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应从明确课程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讲究阅读教学方法等方面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是语文语感培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但在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阅读效率低下、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加上小学生天性好玩,很难静心阅读等现象。我通过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对怎样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明确新课标要求,进行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真真切切地明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进行教学,才能不偏离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对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在内的各种文体的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课外阅读、语言积累及标点符号运用等提出各学段的具体要求[1]。这些要求比较全面,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教师必须认真落实。
  二、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用创造性的课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幽默性的语言,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生只有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把心思放到语文课堂上,才会投入到阅读学习过程当中,这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三、教师要讲究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教师应给予学生大胆质疑课题的机会,在质疑中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有些课文的课题需要在课前让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学生才会根据提出的问题对所学课文感兴趣地进行阅读学习。比如,四年级下册有一篇《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质疑课题,然后学生提出:太阳花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要种太阳花?太阳花的特点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这篇课文内容有了学习兴趣,进而对课文内容迫不及待地想阅读。就拿第一个问题来说,我在一些环节中设计了自由朗读和默读、略读方法,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知道了太阳花是什么样子的。(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蓝、白、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从描写太阳花样子的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太阳花不仅色彩美,形态也非常美。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点,做批注,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角色,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与自己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合作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要处理好和文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就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讨论的学习环节中,对一些重点的或学生喜欢的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比如,我在教学《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中作者为什么要种太阳花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合作讨论学习,从而得出作者种太阳花的原因:1.作者对色彩的渴望;2.不娇不雅,好服侍;3.太阳花经久不衰。这样学生已对作者喜欢种太阳花的原因有所了解。其中,对于第三个原因,学生比较难理解,我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太阳花为什么能够经久不衰?经过讨论得出:主要是因为太阳花特别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说明太阳花生命力比较顽强,还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学生对太阳花的品质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三)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句段进行赏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一些重点句段赏读时,应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进行品读课文,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和学会分析写作手法。例如,课文《种一片太阳花》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太阳花的事业,这样兴旺发达,这样繁荣昌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在让学生理解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事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等重点词语进行揣摩,前面学生已经对太阳花的品质有所了解,所以,从这几个关键词可以看出太阳花的事业是劳动者的事业,比如:生活中那些珍惜时间、顽强拼搏、默默奉献的人就是“太阳花”,因此,学生知道了这篇课文表面上是在写太阳花,实际上是在写具有太阳花一样品质的劳动者,很轻松地掌握了一种写作方法,就是借花喻人的写法,学会这种写作方法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好词佳句和名言名句的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单单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够的。我们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适时地教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使他们的阅读更有效。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好词佳句和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的好词佳句摘抄在小笔记本上,便于随时翻看和记忆,并把这些好词佳句及名言运用到习作当中,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自我能力,引领学生走进其中,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年版.
其他文献
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预警机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活动。外资企业的加入加剧了企业的竞争,全球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增加了国内
目前,各个高校的实验室普遍运用的是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管理手段落后及管理效率较为低下等问题,尤其是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实验室装备缺乏高效、安全、便捷等信息化管理问题.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且,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和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中新增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这就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且积极研究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切之可行的途径,大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并以此丰富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文化建设的滞后性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一个重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来自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一生归隐山林,淡泊名利,谈及自己的志趣爱好,不外有二:一是喝酒,二是读书。说到读书,相比当时那些为了获取功名而一味死读书、读死书的士人们,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初闻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再一思量,便觉得妙不可言。我认为这种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虽历经千年却魅力不减,仍然适用于现在的阅读指导课。  一、不求甚解——培养孩子阅读兴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二十年,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计划安排上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城市设计必须根据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总体布局和建设.在新时代,我国的建筑业突飞猛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教育事业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尤其重要,这其中基础教育更是奠定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基础教育中,小学数学教育直接关系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