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当前学生的厌学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体育教学的相关特点,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厌学 成因 体育教学 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它所肩负的教学使命不仅仅是停留于强身健体这个层面上,而应成为一块孕育德育之花的沃土。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德育之花在体育教学中盛开呢呢?笔者想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正确剖析学生的厌学情绪
(一) 厌学学生的主要特征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冷漠态度的一种表现:一是心智活动差,对各科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二是在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学生表现出的随意性和多变性较大;三是学习成绩差,但又毫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无所事事。
(二)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
1.课程设置的无奈。在现行的国家课程体系中,不少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又繁又难,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还有不少学校将非中考、高考的课程不开或少开,只上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将课堂变成了升学竞争的课堂。
2.在校学习时间过长。中学一般每天七节课,外加早晚自习。不少毕业班还增加课时与辅导,节假日也上课,再加上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与频繁的考试,学生成了时间的机器;生活单调,学生心理疲倦,因厌烦而变懒。
3.考试竞争负担太重。现行课程标准中部分教学要求过高。超过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再加上为应付许许多多的考试,学习内容枯燥、形式机械;还有效率低下的题海战术、强化训练,不仅使学生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反而致使不少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4.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以教材内容为考试的做法,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确定。课堂上,教师只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在规定时间和特定场合内,按部就班地把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学内容缺乏活力,学生毫无兴趣。
5.“自由度”缺少。为维持好课堂纪律,不少教师很少关注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喜欢课堂上的“静”,用“管、卡、压”方法禁止学生的“动”。
6.评价师生的机制呆板。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升学率成为教师教学成绩唯一统一的评价标尺。教师不得不看重这个维系生存的指标参数,用统一的尺寸,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修剪。成绩单成为学生最珍贵的东西。
7.教育观念陈旧。“学而优则仕”成为唯一的教学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中,课堂答问等级分数化、考试答案呆板化、评价语言固定程序化。这种教育观念,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步步摧毁着学生的自信心。
8.理论脱离实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学生不感兴趣。学生毕业回到家乡、走上社会,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用不上,因而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
二、体育学科所表现出的特点
1.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分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民族体育(包括武术)、韵律活动等等;从运用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比速度、比力量、比灵敏、比技巧、比难度等等。
2.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形式上具有形象、直观、易行等特点,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3.教学效果直观。学生身体逐渐强壮,抗病能力增强等,都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
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1.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诸项的共同发展。
2.在言行中渗透德育。体育教师的身教比言教更具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演性,都应考虑到它可引起的模范性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教师绝对不能做。例如,要求学生上体育课,必穿运动鞋和便于运动的衣服,那么教师就得先要做到,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3.在组织教学中渗透德育。体育教师要合理选择和运用组织教育法。努力实现组织教学多样化、科学化。在组织教学中,要从感情入手,重视发展学生个性,讲究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引导竞争与创新等等。例如采用“小群体”活动形式,能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兴趣,发挥体育骨干积极分子的作用,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在“跳山羊”教学中,往往会有不少的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完不成学习任务。这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对“跳山羊”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
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备课时,要注意备好德育目标。如教学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内容中,都要有机地对学生渗透德育。例如:在“迎面接力”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拔河”游戏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认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开火车”游戏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品质。
5.用心血培育德育之花萌芽。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练习体育技能为主要手段,一般在室外进行,而青少年活泼好动,室外空间大、干扰多,不安全因素也多,教学难度较大。体育教学是在与人、物、事的相互接触中进行的。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道德很容易表露。教师要善于听其言、观其行、抓住苗头,因势利导,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或成功,及时地给予表彰或鼓励,这有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教师不能小看表扬的作用,如“第二组同学集合最快”“某某同学动作最漂亮”等,这些简短朴素的表扬或鼓励,不仅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此外,还可对不良的倾向也是一种暗示性的批评或鞭策。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优势是明显的,内容是丰富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体育教师心里装着学生,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能想出实用和实效的办法来,就能让德育之花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灿烂盛开。然而,要想达到这一理想的教育境界,看来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去共同寻觅与探索。
【关键词】学生厌学 成因 体育教学 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它所肩负的教学使命不仅仅是停留于强身健体这个层面上,而应成为一块孕育德育之花的沃土。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德育之花在体育教学中盛开呢呢?笔者想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正确剖析学生的厌学情绪
(一) 厌学学生的主要特征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冷漠态度的一种表现:一是心智活动差,对各科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二是在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学生表现出的随意性和多变性较大;三是学习成绩差,但又毫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无所事事。
(二)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
1.课程设置的无奈。在现行的国家课程体系中,不少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又繁又难,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还有不少学校将非中考、高考的课程不开或少开,只上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将课堂变成了升学竞争的课堂。
2.在校学习时间过长。中学一般每天七节课,外加早晚自习。不少毕业班还增加课时与辅导,节假日也上课,再加上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与频繁的考试,学生成了时间的机器;生活单调,学生心理疲倦,因厌烦而变懒。
3.考试竞争负担太重。现行课程标准中部分教学要求过高。超过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再加上为应付许许多多的考试,学习内容枯燥、形式机械;还有效率低下的题海战术、强化训练,不仅使学生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反而致使不少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4.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以教材内容为考试的做法,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确定。课堂上,教师只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在规定时间和特定场合内,按部就班地把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学内容缺乏活力,学生毫无兴趣。
5.“自由度”缺少。为维持好课堂纪律,不少教师很少关注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喜欢课堂上的“静”,用“管、卡、压”方法禁止学生的“动”。
6.评价师生的机制呆板。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升学率成为教师教学成绩唯一统一的评价标尺。教师不得不看重这个维系生存的指标参数,用统一的尺寸,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修剪。成绩单成为学生最珍贵的东西。
7.教育观念陈旧。“学而优则仕”成为唯一的教学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中,课堂答问等级分数化、考试答案呆板化、评价语言固定程序化。这种教育观念,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步步摧毁着学生的自信心。
8.理论脱离实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学生不感兴趣。学生毕业回到家乡、走上社会,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用不上,因而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
二、体育学科所表现出的特点
1.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分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民族体育(包括武术)、韵律活动等等;从运用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比速度、比力量、比灵敏、比技巧、比难度等等。
2.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形式上具有形象、直观、易行等特点,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3.教学效果直观。学生身体逐渐强壮,抗病能力增强等,都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
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1.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诸项的共同发展。
2.在言行中渗透德育。体育教师的身教比言教更具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演性,都应考虑到它可引起的模范性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教师绝对不能做。例如,要求学生上体育课,必穿运动鞋和便于运动的衣服,那么教师就得先要做到,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3.在组织教学中渗透德育。体育教师要合理选择和运用组织教育法。努力实现组织教学多样化、科学化。在组织教学中,要从感情入手,重视发展学生个性,讲究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引导竞争与创新等等。例如采用“小群体”活动形式,能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兴趣,发挥体育骨干积极分子的作用,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在“跳山羊”教学中,往往会有不少的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完不成学习任务。这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对“跳山羊”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
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备课时,要注意备好德育目标。如教学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内容中,都要有机地对学生渗透德育。例如:在“迎面接力”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拔河”游戏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认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开火车”游戏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品质。
5.用心血培育德育之花萌芽。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练习体育技能为主要手段,一般在室外进行,而青少年活泼好动,室外空间大、干扰多,不安全因素也多,教学难度较大。体育教学是在与人、物、事的相互接触中进行的。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道德很容易表露。教师要善于听其言、观其行、抓住苗头,因势利导,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或成功,及时地给予表彰或鼓励,这有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教师不能小看表扬的作用,如“第二组同学集合最快”“某某同学动作最漂亮”等,这些简短朴素的表扬或鼓励,不仅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此外,还可对不良的倾向也是一种暗示性的批评或鞭策。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优势是明显的,内容是丰富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体育教师心里装着学生,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能想出实用和实效的办法来,就能让德育之花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灿烂盛开。然而,要想达到这一理想的教育境界,看来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去共同寻觅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