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美好企业”,推动一场企业“革命”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眨眼间,2020年已经进入倒计时,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年就要过去了。疫情“黑天鹅”的突然降临改变了许多。小到日常起居、衣食住行,大到职业选择、处世之道,方方面面都起了变化。
  这一年,我们没有停止对中国企业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疫情对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改变太显著了。有的企业没能撑过那段艰难的日子,轰然倒塌,成为这段历史的注脚;还有些企业则愈挫愈勇,从困境中寻得生机,完成了华丽转身。
  回望2020年的中国民营企业,有太多值得反思、复盘和总结的东西,其中最值得剖析与分享的,是追寻“社会价值”对企业的巨大帮助。

走出“至暗时刻”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给中国民营企业家带来了刻骨铭心的感受。大危机之后往往产生大企业,这场百年不遇的疫情正在加速变化的发生。每到关键时刻,中国民营企业就会出现分化,有些跃升到新的境界,有些被锁定在路径依赖上无法自拔,那么疫情究竟改变了什么?
  领教工坊有一家学员企业叫林清轩,这是一家以山茶花润肤油为主打的化妆品企业。2019年,林清轩业绩增长达到历史新高,这是企业创立以来最辉煌的一年。新年伊始,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乐观预估,2020年将是林清轩品牌优势显现的关键之年。果然,1月如期开了红盘,虽然客单价高,但山茶花系列产品显然已经获得消费者认可。
  疫情的突然降临却打破了孙来春的预期。公司的业绩却越来越不对劲,往常最热闹的春节黄金周,今年却有一半的店铺关闭,而开着的另一半也几近空无一人,销售几乎挂零。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林清轩整体业绩下滑了90%。与之相对应的是,仅300多家店铺租金和2000多名员工工资这两项支出,一个月就超过3000万元,按这样的节奏,公司账上的资金最多撑2个月。
  绝境当前,孙来春有两个选择:或者关闭所有线下门店,开除所有员工,成为一名亿万富翁;或者咬牙坚持,不关店,不裁员,但前途未卜。
  面对大考,孙来春选择了相信员工,相信为社会创造价值必有回报的道路。他写下一封公开信,表示维持生存、不裁员就是最大的爱国,号召全体员工一起想办法让企业活着。
  这封信让整个团队重拾信心,今年2月,林清轩的业绩超出预期,整个一季度大获全胜。随后的第二季度更为惊人,7月的线下销售额翻了近一倍,天猫销售额增长了6倍。
  疫情的催化,反倒助力林清轩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员工到消费者都不愿意看到这个品牌倒下,与之相关的所有人都在帮助这家企业生存、向上。孙来春很感慨:为员工、为社会作的贡献一点都没有浪费,甚至能得到十倍、二十倍的回报。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领教工坊的另一家学员企业木屋烧烤身上。疫情对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影响特别大,木屋烧烤也遭受到剧烈冲击。但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这家烧烤连锁品牌却迅速恢复了往日的业绩。
  这是木屋烧烤5000多名员工自发努力的结果。木屋烧烤董事长隋政军回忆,几千名员工战斗在一线,顾客不多的时候,他们主动想办法坚守,想办法把顾客一个一个拉来,想办法让顾客满意。这些事情,如果员工自己不愿意干,老板不可能逼他们做到。
林清轩和木屋烧烤都顺利走出了“至暗時刻”,那么,是什么帮助了他们?这就要说到领教工坊一直推崇的信念:打造“美好企业”,做一名“价值创造型企业家”。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木屋的员工会主动站出来拯救公司?其实,他们表面上是在救公司,实际上是在救自己,因为木屋烧烤给了他们梦想,让他们觉得在这里可以改变自己,变得不平凡。
  木屋烧烤的使命是“带领一群平凡的人,干不平凡的事业,过不平凡的生活”,这句话不是钉在墙上,而是落地有声。店长李猛就是个例子,因为木屋的工作条件好,李猛村里很多人都因为他想进木屋工作,结果一家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改变了一个村子的生活条件,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
  林清轩和木屋烧烤都顺利走出了“至暗时刻”,那么,是什么帮助了他们?这就要说到领教工坊一直推崇的信念:打造“美好企业”,做一名“价值创造型企业家”。

企业革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企业只有一种社会责任,那就是利用其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利润的活动,只要它遵守游戏规则”。
  弗里德曼痛斥那些关心员工、社区和环境的企业家,反对企业家将提供就业机会、消除不公平待遇、避免环境污染当成自己的责任。在他看来,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几十年来,这个观点对全球企业家影响巨大。
  当我们向企业家推广“美好企业”的理念、鼓励他们主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收到的最多的质疑就是:兼顾社会利益、进行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这些跟企业的盈利没什么关系,有时候甚至有冲突、有矛盾,凭什么要求企业家这样做?
  在我看来,呼唤美好企业其实是在推动一场企业革命,一场权利从资本拥有者向更多利益相关者转移的革命,许多人并不理解,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没有人能逆转。
  很多企业家认为,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优秀企业所追求的一直是“利润最大化”,或者叫“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些企业经营得很好,这证明企业不需要考虑社会价值。的确,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追求社会价值”和追求企业利润是有所冲突的,但今天再审视这个问题时我们发现,时代已经变了。
  具体说来,当前的变化可以叫作知识工作者的崛起。
  最初,这个世界的利益被集中在非常少数的人手上,也就是国王和皇帝;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皇权,经商的企业家们站在了舞台中央,利益被更多的人分享。不过,资本主义又使得资本拥有者成为特权,固化了他们的利益,比如许多国家的《公司法》都是为保护资本利益而制定的。   如今,知识工作者正在崛起,全球化和信息化这两大要素赋予了新一代消费者和员工更强的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他们的权利意识显著增加。知识工作者们虽然没有资本,但在他们眼中资本只是要素之一,所以知识工作者,甚至是最普通的消费者都有资格和资本家平起平坐,共享利益。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演进过程,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是“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种意识形态,并不是真理,现在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经营者的视角就必须转变,否则就会像当年的保皇党一样,被时代所淘汰。
  曾经有企业家说我太夸张了,他们不承认企业外部环境的本质变化,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证明我的观点。
  一个例子是企业的员工。领教工坊有许多组员企业的老板告诉我,他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难管,越来越在乎自己的独立自主,许多年轻员工随时可以辞职,连上个月工资都不要了,这在60、70年代出生的打工者身上是看不到的。他们深刻感觉到痛了,如果还用传统的方式来对待员工,员工干活儿不会有激情,流动率非常高,甚至连人都招不到。
  消费者更是这样了。现在信息非常透明,过去那种个别企业垄断市场的情况很少看到了,这样消费者就可以自由选择,新生代消费者再也不愿为那些只顾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缺乏社会价值观的企业工作、投资或购买产品,一旦品牌的价值观与他们的理念不符,这个企业马上就会被消费者放弃。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想真正拥有竞争力,就必须要让利益相关者比如员工、客户、消费者拥有权利、拥有利益,拥有价值观认同,这样才能有真正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呼唤“美好企业”,倡导“价值创造型企业家”,希望企业家们在商业价值和组织价值之外,更加看重企业的社会价值。
  这些理念已经得到了西方企业界的认同。2020年第50届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发布了新版的《达沃斯宣言》,再次拥抱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企业不只服务股东,也要服务客户、员工、小区和整个社会。2019年8月,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团体“企业圆桌会议”也已公开拥抱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理念。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是“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种意识形态,并不是真理,现在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经营者的视角就必须转变,否则就会像当年的保皇党一样,被时代所淘汰。

  在中国,民营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涉猎还不多,不过我们也发现,疫情的到来强化了企業家“追求社会价值”的想法,像木屋烧烤和林清轩这样平常就重视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更有能力渡过难关。所以疫情加速了企业向“美好企业”的转型,这告诉其他企业家,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时候,企业才具备走出“至暗时刻”的能力。

迎接“天启时刻”


  设想一下,如果每一家企业都从解决社会问题出发,创造社会价值,服务国民经济,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那么这千千万万个“美好企业”就能缔造出一种共利社会的“新经济”。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与许多企业家交流过后我们发现,这是眼下中国企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领教工坊有一家组员企业叫正邦集团,它今年的营业额预计可以到1000亿元,是江西排名第一的民营企业。这家公司总部大门内挂着一行大字:把小公司变成大公司,把大公司变成大家的公司。非常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却很打动人,就是这个使命让它实现了从0到1000亿的巨大飞跃。
  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从创业之初就拥有远大的梦想和伟大的使命感。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的时候他在村里养过猪,在烈日下插过秧。那时,他就是不服气,为什么农村这么落后,为什么农民必须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所以,他的梦想是改变落后的农业面貌,让农业大国诞生世界级的农业企业。
  有人会说,像正邦集团这样千亿规模的大企业,当然有能力创造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而那些体量只有几亿、几千万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生存和发展,不应该强调社会价值。
  这是狭义地理解了“社会价值”,仅把“追求社会价值”等同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两个概念有本质区别,社会责任是外部强加的,好像企业赚了钱,就得发善心、做善事来赎罪;而社会价值是由内而外的,是企业自发的理解和关注利益相关者。这样说来,体量很小的企业一样可以摆脱“唯利润论”的迷思,通过关怀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方式追求社会价值并带来竞争力。
  举例来说,领教工坊的组员企业像西贝莜面村、快鱼服饰等都非常关怀基层员工,让“社会底层人”在一个民营企业组织里,体验到从未感受过的尊重、参与、平等与尊严,这能唤醒并激发人的潜能,同样是追求社会价值的表现。
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兼CEO朱小斌

  员工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如果企业主无法与员工建立平等关系,人在这样的组织里工作,是无法自由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潜能的,顶多是“打好这份工”的心态。而“美好企业”就是要成就员工,使他们的工作富有成效,并让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都富足。
  关怀员工和消费者只是企业追求社会价值的第一个层面,更深层次的还是关注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这样做不仅有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还有可能让员工和消费者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比如深圳有家餐饮企业叫甘棠明善,老板娘李品熹在疫情年成立了甘棠明善共益影响力实验室,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室有意识地去放大自己的社会价值,主动发现社会痛点。
  与紧急救援平台第一反应的合作,是共益影响力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李品熹告诉我们,这个项目会调用第一反应的心脏急救培训模块,为甘棠明善的每一家餐厅及其周边社区培训心脏急救志愿者。甘棠明善在全国有300多家连锁餐厅,把它们周边的社区居民一起培训起来,这就是一张全国几十座城市的急救志愿者网络,一家门店就是一个黄金4分钟半径,覆盖的人群非常可观。
设想一下,如果每一家企业都从解决社会问题出发,创造社会价值,服务国民经济,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那么这千千万万个“美好企业”就能缔造出一种共利社会的“新经济”。

  在中国,每一分钟就有至少一人因为心脏骤停倒下,救援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而很多城市救护车的平均到达时间都超过15分钟,意外发生时,只有身边的人有能力、敢出手才能有效救助。甘棠明善培训合格的员工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拯救别人生命的英雄。
  李品熹夫妇想给所有员工、合作伙伴和顾客传递一种信念,商业的力量不只是为了营利,还可以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生力量。这种信念也恰恰与现在年轻人的内心需求不谋而合。今天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寻求一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或者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而是越来越关注公司的使命,越来越注重工作的价值感。
  感觉到自己可以作为社区的急救员,守护一方社区,甘棠明善的员工们就从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这会带来企业的凝聚力。同时,周边社区的居民也感受到这家企业的价值观,对这些餐厅更加青睐和信任。这些都是甘棠明善的核心能力,也是帮助甘棠明善渡过难关、不断成长的关键。
  所以说,不管是营业额百亿千亿的大企业,还是体量只有几千万的初创企业,都可以拥抱“利益相关者理论”,追求社会价值。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成为“价值创造型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美好企业”,“新经济”的时代就到来了。
  我们定义的“新经济”,就是企业努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经济,就是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就是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经济。在“新经济”中,价值创造型企业家就是英雄,他们创造新组织、新社会和新世界。他们用不同方式展望世界可能或者应有的样子,用商业手段解決社会种种问题,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疫情正在加速改变,中国企业家迎来了“天启时刻”。未来10年将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非常多的民营企业会被淘汰,各个行业都是这样,如果低估了社会价值这个命题,那你被淘汰的概率就更大了;而真正践行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则会如鱼得水,才可能成为真正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在中国企业家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我们坚信美好企业的时代正在到来,“新经济”就在前方。
其他文献
广州是珠三角和华南的要素集聚中心,随着城市的扩张,疏解城市功能成了必要。南沙,将崛起为广州未来的“城市副中心”。  全球各大城市建设“副中心”的热潮发轫于1970年代,彼时,发达国家进入了工业化的巅峰,而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发生巨变。  这一时期,由于通讯技术的成熟和城市交通的便捷化,产业不再局限于地理上的全要素积聚,而是向广阔的城市空间扩散。扩散之后,分散的产业依然会按照产业的关联度,形成了新的
新冠疫情凸显了人类关系交织得多么紧密。中国某地一只感染动物引发了一串连锁反应,所造成的影响近一年后仍回荡在地球的每个角落。  这一切应当不足为奇。黑死病曾沿着中世纪连接欧亚的全新贸易路线传播;携带天花病毒的欧洲人横渡大西洋,几乎摧毁了美洲原住民。而由于货物和人员运输方面的技术进步,1918年大流感仅用了短短几个月就遍及六大洲。  相比疾病的流行,错误信息、意识形态变形和仇恨,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 
2018年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国防部立即启动组建太空军的进程。他表示,太空军将独立于空军,成为美国武装力量的第六军种。  “美国必须主导太空”的论调不仅勾起了人们对冷战时代的太空竞赛的回忆;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争端,也引发了人们对“新冷战”、乃至未来“星际战争”的恐惧和忧虑。  带有预测色彩的科幻作品,是集体心理的投射,和对这种心理的艺术性的表达。美国Syfy公司播放的电视剧集《无垠的太
评《南风窗》2020年第15期封面报道《又见乡村》  从三农问题得到政府与知识界高度重视后,如何在现代化转型中更好地促进乡村发展、保障农民权益,就成了有识之士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几乎没人否认,在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浪潮中,广大农村地区遭到了空前的冲击。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不仅是城市走向深度改革与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农村不断蜕变与革新的过程,只是这个漫长的过程注定存在痛苦,甚至艰巨的挑战。  目前,
《世间的陀螺 :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与韩浩月认识近二十年,从他那里也听到一些回忆,从小跟着三叔杀猪,上学饿得到地里偷红薯吃,在县城开录像厅赚钱。从零星讲述中,知道浩月吃了不少苦,并惊诧于山东怎么比我们河南还穷,因为我小时候吃窝窝头就咸菜,已经自认平生最艰难的生活。但读完《世间的陀螺》,震撼无可言说,仿佛已根本不认识浩月这个人。原来浩月在酒后吐露的,在眼花耳热时倾诉的,那些让我们抚着肩
雷墨  特朗普入主白宮后,美国就有了“另类”的形象,即便是在西方国家眼中。所以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这位特立独行的总统,是如何让美国如此“另类”的?  最近阅读了一些著作文献后,有了些许感想:一方面,如今的美国变得让人觉得陌生,有“特朗普因素”的作用,但实在也因美国的“历史包袱”使然。  把特朗普的执政与美国的乱象联系在一起并不难。但乱象在他入主白宫前就已出现,特朗普的角色只是催化剂,加速了这
2019年6月19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富查伊拉港,遇袭的日本油轮在美国海军的引导下驶离港口  6月13日,行经中东地区阿曼湾的两艘油轮遇袭,这是继5月以来阿曼湾第二次发生国际商船遇袭事件,美国和伊朗继续相互指责。6月24日,伊朗击落了一架在波斯湾上空巡弋的美国大型无人机,特朗普在几经犹豫之后,在最后时刻取消了针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但随后宣布了针对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制裁措施。  另一方面,伊朗
2011-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情况 2014-2017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企业数量 2015-2018年中国线上养护在4S店以外的市场渗透率 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纯电动汽车保有量情况 2014-2018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情况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大国。2018年,中国汽车的产量和销售量
9月16日,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龙场镇双山村,乡村教师彭有兴护送学生回家途中,背着一名年纪较小的孩子  多年以后,当我们再回头看2020年的中国,会想起什么?一件事肯定是新冠疫情,另一件事则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曾经说自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话读来让人动容,是在2015年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
董洁林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和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676年11月,英国东印度公司“联合号”帆船从英国启程去南半球,船上有位牛津大学大学生,名叫爱德蒙·哈雷。他刚20岁,自告奋勇去南半球的圣赫勒拉岛,自费为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臺在那里观察和记录恒星,这是一件填补人类科学知识空白的大事,对当时的大航海事业也有助益。  哈雷此行的资助主要来自他的父亲,一位经营食盐、肥皂、也做些地产的小业主。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