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排左起:王莹、冯婉云、杨珺、孙慧子、张潀、宋东伦、何金、陈媛、孙雅婷、马欢欢、王毅。
后排左起:夏群,张薇薇,孙玉君,腾飞,张蕾,刘萍,朱雅静,常怡。
天津奥体中心游泳馆,主教练胡安不停地在泳池边走动,时不时看看手里的计时表,用浓厚的西班牙腔英文对着泳池里的姑娘们喊着:1 minute。十几个姑娘在泳池里激起层层浪花,犹如大海涨潮。修长的身体浸在水中,美人鱼穿梭。不远处的大屏幕上,“距离伦敦奥运会还有100天”。
8年,中国女水完成华丽转身。2000年,女子水球成为奥运项目。2004年中国女子水球队成立,当时只有天津和广西少数省份开展水球项目,在全国注册的水球运动员不到50人。水球队成立,许多游泳运动员转而投向水球。她们大多家境一般,但是训练刻苦,这也造就了女水的顽强意志。刚成立的中国女水是一支鱼腩部队,1比18、3比15……中国女水经常以悬殊比分输给世界强队。
成立初期的中国女水在广州训练,没有独立的游泳馆,只能到处蹭馆。当其它队伍不训练时,女水开始训练。广州游泳馆多,队员们像打游击战一样四处流浪。建队初,人事管理制度很不完善,队员们的训练和生活没有保障,甚至没有训练津贴。
光头、身材魁梧、身着蓝色T恤,潘盛华更像是个北方汉子而非南方人。他是中国女子水球的奠基人,现任中国女水中方教练组组长,8年前正是他白手起家,创立了中国女水。“当时的队员基本由游泳选手改项而来,甚至对水球的规则都不太了解。我以前是上海男子水球队教练,对于女子项目,也是初次接触”,潘盛华说。他与中国女水一同经历成长,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队员们的困惑也是教练的疑问,究竟应该怎么练、练习什么,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刘钦龙,安徽人,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博士”。2004年,他在北体大读运动训练学博士,中国女水成立,时任游泳中心副主任雷鸣推荐他到女水担任领队,而这一干就是8年。除担任领队一职,他还是体能教练。“当时女水的训练系统性不强,像许多球类项目一样,什么都练,战术、强度等,但重点不突出,条件很艰苦,队员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刘钦龙说。
作为北京奥运会东道主,中国女水自动获得奥运参赛资格。为了不至于在本土输得太惨,经国际泳联秘书长推荐,中国女水聘请西班牙水球教父胡安担任主教练。自此,中国女水与这位西班牙老头结下了不解之缘。潘盛华、刘钦龙、胡安三个性格迥异的硬汉组成的铁三角组合,却成就了日后中国女水的华丽蜕变。
铁三角,相互配合,各有分工。胡安负责训练大方向;潘盛华专供守门员训练;而刘钦龙是体能、力量训练和运动员管理。这种管理和训练模式从2007年开始,5年来基本没有改变。
北京奥运会,弱旅中国队轻装上阵,击败美国、意大利等强队获得第5名。在当时,对水球姑娘们来说,能与世界强队交手已是难得机会,奖牌对她们是种奢望。北京奥运会后,难以婉拒西班牙水球界的邀请,胡安回到西班牙。在罗马世锦赛,中国女水仅仅名列11位。面对中国队再次抛出的橄榄枝,胡安丝毫没有犹豫,选择回来。“中国运动员很刻苦,执行教练的意图明确,我更喜欢中国运动员的性格。”
2010年水球世界杯,中国历史性获得第3,但外界看来,中国女水要在欧美强队统治的水球领域取得突破,还为时过早。话音未落,不到一年,上海游泳世锦赛,中国女水上演了平民大翻身的最佳剧本。八强、四强,中国女水不断刷新历史。半决赛对阵强敌俄罗斯,中国队取得梦幻开局,并一度6比3领先。俄罗斯队利用灵活有效地强攻连得4分。逆境下,中国队坚持战术,由马欢欢和孙雅婷连进3球,13比12,经过激烈鏖战,中国队闯入决赛。决赛中虽留有遗憾,输给从未输过的希腊队,但亚军对中国女水同样弥足珍贵。
世界体坛再一次见证了中国速度和难以企及的中国优势。潘盛华坦言:“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和国家体制密不可分。没有举国体制,队伍根本不能成立,更不能迅速发展。”水球队成立初期,从各省队招募游泳基础好和身体素质优秀的好苗子。为提高对抗,国内几支男子水球队甘愿为女队陪练。游泳中心重金聘请优秀外教,提供出国交流比赛机会。
杨珺,北京人,中国女子水球队队长,司职守门员,是女水的最后一道防线。16岁时,雅典奥运年前夕,中国女水成立,杨珺成为第一批水球运动员。2007年,杨珺和队友获得世青赛亚军,她荣获最佳守门员,但在当时,国内对水球并不关注。 从16岁接受专业训练,苦和累是她生活的主旋律。国外水球运动员通常在6、7岁时就开始接触水球,对水球的理解和感悟高于中国运动员。而中国运动员要想超越世界强队,只有“勤能补拙”,而在杨珺看来,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
“每天训练4次,每次近3个小时,训练开始阶段是体能训练:游泳4000米,长跑4000米,水中俯卧撑(游到泳池一边,上岸做10个俯卧撑,再游回泳池另一边上岸,再做10个俯卧撑,总共500个)。还有仰卧起坐、水中跳跃……”杨珺回忆说。高强度训练下,每周都会有两三个运动员休克,走路晕倒在地也很经常。中国姑娘们曾经幻想外教的到来能够改变大运动量的训练方式,但是西班牙人似乎更严厉。
2006年,中国女水有了单独的训练馆,常驻天津。随着女水成绩提高,最近两年,福建、湖南、上海等省份纷纷成立水球队,目前大约有10支地方队。主力队员中许多都是天津师大和广西师大等高校的研究生,这也为队员退役后解决了后顾之忧。
随着成绩的提高,队员的收入也逐步改善。队伍刚成立时,队员没有训练津贴。2006年,队员的训练津贴是几百元。“如今队员们的收入还算不错。当然与足球和篮球等市场化项目相比,差距还很大。但是与其它项目相比,收入应该算中等。队员拿的是双份津贴,水球队属于国家和天津共建,比赛奖金,国家奖励完后,天津也会进行相应奖励。竞技体育很现实,没有好成绩,就没有成绩补贴,收入也会少很多”,刘钦龙说。但队员大多来自工薪阶层,家庭条件并不好,虽然收入增加了,但姑娘们还是很节省,唯一的消费机会就是周末到市区逛街买衣服。
2012年春节,姑娘们没有时间跟家人团聚,远在日本征战亚洲锦标赛,中国女水顺利登顶,成为继女曲、女篮、男篮、女排后,获得奥运资格的第5支团体项目。
奥运备战期间,一周训练6天,一三五上午8点开始,二四六上午8点15开始,下午3点训练。上午体能,中午经过短暂休息后,下午传球和射门练习,姑娘们的训练单调乏味。国家和天津提供一流的保障。2010年,中国女水有了新的训练馆,天津奥体中心游泳馆。刘钦龙说:“目前国家队的训练馆,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流的,即使在美国也没有这样的训练条件。”
重点队员单人单间,其余队员两人一间。有专门大巴接送往返驻地和训练馆。为保证饮食,各方费劲心思,食堂的师父不停地更换,甚至请了西餐师父。队里有5个队医,为队员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和理疗恢复。教练团队全是男性,女队员的细腻和心思很难体会,水球队聘请雅典奥运会排球冠军李珊珊担任助理领队,而她更像是队员们的知心姐姐。为使战术打法多元化,国家队聘请俄罗斯外教萨沙担任助教,吸取欧美强队的技术特点。
平均年龄23岁,主力队员大多90后,年轻有活力,但同样经验不足。女子水球美好的遐想,同样令人担忧。它的发展模式和中国女足、女曲、女垒甚至女子冰壶十分类似。借助体制优势,凭借一批优秀运动员刻苦努力,实现冷门项目在世界大赛重大突破。但随着老队员退役,这些优势逐渐消失殆尽,人才断档,曾经的辉煌成为历史。这种现象被媒体称为“中国式衰退”。
对于是否担心女水重演“中国式衰退”,潘盛华说:“运动项目有波浪式曲线发展,项目在低谷不能说就衰落了,各个项目有自身发展规律。水球就是尽可能将波峰拉长。女水运动员的巅峰时期是25到26岁,中国女水还很年轻。”水球虽已是全运项目,但关注度仍较低,目前国内水球运动员不足200人,国家队没有青年队。项目发展关键看后备力量,一支队伍的培养需要时间,除了体制保障,更要未雨绸缪。因为女水成绩的突破,改变正在发生。
伦敦,准备好了吗?刘钦龙的回答是:“准备几年,就为了关键战役。正如考试,考前还在翻书。目前世界强队水平差距不大,一切很难预料。但中国女水赢得比赛的决心不会变。”
一天的训练结束,杨珺和张潀坐在看台边,聊天,头发上的水滴不时滴落,两人拿着ipad不知谈论着什么,笑声欢快。私底下,姑娘们没有赛场上的呐喊,她们只是需要爱和关怀的普通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