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进入学习的革命时代,学习方式由纸质转变为电子化,与此相适应,学习资源也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全民终身学习的风气越来越浓,远程教育的发展态势如雨后春笋,开放大学作为这种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其资源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资源建设上的创新与突破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当务之急要研究和探讨的,其未来发展趋势更是我们要探索和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全民终身学习;远程教育;开放大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学习系统
21世纪我国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同时也由学校教育转变为全民终身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变化要求全面进行教育改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面应用,引起了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组织形式层出不穷。多媒体教学、个性化学习、虚拟实验,远程教育、学习终端等新兴学习形式都要依靠先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支撑。建设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倡导全民终身学习、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强有力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我国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开创开放大学的新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有必要进行资源建设方面的探索和整合。
首先进行“专题探索──建立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针对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些网络课程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借此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这类学习模式要求构建的“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必须包含如下基本内容:
(1)展示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建立网络课程学习系统;(2)将与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包括学习工具(字典、辞典、读音和仿真实验)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3)根据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的需求,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4)收集与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相关的思考性问题,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评价;(5)学分转换,将学习内容转换成学分;(6)建立学分银行,学分有认承标准。“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正在实施并且获评教育部2012年度“优秀创新工作案例”。
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网络课程学习具有三个特色:
(1)学习环境虚拟。数字化学习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后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教学环境虚拟与现实结合等特征。
(2)学习资源丰富。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
(3)学习方式灵活。利用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学习者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可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等方式进行学习。
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制作了一批精品课程,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以张爱玲专题网络课程为例,集成素材的过程和资源制作的方式就是采用了以上的方法,本专题从素材的处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表现形式的运用都体现了创新与突破。电影剪接手法蒙太奇的运用,使课程本身产生新的意义,增强了文学艺术的感染力。这些创新的实践价值在于,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而是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服务于学生。而学生则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学习。呈现出一套智能化学习的支持体系。全新的网络课程可通过CCPM+模式(Cloud、Computer、Pad、Mobile、+),即云端服务、电脑、平板终端、移动终端、扩展五者的有机结合,让学习无处不在,使每位学生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愉悦的学习过程。
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使学习不局限在学校、家庭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学习终端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里学习。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向服务型转化的的标志和导向,也是开放大学所面临的新的课题。
在多年的资源建设及网络课程学习系统构建中,我们体会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源建设缺乏统筹,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不能集中专业人才的优势,急需整合;各大学自建资源与社会上公司企业制作的资源形成对立,是自己建设,还是直接购买;资源共享方面存在问题等等。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我们看到,国家开放大学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已经发挥作用,即将整合并共享全国各地优秀的数字化资源,发挥各专业人才的优势,把全国最优秀的网络课程展示出来,为推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德人,张尧学.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
[2]严冰.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9).
[3]刘明卓,祝智庭.网络课程可用性个案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0-6.
【关键词】全民终身学习;远程教育;开放大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学习系统
21世纪我国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同时也由学校教育转变为全民终身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变化要求全面进行教育改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面应用,引起了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组织形式层出不穷。多媒体教学、个性化学习、虚拟实验,远程教育、学习终端等新兴学习形式都要依靠先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支撑。建设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倡导全民终身学习、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强有力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我国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开创开放大学的新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有必要进行资源建设方面的探索和整合。
首先进行“专题探索──建立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针对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些网络课程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借此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这类学习模式要求构建的“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必须包含如下基本内容:
(1)展示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建立网络课程学习系统;(2)将与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包括学习工具(字典、辞典、读音和仿真实验)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3)根据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的需求,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4)收集与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相关的思考性问题,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评价;(5)学分转换,将学习内容转换成学分;(6)建立学分银行,学分有认承标准。“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正在实施并且获评教育部2012年度“优秀创新工作案例”。
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网络课程学习具有三个特色:
(1)学习环境虚拟。数字化学习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后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教学环境虚拟与现实结合等特征。
(2)学习资源丰富。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
(3)学习方式灵活。利用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学习者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可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等方式进行学习。
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制作了一批精品课程,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以张爱玲专题网络课程为例,集成素材的过程和资源制作的方式就是采用了以上的方法,本专题从素材的处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表现形式的运用都体现了创新与突破。电影剪接手法蒙太奇的运用,使课程本身产生新的意义,增强了文学艺术的感染力。这些创新的实践价值在于,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而是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服务于学生。而学生则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学习。呈现出一套智能化学习的支持体系。全新的网络课程可通过CCPM+模式(Cloud、Computer、Pad、Mobile、+),即云端服务、电脑、平板终端、移动终端、扩展五者的有机结合,让学习无处不在,使每位学生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愉悦的学习过程。
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使学习不局限在学校、家庭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学习终端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里学习。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向服务型转化的的标志和导向,也是开放大学所面临的新的课题。
在多年的资源建设及网络课程学习系统构建中,我们体会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源建设缺乏统筹,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不能集中专业人才的优势,急需整合;各大学自建资源与社会上公司企业制作的资源形成对立,是自己建设,还是直接购买;资源共享方面存在问题等等。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我们看到,国家开放大学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已经发挥作用,即将整合并共享全国各地优秀的数字化资源,发挥各专业人才的优势,把全国最优秀的网络课程展示出来,为推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德人,张尧学.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
[2]严冰.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9).
[3]刘明卓,祝智庭.网络课程可用性个案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