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工具和动力,为教育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发生了预期的变革?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化,教学质量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新课程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核心任务,更是新课程较之传统课程更具生命活力的根本标志。围绕这一核心任务,信息技术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功能,才能对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最大的贡献? 借此文,我主要从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与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方法的整合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在媒体层面的应用,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最初阶段,我们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主要就是将其作为媒体层面的演示工具,来创设鲜活多样的教学情境,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点,组织课堂教学。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媒体角色,发挥的是媒体功能,体现的是媒体特征。
由于实验观测与分析的技术手段的推进,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由以往的个体、组织、细胞层次进入分子生物学这个更加微观的层面,生物学的研究方式也由以往的重视事实描述,发展为重视在实验分析基础上严密的科学实验论证,新的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学生物学内容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使得以往的标本、模型、静态图片以至显微镜等常规教具已经不能完全胜任生物教学的需要了,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显示出其很强优势:其一,展现生物的微观性,模拟放大显示任何细胞结构的详细部件,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极大地拓宽时间、空间领域,实现微观的事物宏观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易懂好记。其二,展现生物的运动性。如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细胞分裂的三维动态过程、DNA双螺旋结构及碱基互补配对过程、气体交换过程、尿的形成过程、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全过程等,这种动感化表现手段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优化教学效果。其三,表现生物的多样性。利用信息技术于生物学科中,在瞬间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生物现象。例如,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生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海底世界的奇妙、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等等,让学生通过学科整合来领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的精彩,掌握自然科学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
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
生物学科教学的灵魂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教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要站在科学系统方法论的角度,将整合作为一种思想,要始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扮演的是学习、研究工具的角色,发挥着新型探索工具的作用。
如果说,在媒体层面上的课件运用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最低层次,此时的信息技术仍然掌握在教师手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运用,并不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那么,在工具层面上的技术运用是其与学科整合的较高层次,其重要特征就是引发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从教师手中的媒体逐步变成了学生手中的工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剌激前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演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环境层面的应用,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方法的整合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这时的信息技术已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教学,扮演着学习资源的角色,发挥着创建新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生态环境的作用,进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自由,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
信息技术在环境资源层面上的运用代表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时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借助网络和多媒体,经过整理、组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生物知识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生物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生物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最终达到当前所学的生物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快速、隐蔽、多向的传递特点,也将大大地丰富师生互动方式。课上,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民主、更广泛、更有效、更和谐,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师生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永恒的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在今天再次成为大家思考的重点,是由于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对教学质量的挑战。在课改逐渐步入高原期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识到,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已不是“空中楼阁”。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丰富的,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必须有机结合,整合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我们只有积极行动起来,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在媒体层面的应用,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最初阶段,我们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主要就是将其作为媒体层面的演示工具,来创设鲜活多样的教学情境,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点,组织课堂教学。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媒体角色,发挥的是媒体功能,体现的是媒体特征。
由于实验观测与分析的技术手段的推进,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由以往的个体、组织、细胞层次进入分子生物学这个更加微观的层面,生物学的研究方式也由以往的重视事实描述,发展为重视在实验分析基础上严密的科学实验论证,新的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学生物学内容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使得以往的标本、模型、静态图片以至显微镜等常规教具已经不能完全胜任生物教学的需要了,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显示出其很强优势:其一,展现生物的微观性,模拟放大显示任何细胞结构的详细部件,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极大地拓宽时间、空间领域,实现微观的事物宏观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易懂好记。其二,展现生物的运动性。如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细胞分裂的三维动态过程、DNA双螺旋结构及碱基互补配对过程、气体交换过程、尿的形成过程、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全过程等,这种动感化表现手段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优化教学效果。其三,表现生物的多样性。利用信息技术于生物学科中,在瞬间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生物现象。例如,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生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海底世界的奇妙、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等等,让学生通过学科整合来领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的精彩,掌握自然科学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
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
生物学科教学的灵魂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教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要站在科学系统方法论的角度,将整合作为一种思想,要始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扮演的是学习、研究工具的角色,发挥着新型探索工具的作用。
如果说,在媒体层面上的课件运用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最低层次,此时的信息技术仍然掌握在教师手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运用,并不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那么,在工具层面上的技术运用是其与学科整合的较高层次,其重要特征就是引发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从教师手中的媒体逐步变成了学生手中的工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剌激前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演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环境层面的应用,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方法的整合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这时的信息技术已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教学,扮演着学习资源的角色,发挥着创建新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生态环境的作用,进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自由,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
信息技术在环境资源层面上的运用代表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时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借助网络和多媒体,经过整理、组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生物知识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生物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生物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最终达到当前所学的生物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快速、隐蔽、多向的传递特点,也将大大地丰富师生互动方式。课上,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民主、更广泛、更有效、更和谐,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师生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永恒的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在今天再次成为大家思考的重点,是由于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对教学质量的挑战。在课改逐渐步入高原期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识到,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已不是“空中楼阁”。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丰富的,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必须有机结合,整合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我们只有积极行动起来,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