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什么是一堂好课”的追问,我们通常是各执一词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我以为目前存在着这样的教学常态:
常态一:唯本——教教材所有的内容。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教材便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在既定的教材面前,教师习惯考虑的是怎么教,怎样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一切可教学因素,大到内容理解、情感熏陶,小到字词书写、标点使用,全都疏而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在这里,教学内容走向了泛化。
常态二:唯我——教教者喜欢的内容。由于现有的语文教材很少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之部分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片面理解,从而出现了又一极端现象:教师忽略教材,甚至将教材无情抛弃,以个人的价值判断创生出“合宜的内容”,并将它在课堂上作为公共知识传播给学生。在这里,教学内容走向了异化。
常态三:唯他——教“教参”规定的内容。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看来,编“教参”是不得已而为之,旨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然而,回到教育现场,我们看到的是教师视“教参”为宝典,阅读“教参”甚至先行于阅读教材,无视学生需要,缺失独到见解,不加选择地将“教参”中的目标要求、教学建议等无条件照搬。在这里,教学内容走向了僵化。
正是如此“常态”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低效高负。并使之长久以来一直处在被批判、被质疑的风口浪尖。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语文课程目标的导向不清,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机制滞后,语文教材内容的随意性过大等。然而,归根结底,就笔者的教学经验与对同行的教学观察来看,语文课程理论的缺失,语文教材研究中若干术语的混淆等都直接狭隘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使得语文教学在起始处(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便偏离了方向。
那么,如何来确定教学内容呢?课程专家王荣生教授指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底线。”他认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王荣生教授强调,我国的语文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主流。根据选文的不同性质可以将教材分为“定篇”(以“本”为本习得课程内容)、“例文”(以“本”为媒介习得课程内容)、“样本”(以“本”为凭借现场生成课程内容)、“用件”(以“本”为材料触发语文活动)。由此可见,确认选文类型是确认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粗浅的尝试与思考,下面仅以“例文”的教学为例加以具体阐述。
所谓的“用课文作例子”,其实就是将选文限定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组织教学,让这个“侧面”或是“点”成为学习的例子。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课文主要是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例子’(例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教材更多地是用来作例子的。是为孩子们语文能力与课程素养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的。
策略一:品评比照,酿“文字”这坛酒。
《田园诗情》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在行云流水的文字间描摹出了荷兰宁静自然的独特风情。对语言的鉴赏当是本篇“例文”的主旨。
[片段]
1 品味宁静。
师:同学们,再次品味课文的5、6自然段,哪些词语勾勒出了牧场傍晚的宁静?
生:严肃沉默、偶尔、一片寂静、谁都不、也没有、默默无言、微弱的光芒……
(随着学生的交流,老师将重点词语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些词语给你的感觉,你会选什么?
2 感受热闹。
师:有位哲人说:“文字是生命的酒。”不同的文字酿出不同的酒。再来回忆一下,在这本书上。哪些课文中的文字营造出了全然不同的热闹、热烈的画面呢?
生:《天安门广场》、《虎门销烟》……
(学生交流课文及文中相关词语,老师同样择词一一板书。)
师:辨析着、欣赏着,你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了吗?只有用上合适的词语,才能描绘出我们想要表达的画面、情感,这个过程就叫“斟词酌句”。
3 “我”的宁静与热闹。
师:回忆一下,什么时候你也感受过一份别样的宁静,或是特别的热闹?
(学生交流之后,开始动笔书写。)
赵佳盈:
夏夜,是光的夜。
满天的星星闪烁着弱的光,静静地躺在天的怀抱里。月,弯弯的,暗暗的。萤火虫跑前跑后,像活泼的孩子。
……
[思考]文章是用语言写成的。“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盈生命的呼吸。”所以,习得字词的正确表达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从多个相关“例子”中品评文字,在对文字色彩、风格的不断触摸中形成认知,学习斟词酌句,最终内化为语文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只是教材中的一些片段而已,只要该片段足以说明问题。比如就品味语言而言,结合不同的“选文”特点可以从多角度作“例”,包括理解字词的准确含义,学习词语的搭配规律,感受文章的语言环境等。
策略二:归纳迁移,谋“篇章”这盘棋。
学会谋篇布局显然也是语文课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苏教版中结构明晰、起承有致的选文也不少,都可以用作构段谋篇的例子。只是在进行归纳迁移时,不要一味地生硬搬套,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参与,要提供某个“具体的事实”。下面以《维生素C的故事》为例,谈谈如何潜移默化地实现迁移。
[片段]
1 理清脉络。
随着“海上凶神”这一怪病的降临,哥伦布的心情是如何随之起伏的呢?请你边读课文边找到相应的词句,圈画出来。
交流、板书:十分沉重——噙泪点头——越发沉重——又惊又喜
2 深入感悟。
十分沉重:望着茫茫的海水,哥伦布想……
噙泪点头:船调头离开荒岛,哥伦布……(神情如何?举止如何?)
越发沉重:船离荒岛越来越近了,哥伦布心潮起伏
又惊又喜:哥伦布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同时引导关注标点)
(学生在每一次人物心情发生变化处停留,在探究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联想,想象他此刻的心理活动、神情举止等,并在书上写下来。)
3 回顾小结。
这个片段以人物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描写细腻,既让我们清晰地窥见了人物的內心,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了人物的品质。其中,通过合理的补充,我们也知道了,心理活动既可以直接写出想法,也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止、标点符号间洞见。
4 拓展延伸。
打开你的回忆之门,你是否经历过什么事也曾让你的心情一波三折过呢?
[思考]这节课上,我和孩子们始终围绕“心情”这条主线,先是理解、分析、总结,进而迁移向自身的经历,试着进行片段创造。孩子们既在文字间游弋,更在文字后习得。课堂少有随心所欲的夸夸其谈,也无“别有用心”的思想熏陶,只是纯粹地走向“语文”的一隅,最终自然地创生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西方目标学研究专家安德森指出,一个“合适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有弹性的、集中的、连续的”。这个“合适的目标”指向的就是“学什么”。一旦将教学内容锁定在篇章的构架时,课堂上的所有行为便都该指向于选文脉络,以及实现脉络的内容的探究,这一探究过程是具体深入的,又是环环相扣的。
当然,语文知识的内容何其多,什么记叙方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议论方法、修辞手法、语法等等,因此,作为“例文”教学的内容选择与策略探究是无法穷尽的。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诸多老师并没有理解“例文”的作用,也不知道“例文”在“例”什么,于是,以“篇”代“例”、以“面”盖“点”成了教学的普遍现象。
最后,笔者还想说的是,教学内容的合适与否,教材使用的得当与否,教学效果的满意与否,都需要教学评价来检验,或者说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检验。然而,人的多样性,语文素养提升的复杂性,检测目标的模糊性等都使得教学评价走向了困境,成为了课程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
常态一:唯本——教教材所有的内容。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教材便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在既定的教材面前,教师习惯考虑的是怎么教,怎样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一切可教学因素,大到内容理解、情感熏陶,小到字词书写、标点使用,全都疏而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在这里,教学内容走向了泛化。
常态二:唯我——教教者喜欢的内容。由于现有的语文教材很少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之部分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片面理解,从而出现了又一极端现象:教师忽略教材,甚至将教材无情抛弃,以个人的价值判断创生出“合宜的内容”,并将它在课堂上作为公共知识传播给学生。在这里,教学内容走向了异化。
常态三:唯他——教“教参”规定的内容。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看来,编“教参”是不得已而为之,旨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然而,回到教育现场,我们看到的是教师视“教参”为宝典,阅读“教参”甚至先行于阅读教材,无视学生需要,缺失独到见解,不加选择地将“教参”中的目标要求、教学建议等无条件照搬。在这里,教学内容走向了僵化。
正是如此“常态”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低效高负。并使之长久以来一直处在被批判、被质疑的风口浪尖。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语文课程目标的导向不清,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机制滞后,语文教材内容的随意性过大等。然而,归根结底,就笔者的教学经验与对同行的教学观察来看,语文课程理论的缺失,语文教材研究中若干术语的混淆等都直接狭隘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使得语文教学在起始处(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便偏离了方向。
那么,如何来确定教学内容呢?课程专家王荣生教授指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底线。”他认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王荣生教授强调,我国的语文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主流。根据选文的不同性质可以将教材分为“定篇”(以“本”为本习得课程内容)、“例文”(以“本”为媒介习得课程内容)、“样本”(以“本”为凭借现场生成课程内容)、“用件”(以“本”为材料触发语文活动)。由此可见,确认选文类型是确认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粗浅的尝试与思考,下面仅以“例文”的教学为例加以具体阐述。
所谓的“用课文作例子”,其实就是将选文限定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组织教学,让这个“侧面”或是“点”成为学习的例子。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课文主要是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例子’(例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教材更多地是用来作例子的。是为孩子们语文能力与课程素养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的。
策略一:品评比照,酿“文字”这坛酒。
《田园诗情》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在行云流水的文字间描摹出了荷兰宁静自然的独特风情。对语言的鉴赏当是本篇“例文”的主旨。
[片段]
1 品味宁静。
师:同学们,再次品味课文的5、6自然段,哪些词语勾勒出了牧场傍晚的宁静?
生:严肃沉默、偶尔、一片寂静、谁都不、也没有、默默无言、微弱的光芒……
(随着学生的交流,老师将重点词语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些词语给你的感觉,你会选什么?
2 感受热闹。
师:有位哲人说:“文字是生命的酒。”不同的文字酿出不同的酒。再来回忆一下,在这本书上。哪些课文中的文字营造出了全然不同的热闹、热烈的画面呢?
生:《天安门广场》、《虎门销烟》……
(学生交流课文及文中相关词语,老师同样择词一一板书。)
师:辨析着、欣赏着,你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了吗?只有用上合适的词语,才能描绘出我们想要表达的画面、情感,这个过程就叫“斟词酌句”。
3 “我”的宁静与热闹。
师:回忆一下,什么时候你也感受过一份别样的宁静,或是特别的热闹?
(学生交流之后,开始动笔书写。)
赵佳盈:
夏夜,是光的夜。
满天的星星闪烁着弱的光,静静地躺在天的怀抱里。月,弯弯的,暗暗的。萤火虫跑前跑后,像活泼的孩子。
……
[思考]文章是用语言写成的。“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盈生命的呼吸。”所以,习得字词的正确表达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从多个相关“例子”中品评文字,在对文字色彩、风格的不断触摸中形成认知,学习斟词酌句,最终内化为语文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只是教材中的一些片段而已,只要该片段足以说明问题。比如就品味语言而言,结合不同的“选文”特点可以从多角度作“例”,包括理解字词的准确含义,学习词语的搭配规律,感受文章的语言环境等。
策略二:归纳迁移,谋“篇章”这盘棋。
学会谋篇布局显然也是语文课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苏教版中结构明晰、起承有致的选文也不少,都可以用作构段谋篇的例子。只是在进行归纳迁移时,不要一味地生硬搬套,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参与,要提供某个“具体的事实”。下面以《维生素C的故事》为例,谈谈如何潜移默化地实现迁移。
[片段]
1 理清脉络。
随着“海上凶神”这一怪病的降临,哥伦布的心情是如何随之起伏的呢?请你边读课文边找到相应的词句,圈画出来。
交流、板书:十分沉重——噙泪点头——越发沉重——又惊又喜
2 深入感悟。
十分沉重:望着茫茫的海水,哥伦布想……
噙泪点头:船调头离开荒岛,哥伦布……(神情如何?举止如何?)
越发沉重:船离荒岛越来越近了,哥伦布心潮起伏
又惊又喜:哥伦布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同时引导关注标点)
(学生在每一次人物心情发生变化处停留,在探究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联想,想象他此刻的心理活动、神情举止等,并在书上写下来。)
3 回顾小结。
这个片段以人物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描写细腻,既让我们清晰地窥见了人物的內心,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了人物的品质。其中,通过合理的补充,我们也知道了,心理活动既可以直接写出想法,也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止、标点符号间洞见。
4 拓展延伸。
打开你的回忆之门,你是否经历过什么事也曾让你的心情一波三折过呢?
[思考]这节课上,我和孩子们始终围绕“心情”这条主线,先是理解、分析、总结,进而迁移向自身的经历,试着进行片段创造。孩子们既在文字间游弋,更在文字后习得。课堂少有随心所欲的夸夸其谈,也无“别有用心”的思想熏陶,只是纯粹地走向“语文”的一隅,最终自然地创生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西方目标学研究专家安德森指出,一个“合适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有弹性的、集中的、连续的”。这个“合适的目标”指向的就是“学什么”。一旦将教学内容锁定在篇章的构架时,课堂上的所有行为便都该指向于选文脉络,以及实现脉络的内容的探究,这一探究过程是具体深入的,又是环环相扣的。
当然,语文知识的内容何其多,什么记叙方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议论方法、修辞手法、语法等等,因此,作为“例文”教学的内容选择与策略探究是无法穷尽的。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诸多老师并没有理解“例文”的作用,也不知道“例文”在“例”什么,于是,以“篇”代“例”、以“面”盖“点”成了教学的普遍现象。
最后,笔者还想说的是,教学内容的合适与否,教材使用的得当与否,教学效果的满意与否,都需要教学评价来检验,或者说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检验。然而,人的多样性,语文素养提升的复杂性,检测目标的模糊性等都使得教学评价走向了困境,成为了课程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