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信息技术学案设计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案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也有比较广泛的使用。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使用学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觉得学案内容繁琐,浏览时文字量多;学生当堂使用效果比较好,但课后遗忘率比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案设计的科学性不够,没有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出发;学案只是教师教案的一个辅助工具,没有很好地起到导学、助学的效果;学案中掺杂了较多不切实际的理论和习题,没有真正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运用。在学案设计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让整节课的内容更连贯,先后次序更明了,让教师的授课意图更浅显易懂,让学生的任务更明确,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学到的内容。笔者认为从学习目标、任务步骤、评价反馈三个方面引入思维导图,则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下面笔者以《PS图像合成》这一节内容为例,从学习目标、任务步骤、评价反馈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并进行效果分析及反思。
  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目标是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掌握课程内容的重要指标。学习目标越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就越清晰,学生才能更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传统学案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通常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如下表),用文字罗列的方式将目标一一展示。这种方式条理清晰,各目标的行为要求比较准确。但传统学案用文字逐条罗列,没有体现各目标间的先后及主次关系,也会产生每个学习目标都需深入学习的假象,并且学生会对逐条罗列的文字描述感到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目标在设计时,用有关联的关键节点、有趣的图形及线条、丰富的颜色和结构取代了原有枯燥的文字描述,以一幅图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相比传统学习目标的呈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图1)。在《PS图像合成》这一节的学习目标中提出了新建、打开、复制、保存等常见软件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比较的方式,了解PS软件中的相似操作,也展示了PS中特有的“选取”操作,要求学生能知道、区分这三种选取方法。
  笔者将理论内容转化为思维导图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本课的重点,由学生填写空余部分(如图3),让学生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重点让学生了解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
  传统学案中的操作提示以文字为主,中间很少引用一些图片,将教师演示及学生操作过程全盘用文字描述,在使用过程中较多地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教师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演示基本操作,但转为文字描述后,学生需要花较多的精力、时间才能看懂,存在很多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第二,有些学生认真看了教师的演示,对教师的演示能很顺利地模仿完成,但对其后的相关操作,由于没有直观的认识,不能顺利进行。
  第三,有些学生没能完整地看清教师的演示再回头按照操作提示逐步完成,缺少对操作流程、知识的梳理和理解的过程。当进行后续内容的学习时,操作流程的遗忘率比较高,会出现提示后知道如何操作,但操作先后次序没有概念等情况。
  笔者在操作提示这里引入思维导图(如图4),可以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思维导图式的操作提示重点在操作步骤、流程的提示,是对学习目标的延续,结构图清晰易懂,学生不需要花很多精力就可以看懂。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主要以操作为主,理论知识为辅,所以评价反馈是对整节课的一个总结,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让学生明白在这节课中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
  传统学案的评价反馈多以习题的形式进行,笔者挑选了历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用的相关题目作为评价的练习内容。历年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题用选择题的形式对一个操作内容进行测试。操作类选择题的一个弊端就是只对操作过程中一个知识点进行测试,对整个操作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无从检测。各个题目之间没有关联,只是将多个操作进行拆分,分别进行测试,缺少对整块操作内容的总结和整体回顾。
  而基于思维导图的评价反馈(如图5)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包含对本节课操作性知识的梳理和回顾。例如,有哪几种选择工具,各种选择工具的图标或快捷键分别是什么。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既可以在本节课中进行回顾,也有助于学生课后复习。
  第二,包含本节课其他部件选取的总结。本节课前三种部件(脸、眼眶、耳朵)的选取是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后面几种部件的选取,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判断需要使用哪个选择工具,有些部分甚至需要使用几种工具共同完成。所以图5中思维导图的连线部分,是没有特定答案的,后面部件的选取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具体操作。这个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在实际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
  效果与反思
  在使用传统学案辅助教学时,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按学案要求基本能完成,但课后遗忘率比较高的情况。学生通过使用笔者设计的思维导图活动学案后,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不再被动地完成课堂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对课堂内容主动总结,课后及时回顾。学生的学习效率、考试成绩都有明显提高。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简化步骤
  将思维导图引入学案,不是一蹴而就的,步骤的简化需要不断提炼。如上页图3是一开始设计的操作任务导图,该导图涉及内容太多,将各知识点分开进行描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大。所以教师在简化步骤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仔细思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在图中要明确表示出来。
  2.在操作中加入适当的理论
  如果操作内容没有理论支撑,两者就会互相分离,缺少相关性。笔者在操作中加入适当的理论,让操作穿上理论的鞋。这鞋要合脚,路才走得顺,所以这理论需要怎么加,加在哪里很有讲究。
  3.挑选合适的课题制作思维导图学案
  根据一年的教学实践反馈,笔者发现在讲解理论内容较多或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引入思维导图学案比较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是学生自主发挥的创作课,教师提供思维导图学案,只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活动的开展。
  4.思维导图的使用需要循序渐进
  学生一开始不了解思维导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越来越熟练,教师则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的操作要点和知识点,这样更能使其将知识内化,不断巩固知识。
  思维导图在学案中的使用需要教师对教材、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与分析,也需要学生对思维导图不断地运用。只要我们能将思维导图恰当地运用到学案中,扬长避短,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4月14—15日,2017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研讨会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重庆圆满举行。会议介绍了由未来教育集团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FEG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系统V3.0(简称FEG教与学系统),并现场观摩了该系统的常态化教学应用。  会上,FEG教与学系统示范校做了大会经验交流。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校长李华表示:“借助FEG教与学平台收集到的‘实时’数据分析,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迅速做出评价与反馈,
我是小尘,我漂浮在空气中,在人群中穿梭。我很细小,没有人注意我。  我是小尘,我到处游荡,不敢随意停留,怕给人造成伤害。我漫无目的,甚至不知自己存在有何意义。  我是小尘,我遇到一位慈祥的老人。老人说我很优秀,只欠雕琢。  老人用柔情之水,滋润着我。老人让我明白,小尘也可有自己的价值。我沉浸在幸福之中,并与老人一起雕琢自我。  有一天,老人低头吻我,我爬上了他的唇迹,来到了他呼吸的地方。随着一个喷
摘要:本文是关于计算思维培养的一个教学研究案例,该教学案例凝聚了作者在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体会,希望能对在进行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实践的广大高中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有所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计算思维;Python语言;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02-0054-03  ● 研究背景  1.计算思维与高中信息技术
前言:  北京市的密云区是离北京市中心最远的区之一,但是在教学改革上,它一点也不落后,特别是在区里推行《义务教育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课程方案》并开展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主题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后,该区很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都大大提高了。这看似跟“教学APP的学科运用”这个栏目无关,其实对于教育APP的深度应用与推广,却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不改革,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就一定不彻底,这是笔者一直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新技术支撑下的各种信息系统的应用,让人们的起居、出行、购物、阅读等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高中学生是否能感觉得到?是否觉得习以为常?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现在的高中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出生在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时代,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成果,如学习
摘要:“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给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党建云平台内涵入手,阐述了在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搭建党建“云平台”,可以使党建工作服务更加贴身化、学习资源共享化、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化、服务更加个性化的优势,进而探索了从如何解决“技术”、“人员”、“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构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云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云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设计往往更关注教材上的具体内容,所以造成很多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过分依赖教材,而忽略了对学科课程标准的深入研读。真正的课堂并不是基于教材内容的灌输,教师的“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最终迁移,知识和技能只是作为理解学科中的关键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把它们看作是要灌输的材料。本案例依据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生活真实情景入手,从感性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
离清明还有五六天光景,一大早,手机响了,有短信传来:一杆旗枪,满园清香。  短信脱胎于“清明一杆枪,姑娘采茶忙”,本是龙井村茶谚。“枪”乃“旗枪”之简称。茶家规矩,一芽之茶为“莲蕊”,一芽一叶为“旗枪”,一芽两叶为“雀舌”,茶友巧用茶谚告诉我,新茶上市了。看上去这是一条信息,实则是一帖邀请函。于是,匆匆买了一张卧铺票,直奔杭州——吃茶去。  你道这杭州是什么地方?在普通人的眼里,那是东南形胜,是人
每逢暑假,身为教师的我们似乎都能短暂地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优势和长休的惬意,然而现在的假期却越来越多地证明着教师的悲哀。法定的长假总是被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和学习公然侵占,让你不得不心甘情愿地“被学习”。在这些假期学习形式中,最多的就是教育技术培训。  不知从何时起,教育技术成了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一轮接一轮的教育技术培训,似乎要把教师都训练成技术能手。然而事与愿违,学习的结果,教育装备和手段的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在附录中列举了推荐篇目,这传递给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个信息,那就是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愈发重要。事实确实如此,古诗词字字珠玑的言辞特点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令它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都是语言文字的精华。然而,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着力于对词意的理解,却忽略了对诗词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意象的把握、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