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浪漫主意音乐注重表现个性,有一种自传特征,强调个人经历,音乐的感情内涵逐渐由L·V·贝多芬时代的抽象的普遍思想转变为具体的主观感受。浪漫主义音乐也在长期的发展中将标线思想感情作为一种方式和手段,并且形成一种要超脱世俗、夸张、甚至似乎要摆脱古典主义音乐的音乐创作原则。本文通过探究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风格,分析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兼收并蓄,集众家之长,最终成为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完美的结合者。
【关键词】J·勃拉姆斯 古典音乐 浪漫音乐 音乐创作风格
一、勃拉姆斯的艺术生涯
J€Y尣匪梗↗€Y孊rahms,1833-1897),1833年5月7日诞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市民家里,他的父亲是一个职业乐师,掌握多种弦乐器、长笛、圆号,并且经常演出,J·勃拉姆斯向父亲学习了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他的父亲可以说是他在接触音乐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由于生活窘迫,致使十三岁的J·勃拉姆斯就奔波在娱乐场所。在这时期,他创作了一百多首小品,这些作品的积累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论勃拉姆斯的历史功绩,在德国音乐史中,人们时常把J·勃拉姆斯同J·S·巴赫(J·S·Bach)、L·V·贝多芬(L·V·Beethoven)相提并论,并把他们比作三个主要支柱,根据他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可见J·勃拉姆斯在人们心中具有及其高的地位。
在J·勃拉姆斯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到各地旅行并且演出,在这个时期他也接触到非常有名的音乐大师们,如舒曼,李斯特,这些音乐大师前辈们都给了勃拉姆斯极大的帮助,欣赏,以及肯定。舒曼在他晚年的时候,在最后的一篇文章中,以他的《新的道路》为题,非常热情的肯定了J·勃拉姆斯的才华,并将J·勃拉姆斯誉为是以后最有潜力的后起之秀,这些音乐前辈们非常的鼓励以及推崇,使J·勃拉姆斯能够登上乐坛,将新的血液注入到音乐当中,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听觉盛宴。
1871年,俾斯麦在战争中统一了德国,人们在战争中陷入了恐慌不安,安宁的生活一去不返,更加残酷的统治也接踵而来,作为一名音乐家,J·勃拉姆斯也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他的心情,从勃拉姆斯的创作中就流露除了他也非常的渴望民族统一,在这样的情势下,他写下了《凯旋之歌》,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到了晚年,J·勃拉姆斯其实已经渐渐的走向衰退,但他仍旧没有放下对音乐的执着,他开始潜心收集并改编民间音乐,也开始偏向于室内乐的创作,其实他的一生都在努力的创作中度过,直到1879年,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维也纳去世。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风格特征
从L·V·贝多芬去世的19世纪20年代到19世纪结束,这八十年的时间为浪漫时代,浪漫主义音乐是相对于古典主义音乐音乐而言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古典主义时期转变到浪漫时期,也是从共性到个性的转移。广义的来说,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时期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共性到个性的转移、是从保守到自由的重点的转移、从抽象到具体的重点的转移。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表现个性,有一种自传特征,完全是音乐创作重视并突出个人经历的结果,这一时期的大部分音乐大师,他们的风格虽然不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逐渐摆脱古典主义音乐的统一形式,开始强调音乐的民族个性,整个音乐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就是转调手法和音色变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和声结构从动摇到崩溃的过程,浪漫主义音乐理论认为,可以用调性的活动标线情感的变化,于是,音乐的感情内涵逐渐由L·V·贝多芬时代的抽象的普遍思想转变为具体的主观感受。
浪漫主义音乐从创作材料、以及有力的节奏、有组织的音响,以上这些致使几乎已经完全的超脱了具体的物质世界,也正是因为超凡脱俗,这样的音乐最适合提示印象、感情和思想的涌流,这些创作的特征,都是作曲家们梦寐以求的。歌剧、标题音乐、艺术歌曲这些都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有代表的音乐体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有:F·舒伯特、F·门德尔松、R·瓦格纳、R·舒曼、F·李斯特以及J·勃拉姆斯等,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致力于音乐创作,致力于浪漫时期的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作为以后浪漫主义的音乐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他们也支持新的年轻的作曲家的创作,让音乐里不断的融进新的血液,从而使浪漫主义音乐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三、探究J·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风格
J·勃拉姆斯是一位浪漫主义者,同时也是本质上的古典主义者,处于浪漫时代的他没有写过歌剧,更从未涉及浪漫时期的标题音乐,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古典主义的气息。
J·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田园》可谓是J·勃拉姆斯的经典代表作,用巧妙、安宁静谧情调贯穿于整个作品,与他创作的《命运》的第一交响曲相比,《第二》的个别地方依然能够听到《第一》那种悲剧性的影子,但在他的笔触下,总是能够呈现给我们一副清新淡雅,宁静致远的田园画面。J·勃拉姆斯非常的有才华,他在奥地利只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在奥地利华瑟湖边写下了《第二》,这首作品也体现出了勃拉姆斯的才华,在他的创作中充满了非常惊人的灵感,这在J·勃拉姆斯的其他作品的创作中是不常见的,在当时1877年,J·勃拉姆斯来到舒适、安宁的小镇贝尔察赫度假,在小镇上他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再加上统一的德国局势已经安定下来,因此他的心情格外平坦舒畅,难怪他的创作都显得“笔下如有神了”。第二交响曲为D大调,这首作品一共可以分为四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充满了一个奏鸣曲式的乐章,为快板。在这整个乐章中像是充满了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有人形象的比喻其为美丽的“落日余晖”,由此可以想象J·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温和又不失灿烂、抒情又不失明朗的情绪。不仅仅是以上的作品中体现了J·勃拉姆斯的才华和灵感,在他的各种各样的作品中也能看到他过人的天赋。
J·勃拉姆斯的交响音乐具有充沛、丰富、深厚、善良而真诚的情感内涵,同时又具有非常严谨的古典音乐的曲式结构,是继L·V·贝多芬之后用古典音乐的结构方法表现了现实社会矛盾中活生生的人物内心,J·勃拉姆斯继承和发扬了L·V·贝多芬的传统,以音乐为手段,从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感出发,反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有血有肉的、社会的人,反映出当时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封建政权的黑暗统治下的广大知识分子及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渴望光明、渴望正义、渴望幸福的心声,这正是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的完美结合的集中体现。
四、对J·勃拉姆斯音乐创作风格的整体评价
J·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主要通过表情的深度表现和声的进行,他反对一切形式上的恢宏壮丽,与采用视觉形象或标题音乐的H·柏辽兹、F·李斯特和R·瓦格纳完全不同,他的音乐创作是对结构严密的传统和声的突破,又有一种古典音乐派的创作风格,还吸取了浪漫主义的灵感,引导了和声的发展方向。J·勃拉姆斯虽然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所生活的时期也正是欧洲浪漫注意艺术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而J·勃拉姆斯本人却倾向于古典主义音乐,从J·勃拉姆斯音乐的旋律作法与和声法来看,J·勃拉姆斯音乐的结构其实是偏向于古典主义式的,但在他的创作内容中又很明显的透露出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其中奏鸣曲形式是他在器乐领域中的最为基本的形式。总而言之,J·勃拉姆斯是十九世纪最后的一位古典作曲家。
J·勃拉姆斯从巴赫那里继承了深度,从F·J·海顿那里继承了平和,从W·A·莫扎特那里沿袭了优雅,从L·V·贝多芬身上吸取了力量,从F·舒伯特那里秉承了真诚。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J·勃拉姆斯是将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最伟大的作曲家。
参考文献:
[1]菲尔·G·古尔丁编著 雯边等译《古典作曲家排行榜》海南出版社,1998
[2]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郭小平,勃拉姆斯的性格特点及其音乐创作,《音乐探索》2007年9月第3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J·勃拉姆斯 古典音乐 浪漫音乐 音乐创作风格
一、勃拉姆斯的艺术生涯
J€Y尣匪梗↗€Y孊rahms,1833-1897),1833年5月7日诞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市民家里,他的父亲是一个职业乐师,掌握多种弦乐器、长笛、圆号,并且经常演出,J·勃拉姆斯向父亲学习了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他的父亲可以说是他在接触音乐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由于生活窘迫,致使十三岁的J·勃拉姆斯就奔波在娱乐场所。在这时期,他创作了一百多首小品,这些作品的积累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论勃拉姆斯的历史功绩,在德国音乐史中,人们时常把J·勃拉姆斯同J·S·巴赫(J·S·Bach)、L·V·贝多芬(L·V·Beethoven)相提并论,并把他们比作三个主要支柱,根据他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可见J·勃拉姆斯在人们心中具有及其高的地位。
在J·勃拉姆斯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到各地旅行并且演出,在这个时期他也接触到非常有名的音乐大师们,如舒曼,李斯特,这些音乐大师前辈们都给了勃拉姆斯极大的帮助,欣赏,以及肯定。舒曼在他晚年的时候,在最后的一篇文章中,以他的《新的道路》为题,非常热情的肯定了J·勃拉姆斯的才华,并将J·勃拉姆斯誉为是以后最有潜力的后起之秀,这些音乐前辈们非常的鼓励以及推崇,使J·勃拉姆斯能够登上乐坛,将新的血液注入到音乐当中,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听觉盛宴。
1871年,俾斯麦在战争中统一了德国,人们在战争中陷入了恐慌不安,安宁的生活一去不返,更加残酷的统治也接踵而来,作为一名音乐家,J·勃拉姆斯也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他的心情,从勃拉姆斯的创作中就流露除了他也非常的渴望民族统一,在这样的情势下,他写下了《凯旋之歌》,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到了晚年,J·勃拉姆斯其实已经渐渐的走向衰退,但他仍旧没有放下对音乐的执着,他开始潜心收集并改编民间音乐,也开始偏向于室内乐的创作,其实他的一生都在努力的创作中度过,直到1879年,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维也纳去世。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风格特征
从L·V·贝多芬去世的19世纪20年代到19世纪结束,这八十年的时间为浪漫时代,浪漫主义音乐是相对于古典主义音乐音乐而言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古典主义时期转变到浪漫时期,也是从共性到个性的转移。广义的来说,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时期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共性到个性的转移、是从保守到自由的重点的转移、从抽象到具体的重点的转移。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表现个性,有一种自传特征,完全是音乐创作重视并突出个人经历的结果,这一时期的大部分音乐大师,他们的风格虽然不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逐渐摆脱古典主义音乐的统一形式,开始强调音乐的民族个性,整个音乐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就是转调手法和音色变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和声结构从动摇到崩溃的过程,浪漫主义音乐理论认为,可以用调性的活动标线情感的变化,于是,音乐的感情内涵逐渐由L·V·贝多芬时代的抽象的普遍思想转变为具体的主观感受。
浪漫主义音乐从创作材料、以及有力的节奏、有组织的音响,以上这些致使几乎已经完全的超脱了具体的物质世界,也正是因为超凡脱俗,这样的音乐最适合提示印象、感情和思想的涌流,这些创作的特征,都是作曲家们梦寐以求的。歌剧、标题音乐、艺术歌曲这些都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有代表的音乐体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有:F·舒伯特、F·门德尔松、R·瓦格纳、R·舒曼、F·李斯特以及J·勃拉姆斯等,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致力于音乐创作,致力于浪漫时期的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作为以后浪漫主义的音乐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他们也支持新的年轻的作曲家的创作,让音乐里不断的融进新的血液,从而使浪漫主义音乐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三、探究J·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风格
J·勃拉姆斯是一位浪漫主义者,同时也是本质上的古典主义者,处于浪漫时代的他没有写过歌剧,更从未涉及浪漫时期的标题音乐,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古典主义的气息。
J·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田园》可谓是J·勃拉姆斯的经典代表作,用巧妙、安宁静谧情调贯穿于整个作品,与他创作的《命运》的第一交响曲相比,《第二》的个别地方依然能够听到《第一》那种悲剧性的影子,但在他的笔触下,总是能够呈现给我们一副清新淡雅,宁静致远的田园画面。J·勃拉姆斯非常的有才华,他在奥地利只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在奥地利华瑟湖边写下了《第二》,这首作品也体现出了勃拉姆斯的才华,在他的创作中充满了非常惊人的灵感,这在J·勃拉姆斯的其他作品的创作中是不常见的,在当时1877年,J·勃拉姆斯来到舒适、安宁的小镇贝尔察赫度假,在小镇上他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再加上统一的德国局势已经安定下来,因此他的心情格外平坦舒畅,难怪他的创作都显得“笔下如有神了”。第二交响曲为D大调,这首作品一共可以分为四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充满了一个奏鸣曲式的乐章,为快板。在这整个乐章中像是充满了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有人形象的比喻其为美丽的“落日余晖”,由此可以想象J·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温和又不失灿烂、抒情又不失明朗的情绪。不仅仅是以上的作品中体现了J·勃拉姆斯的才华和灵感,在他的各种各样的作品中也能看到他过人的天赋。
J·勃拉姆斯的交响音乐具有充沛、丰富、深厚、善良而真诚的情感内涵,同时又具有非常严谨的古典音乐的曲式结构,是继L·V·贝多芬之后用古典音乐的结构方法表现了现实社会矛盾中活生生的人物内心,J·勃拉姆斯继承和发扬了L·V·贝多芬的传统,以音乐为手段,从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感出发,反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有血有肉的、社会的人,反映出当时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封建政权的黑暗统治下的广大知识分子及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渴望光明、渴望正义、渴望幸福的心声,这正是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的完美结合的集中体现。
四、对J·勃拉姆斯音乐创作风格的整体评价
J·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主要通过表情的深度表现和声的进行,他反对一切形式上的恢宏壮丽,与采用视觉形象或标题音乐的H·柏辽兹、F·李斯特和R·瓦格纳完全不同,他的音乐创作是对结构严密的传统和声的突破,又有一种古典音乐派的创作风格,还吸取了浪漫主义的灵感,引导了和声的发展方向。J·勃拉姆斯虽然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所生活的时期也正是欧洲浪漫注意艺术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而J·勃拉姆斯本人却倾向于古典主义音乐,从J·勃拉姆斯音乐的旋律作法与和声法来看,J·勃拉姆斯音乐的结构其实是偏向于古典主义式的,但在他的创作内容中又很明显的透露出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其中奏鸣曲形式是他在器乐领域中的最为基本的形式。总而言之,J·勃拉姆斯是十九世纪最后的一位古典作曲家。
J·勃拉姆斯从巴赫那里继承了深度,从F·J·海顿那里继承了平和,从W·A·莫扎特那里沿袭了优雅,从L·V·贝多芬身上吸取了力量,从F·舒伯特那里秉承了真诚。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J·勃拉姆斯是将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最伟大的作曲家。
参考文献:
[1]菲尔·G·古尔丁编著 雯边等译《古典作曲家排行榜》海南出版社,1998
[2]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郭小平,勃拉姆斯的性格特点及其音乐创作,《音乐探索》2007年9月第3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