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爸每天起得都早,只有在一起晨练时,他才会一直不停地和我聊事情。
今早6点,送他去北京西站的时候,我又发现了这一点。
“记得给宝宝打净化水,不要喝自来水,漂白粉太多了,喝了对小孩身体不好。”
“我今天4点多起来做了米饭,压了一大碗在这个保温盒里,中午也够吃了。”
“车来了,你回去吧。”
从北京回广西,他将在火车上经过26个小时,回到全州县,再搭班车回镇上。“臥铺比高铁舒服。”他说。
我想起来,这次他在北京待了几十天,我一次晨练都没有参与,根本起不来。这么多年里,我和他跑步的时间屈指可数。我只记得他在跑步的路上很健谈,信息量大,让我觉得新鲜。
在家里,如果是晚饭后,他总是坐下来就打瞌睡。捧着脸,面向电视,貌似在看电视,实际已经进入梦乡,再过一会就要有鼾声出来,叫他一声,他会撑开眼皮,呵呵笑着辩解“没睡着”。
每次来北京,我爸都要挑一扁担家里的食物过来。扁担的两头,是四个大包。年初,我们从凉水河西岸搬到东岸,为了方便随时整理,爸妈决定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零零碎碎的家当搬过去。肩挑,手提,来回数十趟。每趟步行十来分钟。明明没什么家当,却跑出这么多来回,我觉得又累又好笑。
爸爸挑一担子的容量,是我双手提的两三倍。“好手难提四两。”他走在前面,表示很轻松。
这个画面,我很熟悉,幼年的记忆里,他就是这样挑着箩筐领着我走亲戚。在我老家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到别人家里都没有公路,基本靠走,扁担意义非凡。
搬家路上,当父亲挑着扁担,走过石跳桥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一根扁担,把两岸的楼挑了起来,父亲一转身,就把它们掉了个个儿,换了一边。
站在北京西站的铁路前,我又觉得,这一根扁担,把广西和北京挑了起来,一转身,生活就被掉了个个儿。
火车也好,汽车也好,都是这根扁担的延伸。父母的重心,总是随着儿女的脚步开始漂流。我女儿出生以后,父母的生活轨迹就开始往北迁移。我一度以为自己不啃老,但看到磨得光滑的扁担,我否定了这一点。原来我一直依赖父亲的扁担,我是北漂,他是扁担漂。
今早6点,送他去北京西站的时候,我又发现了这一点。
“记得给宝宝打净化水,不要喝自来水,漂白粉太多了,喝了对小孩身体不好。”
“我今天4点多起来做了米饭,压了一大碗在这个保温盒里,中午也够吃了。”
“车来了,你回去吧。”
从北京回广西,他将在火车上经过26个小时,回到全州县,再搭班车回镇上。“臥铺比高铁舒服。”他说。
我想起来,这次他在北京待了几十天,我一次晨练都没有参与,根本起不来。这么多年里,我和他跑步的时间屈指可数。我只记得他在跑步的路上很健谈,信息量大,让我觉得新鲜。
在家里,如果是晚饭后,他总是坐下来就打瞌睡。捧着脸,面向电视,貌似在看电视,实际已经进入梦乡,再过一会就要有鼾声出来,叫他一声,他会撑开眼皮,呵呵笑着辩解“没睡着”。
![](http://pic.soolun.com/d/file/20211020/sdyb20170925-1-l.jpg)
每次来北京,我爸都要挑一扁担家里的食物过来。扁担的两头,是四个大包。年初,我们从凉水河西岸搬到东岸,为了方便随时整理,爸妈决定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零零碎碎的家当搬过去。肩挑,手提,来回数十趟。每趟步行十来分钟。明明没什么家当,却跑出这么多来回,我觉得又累又好笑。
爸爸挑一担子的容量,是我双手提的两三倍。“好手难提四两。”他走在前面,表示很轻松。
这个画面,我很熟悉,幼年的记忆里,他就是这样挑着箩筐领着我走亲戚。在我老家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到别人家里都没有公路,基本靠走,扁担意义非凡。
搬家路上,当父亲挑着扁担,走过石跳桥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一根扁担,把两岸的楼挑了起来,父亲一转身,就把它们掉了个个儿,换了一边。
站在北京西站的铁路前,我又觉得,这一根扁担,把广西和北京挑了起来,一转身,生活就被掉了个个儿。
火车也好,汽车也好,都是这根扁担的延伸。父母的重心,总是随着儿女的脚步开始漂流。我女儿出生以后,父母的生活轨迹就开始往北迁移。我一度以为自己不啃老,但看到磨得光滑的扁担,我否定了这一点。原来我一直依赖父亲的扁担,我是北漂,他是扁担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