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1 班级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目前人们使用频率较高而又颇有争议的一个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给文化提出了一百六十多个定义。根据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理论,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便产生了物质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便产生了制度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本身,便产生了精神文化。
  2 班级文化的功能
  2.1 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2.2 凝聚功能。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2.3 制约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
  2.4 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3 班级文化的建设
  3.1 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2 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4 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
  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的谆谆教诲,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促进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能为这一事业做出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选择。在对教师职业价值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和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再经过工作实践的磨练,由认识转化为行动,才能逐步树立起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有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走向成功的人,一切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其模范事迹随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具有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他们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巨大动力。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任何对学生的冷漠、讽刺、挖苦则必然导致师生的对立,从而走向教育的失败。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对学生的爱是具有原则的教育爱,不是溺爱,不是个人的偏爱,必须一视同仁,只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是只喜欢愿意围着老师转的听话学生,而对另外一些学生漠不关心,那是教师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是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
其他文献
柳絮落尽布谷鸣,冰雪消融草萌生。  民耕鱼跃鸭水泳,髫垂趁煦闹纸筝。  冬词  山暗冰封夜来霜,数树早护午作黄。  凛冽刺骨风刮起,梨花轻舞时飞扬。  从教歌  身执赤鞭三十年,银枪驰马讲台前。  天命方酬少壮志,余撑桃李一方天。  中华巨变  极目九州景色妍,缤纷硕果颂尧天。  春风南国来新燕,旭日东升启大贤。  树吐嫩芽含秀意,党廉民德著新篇。  实施科教兴国路,地覆天翻华变迁。
期刊
【摘要】体育游戏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之一,更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体育教学改革赋予体育游戏活动新的任务、新的角色。切实加强体育游戏的研究与创编,是每位初中体育教师面对体育教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育学和体育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体育游戏创编过程的一些观点,以此抛砖引玉,愿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浅谈;体育游戏;创编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游戏作为实现新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而高质量的教师首先要有“爱”,要将“爱”倾注到教学中。只有具备了高尚师德,将“爱”播撒到学生心中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1 爱是一种保护  做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因为只有爱才能迸发出激情。南京市“行知”学校校长杨瑞清根据自己的办学经验总结出“好老师是爱出来的”。爱不是一句空话,他需要实实在在的
期刊
【摘要】从小学数学过渡到七年级数学,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个转折与适应的过程,因此,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论述了怎样打好七年级数学基础,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数学基础;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  从小学数学过渡到七年级数学,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个转折与适应的过程,相对而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很多,也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觉得很好学,没有困难,容易在学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就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1 正确认识“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一样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力量泉源,也是确保素质教育顺利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1 德才兼备是教师搞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教师的劳动效应最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之第三目标的理解,针对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说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感教育;三维目标;情感态度  过去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较多地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新的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首先提出了教学三维目标的概念,其中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人文主义教学思想的发展,剖析了高中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体现人文主义精神。为了保证中学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必须在教育思想上坚持人文主义精神。大多数教育大家,在实际上都践行着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当今课改的核心价值,是对人文主义基本精神的发展。如何在教学层面上落实教学的情感目标,形成知情互促并茂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心理学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
期刊
我国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任务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实施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相信每一位班主任都会围绕这一基本任务来工作学习。在此,笔者浅谈一下自己担任班主任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开展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借鉴。  班集体不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
期刊
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教育行为中,教师的教学指导语作为教师教育行为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起着支持、辅助的重要作用。根据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将幼儿探究行为大致划分阶段为:探究前期阶段——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探究过程阶段——观察、猜想、推测、记录、实验、验证、推理、对比结论;探究后期阶段——交流、讨论。现就幼儿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所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