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美视野中农民题材绘画的艺术表现空间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现代审美视野中农民形象日益多样化的原因
  1.1 社会身份的差异性
  时代带给农民自身的变化和农民社会身份的差异是近期农民题材绘画的表现空间得以拓展的首要原因。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现今的农民阶层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生活方式以至精神状态都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与往昔相比,改革开放使我国在传统户籍制度、旧的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发生新变革。特别是在近期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镇化这一趋势中,农民正逐渐从传统农业社会的小生产者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新型农民或者市民转变。他们目前的社会身份再也不是仅和土地发生单线性联系的群体,而是与城市生活产生广泛性的联系,在他们中间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且还形成农民工人、农民商人、农民企业家等多样化的差异。因此,与20世纪前期传统文化习惯定义中的农民形象和20世纪中期社会政治话语中的农民形象相比,当代农民题材作品的最大变化是形象时代感的融入和艺术家个人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增强。表现社会变迁中农民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农民现状的关切与状态的担忧成为目前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着眼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其生存状态及所面临的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家对农民问题关注的深入,他们在表现作为社会变革者的农民的现状的同时,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农民工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和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的复杂性。油画作品《冬之旅》(王宏剑)、《新商官学工农·农》(张晨初)、《惑》(陆庆龙)等作品所表现的正是这些外出打工农民的艰难、困惑以及乡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期待与无奈。
  1.2 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异性
  现实变化了,为了表现现实,其表现方式也必随之变化。经过20世纪80年代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回归,当代绘画中农民形象的个体性特征大为增强。特别是近期,随着中外艺术交流的增多,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的各种风格、流派、技法大量涌入中国艺术家的视野。这就促使艺术家在对绘画表现方式的选择态度上,采取一种更开放和宽容的姿态,纷纷从语言、形式、风格等多样化的差异中来进一步寻找符合农民性格特征的契合点,以切实做到表现形式与表现对象的表里融合。因此,在农民题材绘画中,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此类绘画主题表现空间拓展的重要原因。
  在当下写实性的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之外,许多艺术家已不再满足于现实主义下对农民单纯的再现,而是突破之前以写实为主要途径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来探讨处理农民题材的可能性,进一步促进绘画艺术的创新。例如《预约》(杜晓东)和《黄河传说》(段正渠)中塑造的极具表现性特征的农民形象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在塑造农民形象时,虽然以现实生活中的农民为参照,甚至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农民当做原型,但又绝不仅仅局限于原型,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改造,通过对农民时代特征和地域性特征的强调,进一步融入画家个人对艺术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1.3 艺术观察角度的差异性
  由于艺术观察角度的全方位探索,当代绘画中的农民形象具有多义性。在俯视、平视、仰视之间,农民形象因画家观察角度的不同,其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意义也各不相同。在自然主义下以平视的角度观看农民现实之外,把农民往文化上靠,往观念上靠,注重哲理的体现,从高空俯瞰农民,这是近期农民题材创作中的一个热点。其中有些作品已经上升到“农民——中华民族”这样一种象征关系。例如:在画家王沂东的近期创作中,在吸收西方古典主义严谨的造型、完整的结构、崇高精神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入中国民间绘画中特有的视觉特征和色彩表现,从而使画中的农民有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民族象征含义的双重意味。关于这一点,从他在作品《三月雪》中对画中人物衣着的选取、色彩方面的强烈对比以及人物面部明暗对比的削弱可以明显看出。
  2 农民题材绘画走出现代审美困境的出路
  2.1 找到艺术表现主体与艺术表现客体间的连接点
  在艺术表现主体与艺术表现客体的两端,主体的审美选择角度决定了客体表现的最终面貌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画家的艺术表现态度。为了避免两者间的脱离,使之很好地融合,找准两者间的连接点十分重要。时代发展引发方方面面的变化,当今的农民阶层在大量涌入城市的进程中,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很好的艺术表现素材,所以,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并非都要到边远的乡村去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
  2.2 找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间的平衡点
  目前,商品化的影响已经广泛波及现代艺术,市场价值似乎成为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唯一尺度。但是,正如陆霄虹在《论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由于在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只是将艺术品作为类似于股票的投资替代品,而无视于它的艺术价值。于是,在迫切的投机心理下,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并不一致,常常产生偏离。所以,在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抵制艺术品完全商品化的趋势,理清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作品的市场价值是其一生价值的体现,但是,绘画作品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性,其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中的原创性与独特性则不能替代。因此,在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对于卖点较高的某种类型的农民形象塑造,创作者一定要充分考虑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和个性化特征,而非过分考虑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在纯净的创作心态下和环境中,坚决抵制艺术创作中的追风和趋同现象。
  3 结语
  在今后的农民题材绘画创造中,一方面应在立足农民现实的基础上找准艺术观察的角度,到现实中去观察,深入地研究时代赋予农民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更要调整心态,克服城市文化影响中农民题材将会消失的消极心理,克服商业体制、经济浪潮所带来的浮躁心理,克服文化殖民主义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通过对艺术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农民现实境况的深入把握,来塑造富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的农民形象,使人百看不厌。
  参考文献
  [1]谭亚平.物质审美的缺失与西方现代绘画:兼谈中西方的艺术审美[J].时代文学,2008(8)
  [2]薛璐璐.视觉造型艺术的同构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4
  [3]孙如静.绘画的形而上之思[D].河南大学,2004
其他文献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在高职教育的诸多环节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辽宁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
<正> 为了配合住房制度改革的进行,推进我国第二步改革战略的深化,我国把大力发展住宅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建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对于化解贷款银行的信贷风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方式,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其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
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趋势与大学培养目标,大学“麦当劳”式办学模式与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培养,牛津大学的校园特色与校园文化建设,敬业精神与人生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感到
<正> 一、问题提出 我们在运用FOXPRO研制与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二维输出报表,一些开发人员提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例如通过制作表头来自动地确定报表的输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深入钻研新教材,充分挖掘新教材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教师要尊重并鼓励学生提出与众
法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法律课程教学应在理论适度、够用的基础上,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得到
高职人才具有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
<正> 我国目前寿险中一般采用先收费后签单的业务流程,即保险人在接受投保单时,以预收保费的形式收取保险费并开出收据,在被保险人体检或经审查符合投保条件后,保险公司再开
<正> 《中国保险》1997.2期上刊登了李洪阁一文《对一起产寿险交叉业务偿付的做法》,笔者认为,如果仅从中保集团的利益出发,其偿付做法是可以肯定的;但若从保险合同双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