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给人以智慧的科学,小学数学应该致力于为未来的公民积蓄能量。实行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数学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外的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学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79
相对于小学生的天性和鲜明的年龄特征,数学知识固有的抽象性显然有一些严肃。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数学抽象性这一对“矛盾”,使得学生能够感受数字的奥秘,享受数学的神奇,汲取数学的能量。翻转课堂里,学生是主体他们以自己的视角一起认识数学生活、数学世界。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同伴之间的话语系统,倾听同伴的学习感受,描绘他们眼中的数学色彩,解析他们的数学思维,发现他们的认知轨迹。老师在翻转课堂里只是作为学生成长的见证人,而不是规划者。因此,接下来我将谈谈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的实践以及对此的思考。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所谓“翻转课堂”,既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参与。在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精心的课前设计、完美的教学准备,学生似乎并不“领情”,甚至事与愿违。显然,这笔账不能算在学生头上,而教师的“委屈”亦有目共睹。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很显然教育教学不再是一个传递内容的“管道”,而是由师生交互作用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在小学生的视野中,数学概念水平处于含混或复合状态,他们也常常会混淆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随着数学知识,特别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他们已开始学会分辨,由模仿到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例如在三年级数学课上,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修一条长32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24千米,已修的路程是剩下的几倍?多数老师的方式是要学生自己求解。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在最后得到了答案,但是下次出现了相似的问题,他们也不会举一反三。在翻转课堂里教师就可以不再对学生施加控制,而是解放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寻找相关问题、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翻转课堂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形成了一种民主、平等、合作、交流、自由、开放、愉快的课堂,建立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和谐课堂。
二、创设情景教学
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数学情境,产生联想;创设数学情境,活跃思维,翻转课堂将数学情境具体形象化,可以更好地培养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翻转课堂转变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做到“动而不乱、动而有序、动而有节”,不放任,也不过于严肃。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不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往往老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严肃,不好交流,以至于学生在老师面前太过紧张,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而教师也因为这个原因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在翻转课堂里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来讲解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了过多的拘束,他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互动汇报的方法来学习,这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可以做到人人动手、人人动眼、人人动口、人人动脑的场面。同时在活动中,教师既注意发挥了巡回指导的作用,又强调了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师生在课堂中的定位均比较好。
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一个速算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习、交流。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翻转课堂很好了发展了小学生的这一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个人素质、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翻转课堂将这一形式也与教学紧密的结合一起。让学生玩出效果来,翻转课堂提供的“数学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进步、思考,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了同组算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认知了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内在需求。
三、充分调动积极性
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完全在“动”中学数学的,它是把学生的感官都调动起来了。相比以往的“填鸭型”、“圈养型”、“游牧型”、“传记型”课堂,翻转课堂在重视知识传播的同时,更加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但是在翻转课堂里,老师并不是完全的放任学生,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比如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里学习三角形的特點,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但是最终的目的在于三角形的学习,因此翻转课堂的变数很多,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双重考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创设一个可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的内容,才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讨论,让学生既有小组合作中齐心协力的动,也有同桌间轻声细语的动,还要有一个人安静的思考的动。在“动”中发现规律、在“动”中建构知识、在“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动”中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翻转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限,一些问题是他们可以通过讨论得到的,但是有一些问题较困难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特别是对于数学这门课程而言,它的灵活度太强,小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等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这类问题他们所寻求的帮助较多,这时老师就要及时的出现,为他们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翻转课堂内的表现进行一定的评价、总结,对此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提出鼓励,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要组织学生互动评价实践成果,要在评价中相互启迪思维。
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出错,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乐、有所得,让学生在欢乐、和谐、民主的氛围里求知、求学、求乐,并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才是翻转课堂最终的目的。翻转课堂只有紧紧围绕着“学生为中心”这个主题,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让学生流露出强烈的解题愿望。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与数学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在翻转课堂上的运用,让学生在翻转课堂的活动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探索中发现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79
相对于小学生的天性和鲜明的年龄特征,数学知识固有的抽象性显然有一些严肃。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数学抽象性这一对“矛盾”,使得学生能够感受数字的奥秘,享受数学的神奇,汲取数学的能量。翻转课堂里,学生是主体他们以自己的视角一起认识数学生活、数学世界。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同伴之间的话语系统,倾听同伴的学习感受,描绘他们眼中的数学色彩,解析他们的数学思维,发现他们的认知轨迹。老师在翻转课堂里只是作为学生成长的见证人,而不是规划者。因此,接下来我将谈谈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的实践以及对此的思考。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所谓“翻转课堂”,既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参与。在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精心的课前设计、完美的教学准备,学生似乎并不“领情”,甚至事与愿违。显然,这笔账不能算在学生头上,而教师的“委屈”亦有目共睹。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很显然教育教学不再是一个传递内容的“管道”,而是由师生交互作用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在小学生的视野中,数学概念水平处于含混或复合状态,他们也常常会混淆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随着数学知识,特别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他们已开始学会分辨,由模仿到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例如在三年级数学课上,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修一条长32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24千米,已修的路程是剩下的几倍?多数老师的方式是要学生自己求解。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在最后得到了答案,但是下次出现了相似的问题,他们也不会举一反三。在翻转课堂里教师就可以不再对学生施加控制,而是解放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寻找相关问题、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翻转课堂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形成了一种民主、平等、合作、交流、自由、开放、愉快的课堂,建立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和谐课堂。
二、创设情景教学
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数学情境,产生联想;创设数学情境,活跃思维,翻转课堂将数学情境具体形象化,可以更好地培养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翻转课堂转变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做到“动而不乱、动而有序、动而有节”,不放任,也不过于严肃。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不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往往老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严肃,不好交流,以至于学生在老师面前太过紧张,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而教师也因为这个原因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在翻转课堂里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来讲解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了过多的拘束,他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互动汇报的方法来学习,这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可以做到人人动手、人人动眼、人人动口、人人动脑的场面。同时在活动中,教师既注意发挥了巡回指导的作用,又强调了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师生在课堂中的定位均比较好。
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一个速算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习、交流。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翻转课堂很好了发展了小学生的这一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个人素质、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翻转课堂将这一形式也与教学紧密的结合一起。让学生玩出效果来,翻转课堂提供的“数学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进步、思考,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了同组算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认知了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内在需求。
三、充分调动积极性
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完全在“动”中学数学的,它是把学生的感官都调动起来了。相比以往的“填鸭型”、“圈养型”、“游牧型”、“传记型”课堂,翻转课堂在重视知识传播的同时,更加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但是在翻转课堂里,老师并不是完全的放任学生,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比如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里学习三角形的特點,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但是最终的目的在于三角形的学习,因此翻转课堂的变数很多,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双重考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创设一个可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的内容,才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讨论,让学生既有小组合作中齐心协力的动,也有同桌间轻声细语的动,还要有一个人安静的思考的动。在“动”中发现规律、在“动”中建构知识、在“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动”中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翻转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限,一些问题是他们可以通过讨论得到的,但是有一些问题较困难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特别是对于数学这门课程而言,它的灵活度太强,小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等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这类问题他们所寻求的帮助较多,这时老师就要及时的出现,为他们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翻转课堂内的表现进行一定的评价、总结,对此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提出鼓励,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要组织学生互动评价实践成果,要在评价中相互启迪思维。
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出错,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乐、有所得,让学生在欢乐、和谐、民主的氛围里求知、求学、求乐,并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才是翻转课堂最终的目的。翻转课堂只有紧紧围绕着“学生为中心”这个主题,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让学生流露出强烈的解题愿望。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与数学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在翻转课堂上的运用,让学生在翻转课堂的活动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探索中发现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