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法袍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宏大系统工程。物化的法袍、假发同样具有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当前,英国作为世界上穿着法袍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其制度发展比较完善,对英国法袍及其传播的价值观的梳理进行研究综述非常有必要,为我国提供非常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英国;法袍;核心价值观
  所谓法袍,是指法院法官在开庭审理案件时或出席一些重大典礼活动时所穿戴的服饰。通常包括法袍和假发。法袍是法院的一种特有的仪式。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使人身处其中能感受到正义的力量。穿戴法袍,传播了核心价值观,英国是穿法袍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国内对英国法袍的研究比较少,对英国法袍所蕴含的英国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现我将国内的有关英国法袍及承载的核心价值观文献加以研究,希望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并借鉴英国的经验。
  一、关于英国法袍形成的历史渊源的研究
  英国作为古老的“日不落帝国”,其法律十分健全。关于法袍也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且受到史学家们的重视。目前学界认为,法袍是从宗教教士的服装衍变而来的,法袍是源于中世纪的宗教的宗教审判。王华胜在《英国法官服饰的形成与改革》中认为现代法官所穿着的法袍是中世纪基督教教士的僧袍的遗迹。在最开始阶段,教会的教士掌管着法律大权。法律审判也由宗教审判所承担。现代的法律职业与基督教会也是息息相关。但是从13世纪末到14世纪起,教会人士的权力有所下降,王室司法逐渐加强,并且出现世俗化的倾向。教会人士开始退出世俗的法庭,教会人士所占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其服装的基本样式却保留下来了。陈宇超在《身披法袍的正义中》指出西方国家的法袍是一件黑色大袍,它源于中世纪的宗教审判。李永源在《中国法律仪式和法律信仰的构建》一文中很明确地指出穿法袍是一种仪式并且是法律仪式,仪式则是来源于传统,这种穿着的传统体现的是正义、公平、平等观念。而这种观念也是宗教所具备的最神圣稳定的宗教品质。这种法律仪式能够保留至今得益于能够赋予人们宗教品质。所以宗教和法袍仪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保证了人对法律的信仰。同样蔡江在《从法官服饰衍变看中国司法理念变迁—以建国后法官服之变为重点》中有相同的观点,认为法律和宗教具备着共同的要素。其中包括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承认法袍是源自于宗教的僧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英国法袍来源于所谓的 “戴罩法院”。“戴罩法院”一词源于在古代西方,法官是以皇帝的名义审案,为了彰显法官不受制于皇帝的威严,从而带上面具来掩盖容貌,这种制度,最初在德意志部分地区和瑞士比较流行,英国后期承袭了这一制度,但把戴面具改变为穿法袍、戴假发和戴方帽。又对法袍的颜色、款式在不同的时期加以改变。用于体现法官的等级。实际上,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教袍,在古代西方寓意着神圣、庄严、和神秘。所以牧师在讲道的时候,通常身着黑色长袍。最终发展为社会广泛认可的宗教符号。
  二、关于英国法袍服饰的改革的研究
  进入21世纪,英国的法袍逐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甚至还调查民意,征求民众是否取消法袍和假发。关于英国法袍服饰的改革。王华胜在《英国法官服饰的形成与改革》中指出,早在之前英国首席法官菲利浦斯勋爵就宣布了要废除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庭上存在大约300多年的假发,这一决定要在2008年8月1日执行。但刑事法庭任然要戴假发作为一种对传统的妥协。不戴假发是法庭仪式的一种简化。对于这种简化法庭仪式的观点,陈宇超就在《身披法袍的正义中》指出当今各国的司法改革趋于简化,但简化法庭仪式也曾引起激烈的争论。英国就关于这个问题在1992年时展开过讨论。如今英国法袍的样式,就在之前经历过多种改革。吴志伟在《法袍演进中的文化内涵》中概括了法袍演变的历程,在中世纪时期,由于教会人士掌管法率事务,所以教士的僧袍理所当然的成为当时的法袍。这时教士的僧袍朴素为、大方。而在13世纪末的时候,世俗王权兴起,教会人士在掌管法律事务上所占权重下降。为了凸显王权的兴起和新兴法官职位的重要性。法官穿上了华丽的长袍,这些长袍运用了彰显身份的艳丽的颜色和材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国王个人的喜好。到17世纪,“法治”思想的深入,欧洲各国开始统一法袍的样式、颜色。不再以国王个人的喜好来确定。并且英国还专门颁布了1635年威斯敏斯特委员会法令,规定了法庭上法官和其他成员统一的着装要求,规定英国法袍分为正装法袍和变装法袍,2008年,英国对法袍又作出改革,法袍样式在不断变化。虽然英国法袍样式不断在发生改变,但其中对传统的尊重和体现的法治文化不变。
  三、关于英国法袍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目前,学界对英国法袍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比较少,系统论述这方面的专著则更少。吴志伟在《法袍演进中的文化内涵》中认为法袍不光是一件外在所穿的衣服,它已经寓意了司法的公平正义,身着法袍的法官,承载着公平、正义还有神圣。使外界人员认为法官的职责就是维系社会公正,它的庄严性和神秘性赢得人们的信任。任先行在《从法官穿法袍所引起的几点思考》中,认为法袍是一种司法界的法律符号,是一种法律文化,也是体现公平、正义、庄严和神秘的一种道具,他同时认为法官同一般的官员不一样,他要维护的是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这些理念。追求真、善、美,所以穿法袍、戴假发给予不一样的包装。既有神秘感也有礼仪性,这样能够发出一种主动隔离一切外界干扰的信号。给人营造一种“非人、非神”的境界。维护公平正义。蔡江在《从法官服衍变看中国司法理念变迁》中对法袍体现的法治文化进行了总结。认为法袍代表1、中立,身穿法袍的法官,给人一种与原告和被告两者保持均衡的距离,不偏不倚。而且穿着法袍的中立还体现在隔离民意和权力,不被非案件因素干扰审判。2、公正,穿法袍、戴假发的法官给人一种“非人、非神”的神秘感。他的决断要以良心为基准,以事实为依据。不偏不倚的执守法律。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事业。3、法官的法袍打扮就是要保持中立、疏远民意和权力,依照法律法规独立行使权力。4、公开法袍还意味着,法官除了法袍所包裹的肉身,即便是法官的心灵,都要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于当事人、公诸于社会,接受公众的检验和批评。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关于英国法袍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为继续探讨和研究提供了基础,但总体上讲,对它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研究不足在于没能更加系统详细的去研究法袍的历史,把法袍与英国的文化、法制史联系起来。没能具体的把法袍的发展演进变化与各个时期价值观研究作相应的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以上研究,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对英国文化、法制史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以期对英国法袍以及各个阶段的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完整、准确地认识。为我国的司法建设与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华胜:《英国法官服饰的形成与改革》,《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5期。
  [2] 封帆:《以神圣庄严权威之名—西方法庭上的假发、法袍》,《装饰》,2008年第1期。
  [3] 陈宇超:《身披法袍的正义 》,《法制与经济旬刊》,2013年第10期。
  [4] 吴志伟:《法袍演进中的文化内涵》,《中国科学探险》,2011年第2期。
  [6] 刘彤海:《也谈法官、法袍及其他与贺卫方教授商榷》,《中国律师》,2003年第6期。
  [7] 贺卫方:《法袍:独立的象征》,《书摘》,2002年第1期。
  [10] 李永源:《中国法律仪式和法律信仰的构建—以法袍的引进为例》,《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15年初起,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同年11月我省师范生首度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本文以浙江省内在校师范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就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后师范生首度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对其在校学习情况的影响进行调研、深入分析与探究,共同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改革。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学习侧重点;在校师范生;人才培养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教师要求日渐提高,更加注重教师的职
期刊
【摘要】:《第二性》是著名存在主义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之著,主要讲述了女性的神话、女人的一生以及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她运用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妇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地。也正因如此,波伏娃的《第二性》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女性;男性;第二性;波伏娃  一、《第二性》内容简介  波伏娃的《第二性》分为“事实与神话”和“当代女性”两卷。  上卷主要分为
期刊
【摘要】:与普通的本专科学生相比,免费医学生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及日常活动仍然是学习,在几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之后,免费医学生也需要走向社会,为基层医疗工作服务,特别是需要在那些边远地区的医疗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免费医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培育,使其在学习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及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免费医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免费医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科技的创新离不来哲学文明的不断提升,自然辩证法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思辨的思维和方法论,对科技创新具有开拓性的影响,也为科技创新的界限提出了警示。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深刻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思维方式;方法论;生态;  文明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目前科技的更新速度从倍数提升上升到指数提升。科技的创新成效成为各国的核心竞争力重要方面。江泽民
期刊
【摘要】:大学生自我教育是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但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仍然存在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不够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立足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为其提出几点有效的参考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对策  一、引言  “自我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作为人类发展和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因素和现象,它早已为人们所认同。古往今来,自我教育在人类
期刊
【摘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的文化,其文明延续几千年而未曾中断。这其中知识阶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这个词在近代才由欧洲人提出的,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主要指的是“士”。本文主要根据士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而分为:春秋战国时期,魏晋时期,两宋时期以及清末时期,从中总结出士的变迁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士大夫;思想解放;责任  中国古代的“士”作为知识阶层的代表,
期刊
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冯友兰先生正是这样的人。  什么是哲学?学者历来莫衷一是,并无准确定义。在冯先生看来,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的背后一直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其精神。在冯先生眼中,这种精神就是以求入世与出世的统一。任何哲学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中国哲学也不例外。中国哲学之所以显现出而今的特色,主要受大陆国家的地理环境、农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重农思想的社会环境影
期刊
【摘要】:明代以前云南辞赋较为少见,今存云南最早的辞赋作品是元人王昇的《滇池赋》。此赋铺陈细腻的描述了昆明滇池及周边景象,具有深远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明代以前;云南;辞赋  云南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与辞赋有不解之缘。明清时期,一些云南地方史志往往以张叔、盛览为“滇中文学之始”,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明代李元阳的万历《云南通志》,其后,谢肇淛《滇略》、冯甦《滇考》、倪蜕《滇云历年传》、胡蔚《增订
期刊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对象发生变化,这给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困难,造成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本文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入手,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强化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当前,随着教育环境和形势的转变,我国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摘要】: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升华并赋与时代特征而形成的战略思想和理论成果。中国梦具有较强的哲学价值论意蕴,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梦”的哲学价值进行分析,在中国梦的定义、“三个必须”以及“三个共同”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中国梦;哲学;价值  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奋斗历程并加以理论升华、赋予时代特征而形成的战略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