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现代审美视野中农民形象日益多样化的原因
1.1 社会身份的差异性
时代带给农民自身的变化和农民社会身份的差异是近期农民题材绘画的表现空间得以拓展的首要原因。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现今的农民阶层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生活方式以至精神状态都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与往昔相比,改革开放使我国在传统户籍制度、旧的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发生新变革。特别是在近期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镇化这一趋势中,农民正逐渐从传统农业社会的小生产者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新型农民或者市民转变。他们目前的社会身份再也不是仅和土地发生单线性联系的群体,而是与城市生活产生广泛性的联系,在他们中间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且还形成农民工人、农民商人、农民企业家等多样化的差异。因此,与20世纪前期传统文化习惯定义中的农民形象和20世纪中期社会政治话语中的农民形象相比,当代农民题材作品的最大变化是形象时代感的融入和艺术家个人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增强。表现社会变迁中农民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农民现状的关切与状态的担忧成为目前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着眼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其生存状态及所面临的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家对农民问题关注的深入,他们在表现作为社会变革者的农民的现状的同时,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农民工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和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的复杂性。油画作品《冬之旅》(王宏剑)、《新商官学工农·农》(张晨初)、《惑》(陆庆龙)等作品所表现的正是这些外出打工农民的艰难、困惑以及乡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期待与无奈。
1.2 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异性
现实变化了,为了表现现实,其表现方式也必随之变化。经过20世纪80年代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回归,当代绘画中农民形象的个体性特征大为增强。特别是近期,随着中外艺术交流的增多,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的各种风格、流派、技法大量涌入中国艺术家的视野。这就促使艺术家在对绘画表现方式的选择态度上,采取一种更开放和宽容的姿态,纷纷从语言、形式、风格等多样化的差异中来进一步寻找符合农民性格特征的契合点,以切实做到表现形式与表现对象的表里融合。因此,在农民题材绘画中,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此类绘画主题表现空间拓展的重要原因。
在当下写实性的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之外,许多艺术家已不再满足于现实主义下对农民单纯的再现,而是突破之前以写实为主要途径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来探讨处理农民题材的可能性,进一步促进绘画艺术的创新。例如《预约》(杜晓东)和《黄河传说》(段正渠)中塑造的极具表现性特征的农民形象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在塑造农民形象时,虽然以现实生活中的农民为参照,甚至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农民当做原型,但又绝不仅仅局限于原型,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改造,通过对农民时代特征和地域性特征的强调,进一步融入画家个人对艺术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1.3 艺术观察角度的差异性
由于艺术观察角度的全方位探索,当代绘画中的农民形象具有多义性。在俯视、平视、仰视之间,农民形象因画家观察角度的不同,其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意义也各不相同。在自然主义下以平视的角度观看农民现实之外,把农民往文化上靠,往观念上靠,注重哲理的体现,从高空俯瞰农民,这是近期农民题材创作中的一个热点。其中有些作品已经上升到“农民——中华民族”这样一种象征关系。例如:在画家王沂东的近期创作中,在吸收西方古典主义严谨的造型、完整的结构、崇高精神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入中国民间绘画中特有的视觉特征和色彩表现,从而使画中的农民有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民族象征含义的双重意味。关于这一点,从他在作品《三月雪》中对画中人物衣着的选取、色彩方面的强烈对比以及人物面部明暗对比的削弱可以明显看出。
2 农民题材绘画走出现代审美困境的出路
2.1 找到艺术表现主体与艺术表现客体间的连接点
在艺术表现主体与艺术表现客体的两端,主体的审美选择角度决定了客体表现的最终面貌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画家的艺术表现态度。为了避免两者间的脱离,使之很好地融合,找准两者间的连接点十分重要。时代发展引发方方面面的变化,当今的农民阶层在大量涌入城市的进程中,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很好的艺术表现素材,所以,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并非都要到边远的乡村去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
2.2 找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间的平衡点
目前,商品化的影响已经广泛波及现代艺术,市场价值似乎成为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唯一尺度。但是,正如陆霄虹在《论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由于在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只是将艺术品作为类似于股票的投资替代品,而无视于它的艺术价值。于是,在迫切的投机心理下,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并不一致,常常产生偏离。所以,在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抵制艺术品完全商品化的趋势,理清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作品的市场价值是其一生价值的体现,但是,绘画作品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性,其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中的原创性与独特性则不能替代。因此,在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对于卖点较高的某种类型的农民形象塑造,创作者一定要充分考虑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和个性化特征,而非过分考虑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在纯净的创作心态下和环境中,坚决抵制艺术创作中的追风和趋同现象。
3 结语
在今后的农民题材绘画创造中,一方面应在立足农民现实的基础上找准艺术观察的角度,到现实中去观察,深入地研究时代赋予农民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更要调整心态,克服城市文化影响中农民题材将会消失的消极心理,克服商业体制、经济浪潮所带来的浮躁心理,克服文化殖民主义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通过对艺术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农民现实境况的深入把握,来塑造富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的农民形象,使人百看不厌。
参考文献
[1]谭亚平.物质审美的缺失与西方现代绘画:兼谈中西方的艺术审美[J].时代文学,2008(8)
[2]薛璐璐.视觉造型艺术的同构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4
[3]孙如静.绘画的形而上之思[D].河南大学,2004
1.1 社会身份的差异性
时代带给农民自身的变化和农民社会身份的差异是近期农民题材绘画的表现空间得以拓展的首要原因。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现今的农民阶层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生活方式以至精神状态都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与往昔相比,改革开放使我国在传统户籍制度、旧的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发生新变革。特别是在近期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镇化这一趋势中,农民正逐渐从传统农业社会的小生产者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新型农民或者市民转变。他们目前的社会身份再也不是仅和土地发生单线性联系的群体,而是与城市生活产生广泛性的联系,在他们中间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且还形成农民工人、农民商人、农民企业家等多样化的差异。因此,与20世纪前期传统文化习惯定义中的农民形象和20世纪中期社会政治话语中的农民形象相比,当代农民题材作品的最大变化是形象时代感的融入和艺术家个人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增强。表现社会变迁中农民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农民现状的关切与状态的担忧成为目前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着眼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其生存状态及所面临的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家对农民问题关注的深入,他们在表现作为社会变革者的农民的现状的同时,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农民工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和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的复杂性。油画作品《冬之旅》(王宏剑)、《新商官学工农·农》(张晨初)、《惑》(陆庆龙)等作品所表现的正是这些外出打工农民的艰难、困惑以及乡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期待与无奈。
1.2 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异性
现实变化了,为了表现现实,其表现方式也必随之变化。经过20世纪80年代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回归,当代绘画中农民形象的个体性特征大为增强。特别是近期,随着中外艺术交流的增多,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的各种风格、流派、技法大量涌入中国艺术家的视野。这就促使艺术家在对绘画表现方式的选择态度上,采取一种更开放和宽容的姿态,纷纷从语言、形式、风格等多样化的差异中来进一步寻找符合农民性格特征的契合点,以切实做到表现形式与表现对象的表里融合。因此,在农民题材绘画中,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此类绘画主题表现空间拓展的重要原因。
在当下写实性的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之外,许多艺术家已不再满足于现实主义下对农民单纯的再现,而是突破之前以写实为主要途径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来探讨处理农民题材的可能性,进一步促进绘画艺术的创新。例如《预约》(杜晓东)和《黄河传说》(段正渠)中塑造的极具表现性特征的农民形象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在塑造农民形象时,虽然以现实生活中的农民为参照,甚至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农民当做原型,但又绝不仅仅局限于原型,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改造,通过对农民时代特征和地域性特征的强调,进一步融入画家个人对艺术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1.3 艺术观察角度的差异性
由于艺术观察角度的全方位探索,当代绘画中的农民形象具有多义性。在俯视、平视、仰视之间,农民形象因画家观察角度的不同,其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意义也各不相同。在自然主义下以平视的角度观看农民现实之外,把农民往文化上靠,往观念上靠,注重哲理的体现,从高空俯瞰农民,这是近期农民题材创作中的一个热点。其中有些作品已经上升到“农民——中华民族”这样一种象征关系。例如:在画家王沂东的近期创作中,在吸收西方古典主义严谨的造型、完整的结构、崇高精神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入中国民间绘画中特有的视觉特征和色彩表现,从而使画中的农民有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民族象征含义的双重意味。关于这一点,从他在作品《三月雪》中对画中人物衣着的选取、色彩方面的强烈对比以及人物面部明暗对比的削弱可以明显看出。
2 农民题材绘画走出现代审美困境的出路
2.1 找到艺术表现主体与艺术表现客体间的连接点
在艺术表现主体与艺术表现客体的两端,主体的审美选择角度决定了客体表现的最终面貌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画家的艺术表现态度。为了避免两者间的脱离,使之很好地融合,找准两者间的连接点十分重要。时代发展引发方方面面的变化,当今的农民阶层在大量涌入城市的进程中,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很好的艺术表现素材,所以,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并非都要到边远的乡村去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
2.2 找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间的平衡点
目前,商品化的影响已经广泛波及现代艺术,市场价值似乎成为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唯一尺度。但是,正如陆霄虹在《论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由于在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只是将艺术品作为类似于股票的投资替代品,而无视于它的艺术价值。于是,在迫切的投机心理下,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并不一致,常常产生偏离。所以,在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抵制艺术品完全商品化的趋势,理清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作品的市场价值是其一生价值的体现,但是,绘画作品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性,其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中的原创性与独特性则不能替代。因此,在农民题材绘画创作中,对于卖点较高的某种类型的农民形象塑造,创作者一定要充分考虑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和个性化特征,而非过分考虑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在纯净的创作心态下和环境中,坚决抵制艺术创作中的追风和趋同现象。
3 结语
在今后的农民题材绘画创造中,一方面应在立足农民现实的基础上找准艺术观察的角度,到现实中去观察,深入地研究时代赋予农民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更要调整心态,克服城市文化影响中农民题材将会消失的消极心理,克服商业体制、经济浪潮所带来的浮躁心理,克服文化殖民主义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通过对艺术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农民现实境况的深入把握,来塑造富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的农民形象,使人百看不厌。
参考文献
[1]谭亚平.物质审美的缺失与西方现代绘画:兼谈中西方的艺术审美[J].时代文学,2008(8)
[2]薛璐璐.视觉造型艺术的同构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4
[3]孙如静.绘画的形而上之思[D].河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