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 ,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我在上《笑的武器——浅谈华君武“动物”漫画》一文时,让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中自己喜爱的漫画,并在黑板上描绘出来。其中《今天我请客》画的是一位中学生把同学带到公厕前说:“我爷爷在这守门。”道出受困于请客之风的学生的无奈。并由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生活现象。《请求 》画的是一群身背与自己身体同等体积书包的中小学生在一所减肥中心前排队请求给书包减肥,道出学生对学习负担过重的强烈抗议。学生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领会到幽默浪漫的情趣。通过赏析漫画,培养关心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上《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书籍形式的演变发展中领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我引进了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有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有效地打破了课堂有限的时空,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容量,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这些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情趣。我在上《死海不死》一文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查字典比赛、集体复述传说故事 、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例子”,提炼语文知识,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尤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例如,在上《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课文朗读指导中,我怀着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诗人一起去高山旁、大海边、森林中寻觅亲人,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情景。教师入情入境,拨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 、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他文献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无一人能精通,语言作为人类基本的交通工具,可谓含义丰富,变化莫测,汉语言更是如此,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深感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与语文教学的难度之大,语文教学难,除了语言含义丰富繁复之外,还另有原因,而我们这代人,总想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确定而由准确的解答,殊不知,我们在日常交际中,作文表述中,作品中就存有一种模糊语言,在教学在阅读中由时代和读者个体的不同,作出相应的理解即可。   美
期刊
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作为美的体现者,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利用语文之美和语文教师自身之美,即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和人格美于一体的师表美,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如沐春风,潜移默化的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的洗礼,这是何等舒心惬意何等成功的语文课堂。    1 用“美”的语言铸就学生想象的翅膀    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
期刊
【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建构自身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自主体验;实验探究;创造能力;建构主义  The independent experience, the experiment inquire into——about chemistry zetetic study exploration  Liu Jiwu  【Abstract】Le
期刊
一节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理解文本,结合现实,调整言行,与时俱进呢?笔者认为:找好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至关重要。教师犹如一个导演,艺术的导好一节课,学生喜欢学,乐于接受,高效学习。《学会生存》中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
期刊
【摘要】推行创新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  By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Sui Guiqin  【Abstract】The carrying out innovation teaching, requests the teacher to
期刊
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
期刊
朗读是阅读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因此,它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  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    1要求恰当,增强信心    对学生的朗读要求要恰当。在开始训练时,只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所谓正确,就是要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倒字。有些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对读准字音很重视,要求很严格,但到了朗读课文时,却不大注意把每个字音都
期刊
【摘要】作文命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质量。因此,笔者教学生借用歌词、剧名、诗句、口语、成语拟题,以指导学生拟出精彩的作文题,提高学生作文质量。  【关键词】学生;拟出;精彩;作文题  Good topic half article  Wu Xinmin  【Abstract】Assigning a good topic to a composition has a direct infl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不但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最好途径,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独特的功效。但是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时,大多呈现“教师做实验——学生记结论”的模式。笔者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探讨和探究。    1 创设良好情境,加强化学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每个老师面临的难题。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机械学习是一种形式上的死记硬背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是虚假的知识,不能迁移类推,更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以思维、创新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有机的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上,转化成自己的心理品质,成为“我的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