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特殊教育群体,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外沟通与交流更加重要。因此,本文首先对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的问题进行研究,再根据问题提出建议,以充实全文研究。
关键词:师生课外交流;沟通;思考
一、引言
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是管理沟通的类型之一,它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上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最早关注到教育中人性的一面反对教育对人的束缚。之后,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教学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国内最早的有关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的思想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就有所体现了,《论语》中的问答形式就是一个证明。当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效果不明显时,教师就要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来与学生加强沟通。在课外活动中,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精神都会处于一种较为放松的境界,这时候的沟通更有成效。那么作为教师,就要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并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增加沟通机会。同时,在课外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表现获得反馈,以保证沟通的及时性。
二、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的问题所在
(一)学生不愿与老师交流
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也是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学生越来越不愿意跟老师沟通,他们的倾诉对象更倾向与父母与朋友,尤其是朋友,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学生感觉和老师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尽管教师可以主动去找学生沟通,但这种沟通如果是在学生被动情况下进行,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学生会感觉受到逼迫从而对老师产生抗拒的心理。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在对于“你是否愿意去跟老师沟通?”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时,不同年级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处于低年级的某学生这样回答道:“愿意啊,我觉得老师就是我的好朋友,在学校的时候有些事情我不能解决就可以跟老师讲,老师会帮助我的。”但是高年级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不愿意吧。只有学习方面的事我会选择去跟老师沟通,其他的一些事我还是想和朋友或者回家跟父母沟通,老师毕竟是老师。”“看情况吧,有些事情跟老师沟通也没有用,我还是愿意跟父母讲,他们能更好的帮我解决。”这些同学答案的变化是很明显的,从低年段到高年段,学生逐渐摆脱了在学校对老师的依赖,懂得向朋友及父母求助了,这是一种进步,而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越来越不愿意与老师沟通。
(二)师生互相之间不理解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误解,比如学生们总是认为老师们很忙,没有空甚至是不想跟他们沟通,所以他们不会主动去找老师沟通,而老师虽然平时确实很忙,但是却认为学生是因为害怕自己才不愿主动来沟通的。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教师认为自己与学生的距离远,但从学生问卷结果来看,很多学生认为与老师的距离近,并且认为是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的,因此,虽然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相互之间沟通存在问题,但在问题产生原因上教师倾向于辩证看待,而学生就会认为问题总是出在自己身上的,由此会更不主动去找老师沟通。同样的现象也体现在了对师生的访谈中。在被问到“你为什么不去找老师沟通呢?”这个问题时,某同学回答道:“老师平时要改作业、准备上课内容应该很忙吧,我如果再去麻烦老师挺不好的,而且老师平时都很严肃,其实我有点害怕老师。”而当我问老师“你觉得学生为什么不主动找你沟通?”这个问题时,某老师回答说:“他们应该挺怕我的吧,我平时上课的时候比较严肃,他们很少下课后还来找我的。”在学生看来,老師们很忙,他们怕打扰到老师所以不来找老师沟通,而在老师看来,学生是因为害怕老师才不主动来找老师沟通。虽然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对老师有一种害怕的情绪,但是老师将这种情绪扩大化了,这样造成的误会愈演愈烈也是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的建议
在小学阶段,学生渴望被赞美。当教师对学生所做的一些行为提出表扬时,学生有更大几率表现得更好。而这种激励不仅仅是对被表扬的学生,对于全班所有学生来说都具有激励作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一句赞美的话,响亮的掌声,甚至是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是对学生的赞美,从而促进学生群体进步。
小学生犯错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是批评要注意方式。批评也是一种沟通,批评就是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行为产生了不满或者他的行为对其他同学、班级甚至学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并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积极改正。批评通常是严肃的,容易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因此在私下进行批评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在研究中,当老师没有当着同学的面批评学生而是私下谈话,有71%的学生会觉得老师给面子并且以后不犯这样的错误。同时,在接受批评时学生已经很有压力了,这时教师不应当用严肃的表情和强硬的语气增加学生的压力了,而是应当创设一种轻松的环境,这样的批评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目前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满意的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以及三分之一不到的教师。沟通是学生与教师间教学相长的一种方式,师生间有效的沟通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改善师生之间沟通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良好的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来说,时间是必要的,要获得真正的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要给学生时间,更要给老师时间,让双方处于轻松的环境中交流。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提出人际关系的三要素是真诚、接受和理解,在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中也同样。真诚就是指师生双方要以诚相待;接受是指教师要接受学生所倾诉的内容并表示欢迎;理解就是要求师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尝试从对方角度来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很多调查研究都显示师生间的沟通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澳硕士生与导师课外交流情况的对比研究[D].黄琳.华中师范大学2017
[2]新媒体背景下师生课外沟通策略研究[D].陈瑞.鲁东大学2016
[3]以班主任工作制度促进师生课外互动的实践探索[J].王宇航.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4)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
关键词:师生课外交流;沟通;思考
一、引言
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是管理沟通的类型之一,它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上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最早关注到教育中人性的一面反对教育对人的束缚。之后,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教学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国内最早的有关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的思想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就有所体现了,《论语》中的问答形式就是一个证明。当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效果不明显时,教师就要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来与学生加强沟通。在课外活动中,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精神都会处于一种较为放松的境界,这时候的沟通更有成效。那么作为教师,就要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并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增加沟通机会。同时,在课外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表现获得反馈,以保证沟通的及时性。
二、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的问题所在
(一)学生不愿与老师交流
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也是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学生越来越不愿意跟老师沟通,他们的倾诉对象更倾向与父母与朋友,尤其是朋友,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学生感觉和老师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尽管教师可以主动去找学生沟通,但这种沟通如果是在学生被动情况下进行,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学生会感觉受到逼迫从而对老师产生抗拒的心理。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在对于“你是否愿意去跟老师沟通?”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时,不同年级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处于低年级的某学生这样回答道:“愿意啊,我觉得老师就是我的好朋友,在学校的时候有些事情我不能解决就可以跟老师讲,老师会帮助我的。”但是高年级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不愿意吧。只有学习方面的事我会选择去跟老师沟通,其他的一些事我还是想和朋友或者回家跟父母沟通,老师毕竟是老师。”“看情况吧,有些事情跟老师沟通也没有用,我还是愿意跟父母讲,他们能更好的帮我解决。”这些同学答案的变化是很明显的,从低年段到高年段,学生逐渐摆脱了在学校对老师的依赖,懂得向朋友及父母求助了,这是一种进步,而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越来越不愿意与老师沟通。
(二)师生互相之间不理解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误解,比如学生们总是认为老师们很忙,没有空甚至是不想跟他们沟通,所以他们不会主动去找老师沟通,而老师虽然平时确实很忙,但是却认为学生是因为害怕自己才不愿主动来沟通的。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教师认为自己与学生的距离远,但从学生问卷结果来看,很多学生认为与老师的距离近,并且认为是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的,因此,虽然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相互之间沟通存在问题,但在问题产生原因上教师倾向于辩证看待,而学生就会认为问题总是出在自己身上的,由此会更不主动去找老师沟通。同样的现象也体现在了对师生的访谈中。在被问到“你为什么不去找老师沟通呢?”这个问题时,某同学回答道:“老师平时要改作业、准备上课内容应该很忙吧,我如果再去麻烦老师挺不好的,而且老师平时都很严肃,其实我有点害怕老师。”而当我问老师“你觉得学生为什么不主动找你沟通?”这个问题时,某老师回答说:“他们应该挺怕我的吧,我平时上课的时候比较严肃,他们很少下课后还来找我的。”在学生看来,老師们很忙,他们怕打扰到老师所以不来找老师沟通,而在老师看来,学生是因为害怕老师才不主动来找老师沟通。虽然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对老师有一种害怕的情绪,但是老师将这种情绪扩大化了,这样造成的误会愈演愈烈也是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的建议
在小学阶段,学生渴望被赞美。当教师对学生所做的一些行为提出表扬时,学生有更大几率表现得更好。而这种激励不仅仅是对被表扬的学生,对于全班所有学生来说都具有激励作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一句赞美的话,响亮的掌声,甚至是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是对学生的赞美,从而促进学生群体进步。
小学生犯错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是批评要注意方式。批评也是一种沟通,批评就是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行为产生了不满或者他的行为对其他同学、班级甚至学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并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积极改正。批评通常是严肃的,容易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因此在私下进行批评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在研究中,当老师没有当着同学的面批评学生而是私下谈话,有71%的学生会觉得老师给面子并且以后不犯这样的错误。同时,在接受批评时学生已经很有压力了,这时教师不应当用严肃的表情和强硬的语气增加学生的压力了,而是应当创设一种轻松的环境,这样的批评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目前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满意的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以及三分之一不到的教师。沟通是学生与教师间教学相长的一种方式,师生间有效的沟通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改善师生之间沟通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良好的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来说,时间是必要的,要获得真正的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要给学生时间,更要给老师时间,让双方处于轻松的环境中交流。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提出人际关系的三要素是真诚、接受和理解,在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中也同样。真诚就是指师生双方要以诚相待;接受是指教师要接受学生所倾诉的内容并表示欢迎;理解就是要求师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尝试从对方角度来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很多调查研究都显示师生间的沟通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澳硕士生与导师课外交流情况的对比研究[D].黄琳.华中师范大学2017
[2]新媒体背景下师生课外沟通策略研究[D].陈瑞.鲁东大学2016
[3]以班主任工作制度促进师生课外互动的实践探索[J].王宇航.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4)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