力下,教师会优先考虑基于应试要求展开活动,对于学生的审美需求以及个性发展考虑不够。审美体验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受自身能力限制,一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够兼顾审美体验。
三、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丰富语用实践,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国文学科性质时说,“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语言教育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立足文本,聚焦语言表达。只有在教师的带领下亲历文本获得言语体验,学生才能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与技巧。在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可以基于文本特点开展朗读活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去体会演讲词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练、修辞手法的多种多样、结构逻辑的严谨,富于针对性、启发性、感染性的语言特色。然而有些教师在教授《我有一个梦想》时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基于对课本以及作者的了解编演课本剧,就脱离了文本,费时费力,并且没有达到语言训练的效果,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没有本质上的提升。
(二)训练思维技巧,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说,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一贯训练,却是国文的专责。”从叶老的话中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中心工作就要围绕训练“思想语言文字”展开。语言文字的背后是思想,只有从语言文字进入到思维的层面,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通过思维训练形成思维技巧,学会探究言语作品,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课堂活动中要有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设计存在。
某位语文特级教师教授《老王》一课时,设计了问题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搜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问题探究。这种问题探究方式不仅有效确立了课堂活动的思维起点,而且也便于教师进一步引导、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设置了以下思考内容:“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說恶病致瞎是更深的不幸?”“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样描写老王的肖像合不合适?”“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如何理解?”借助课堂活动这个载体达到学会阅读,生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最终运用到实践中的目的,是课堂活动的意义所在。
(三)关注审美情趣,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活动只有走向审美才能实现其意义的最大化。语文课堂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但是对于活动过程不过分强调预设性与计划性,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生成。语文课堂活动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比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许多教师会选择在课前让学生观看影视片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一课堂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学生心中都有自己通过阅读后塑造的林黛玉的形象。但是播放影视片段直接将林黛玉的形象固化了,只要一说起林黛玉就是陈晓旭在1987版《红楼梦》中的样子,不利于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课本剧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内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堂活动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它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课堂活动在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盛行,但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仍然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附 注
基金项目:2016年度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教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2016jyxm0953)
参考文献
[1] 黄四林,左璜,莫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 (4).
[3]赵莹莹.从“语文素养”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1).
[4]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张文宽.语文课堂活动问题探微[J].中学语文,2011(3).
作者简介:付雪婷,女,1994年生,江苏镇江人,扬州大学教育硕士;龚孟伟,1971年生,安徽省寿县人,扬州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育学原理。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