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生态学和美学有着紧密联系,并且涉及到自然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植物搭配的原则,提高生态园林的景观价值,促进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效地得到改善和提高。本文主要对植物配置如何实现生态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园林建设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合理的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总体表现为三大特征,即生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设计过程中绿化设计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素养和审美情操,对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同时必须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一、生态园林的定义及其内涵的阐释
所谓生态园林,主要指的是在传统园林经验的基础上,以生态学为主导,建立多结构、多功能、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从而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有效结合,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和文明的生态环境。
从上述概念中我们能够看出,在生态园林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内涵:首先是设计的艺术魅力。生态园林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既能美化环境、创造宜人的自然景观,又能给城市居民提供游览、休闲的娱乐场所。其次是设计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充分利用生态园林中所涉及的植物因素,通过光合作用,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达到防风降尘、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的根本目标。最后是设计要具有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2.1、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遵循四大原则。1)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若变化太多,则整体会杂乱无章。若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因此需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2)调和的原则: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用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3)均衡的原则: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的植物配置。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在宽阔的大道两边,可以间隔地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植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中间穿插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2.2、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尽可能的保留原有植物,再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进行合理配置,使场地内各种植物都能生长良好,且发挥最大效益。2)重视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物种多样性是创造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植物群落的前提。
2.3、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
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一味追求园林植物的即时效果,更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给予生长期后所带来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1)重视植物多样性;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式
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能够营造出不一样的空间,合理利用植物丰富的造型及组合搭配,能够营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
3.1、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
常见的观叶植物中有常年叶色鲜艳的植物,比如红枫、紫叶李,秋季色多变的植物,比如秋季变红叶的枫香、乌桕,变黄叶的银杏、无患子。这些植物和观花植物组合在一起,可以延长观赏期限。也可以群植加强景观效果,或作为主景树起到点睛的作用。同样具有观赏性的还有种类繁多常绿树种。有浅绿色的梧桐树,有淡绿色的柳树,有深绿色的香樟,还有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如果选择色度对比强烈的植物进行搭配,会有更好的观赏效果。
3.2、层次分明,构建自然植物群落
不同色彩的、层次和结构的植物搭配,会使景观效果显得更为丰满。配置高、中、低植物层,使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喜阳、耐阴等植物各得其所,如上层乔木选择应多考虑冠幅大、生长势好的树种如香樟、沙朴。中、下层的小乔木或灌木要注重考虑其生态习性,在常绿大乔木下应选择一些耐荫、半荫或中性植物如桂花、鸡爪槭。地被植物中应减少草花种植数量,以花期不同的各种多年生花卉、彩叶植物替代,从而构建一个自然稳定的植物群落。
3.3、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搭配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高度、质地与开花时节等各不一样,将它们搭配在一起,可以有效改善生态园林的绿色景观。比如说,美人蕉配木绣球,万寿菊、堰柏与樱花树搭配。这样能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的。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在花型、色泽、树冠的高度和形状、植物的长势及寿命等方面都要有所考究。另外,还应注意到各个组合内部的植物构成的比例以及这种组合与游览路线之间的关系。
3.4、配置的植物要有季节性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常绿与落叶、开花与结果,营造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在春季开花的如桃花、樱花,在夏季开花的如木槿、紫薇,在秋天可观叶的如枫香,银杏,还有在冬季生长茂盛的常绿树种如香樟、松柏类。甚至有些落叶植物冬季可观杆如红瑞木,以及可欣赏乔木落叶后的枝干美。总的配置效果就是要使得每个季节都有可供人心观赏的美景。
4、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4.1、关于植物群落
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还要遵循各类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习性来选择树种搭配,形成一个稳定合理、不断自我更新、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在必要时进行良性的人工干扰。
4.2、遵从互惠共生原理.避免植物之间的相克现象
互惠共生即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芍药与松树,云杉与松树,桃树与杉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在配置植物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4.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不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所以需要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并加强地域性植物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 综合利用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间、个体、群落等因素, 构建动态循环系统, 对于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晓晨,张亚芬.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探析[J].现代园艺,2013,08:79.
[2]牛昕,于桂芬,李强.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3,10:79.
[3]聂朝娟.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5:181.
[4]陈玉甫,寇银龙,郑俊涛.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J].技术与市场,2013,10:221-222.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园林建设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合理的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总体表现为三大特征,即生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设计过程中绿化设计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素养和审美情操,对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同时必须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一、生态园林的定义及其内涵的阐释
所谓生态园林,主要指的是在传统园林经验的基础上,以生态学为主导,建立多结构、多功能、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从而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有效结合,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和文明的生态环境。
从上述概念中我们能够看出,在生态园林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内涵:首先是设计的艺术魅力。生态园林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既能美化环境、创造宜人的自然景观,又能给城市居民提供游览、休闲的娱乐场所。其次是设计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充分利用生态园林中所涉及的植物因素,通过光合作用,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达到防风降尘、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的根本目标。最后是设计要具有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2.1、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遵循四大原则。1)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若变化太多,则整体会杂乱无章。若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因此需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2)调和的原则: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用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3)均衡的原则: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的植物配置。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在宽阔的大道两边,可以间隔地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植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中间穿插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2.2、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尽可能的保留原有植物,再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进行合理配置,使场地内各种植物都能生长良好,且发挥最大效益。2)重视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物种多样性是创造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植物群落的前提。
2.3、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
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一味追求园林植物的即时效果,更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给予生长期后所带来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1)重视植物多样性;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式
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能够营造出不一样的空间,合理利用植物丰富的造型及组合搭配,能够营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
3.1、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
常见的观叶植物中有常年叶色鲜艳的植物,比如红枫、紫叶李,秋季色多变的植物,比如秋季变红叶的枫香、乌桕,变黄叶的银杏、无患子。这些植物和观花植物组合在一起,可以延长观赏期限。也可以群植加强景观效果,或作为主景树起到点睛的作用。同样具有观赏性的还有种类繁多常绿树种。有浅绿色的梧桐树,有淡绿色的柳树,有深绿色的香樟,还有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如果选择色度对比强烈的植物进行搭配,会有更好的观赏效果。
3.2、层次分明,构建自然植物群落
不同色彩的、层次和结构的植物搭配,会使景观效果显得更为丰满。配置高、中、低植物层,使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喜阳、耐阴等植物各得其所,如上层乔木选择应多考虑冠幅大、生长势好的树种如香樟、沙朴。中、下层的小乔木或灌木要注重考虑其生态习性,在常绿大乔木下应选择一些耐荫、半荫或中性植物如桂花、鸡爪槭。地被植物中应减少草花种植数量,以花期不同的各种多年生花卉、彩叶植物替代,从而构建一个自然稳定的植物群落。
3.3、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搭配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高度、质地与开花时节等各不一样,将它们搭配在一起,可以有效改善生态园林的绿色景观。比如说,美人蕉配木绣球,万寿菊、堰柏与樱花树搭配。这样能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的。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在花型、色泽、树冠的高度和形状、植物的长势及寿命等方面都要有所考究。另外,还应注意到各个组合内部的植物构成的比例以及这种组合与游览路线之间的关系。
3.4、配置的植物要有季节性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常绿与落叶、开花与结果,营造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在春季开花的如桃花、樱花,在夏季开花的如木槿、紫薇,在秋天可观叶的如枫香,银杏,还有在冬季生长茂盛的常绿树种如香樟、松柏类。甚至有些落叶植物冬季可观杆如红瑞木,以及可欣赏乔木落叶后的枝干美。总的配置效果就是要使得每个季节都有可供人心观赏的美景。
4、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4.1、关于植物群落
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还要遵循各类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习性来选择树种搭配,形成一个稳定合理、不断自我更新、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在必要时进行良性的人工干扰。
4.2、遵从互惠共生原理.避免植物之间的相克现象
互惠共生即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芍药与松树,云杉与松树,桃树与杉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在配置植物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4.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不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所以需要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并加强地域性植物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 综合利用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间、个体、群落等因素, 构建动态循环系统, 对于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晓晨,张亚芬.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探析[J].现代园艺,2013,08:79.
[2]牛昕,于桂芬,李强.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3,10:79.
[3]聂朝娟.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5:181.
[4]陈玉甫,寇银龙,郑俊涛.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J].技术与市场,2013,1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