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收治的1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①经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结核菌培养等诊断,有8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被检出,38例患者确诊为非肺结核病例(肺炎病例29例、肺癌病例9例)。②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分别是86.84%、87.80%,在82例肺结核患者中,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共检出72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③结核菌培养检出灵敏度为76.83%,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出灵敏度为87.8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体检者中,上述两种检测方式的检出率均为0。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疾病可将γ-干扰素释放试验作为辅助手段,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可确保患者疾病尽早确诊,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γ-干扰素释;诊断
肺结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所诱发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通过尽早诊断患者病情,可及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以往的诊断中,临床主要通过病原体检测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不过这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不够理想[1]。早期诊断手段为痰抗酸杆菌涂片染色,诊断效果也不太理想,漏诊率较高。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新型的体外免疫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敏感性。本文主要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在18至79岁间,平均年龄(40.83±8.2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选取同期收治的1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年龄在18至77岁间,平均年龄(41.38±5.21)岁,患者均无肺结核病史,经影像学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染色试验等手段,将肺结核病排除。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试剂与检测仪器
选用全血γ干扰素释放检测试剂盒、阳性对照管、阴性对照管、结核抗原管、酶标仪。
1.3 检测方法
取疑似病例患者静脉血5ml,选取肝素加入血样内,给予抗凝处理,对正常体检者静脉血进行采集。血样采集后,需于2h内实施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经Ficoll液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利用无血清细胞培养液,使其重悬,对细胞浓度进行调整,使其为2.5×105个·mL-1,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斑点法,以试剂盒标准说明书为依据,完成操作。结核菌培养主要利用BACTEC MGIT仪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本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采用不同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给利用X2检验表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120例疑似病例中,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结核菌培养等诊断,经研究得知,有82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有12例患者为原发性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有70例患者为原发性病例。有38例患者为非肺结核病例,非肺结核患者包括肺炎病例29例、肺癌患者9例。
经研究了解到,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发现在38例肺结核病患者中,阳性患者5例、阴性患者33例。在82例肺结核患者中,阴性患者10例,阳性患者72例。通过计算得知,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分别是86.84%(33/38)、87.80%(72/82),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表1)
2.2 结核菌培养结果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对比
经研究结果发现,在82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中,接受结核菌培养后有63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灵敏度为76.83%,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72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灵敏度为87.80%。由此可见,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结核菌培養,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培养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正常体检者中的检出率均为0。
结核菌培养结果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对比(表2)
3 讨论
3.1 肺结核的特征与常规诊断
我国的肺结核发生率较高,临床研究证实,结核病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该疾病可导致多脏器受到连累,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低热、消瘦、咳痰、胸痛等[2]。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病变范围也存在差异,早期结核病的诊断难度较大,阳性体征不易被检出。该疾病科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四种分型。根据分期,可分为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对于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而言,通过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痰液转阴率。
肺结核在结核科、呼吸科中较为常见,目前,伴随不典型肺结核的增加,导致临床中对肺结核的诊断难度加大,不利于尽早确诊患者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肺结核具有传染性,据数据资料表明,在全球肺结核菌感染患者中,包含2000万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3]。肺结核的发病率表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以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再加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我国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部分营养功能、免疫能力较强的患者可自愈。 当人体受到结核菌的侵袭后,不一定立刻发病,在细胞介导变态反应增加、抵抗能力减弱后才可发病。临床中通过尽早确诊患者病情,大部分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以往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主要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为准,不过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并不高,若经结核菌培养进行诊断,需要较长的周期,临床诊断存在局限性。
3.2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应用
目前,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对结核杆菌感染者外周血内的结核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充分利用,T细胞与结核杆菌抗原再次接触后,便会出现分化、增殖的情况,导致IFN-γ释放,然后可以检测IFN-γ浓度[4]。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较多的优越性,这种检测方式不需要太长周期,通常情况下,在24h内,便可获取结果,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有效性,细菌核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超过2个月,尽管给予快速培养,也需要7天的培养时间,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耽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所有疑似病例经过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多种检测手段后,最终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为82例,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72例患者被检出,灵敏度为87.80%,然而经细菌培养检出的灵敏度仅为76.83%,从中发现,经细菌培养的灵敏度低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研究了解到,在38例非肺结核病例患者中,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出33例阴性病例,這更加证明这种诊断方式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有利于应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测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便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在本次研究的正常体检者中,经细菌培养与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均未检出阳性病例,不过有试验研究表明,在正常体检者中,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检出1例阳性病例,这可考虑为假阳性,不过也可以考虑为可能有结核菌潜伏于体内。单纯依靠γ-干扰素释放试验,并不能够对潜伏期感染、活动期感染进行辨别,但可以为潜伏期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在患者未发病阶段,尽早确诊病情,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情为依据,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抗结核治疗时间的增加,体内菌量会逐渐减少,可降低IFN-γ释放量。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检出率较高,检出的特异性、敏感度均非常高,且诊断速度快,操作简单,能够被应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尽早确诊患者病情,可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梅,黄移生.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临床意义[J].中南药学,2014(07):700-701.
[2]唐神结,崔海燕,桂徐蔚等.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涂阴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6):4894-4897.
[3]周祖模,金嘉琳,黄河清等.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06):527-531.
[4]苗风济,孙晓方,苟超伦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03):252-255.
[5]杨新婷,杜凤娇,卜建玲等.肺结核患者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13(12):1007-1012.
[6]吴静,张映铭,王彩英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12):1154-1155+1159.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γ-干扰素释;诊断
肺结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所诱发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通过尽早诊断患者病情,可及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以往的诊断中,临床主要通过病原体检测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不过这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不够理想[1]。早期诊断手段为痰抗酸杆菌涂片染色,诊断效果也不太理想,漏诊率较高。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新型的体外免疫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敏感性。本文主要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在18至79岁间,平均年龄(40.83±8.2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选取同期收治的1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年龄在18至77岁间,平均年龄(41.38±5.21)岁,患者均无肺结核病史,经影像学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染色试验等手段,将肺结核病排除。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试剂与检测仪器
选用全血γ干扰素释放检测试剂盒、阳性对照管、阴性对照管、结核抗原管、酶标仪。
1.3 检测方法
取疑似病例患者静脉血5ml,选取肝素加入血样内,给予抗凝处理,对正常体检者静脉血进行采集。血样采集后,需于2h内实施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经Ficoll液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利用无血清细胞培养液,使其重悬,对细胞浓度进行调整,使其为2.5×105个·mL-1,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斑点法,以试剂盒标准说明书为依据,完成操作。结核菌培养主要利用BACTEC MGIT仪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本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采用不同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给利用X2检验表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120例疑似病例中,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结核菌培养等诊断,经研究得知,有82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有12例患者为原发性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有70例患者为原发性病例。有38例患者为非肺结核病例,非肺结核患者包括肺炎病例29例、肺癌患者9例。
经研究了解到,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发现在38例肺结核病患者中,阳性患者5例、阴性患者33例。在82例肺结核患者中,阴性患者10例,阳性患者72例。通过计算得知,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分别是86.84%(33/38)、87.80%(72/82),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表1)
2.2 结核菌培养结果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对比
经研究结果发现,在82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中,接受结核菌培养后有63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灵敏度为76.83%,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72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灵敏度为87.80%。由此可见,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结核菌培養,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培养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正常体检者中的检出率均为0。
结核菌培养结果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对比(表2)
3 讨论
3.1 肺结核的特征与常规诊断
我国的肺结核发生率较高,临床研究证实,结核病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该疾病可导致多脏器受到连累,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低热、消瘦、咳痰、胸痛等[2]。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病变范围也存在差异,早期结核病的诊断难度较大,阳性体征不易被检出。该疾病科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四种分型。根据分期,可分为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对于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而言,通过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痰液转阴率。
肺结核在结核科、呼吸科中较为常见,目前,伴随不典型肺结核的增加,导致临床中对肺结核的诊断难度加大,不利于尽早确诊患者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肺结核具有传染性,据数据资料表明,在全球肺结核菌感染患者中,包含2000万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3]。肺结核的发病率表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以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再加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我国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部分营养功能、免疫能力较强的患者可自愈。 当人体受到结核菌的侵袭后,不一定立刻发病,在细胞介导变态反应增加、抵抗能力减弱后才可发病。临床中通过尽早确诊患者病情,大部分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以往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主要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为准,不过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并不高,若经结核菌培养进行诊断,需要较长的周期,临床诊断存在局限性。
3.2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应用
目前,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对结核杆菌感染者外周血内的结核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充分利用,T细胞与结核杆菌抗原再次接触后,便会出现分化、增殖的情况,导致IFN-γ释放,然后可以检测IFN-γ浓度[4]。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较多的优越性,这种检测方式不需要太长周期,通常情况下,在24h内,便可获取结果,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有效性,细菌核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超过2个月,尽管给予快速培养,也需要7天的培养时间,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耽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所有疑似病例经过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多种检测手段后,最终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为82例,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72例患者被检出,灵敏度为87.80%,然而经细菌培养检出的灵敏度仅为76.83%,从中发现,经细菌培养的灵敏度低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研究了解到,在38例非肺结核病例患者中,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出33例阴性病例,這更加证明这种诊断方式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有利于应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测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便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在本次研究的正常体检者中,经细菌培养与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均未检出阳性病例,不过有试验研究表明,在正常体检者中,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检出1例阳性病例,这可考虑为假阳性,不过也可以考虑为可能有结核菌潜伏于体内。单纯依靠γ-干扰素释放试验,并不能够对潜伏期感染、活动期感染进行辨别,但可以为潜伏期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在患者未发病阶段,尽早确诊病情,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情为依据,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抗结核治疗时间的增加,体内菌量会逐渐减少,可降低IFN-γ释放量。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检出率较高,检出的特异性、敏感度均非常高,且诊断速度快,操作简单,能够被应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尽早确诊患者病情,可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梅,黄移生.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临床意义[J].中南药学,2014(07):700-701.
[2]唐神结,崔海燕,桂徐蔚等.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涂阴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6):4894-4897.
[3]周祖模,金嘉琳,黄河清等.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06):527-531.
[4]苗风济,孙晓方,苟超伦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03):252-255.
[5]杨新婷,杜凤娇,卜建玲等.肺结核患者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13(12):1007-1012.
[6]吴静,张映铭,王彩英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12):1154-1155+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