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建筑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知识经济
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建筑企业管理,就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激励,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任务的完成。建筑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保持长久的经营和生存,就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完备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对建筑企业管理的创新与思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详尽的论述。
1.建筑企业管理的含义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支柱性作用。建筑企业的管理是由生产和经营两大部分组成,生产主要是指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其中以基础生产、辅助生产、技术措施、配套服务等组成,这是一个连续性很强且技术较为完备的生产过程,一般统称为生产管理。经营性管理主要是依靠建筑企业与外部各单位之间的协调、组织、筹备等活动的开展来完成经营性管理,经营性管理包括材料采购、施工组织、工程招标、售后服务、工程决算等。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中密不可分的两项,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建筑企业管理的实效性和统一性。
2.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构筑和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按照组织结构和分工协作的体系建立相应的工作秩序,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在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企业更应注重质量责任制的健全,建立层层相关的质量责任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企业的荣辱兴衰、员工的利益和产品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强调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规定了建筑企业从工程招投标、施工准备到竣工后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具体管理要素和标准,对工程进行了全过程的质量保证。采取ISO9000模式有助于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在内部管理中建立科学的考核系统,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3.深化成本管理
建筑企业的成本包括工程成本和企业成本,企业能否盈利,成本的控制很重要。成本在管理中会存在许多问题,如人工工资超支; 材料机械使用率低、使用费高; 其他直接、间接费控制不到位; 安全事故引起成本大量支出; 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混乱; 企业其他开支过大等问题。强化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做到成本预测,加强成本的前期控制和事中控制。对工程成本来说,降低成本的途径有: 定额定员控制人工费用; 提高材料、机械的合理使用度,降低单价; 尽可能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工程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综合治理安全事故; 严格按照工程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等。对企业成本来说,降低成本的途径有: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减少辅助、管理人员额外费用; 减少闲置设备,或者采取融资租赁设备方式降低风险等。此外,企业还应做好远期的成本控制,结合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索赔观念,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策略,准确把握成本管理的重点,以取得整体成本控制的良好效果。
4.加强现场管理
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离不开施工现场,现场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筑企业应在抓好外部市场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管理,以保证市场的需求和稳定。现场管理不应只关注进度和质量,还应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做到流程合理,资源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来说,现场管理要以人为中心,提高全员的素质; 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协调现场作业,尽可能用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产出; 文明施工,使现场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确保施工安全。另外,要保证良好的施工现场秩序,技术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企业都是以一定的产品来表现市场存在的,而利润大的产品则是以一定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的,以技术经济为指标来优化现场管理有助于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达到开拓市场的目标,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5.管理体系创新
(1)管理思想的创新。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企业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着人的管理思想,僵化人的经营思想。思想的创新就是要以人为本,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树立人本观念,在人力资源上寻求突破,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合理使用人才,积极支持人才的进一步深造,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人员的潜能,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其次,进行明确的战略管理和企业规划,实施目标利润,实行全员利润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创造优质水平的工程和服务,让用户和社会满意。树立效益意识和机遇意识,实施质量效益战略和转变经营机制,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管理组织的创新。管理创新决不能少了组织机构的建设,尤其在项目管理上。在优化组织结构方面,应坚持与企业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项目管理的性质,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利于组织性能充分发挥、易于管理、加快信息运行效率的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创新,使项目管理合理化、科学化。
(3)管理制度的创新。制度是规范企业各部门有序工作、步调一致的方法。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生存能力的根本保证。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求管理制度规范化,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首先,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以严格规范的行式将各种规章制度固定下来,规范企业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关系,整合各类人员的行为,使企业的运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发挥管理职能效益,制定各部门职能标准,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制度管理人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6.走以知识管理为企业核心管理之路
知识经济是创新性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知识进展”( 指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的改进) 。这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带来经济增长。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由于信息网絡的发展,使各企业的显性知识互相共享,要想使企业“智富”,就必须开拓隐性知识。若要开拓隐性知识,就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对于企业员工的经营经验、诀窍和知识才能、智慧下大力气进行挖掘、加工、整理和开发利用,并进行培养和保护; 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激励创新的机制。知识经济以“智富”为特点。创新必然是企业发展进程的原动力,激励企业员工创造性地为企业,也为实现自己的高层次需要而工作,这样的企业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中必将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新建树。这既是企业充满活力的内在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个性特征,更是企业树立外部形象的基础。唯有做到以上两方面,才能使企业消除大量重复性劳动,少走弯路,进行高水平的知识创新,使企业拥有自己的“秘密武器”,保证知识资产不断增值。
7.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建筑企业想要在开放的外部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转变原有的观念,改善经营管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结出符合自身特点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管理途径,以提高企业各方面的水平,增强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知识经济
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建筑企业管理,就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激励,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任务的完成。建筑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保持长久的经营和生存,就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完备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对建筑企业管理的创新与思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详尽的论述。
1.建筑企业管理的含义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支柱性作用。建筑企业的管理是由生产和经营两大部分组成,生产主要是指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其中以基础生产、辅助生产、技术措施、配套服务等组成,这是一个连续性很强且技术较为完备的生产过程,一般统称为生产管理。经营性管理主要是依靠建筑企业与外部各单位之间的协调、组织、筹备等活动的开展来完成经营性管理,经营性管理包括材料采购、施工组织、工程招标、售后服务、工程决算等。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中密不可分的两项,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建筑企业管理的实效性和统一性。
2.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构筑和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按照组织结构和分工协作的体系建立相应的工作秩序,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在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企业更应注重质量责任制的健全,建立层层相关的质量责任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企业的荣辱兴衰、员工的利益和产品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强调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规定了建筑企业从工程招投标、施工准备到竣工后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具体管理要素和标准,对工程进行了全过程的质量保证。采取ISO9000模式有助于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在内部管理中建立科学的考核系统,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3.深化成本管理
建筑企业的成本包括工程成本和企业成本,企业能否盈利,成本的控制很重要。成本在管理中会存在许多问题,如人工工资超支; 材料机械使用率低、使用费高; 其他直接、间接费控制不到位; 安全事故引起成本大量支出; 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混乱; 企业其他开支过大等问题。强化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做到成本预测,加强成本的前期控制和事中控制。对工程成本来说,降低成本的途径有: 定额定员控制人工费用; 提高材料、机械的合理使用度,降低单价; 尽可能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工程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综合治理安全事故; 严格按照工程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等。对企业成本来说,降低成本的途径有: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减少辅助、管理人员额外费用; 减少闲置设备,或者采取融资租赁设备方式降低风险等。此外,企业还应做好远期的成本控制,结合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索赔观念,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策略,准确把握成本管理的重点,以取得整体成本控制的良好效果。
4.加强现场管理
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离不开施工现场,现场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筑企业应在抓好外部市场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管理,以保证市场的需求和稳定。现场管理不应只关注进度和质量,还应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做到流程合理,资源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来说,现场管理要以人为中心,提高全员的素质; 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协调现场作业,尽可能用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产出; 文明施工,使现场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确保施工安全。另外,要保证良好的施工现场秩序,技术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企业都是以一定的产品来表现市场存在的,而利润大的产品则是以一定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的,以技术经济为指标来优化现场管理有助于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达到开拓市场的目标,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5.管理体系创新
(1)管理思想的创新。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企业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着人的管理思想,僵化人的经营思想。思想的创新就是要以人为本,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树立人本观念,在人力资源上寻求突破,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合理使用人才,积极支持人才的进一步深造,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人员的潜能,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其次,进行明确的战略管理和企业规划,实施目标利润,实行全员利润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创造优质水平的工程和服务,让用户和社会满意。树立效益意识和机遇意识,实施质量效益战略和转变经营机制,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管理组织的创新。管理创新决不能少了组织机构的建设,尤其在项目管理上。在优化组织结构方面,应坚持与企业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项目管理的性质,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利于组织性能充分发挥、易于管理、加快信息运行效率的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创新,使项目管理合理化、科学化。
(3)管理制度的创新。制度是规范企业各部门有序工作、步调一致的方法。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生存能力的根本保证。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求管理制度规范化,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首先,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以严格规范的行式将各种规章制度固定下来,规范企业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关系,整合各类人员的行为,使企业的运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发挥管理职能效益,制定各部门职能标准,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制度管理人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6.走以知识管理为企业核心管理之路
知识经济是创新性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知识进展”( 指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的改进) 。这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带来经济增长。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由于信息网絡的发展,使各企业的显性知识互相共享,要想使企业“智富”,就必须开拓隐性知识。若要开拓隐性知识,就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对于企业员工的经营经验、诀窍和知识才能、智慧下大力气进行挖掘、加工、整理和开发利用,并进行培养和保护; 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激励创新的机制。知识经济以“智富”为特点。创新必然是企业发展进程的原动力,激励企业员工创造性地为企业,也为实现自己的高层次需要而工作,这样的企业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中必将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新建树。这既是企业充满活力的内在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个性特征,更是企业树立外部形象的基础。唯有做到以上两方面,才能使企业消除大量重复性劳动,少走弯路,进行高水平的知识创新,使企业拥有自己的“秘密武器”,保证知识资产不断增值。
7.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建筑企业想要在开放的外部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转变原有的观念,改善经营管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结出符合自身特点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管理途径,以提高企业各方面的水平,增强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