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教师是教师队中的一股强有力的新生力量,如何让自己能够快速适应日常教学工作,并成长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每一位新教师迫切希望实现的价值。本文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如何更快、更好的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新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学化学教学
作为一名从事了六年化学教育的工作者,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各类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大环境下,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对教师队伍提出新的要求,我越来越发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是让你从一个教书先生变成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要历练的过程。
一、理论结合实践,融入一线教育工作,为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年的大学学习给新教师们夯实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新教师缺乏经验,新教师会分配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在教学中往往过分注重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动性而忽略他们的主动性,導致教学过程冗长、学生被动灌输,探究能力被忽视。另外,新教师在师生之间的定位上也往往会模糊不清,因“爱”而不严,过多的表扬和鼓励了更为配合教师的部分学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不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激励机制。
因此要向专业化发展首先要做到学科知识专业化。化学是一门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与一身的学科。从事化学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有过硬的文化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新教师有自己的学历优势,但要更多的研究学生,研究教育,多向老教师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多听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多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纠正不足与失误;多交流,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学习需求,与同龄教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与名师交流,拓宽自己的认知层面。
其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的价值观。既为人师,就不能仅仅”授人以鱼”,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典的诠释了一个老师的全部职责,“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一定道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解惑”,教师准确的解决学生的疑惑。该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其中“授业”、“解惑”经常是家长和教师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被忽略掉的“传道”却是培养学生良好思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了一个学生最终到底是栋梁、碌碌无为甚至危害社会的关键。因此,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盲目追求成绩,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要认识到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切记不能以第一印象评价一个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在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之后寻找自己的归属与地位,从而深刻的认识、肯定自我,建立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
二、利用自身优势,拓枝散叶,填补空白,为专业化发展筑起层层基石
(1)学习能力强。中学化学一共两册,教了两年之后基本上相关知识顺手拈来,一些教师就形成了“每年都是这么些内容,换汤不换药”。教学中就会消极怠慢,内容年年如一日,没有创新,与现代生活接不上轨,严重的导致学生认为学化学无用,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的错误观念。而新教师接触的知识比较新,互联网、计算机的应用也比较熟练,可以迅速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并将新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中,与时俱进,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比如现阶段学校正在实施的微课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前教师制作的小视频或者演示实验来预习知识点会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应用新技能,展一技之长。工作之后各类研讨会很多,经常会与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其中35岁以上的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特别的乡镇学校,学科小,人数足够用,几年都进不了一个化学教师,而老教师对计算机的应用知之甚少,先进的教学手段难以实施。新教师下来之后,要继承优秀的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将互联网这一有效的教学工具进行充分的运用。
(3)社交范围广,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新晋教师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大学的、研究生的导师可以为我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提供启明灯式的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同班、同校同学可以同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技术交流与互助,市级、镇级、学校等各类单位对我们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经济后盾。
三、勇于出手、勤于动口、敢于实践,为专业化发展搭建坚实扶梯
公开课、优质课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新教师在充分的学习优秀前辈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也要主动争取,勇于出手。首先积极的参加各级化学教研活动,参加化学教学沙龙活动,在活动中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疑惑以及探索,以互动对话为主要形式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之后,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形成特色,可以参加各类的教学评选活动,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与反思,获取更大的发展。
四、不做井底之蛙、开展课题研究、学术研究,成为专家型教师,为专业化发展做助推之力!
对于一线教师,每天都要参加教学活动,面对不同的人群,教授不同的课题遇到的问题将会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教师认为这些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也算课题吗?当然!而且这些课题是可信性、有效性极高的课题。确定课题之后,针对课题制定开展实施方案,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反思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不可少的助力器!在探索中前进,在摸爬滚打中成长。
“教师”这一职业光荣而神圣,教育工作者这一职业的任务艰巨而伟大。为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真正的社会精英,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专业化的精英。新教师、新势力,新气象、新成就!
关键词:新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学化学教学
作为一名从事了六年化学教育的工作者,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各类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大环境下,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对教师队伍提出新的要求,我越来越发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是让你从一个教书先生变成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要历练的过程。
一、理论结合实践,融入一线教育工作,为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年的大学学习给新教师们夯实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新教师缺乏经验,新教师会分配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在教学中往往过分注重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动性而忽略他们的主动性,導致教学过程冗长、学生被动灌输,探究能力被忽视。另外,新教师在师生之间的定位上也往往会模糊不清,因“爱”而不严,过多的表扬和鼓励了更为配合教师的部分学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不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激励机制。
因此要向专业化发展首先要做到学科知识专业化。化学是一门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与一身的学科。从事化学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有过硬的文化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新教师有自己的学历优势,但要更多的研究学生,研究教育,多向老教师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多听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多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纠正不足与失误;多交流,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学习需求,与同龄教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与名师交流,拓宽自己的认知层面。
其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的价值观。既为人师,就不能仅仅”授人以鱼”,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典的诠释了一个老师的全部职责,“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一定道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解惑”,教师准确的解决学生的疑惑。该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其中“授业”、“解惑”经常是家长和教师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被忽略掉的“传道”却是培养学生良好思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了一个学生最终到底是栋梁、碌碌无为甚至危害社会的关键。因此,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盲目追求成绩,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要认识到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切记不能以第一印象评价一个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在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之后寻找自己的归属与地位,从而深刻的认识、肯定自我,建立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
二、利用自身优势,拓枝散叶,填补空白,为专业化发展筑起层层基石
(1)学习能力强。中学化学一共两册,教了两年之后基本上相关知识顺手拈来,一些教师就形成了“每年都是这么些内容,换汤不换药”。教学中就会消极怠慢,内容年年如一日,没有创新,与现代生活接不上轨,严重的导致学生认为学化学无用,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的错误观念。而新教师接触的知识比较新,互联网、计算机的应用也比较熟练,可以迅速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并将新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中,与时俱进,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比如现阶段学校正在实施的微课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前教师制作的小视频或者演示实验来预习知识点会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应用新技能,展一技之长。工作之后各类研讨会很多,经常会与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其中35岁以上的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特别的乡镇学校,学科小,人数足够用,几年都进不了一个化学教师,而老教师对计算机的应用知之甚少,先进的教学手段难以实施。新教师下来之后,要继承优秀的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将互联网这一有效的教学工具进行充分的运用。
(3)社交范围广,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新晋教师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大学的、研究生的导师可以为我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提供启明灯式的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同班、同校同学可以同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技术交流与互助,市级、镇级、学校等各类单位对我们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经济后盾。
三、勇于出手、勤于动口、敢于实践,为专业化发展搭建坚实扶梯
公开课、优质课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新教师在充分的学习优秀前辈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也要主动争取,勇于出手。首先积极的参加各级化学教研活动,参加化学教学沙龙活动,在活动中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疑惑以及探索,以互动对话为主要形式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之后,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形成特色,可以参加各类的教学评选活动,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与反思,获取更大的发展。
四、不做井底之蛙、开展课题研究、学术研究,成为专家型教师,为专业化发展做助推之力!
对于一线教师,每天都要参加教学活动,面对不同的人群,教授不同的课题遇到的问题将会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教师认为这些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也算课题吗?当然!而且这些课题是可信性、有效性极高的课题。确定课题之后,针对课题制定开展实施方案,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反思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不可少的助力器!在探索中前进,在摸爬滚打中成长。
“教师”这一职业光荣而神圣,教育工作者这一职业的任务艰巨而伟大。为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真正的社会精英,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专业化的精英。新教师、新势力,新气象、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