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和引导民营经济力量。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必然和正确选择。当前,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从外部层面看,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内部层面看,主要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展民营经济是必然和正确的选择
应当说,中国的改革,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开始的。改革的初期,并不是通过把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实中能够运转的单一公有制的市场经济或平均主义的市场经济。比较能够说清楚问题的一个关键词是“双轨制”。这种对已有的存量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对增量经济实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改革方法应该被看作是中国特色。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陈云“鸟笼理论”中鸟和鸟笼的关系。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决策者们小心翼翼地提出,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由政府管理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提法被普遍接受。事实上,市场和计划在双轨制下存在着很丰富的互动,而中国经济到底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争论此起彼伏。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才开始正式进入了“转轨经济”。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时,长达10多年的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论争基本上宣告结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终于得到确立。
实践表明,经济转轨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包括从经济到社会的全面重构,涉及机构、基础设施、法律体系、金融系统、破产机制和竞争政策、民间资本的保护和创造等。转轨带给中国经济体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变化是:指令性计划的消失和非国有部门的扩张。资源配置方式从根本上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作为市场的主要组成体,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民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伴随着并取决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出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新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私营企业的政策经历了允许发展到支持、鼓励和引导其发展;对私营企业出资人经历了从“不要动她”到肯定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认识过程。
认识毫无疑问的来源于实践。中国个体私营企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基本消灭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80年代重新恢复、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广开就业门路的结果;是随着农村改革的突破,尊重人民群众创造精神,坚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
1979年1月17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一个月,邓小平约见原工商界的五位代表人士胡厥文、胡子昂、周叔弢、古耕虞和荣毅仁,发表了“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的重要谈话。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会议纪要中,第一次表示:“要充分发挥各类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和各行各业能手的专长,组织他们参加社队企业和各种集体副业生产;少数要求个体经营的,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持证外出劳动和经营。”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个体劳动者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个体私营经济从不合法到合法,迅速发展起来。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他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共中央据此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非公有制经济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在1998年被列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和引导这样一支民营经济力量,是我国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必然和正确选择。
民营企业全方位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政策环境不断改进、民营企业不断加快发展的30年。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一直在提高,其贡献越来越大,是中国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推动力量。
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0年代以来,我国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在GDP中的比重已占1/3强。2009年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已经占全国的1/4以上,2005年占17.8%;加上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控股工业,全部私营工业超过40%;再加上集体、股份合作制工业,民营工业已占50%以上。2009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7.68万亿元,除国有企业1.5万亿元,占19.8%外,其余为民营企业创造。交通运输业的一半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和旅游业的2/3以上、其它普通服务业一半以上均为民营企业。总体看,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近一半为民营企业创造。总体估计,我国GDP50%以上为民营企业创造。
社会投资的重要主体。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非公有制部门的投资一直在快速上升。2010年1-9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59万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占41.36%;私营和集体控股即全部民营投资已经超过50%。
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1991到2007年,仅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增长了38.4倍,年均增速达25.8%。2009年,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达15192.4万人,较2008年增加1512万人,增长11.1%。目前,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城镇全部就业的70%以上和新增就业的90%以上。
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1989年私营企业税收仅为1.12亿元,2007年税收总额已经高达4771.51亿元,18年增长了4259.3倍,年均增速高达59.1%;个体经济税收1982年仅为11.33亿元,2007年税收总额已经高达1484.26亿元,25年增长了130倍,年均增速达21.5%。2009年个体私营经济共上缴税收8586.1亿元,比上年增加723.7亿元。
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节节攀升,成为巨额贸易顺差、庞大外汇储备的重要贡献者。民营企业是沿海地区“引进来”生产要素的重要合作者,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尤其是2003年到2007年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60%。2009年,内资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5053亿元,第一次超过国有企业,占全国的22.9%;外资企业为12224亿元,占55.4%;内外资全部民营企业已占外贸总额的78%。2005-2009年4年间,民营企业进出口年均增长22.5%,其中私营企业均增长27.3%,明显高于其它企业水平。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目前,我国65%的专利、 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已经成长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
实现共同富裕的推动者。围绕党和国家关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民营企业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发展贸易,全力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以投资性扶贫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共实施项目6425个,到位资金978.86亿元,安排就业292.3万人,培训230.33万人,带动786.63万人脱贫致富。民营企业还是社会捐赠的最大主体。根据胡润慈善榜,2010年前50位企业家捐赠金额从1070万元(尹明善)至32亿元(余彭年),捐赠总额为820881万元,平均每家16418,捐赠1亿元以上的达9家;与2005年相比,捐赠总额和平均数增长了6倍。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163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捐款总计高达10.1亿元,占晚会募捐总额的50%。
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十二五”时期,民营企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意味着民营企业会有更大发展,对经济贡献的绝对量不断增长,相对比重进一步提升,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正如专家所预计,未来五年民营经济发展仍将基本保持“十五”和“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继续提高,预计超过2/3,达到70%左右。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加大。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总产值将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稳定增长,增速将继续明显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到“十二五”末将达到70~78万亿之间,在规模以上企业规模总产值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个体、私营经济吸收的就业人数在“十二五”期间仍将稳定增长,到2015年将累计吸收超过2亿就业人口,继续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另有数据显示,近些年民营企业已走出创业期,进入了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
第一,一批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始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有私人资本进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2008年,联想进入世界500强,2009年华为和沙钢进入世界500强。2009年,民营企业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有86家,比2008年增加14家,占比为17.2%。据全国工商联调查,2009年全国上规模企业达3675家,营业收入7.6万亿元,2005-2009年年均增长25.22%,资产总额6.64万亿元,年均增长26.55%,员工人数927万多人,年均增长13.12%。前500家企业营业收入4.74万亿元,户均94.73亿元,资产总额3.9万亿元,户均77.96亿元。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3家,分别为沙钢1463亿元、苏宁电器1170亿元、联想1063亿元。,
第二,股份多元化的私营公司制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主要企业组织形式。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9年全国私营企业740多万户,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82.5%,股份有限公司占O.2%。加上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法人控股公司,私营公司制企业的数量和资本金比重更高。企业规模越大,采取公司制组织形式的就越多。全国工商联2010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显示,2009年民营企业500家,自然人控股308家,占61.6%,内资法人控股134家,占26.8%;家族内管理181家,占36.2%,非家族管理267家,占52.4%;董事会决策者291家,占60.12%,股东大会决策159家,占32.85%,董事长或总裁决策34家,占7%。
第三,经营专业化推动产业规模化。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走出昔日的多元化误区,推进企业专业化经营,实现产业规模化。一批以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为特征、行业与地域比较集中的产业集群开始出现。这些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主要特征是,生产聚集于一、二个行业,围绕龙头企业或龙头产品,一家一户分工从事小规模加工,千家万户合作形成大规模生产。如广东省的大沥铝材、西樵纺织;福建省的晋江鞋业、南安建材;浙江省的永康五金、温州打火机等。有些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产品在全国占有很高市场份额。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和眼镜出口占全国的90%,低压电器产值占全国1/3;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国的80%。
第四,发展方式集约化。一些民营企业开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从粗放经营到自主开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走精密化、精益化之路。将有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意识到,仅从资源的角度看,企业面临的严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继续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是绝对不行的。此外,如果不从战略的高度,提高现有产业科技水平,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要提高竞争力也是不可能的。
第五,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寻求新机遇。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的“投资型私营企业”,从早期的不动产投资与交易,到后来的资本市场上投资控股与参股,乃至近年来各种企业重组和产业重组,始终都有这类企业活动期间。一些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获得发展壮大。从实践中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国企改组改造都有私人资本参与,且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的竞争性领域,并已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
第六,活动空间国际化。随着国家进一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私营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500家调查显示,2009年有117家企业开展了对外投资,占23.4%,比2008年增加5家;共拥有海外投资企业和项目481个,比2008年增长57%,累计海外投资22.5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47.5%。当前,企业海外拓展的意愿明显增强,未来3年拟在海外进行投资的企业比过去明显上升。有1/3的企业打算在境外建立销售网络,1/4的企业打算在境外设立办事处,15%的企业打算在海外投资建厂,9%的企业计划在境外开发资源。
第七,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开始加速,已超过全国民营经济增长速度,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多数地区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1/3左右。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已占GDP的40%以上,税收的25%以上;湖南民营经济占GDP的65%;陕西、四川和重庆的民营经济均已占GDP的4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甘肃民营经济也已占GDP的1/4以上。
另外,民营经济中的外商投资企业,正在第二产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加快发展,在第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流通领域,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高端领域加快发展。
民营企业的发展障碍与对策
从外部层面看,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在思想观念和社会舆论中,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些偏见。人们对私营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会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私营企业获准进入电力、石油、煤炭等垄断行业,会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对私营企业出资人拥有巨额私人财产,是否意味着承认“剥削”存在的合理性等等还有疑虑。学界及管理层对民营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本质属性的研究仍处于浅层,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二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政策法规可操作性不强,不少政策执行不到位。特别突出的是,仍有以行业准入门槛规定限制民营企业的政策出台,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铁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依然存在,民营企业在获得资源、市场竞争等方面仍难以享受“国民待遇”。有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及民营经济问题时,还存在执行标准不统一、自由裁量权不当适用等现象。三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覆盖率极低。有资料显示,小型企业得到的银行贷款仅占同期全部企业贷款总额的8.5%。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严重滞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证券市场中小板存在“大多、中少、小无”的严重不平衡现象。四是企业纳税复杂,各利,收费名目繁多,实际负担较重。尤其中小企业除营业税、年终分红,缴纳社会保险金之外,还要交17%的增值税,20%的所得税。很多地方对小企业执行包税制,不管企业实际亏盈,一律按全部营业额的13%执行,对有些行业来说明显偏高。税外收费包括工商、质检、城管、街道、卫生防疫、环保、交通行政安全收费等。五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覆盖面小,商会协会改革仍滞后,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少,各类中介组织服务功能不完善,一些服务行为不规范。
从内部层而看,主要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当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大中型民营企业股权多元化进程缓慢,不少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员工知识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民营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人存在违法乱纪行为,商业贿赂时有发生;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比较淡薄,行为缺乏规范,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当前以及未来五年,应当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尤其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切实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切实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有必要重提解放思想,进一步打破事实上依然存在的所有制歧视,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和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本质属性的研究,在深层理论上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科学阐述非公有制经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优化法制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全面清理针对民间企业的歧视性法律法规和政策,修订和完善各项法律规定。坚持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权利救济制度,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保障民间投资合法权益。重视民营经济宣传工作,坚持正而宣传为主的方针,引导社会舆论客观公正地评价民营经济,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贡献。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积极鼓励人们勤奋劳动、创业发展,确保一切合法经营并为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进而形成有利于创业兴业、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浓厚氛围。
其次,政府通过改善公共管理政策,激发制度潜力,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和相关经济政策时,要把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要考虑对象。在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的同时,增强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尽快出台“民间投资36条”,即“新36条”实施细则。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灵活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相关配套措施,并抓紧建立文件落实监督机制,督促有关部门立即着手开展对“民间投资36条”的贯彻落实工作。及时调整政策取向,“抓大扶小”。将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纳入国家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加大财税金融和法律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以扩大就业为导向调整中小企业财税金融政策,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的取向,鼓励新建企业、稳定就业、增加岗位;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金融资源的供给主体看,既要明确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比重并逐步提高比重,也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使其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鼓励创新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各类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和教育培训体系,收集、传递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培训专业人才。
第三,民营企业亟需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严峻挑战。一是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增强科学决策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吸引和使用人才工作,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四是着力构建内涵丰富、特色突出、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努力使之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划分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功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将行业监管等职能尽快转移到行业协会商会;加快商会立法步伐,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有序竞争。(作者为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研究员、《中华工商时报》原总编辑)
发展民营经济是必然和正确的选择
应当说,中国的改革,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开始的。改革的初期,并不是通过把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实中能够运转的单一公有制的市场经济或平均主义的市场经济。比较能够说清楚问题的一个关键词是“双轨制”。这种对已有的存量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对增量经济实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改革方法应该被看作是中国特色。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陈云“鸟笼理论”中鸟和鸟笼的关系。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决策者们小心翼翼地提出,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由政府管理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提法被普遍接受。事实上,市场和计划在双轨制下存在着很丰富的互动,而中国经济到底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争论此起彼伏。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才开始正式进入了“转轨经济”。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时,长达10多年的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论争基本上宣告结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终于得到确立。
实践表明,经济转轨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包括从经济到社会的全面重构,涉及机构、基础设施、法律体系、金融系统、破产机制和竞争政策、民间资本的保护和创造等。转轨带给中国经济体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变化是:指令性计划的消失和非国有部门的扩张。资源配置方式从根本上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作为市场的主要组成体,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民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伴随着并取决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出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新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私营企业的政策经历了允许发展到支持、鼓励和引导其发展;对私营企业出资人经历了从“不要动她”到肯定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认识过程。
认识毫无疑问的来源于实践。中国个体私营企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基本消灭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80年代重新恢复、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广开就业门路的结果;是随着农村改革的突破,尊重人民群众创造精神,坚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
1979年1月17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一个月,邓小平约见原工商界的五位代表人士胡厥文、胡子昂、周叔弢、古耕虞和荣毅仁,发表了“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的重要谈话。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会议纪要中,第一次表示:“要充分发挥各类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和各行各业能手的专长,组织他们参加社队企业和各种集体副业生产;少数要求个体经营的,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持证外出劳动和经营。”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个体劳动者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个体私营经济从不合法到合法,迅速发展起来。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他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共中央据此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非公有制经济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在1998年被列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和引导这样一支民营经济力量,是我国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必然和正确选择。
民营企业全方位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政策环境不断改进、民营企业不断加快发展的30年。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一直在提高,其贡献越来越大,是中国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推动力量。
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0年代以来,我国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在GDP中的比重已占1/3强。2009年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已经占全国的1/4以上,2005年占17.8%;加上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控股工业,全部私营工业超过40%;再加上集体、股份合作制工业,民营工业已占50%以上。2009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7.68万亿元,除国有企业1.5万亿元,占19.8%外,其余为民营企业创造。交通运输业的一半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和旅游业的2/3以上、其它普通服务业一半以上均为民营企业。总体看,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近一半为民营企业创造。总体估计,我国GDP50%以上为民营企业创造。
社会投资的重要主体。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非公有制部门的投资一直在快速上升。2010年1-9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59万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占41.36%;私营和集体控股即全部民营投资已经超过50%。
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1991到2007年,仅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增长了38.4倍,年均增速达25.8%。2009年,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达15192.4万人,较2008年增加1512万人,增长11.1%。目前,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城镇全部就业的70%以上和新增就业的90%以上。
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1989年私营企业税收仅为1.12亿元,2007年税收总额已经高达4771.51亿元,18年增长了4259.3倍,年均增速高达59.1%;个体经济税收1982年仅为11.33亿元,2007年税收总额已经高达1484.26亿元,25年增长了130倍,年均增速达21.5%。2009年个体私营经济共上缴税收8586.1亿元,比上年增加723.7亿元。
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节节攀升,成为巨额贸易顺差、庞大外汇储备的重要贡献者。民营企业是沿海地区“引进来”生产要素的重要合作者,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尤其是2003年到2007年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60%。2009年,内资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5053亿元,第一次超过国有企业,占全国的22.9%;外资企业为12224亿元,占55.4%;内外资全部民营企业已占外贸总额的78%。2005-2009年4年间,民营企业进出口年均增长22.5%,其中私营企业均增长27.3%,明显高于其它企业水平。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目前,我国65%的专利、 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已经成长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
实现共同富裕的推动者。围绕党和国家关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民营企业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发展贸易,全力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以投资性扶贫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共实施项目6425个,到位资金978.86亿元,安排就业292.3万人,培训230.33万人,带动786.63万人脱贫致富。民营企业还是社会捐赠的最大主体。根据胡润慈善榜,2010年前50位企业家捐赠金额从1070万元(尹明善)至32亿元(余彭年),捐赠总额为820881万元,平均每家16418,捐赠1亿元以上的达9家;与2005年相比,捐赠总额和平均数增长了6倍。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163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捐款总计高达10.1亿元,占晚会募捐总额的50%。
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十二五”时期,民营企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意味着民营企业会有更大发展,对经济贡献的绝对量不断增长,相对比重进一步提升,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正如专家所预计,未来五年民营经济发展仍将基本保持“十五”和“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继续提高,预计超过2/3,达到70%左右。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加大。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总产值将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稳定增长,增速将继续明显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到“十二五”末将达到70~78万亿之间,在规模以上企业规模总产值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个体、私营经济吸收的就业人数在“十二五”期间仍将稳定增长,到2015年将累计吸收超过2亿就业人口,继续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另有数据显示,近些年民营企业已走出创业期,进入了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
第一,一批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始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有私人资本进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2008年,联想进入世界500强,2009年华为和沙钢进入世界500强。2009年,民营企业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有86家,比2008年增加14家,占比为17.2%。据全国工商联调查,2009年全国上规模企业达3675家,营业收入7.6万亿元,2005-2009年年均增长25.22%,资产总额6.64万亿元,年均增长26.55%,员工人数927万多人,年均增长13.12%。前500家企业营业收入4.74万亿元,户均94.73亿元,资产总额3.9万亿元,户均77.96亿元。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3家,分别为沙钢1463亿元、苏宁电器1170亿元、联想1063亿元。,
第二,股份多元化的私营公司制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主要企业组织形式。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9年全国私营企业740多万户,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82.5%,股份有限公司占O.2%。加上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法人控股公司,私营公司制企业的数量和资本金比重更高。企业规模越大,采取公司制组织形式的就越多。全国工商联2010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显示,2009年民营企业500家,自然人控股308家,占61.6%,内资法人控股134家,占26.8%;家族内管理181家,占36.2%,非家族管理267家,占52.4%;董事会决策者291家,占60.12%,股东大会决策159家,占32.85%,董事长或总裁决策34家,占7%。
第三,经营专业化推动产业规模化。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走出昔日的多元化误区,推进企业专业化经营,实现产业规模化。一批以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为特征、行业与地域比较集中的产业集群开始出现。这些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主要特征是,生产聚集于一、二个行业,围绕龙头企业或龙头产品,一家一户分工从事小规模加工,千家万户合作形成大规模生产。如广东省的大沥铝材、西樵纺织;福建省的晋江鞋业、南安建材;浙江省的永康五金、温州打火机等。有些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产品在全国占有很高市场份额。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和眼镜出口占全国的90%,低压电器产值占全国1/3;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国的80%。
第四,发展方式集约化。一些民营企业开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从粗放经营到自主开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走精密化、精益化之路。将有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意识到,仅从资源的角度看,企业面临的严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继续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是绝对不行的。此外,如果不从战略的高度,提高现有产业科技水平,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要提高竞争力也是不可能的。
第五,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寻求新机遇。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的“投资型私营企业”,从早期的不动产投资与交易,到后来的资本市场上投资控股与参股,乃至近年来各种企业重组和产业重组,始终都有这类企业活动期间。一些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获得发展壮大。从实践中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国企改组改造都有私人资本参与,且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的竞争性领域,并已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
第六,活动空间国际化。随着国家进一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私营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500家调查显示,2009年有117家企业开展了对外投资,占23.4%,比2008年增加5家;共拥有海外投资企业和项目481个,比2008年增长57%,累计海外投资22.5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47.5%。当前,企业海外拓展的意愿明显增强,未来3年拟在海外进行投资的企业比过去明显上升。有1/3的企业打算在境外建立销售网络,1/4的企业打算在境外设立办事处,15%的企业打算在海外投资建厂,9%的企业计划在境外开发资源。
第七,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开始加速,已超过全国民营经济增长速度,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多数地区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1/3左右。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已占GDP的40%以上,税收的25%以上;湖南民营经济占GDP的65%;陕西、四川和重庆的民营经济均已占GDP的4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甘肃民营经济也已占GDP的1/4以上。
另外,民营经济中的外商投资企业,正在第二产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加快发展,在第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流通领域,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高端领域加快发展。
民营企业的发展障碍与对策
从外部层面看,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在思想观念和社会舆论中,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些偏见。人们对私营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会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私营企业获准进入电力、石油、煤炭等垄断行业,会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对私营企业出资人拥有巨额私人财产,是否意味着承认“剥削”存在的合理性等等还有疑虑。学界及管理层对民营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本质属性的研究仍处于浅层,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二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政策法规可操作性不强,不少政策执行不到位。特别突出的是,仍有以行业准入门槛规定限制民营企业的政策出台,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铁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依然存在,民营企业在获得资源、市场竞争等方面仍难以享受“国民待遇”。有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及民营经济问题时,还存在执行标准不统一、自由裁量权不当适用等现象。三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覆盖率极低。有资料显示,小型企业得到的银行贷款仅占同期全部企业贷款总额的8.5%。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严重滞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证券市场中小板存在“大多、中少、小无”的严重不平衡现象。四是企业纳税复杂,各利,收费名目繁多,实际负担较重。尤其中小企业除营业税、年终分红,缴纳社会保险金之外,还要交17%的增值税,20%的所得税。很多地方对小企业执行包税制,不管企业实际亏盈,一律按全部营业额的13%执行,对有些行业来说明显偏高。税外收费包括工商、质检、城管、街道、卫生防疫、环保、交通行政安全收费等。五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覆盖面小,商会协会改革仍滞后,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少,各类中介组织服务功能不完善,一些服务行为不规范。
从内部层而看,主要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当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大中型民营企业股权多元化进程缓慢,不少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员工知识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民营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人存在违法乱纪行为,商业贿赂时有发生;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比较淡薄,行为缺乏规范,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当前以及未来五年,应当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尤其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切实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切实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有必要重提解放思想,进一步打破事实上依然存在的所有制歧视,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和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本质属性的研究,在深层理论上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科学阐述非公有制经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优化法制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全面清理针对民间企业的歧视性法律法规和政策,修订和完善各项法律规定。坚持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权利救济制度,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保障民间投资合法权益。重视民营经济宣传工作,坚持正而宣传为主的方针,引导社会舆论客观公正地评价民营经济,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贡献。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积极鼓励人们勤奋劳动、创业发展,确保一切合法经营并为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进而形成有利于创业兴业、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浓厚氛围。
其次,政府通过改善公共管理政策,激发制度潜力,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和相关经济政策时,要把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要考虑对象。在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的同时,增强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尽快出台“民间投资36条”,即“新36条”实施细则。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灵活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相关配套措施,并抓紧建立文件落实监督机制,督促有关部门立即着手开展对“民间投资36条”的贯彻落实工作。及时调整政策取向,“抓大扶小”。将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纳入国家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加大财税金融和法律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以扩大就业为导向调整中小企业财税金融政策,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的取向,鼓励新建企业、稳定就业、增加岗位;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金融资源的供给主体看,既要明确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比重并逐步提高比重,也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使其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鼓励创新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各类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和教育培训体系,收集、传递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培训专业人才。
第三,民营企业亟需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严峻挑战。一是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增强科学决策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吸引和使用人才工作,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四是着力构建内涵丰富、特色突出、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努力使之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划分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功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将行业监管等职能尽快转移到行业协会商会;加快商会立法步伐,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有序竞争。(作者为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研究员、《中华工商时报》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