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畔新坊巷,新筑一处,面城背湖,遥望山色,小室一方,聊以聚宾友,聊以玩雅器。虽近繁华商圈,不争锱铢之利;乃名“沐瓯志”;一瓯瑞草,焚香品茗,半室晴窗,共期不醉……
汝窑的价值
如今,现存的汝窑在拍卖市场上都会被拍出天价。2012年4月4日,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2.0786亿港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而促成这种天价的原因主要就是在于它的稀缺。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这是因为汝窑为宋徽宗钦定宫廷用瓷,烧造不惜血本,稍有瑕疵就打碎宫内掩埋,不入宋徽宗眼的汝瓷器才偶尔赏给臣下。使用的独享性和烧制的高成本,使得当时的汝窑就非常稀罕,寻常人无缘得见。第二就是汝窑的烧制时间短。汝窑烧制的时间仅20年,北宋灭亡金人蹂躏中原,汝窑随同北宋朝廷灰飞烟灭,20年的烧制时间无法烧制出足够的量,故存世更为稀少。再就是金人对中原的蹂躏使得汝窑的恢复几乎不可能,汝窑技术很快随着北宋的覆灭而失传,使得后世继续仿制汝窑变得异常困难。南宋时期,汝窑已经变得非常罕见,可见此瓷不仅在当今价值千金,在古代也异乎寻常。
汝窑的釉色
面如玉
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
青如天
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晨星稀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
开片
汝瓷开片在茶界堪称一绝,最受普洱茶爱好者的追捧,因其开片通过品饮茶汤时浸入茶汁,以形成自然的茶渍纹,而形成“养杯”之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胎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即釉的收缩率大于胎的收缩率,在焙烧结束器物渐渐冷却时,致使釉层发生龟裂,这种裂纹亦会在瓷器出窑后因胎釉中储存的应力受温度变化和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缓慢,间歇地释放所产生。而如今,“开片”这种最初的釉表缺陷,通过人为的“养成”,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赋予它新的色彩和纹路,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甚至给人一种好像杯子裂了一样的错觉,煞是好看。
现代汝窑工艺
晓芳窑
晓芳窑是台湾名窑,以仿古瓷闻名,其品质至今还无人能出其右。晓芳窑的主人蔡晓芳先生今已年逾古稀,从事仿古瓷器的烧制超过30年,已有一万多个品种,举凡中国历代各种名窑瓷器,晓芳窑都仿制过。晓芳窑仿汝瓷器更为业界翘首,价值逾万。
柏采窑
柏采窑,由台湾青年陶艺家何柏辉先生2009年初创立于千年瓷都中国景德镇。自幼热爱艺术的何柏辉1993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因迷恋陶瓷艺术,毕业后在台湾从事陶艺创作十余年。凭着坚持不懈的刻苦钻研,对陶艺与生俱来的悟性,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良好文化修养,他不仅在产品开发设计上胜人一筹,在泥料的调配、釉性的掌握、陶瓷的烧制方面亦有不俗的佳绩,可谓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陶瓷奇才。
柏采窑每一款都承载着自己的思想,自然淡雅、含蓄质朴,给人带来的冲击是视觉的,更是心灵的。它没有绚丽的色彩,每件作品都披上柔和大度的颜色——天青色,恰到好处。观察细细的纹理,能发现,台湾陶艺大师何柏辉先生对柏采窑柔与硬的理解,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原理,寻求溯源,觅求形式、材质、技术的本质,一种美,简单的美、含蓄的美。
秉承中华陶瓷精绝技艺的柏采窑,张扬大气、典雅、宁静的独特气质,在优雅的古筝声里,在宁静的古色书房间,在惆怅的唐诗宋词中,赋予您生活一丝复古情绪,放下世俗的烦恼,赏鉴一壶,修行心境。
天予窑
刘钦莹先生系台南人,被台人称为文化艺术界的“三疯”之一。台湾业瓷者众,而痴心无悔,心追手摹者,刘师一人也。早年,刘师于台湾开窑造瓷,于天日、宋汝,每有会心。其曾是台湾著名的“晓芳窑”七个创始人之一。后迁窑于景德镇,切磋于名家大师,眼界宏博,艺事日进。景德镇为国朝陶瓷圣地,名利繁滋,辄有倾轧。而刘师厕身山野陋巷,不与人接,独以“隐者”自居,心醉雅器,声名不径而走。
刘师自言,性喜静,不善言谈。造瓷数十年,其情其魂,早与瓷土血肉相融矣。其曾言:“瓷器是泥土的蝶变。”
他又说:瓷之美,在于简单的造型与釉色,不需要太多的装饰。但在景德镇,大多数人崇尚的是装饰工艺,如何在器皿上作画,成为这里的潮流。在这一方面,刘师言顾其行,潜心做汝瓷茶盏。并倡言:杯为茶而生。不造作,不矫饰,不炫奇,不浅薄,是为高明境界。
汝窑的价值
如今,现存的汝窑在拍卖市场上都会被拍出天价。2012年4月4日,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2.0786亿港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而促成这种天价的原因主要就是在于它的稀缺。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这是因为汝窑为宋徽宗钦定宫廷用瓷,烧造不惜血本,稍有瑕疵就打碎宫内掩埋,不入宋徽宗眼的汝瓷器才偶尔赏给臣下。使用的独享性和烧制的高成本,使得当时的汝窑就非常稀罕,寻常人无缘得见。第二就是汝窑的烧制时间短。汝窑烧制的时间仅20年,北宋灭亡金人蹂躏中原,汝窑随同北宋朝廷灰飞烟灭,20年的烧制时间无法烧制出足够的量,故存世更为稀少。再就是金人对中原的蹂躏使得汝窑的恢复几乎不可能,汝窑技术很快随着北宋的覆灭而失传,使得后世继续仿制汝窑变得异常困难。南宋时期,汝窑已经变得非常罕见,可见此瓷不仅在当今价值千金,在古代也异乎寻常。
汝窑的釉色
面如玉
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
青如天
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晨星稀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
开片
汝瓷开片在茶界堪称一绝,最受普洱茶爱好者的追捧,因其开片通过品饮茶汤时浸入茶汁,以形成自然的茶渍纹,而形成“养杯”之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胎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即釉的收缩率大于胎的收缩率,在焙烧结束器物渐渐冷却时,致使釉层发生龟裂,这种裂纹亦会在瓷器出窑后因胎釉中储存的应力受温度变化和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缓慢,间歇地释放所产生。而如今,“开片”这种最初的釉表缺陷,通过人为的“养成”,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赋予它新的色彩和纹路,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甚至给人一种好像杯子裂了一样的错觉,煞是好看。
现代汝窑工艺
晓芳窑
晓芳窑是台湾名窑,以仿古瓷闻名,其品质至今还无人能出其右。晓芳窑的主人蔡晓芳先生今已年逾古稀,从事仿古瓷器的烧制超过30年,已有一万多个品种,举凡中国历代各种名窑瓷器,晓芳窑都仿制过。晓芳窑仿汝瓷器更为业界翘首,价值逾万。
柏采窑
柏采窑,由台湾青年陶艺家何柏辉先生2009年初创立于千年瓷都中国景德镇。自幼热爱艺术的何柏辉1993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因迷恋陶瓷艺术,毕业后在台湾从事陶艺创作十余年。凭着坚持不懈的刻苦钻研,对陶艺与生俱来的悟性,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良好文化修养,他不仅在产品开发设计上胜人一筹,在泥料的调配、釉性的掌握、陶瓷的烧制方面亦有不俗的佳绩,可谓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陶瓷奇才。
柏采窑每一款都承载着自己的思想,自然淡雅、含蓄质朴,给人带来的冲击是视觉的,更是心灵的。它没有绚丽的色彩,每件作品都披上柔和大度的颜色——天青色,恰到好处。观察细细的纹理,能发现,台湾陶艺大师何柏辉先生对柏采窑柔与硬的理解,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原理,寻求溯源,觅求形式、材质、技术的本质,一种美,简单的美、含蓄的美。
秉承中华陶瓷精绝技艺的柏采窑,张扬大气、典雅、宁静的独特气质,在优雅的古筝声里,在宁静的古色书房间,在惆怅的唐诗宋词中,赋予您生活一丝复古情绪,放下世俗的烦恼,赏鉴一壶,修行心境。
天予窑
刘钦莹先生系台南人,被台人称为文化艺术界的“三疯”之一。台湾业瓷者众,而痴心无悔,心追手摹者,刘师一人也。早年,刘师于台湾开窑造瓷,于天日、宋汝,每有会心。其曾是台湾著名的“晓芳窑”七个创始人之一。后迁窑于景德镇,切磋于名家大师,眼界宏博,艺事日进。景德镇为国朝陶瓷圣地,名利繁滋,辄有倾轧。而刘师厕身山野陋巷,不与人接,独以“隐者”自居,心醉雅器,声名不径而走。
刘师自言,性喜静,不善言谈。造瓷数十年,其情其魂,早与瓷土血肉相融矣。其曾言:“瓷器是泥土的蝶变。”
他又说:瓷之美,在于简单的造型与釉色,不需要太多的装饰。但在景德镇,大多数人崇尚的是装饰工艺,如何在器皿上作画,成为这里的潮流。在这一方面,刘师言顾其行,潜心做汝瓷茶盏。并倡言:杯为茶而生。不造作,不矫饰,不炫奇,不浅薄,是为高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