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导致高校“软实力”发展动力不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就是针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的元素进行修正和改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解决大众化教育时代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当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因此,大众化教育中教学改革面对一个形式创新和价值重构的问题。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教学改革;形式创新;价值重构
作者简介:李燕(1979-),女,江苏江阴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阳辉(1978-),男,安徽太湖人,南京工业大学总务处,助理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11-02
一、大众化教育时期教学改革的現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自1999年后,每年以2%左右的幅度在不断增加,至2002年达到15%,2010年达到25%。根据美国马丁•特罗教授著名的高等教育三段理论,中国高等教育于2002年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一个有着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利用十多年时间使得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是一项极其重大的工程。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在所难免地出現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是一个行政推进的过程,缺乏软实力支撑。高校进行大扩招后,与之配套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科建设等都没有完全跟上这种扩张的速度。其次,大众化教育的突然到来,打乱了高校差异化发展的良性局面。各类院校纷纷根据家长和考生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学校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来设置招生专业。近十年来,各个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国际贸易、计算机技术、法学等教学成本和实验成本相对较低的专业,而一些传统的实力专业却不断地边缘化。由此造成了大量同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当困难,甚至部分专业在办学几年内就不得不减招、停招。从本质上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一个目标而不是目的。大众化教育不等于放弃精英教育的模式,更不是为了达到大众化教育的目标而盲目地进行教学设计。就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現的种种问题,除了从政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外,高校还需突破当前教育的困局,对大众化教育中的教学改革进行形式创新和价值重构。
二、大众化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形式创新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
現今的高等教育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出現了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如何评价新形势下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果,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评价系统的建立要突破仅仅以学生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建立一种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是将学生放入中心环节,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找出教学环节中学生自身在适应和接受能力上的弱势环节,得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是要改变以往的单方面教授知识的方式,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且更加偏重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将其反馈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最终通过得出的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提升。此外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理评价,不断吸收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到教学环节中,充实教学的内涵。同时,通过内涵的提升和科学的演绎对教学过程进行拓展,最终取得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发展。
2.发挥教学过程中实践的积极作用
任何一种教学改革的尝试都不能摒弃实践,没有实践的教学改革只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纯理论”,不能解决現实存在的教学环节中的各类矛盾。对于一门学科来说,任何一个学生开始学习时都不会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因此对于所学习的知识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和消化,完全停留在自我思维的情境中。高等教育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专业思想的培养,因而实践环节应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实践环节不仅仅是“实习”,而且要让学生参与到专业知识的运用过程中。通过参与课题、项目、实验,或者直接深入到社会相关行业中,让学生真正发現专业知识和社会的结合点,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要在符合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将教学的内容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过程中,同时将通过实践得到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归纳,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提高。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有创新能力。在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都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仅仅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向学生展現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将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現。在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掘和锻炼,同时解决他们存在的“什么是创新,怎么样创新”的问题。让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既了解了创新的方向,也找到了创新的手段。
三、大众化教育中教学改革的价值重构
1.教学改革必须具有包容性
教学改革不是简单地对現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也不是对当前教学模式的彻底否定,而是应该汲取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摒弃不合理的因素,也就是要具有包容性。当然这种包容性并不是含糊不清,也不是泾渭分明。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是开放式的,要紧密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使之能够体現时代发展的特点。其次,教学改革必须是多元化的。随着社会趋于多元化,高等教育同样面对各种价值体系的冲击,在这种价值重构的过程中,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当然,多元化并不是简单的多样化,而是在現行高等教育体制下能够有多种的发展方向,多样的发展形式和多重的发展结构,使之能够对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2.教学改革必须具有前瞻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改革的前瞻性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目的对整个教学改革方案具有指导性作用。教学改革的前瞻性首先要对現有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好教学改革的定位,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其次,教学改革要敢于突破一切不利于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因素,消除一些阻碍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障碍。再次,教学改革要相对准确地掌握好时间跨度。要把进程控制在可操作的时间范围内,要对当前形势下发展的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将前瞻性思维的着眼点向前延伸,对不同时期的改革进行指导,从而能够真正实現教学改革前瞻性的价值。
3.教学改革必须具有可持续性
教学改革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教学改革永远是一个发展和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学改革必须具有可持续性。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性不仅仅表現在外在形式上,而是主要表現在内涵上,要将教学改革的本质和大众化教育的大形势结合起来,要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教学改革要紧密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教学这一中心工作,要对将来一段时间内都具有有效的指导性。此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预期的目标进行有效评估,通过对可持续性的评估来评价教学改革方案的优良,对教学改革的实质性作用进行修正,从而最终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悦,张红卫.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1-4.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教学改革;形式创新;价值重构
作者简介:李燕(1979-),女,江苏江阴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阳辉(1978-),男,安徽太湖人,南京工业大学总务处,助理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11-02
一、大众化教育时期教学改革的現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自1999年后,每年以2%左右的幅度在不断增加,至2002年达到15%,2010年达到25%。根据美国马丁•特罗教授著名的高等教育三段理论,中国高等教育于2002年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一个有着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利用十多年时间使得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是一项极其重大的工程。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在所难免地出現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是一个行政推进的过程,缺乏软实力支撑。高校进行大扩招后,与之配套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科建设等都没有完全跟上这种扩张的速度。其次,大众化教育的突然到来,打乱了高校差异化发展的良性局面。各类院校纷纷根据家长和考生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学校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来设置招生专业。近十年来,各个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国际贸易、计算机技术、法学等教学成本和实验成本相对较低的专业,而一些传统的实力专业却不断地边缘化。由此造成了大量同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当困难,甚至部分专业在办学几年内就不得不减招、停招。从本质上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一个目标而不是目的。大众化教育不等于放弃精英教育的模式,更不是为了达到大众化教育的目标而盲目地进行教学设计。就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現的种种问题,除了从政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外,高校还需突破当前教育的困局,对大众化教育中的教学改革进行形式创新和价值重构。
二、大众化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形式创新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
現今的高等教育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出現了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如何评价新形势下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果,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评价系统的建立要突破仅仅以学生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建立一种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是将学生放入中心环节,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找出教学环节中学生自身在适应和接受能力上的弱势环节,得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是要改变以往的单方面教授知识的方式,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且更加偏重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将其反馈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最终通过得出的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提升。此外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理评价,不断吸收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到教学环节中,充实教学的内涵。同时,通过内涵的提升和科学的演绎对教学过程进行拓展,最终取得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发展。
2.发挥教学过程中实践的积极作用
任何一种教学改革的尝试都不能摒弃实践,没有实践的教学改革只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纯理论”,不能解决現实存在的教学环节中的各类矛盾。对于一门学科来说,任何一个学生开始学习时都不会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因此对于所学习的知识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和消化,完全停留在自我思维的情境中。高等教育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专业思想的培养,因而实践环节应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实践环节不仅仅是“实习”,而且要让学生参与到专业知识的运用过程中。通过参与课题、项目、实验,或者直接深入到社会相关行业中,让学生真正发現专业知识和社会的结合点,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要在符合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将教学的内容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过程中,同时将通过实践得到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归纳,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提高。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有创新能力。在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都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仅仅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向学生展現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将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現。在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掘和锻炼,同时解决他们存在的“什么是创新,怎么样创新”的问题。让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既了解了创新的方向,也找到了创新的手段。
三、大众化教育中教学改革的价值重构
1.教学改革必须具有包容性
教学改革不是简单地对現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也不是对当前教学模式的彻底否定,而是应该汲取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摒弃不合理的因素,也就是要具有包容性。当然这种包容性并不是含糊不清,也不是泾渭分明。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是开放式的,要紧密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使之能够体現时代发展的特点。其次,教学改革必须是多元化的。随着社会趋于多元化,高等教育同样面对各种价值体系的冲击,在这种价值重构的过程中,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当然,多元化并不是简单的多样化,而是在現行高等教育体制下能够有多种的发展方向,多样的发展形式和多重的发展结构,使之能够对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2.教学改革必须具有前瞻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改革的前瞻性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目的对整个教学改革方案具有指导性作用。教学改革的前瞻性首先要对現有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好教学改革的定位,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其次,教学改革要敢于突破一切不利于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因素,消除一些阻碍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障碍。再次,教学改革要相对准确地掌握好时间跨度。要把进程控制在可操作的时间范围内,要对当前形势下发展的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将前瞻性思维的着眼点向前延伸,对不同时期的改革进行指导,从而能够真正实現教学改革前瞻性的价值。
3.教学改革必须具有可持续性
教学改革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教学改革永远是一个发展和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学改革必须具有可持续性。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性不仅仅表現在外在形式上,而是主要表現在内涵上,要将教学改革的本质和大众化教育的大形势结合起来,要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教学改革要紧密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教学这一中心工作,要对将来一段时间内都具有有效的指导性。此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预期的目标进行有效评估,通过对可持续性的评估来评价教学改革方案的优良,对教学改革的实质性作用进行修正,从而最终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悦,张红卫.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1-4.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