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新颁布的小学科学新课标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要培养小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步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亦贯穿始终,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思维是无法分割的。那么,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之更有效,更具有科学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引起认知冲突,激活思维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的暂时性矛盾,这种“矛盾”如同拦在学生探究路上的“砖头”,会给学生一定的干扰。但这种“矛盾”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新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巧妙设置矛盾冲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设计若干“冲突”素材,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智慧火花,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如在教学《水的表面张力》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了导课所需的材料,有水槽、清水、硬币等,通过师生谈话导入课堂,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这枚硬币放入水中,是沉入水底还是浮在水面?大多数学生会说沉入水底。这时教师可以请同学上台来试试,学生一放,硬币果然沉入水底,学生这时都挺高兴,觉得自己猜测得挺对。这时候,教师来演示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看到此情此景,学生无不佩服老师,进而会产生自己也想试试的探究欲望,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本节课,就这样在快乐的探究氛围中,巧妙地展开了……(为保证成功率,本实验所选硬币是材质较轻的五分硬币,材质较重的一元硬币是不易成功的)
认知冲突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生成一种乐于探究、渴求获得的心理。因此,教师应善于诱发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激发探究兴趣,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有效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引出合理假设,聚合思维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由此可见,合理的假设是探究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探究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例如在教学《通电的线圈》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好分组实验材料:铁钉、漆包线、大头针、电池及电池盒,让学生分组组装电磁铁,然后汇报每组吸了多少数量的大头针,因每组组装的电磁铁磁力大小不同,学生汇报的数量也各不相同。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材料相同,为什么各小组吸大头针的数量却不同呢?学生观察比较之后会发现,有的小组绕的线圈匝数多有的线圈匝数少;有的小组用了一个电池盒,有的小组是两个电池盒串联,由此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与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系。有了这样的合理假设,接下来开展探究实验,就有了导向作用,从而使科学探究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由此可见,合理的假设,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足够发散和聚合,使科学探究更有方向性。但猜想与假设并非胡猜乱想,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假设,是没有意义的。
三、引领探究实践,强化思维
科学新课标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课堂中,会出现“动手,却不问为什么;思考,却不符合逻辑”的现象;有些学生会为了“实验”而实验,在实验中缺乏思维能力的拓宽。为此,笔者也尝试着用引领探究实践的方法,来培养并强化科学思维。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把纸团塞进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口垂直迅速按入水中,提出问题:杯底的纸团会湿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会湿!教师迅速将玻璃杯提起,取出纸团,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发现纸团并没有湿,这样的实验结果与学生猜测不符,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被激发。有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落脚点就会从单纯的“玩实验”中走出来,真正走进科学探究去思考,去验证,而这个过程,便是思维的强化过程。
科学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引领探究实践,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主动思考,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引导互动交流,提升思维
我们的科学课,以实验和观察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可在课堂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老师精心准备实验,学生也积极动手做了,可在最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时,又回到了课的开始或得不出正確的结论。分析原因,很多都是因为教师没有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原先的认知上,自然也就达不到提升。因此,探究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例如,在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时,因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探究愿望选择要验证的实验并分组,如用沉淀法验证土壤里有沙子和黏土,用灼烧的办法验证土壤里有没有腐殖质……,实验结束,再组织学生小组内互动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在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用语言和记录来表达自己的收获与认知,在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极大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是否对参与的活动有了思考,同时,学生的思维也跟着得到了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时,只需控制问题和现象出现的顺序和最佳时机,不要为了尽快得出既定的结论而过多地控制和打断学生思维,这将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缺失了思维参与的探究,是盲目的;缺失了思维参与的活动,更是浅薄的。在探究过程中追求思维的广泛性与深刻性,用思维的发展来检测学生的探究行为,是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
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亦贯穿始终,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思维是无法分割的。那么,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之更有效,更具有科学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引起认知冲突,激活思维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的暂时性矛盾,这种“矛盾”如同拦在学生探究路上的“砖头”,会给学生一定的干扰。但这种“矛盾”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新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巧妙设置矛盾冲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设计若干“冲突”素材,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智慧火花,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如在教学《水的表面张力》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了导课所需的材料,有水槽、清水、硬币等,通过师生谈话导入课堂,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这枚硬币放入水中,是沉入水底还是浮在水面?大多数学生会说沉入水底。这时教师可以请同学上台来试试,学生一放,硬币果然沉入水底,学生这时都挺高兴,觉得自己猜测得挺对。这时候,教师来演示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看到此情此景,学生无不佩服老师,进而会产生自己也想试试的探究欲望,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本节课,就这样在快乐的探究氛围中,巧妙地展开了……(为保证成功率,本实验所选硬币是材质较轻的五分硬币,材质较重的一元硬币是不易成功的)
认知冲突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生成一种乐于探究、渴求获得的心理。因此,教师应善于诱发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激发探究兴趣,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有效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引出合理假设,聚合思维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由此可见,合理的假设是探究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探究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例如在教学《通电的线圈》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好分组实验材料:铁钉、漆包线、大头针、电池及电池盒,让学生分组组装电磁铁,然后汇报每组吸了多少数量的大头针,因每组组装的电磁铁磁力大小不同,学生汇报的数量也各不相同。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材料相同,为什么各小组吸大头针的数量却不同呢?学生观察比较之后会发现,有的小组绕的线圈匝数多有的线圈匝数少;有的小组用了一个电池盒,有的小组是两个电池盒串联,由此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与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系。有了这样的合理假设,接下来开展探究实验,就有了导向作用,从而使科学探究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由此可见,合理的假设,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足够发散和聚合,使科学探究更有方向性。但猜想与假设并非胡猜乱想,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假设,是没有意义的。
三、引领探究实践,强化思维
科学新课标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课堂中,会出现“动手,却不问为什么;思考,却不符合逻辑”的现象;有些学生会为了“实验”而实验,在实验中缺乏思维能力的拓宽。为此,笔者也尝试着用引领探究实践的方法,来培养并强化科学思维。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把纸团塞进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口垂直迅速按入水中,提出问题:杯底的纸团会湿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会湿!教师迅速将玻璃杯提起,取出纸团,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发现纸团并没有湿,这样的实验结果与学生猜测不符,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被激发。有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落脚点就会从单纯的“玩实验”中走出来,真正走进科学探究去思考,去验证,而这个过程,便是思维的强化过程。
科学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引领探究实践,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主动思考,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引导互动交流,提升思维
我们的科学课,以实验和观察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可在课堂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老师精心准备实验,学生也积极动手做了,可在最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时,又回到了课的开始或得不出正確的结论。分析原因,很多都是因为教师没有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原先的认知上,自然也就达不到提升。因此,探究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例如,在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时,因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探究愿望选择要验证的实验并分组,如用沉淀法验证土壤里有沙子和黏土,用灼烧的办法验证土壤里有没有腐殖质……,实验结束,再组织学生小组内互动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在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用语言和记录来表达自己的收获与认知,在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极大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是否对参与的活动有了思考,同时,学生的思维也跟着得到了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时,只需控制问题和现象出现的顺序和最佳时机,不要为了尽快得出既定的结论而过多地控制和打断学生思维,这将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缺失了思维参与的探究,是盲目的;缺失了思维参与的活动,更是浅薄的。在探究过程中追求思维的广泛性与深刻性,用思维的发展来检测学生的探究行为,是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