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运动模式的系统设计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高校体育改革的基础上,对高校活动文化圈与大学生活动观进行剖析和探索, 力图建立起一个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高校体育运动模式。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运动模式 系统设计
  1.普通高校体育运动模式系统设计思路
  运动模式设计的价值取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进学生健康,二是提高学生素质,通过运动方式的系统设计,达到完善高校体育活动文化圈,构建高校体育运动模式的目的。本运动模式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与体育的功能,继而建立学生运动模式,最后进入具体的操作层面即建立各种体育运动文化圈。
  2.普通高校体育运动模式设计
  2.1设计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学生在学校期间体育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与管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科学性,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高校体育运动生态圈,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2运动模式的构建
  本文把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定位于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上,并以此为基点,力图构建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高校体育运动模式,并对这一运动模式的整体运行机制作初步探讨。
  根据对普通高校体育的理性探讨,构建了3种基本运动模式:教学型、竞赛型、综合型。其中教学型运动模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圈(选项体育课)、健身娱乐圈、社区与家庭健身圈;竞赛型运动模式班级竞赛圈(班级内比赛)、校级比赛圈(体育健身节、单项体育赛事、校代表队比赛);综合型活动模式主要包括课外活动圈(课外俱乐部、单项协会)、校外活动圈(假期体育运动:拓展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定向越野等)。
  2.3运动模式的特点
  高校体育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建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活动体系,变平面教学为立体交叉体育活动文化圈,使普通高校体育活动具有“内外结合,形式灵活,紧密联系和面向全体”等特性。
  所谓内外结合是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自觉、自主地活动,更好地参与课外和校外的体育活动。
  形式灵活是指体育活动从内容选择到组织方式的使用都应该多元化,在项目设置上应区别对待,摈弃体育运动只针对体育爱好者、只注重活动不注重管理和传承的旧模式。
  紧密联系是指活动本身具有一定层次性、顺序性。高层次的运动竞赛的生成是由较低层次体育活动的效果决定的。完整的体育运动圈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发展的过程,同时又兼顾不同群体的需要,组织形式具有多样化特点。高校采用的单项协会制,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篮球等联盟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面向全体是指不同的活动圈,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做到人人有活动圈,人人都拥有健康。
  3.普通高校运动模式操作实施系统
  高校运动模式操作实施方面是普通高校体育运动系统中最具活力与特色的层次,本文主要对此进行阐述。
  3.1选项体育课的操作实施
  3.1.1课程设置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终身化、社会化、生活化、实用化、个性化。目前所采用的选项体育课就是很好的模式,应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尽可能多地开设体育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时尚的项目,如网球、瑜伽、健美操、太极拳、跆拳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每学期通过网络自由选课,真正实施体育教学“三自主”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3.1.2教学管理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优化体育教学,关键在于管理,同样的课程模式,没有强有力的管理是很难真正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的。
  体育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必须突出其专业性,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学管理应借鉴其他学科的管理办法,实行“教考分离”,对专项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进行考核。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能让学生至少掌握1—2项运动技能,更好地参与其他运动圈的体育锻炼。
  3.1.3课程教学评价
  2007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课程教学评价认同的是以身体素质为评价体系。从整个要求来看,考核学生综合体质的标准越来越低,以此标准考核体育教学应该说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它已经严重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热情。体育课程只能传授运动的技能和正确锻炼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而学生体质的增强则需要经常性坚持锻炼才能获得,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要实现学生体质的变化简直是缘木求鱼。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评价还必须回归到运动技能的学习方面,学校尽可能开设学生感兴趣的新兴项目,采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以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程度和参与运动的次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建立严格的考评体系。对学生熟悉的篮球、乒乓球等项目采取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从而让每位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激发学习动力,避免有的学生不用学可以通过考核,有的学生跟不上进度的情况。
  3.2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精细管理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选项体育课的延伸,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俱乐部通过开设更多的运动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时间、活动内容,规定学生每学期活动次数(并可规定每周有效活动次数和每次活动时间),完成要求可以给予一定的学分,从而促进课内外体育锻炼内容的衔接,培养学生运动特长,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利用或自主开发课外俱乐部网络管理系统,包括:俱乐部注册系统、俱乐部考勤系统、俱乐部成绩管理系统、俱乐部活动查询系统等。通过该系统可以准确记录学生活动的项目和时间,实现学生参与锻炼过程的精细管理,有效地保证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和效果,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询活动情况。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实施与精细管理可以保证学生从教室走向运动场,让校园呈现出大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运动景象。   3.3学校体育代表队的建设布局规划
  组建常年的学校体育代表队的运动训练,可以保证少数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训练及发展,同时活跃校园文化。因此,学校体育代表队建设应坚持“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原则。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注重代表队的数量,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到训练中,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注重地区内高校间的体育赛事,精心组织比赛,让每项体育赛事都成为学生风采展示的舞台,让运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享受。
  3.4体育社团(单项俱乐部)的重建与革新
  目前各高校的体育社团大都在学校团委和学生处管理之下。这些社团对促进大学生体育的参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团委和学生处的工作繁多,加上对体育的了解水平不一,因此,部分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体育活动不尽如人意,其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笔者认为,高校的体育社团应该处于体育部的领导之下。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能保证体育社团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体育部门主管体育社团有利于使学校体育工作形成师生共建的良好局面。体育部门应鼓励成立更多的单项体育协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与管理水平。从各项赛事的策划、拉赞助、秩序册、场地布置、裁判工作到开、闭幕式中各项文艺表演设计与实施都由体育部门指导学生完成,让学生成为学校体育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与参与者。
  3.5特殊人群体育组织的设立与管理
  大学生中病弱及残障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特殊人群,通常针对他们只开设体育保健课,课外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质测试等活动都无法落实,特殊人群成为学校体育中被遗忘的部分。关注这部分学生的特殊体育,确保他们的体质健康,应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
  体育部门与校医务室、心理咨询室应联合成立特殊体育教研室,为病弱及残障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体育部门应该在医务人员的建议下为这部分学生制定运动处方,安排专门的场地与器材;体育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主动沟通,排除他们心中的顾虑,从而积极配合,参与运动康复中来,保障体育权益,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水平的提升。
  3.6班级体育组织的建设与支持
  班级体育组织建设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真正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班级体育组织应该得到班主任、辅导员、体育教师及学工处和体育部的大力支持,定期进行体育裁判、赛事组织的培训,主动提供比赛器材,安排比赛场地,建立起班级活动上报与反馈机制,给予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3.7体育健身节的改革与创新
  举办运动会已经是各高校每年体育工作的大事,也是学校主管领导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窗口。正因为如此,各校的体育运动会都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模式。运动会的项目全部是标准的田径项目,运动会的各种仪式、表彰方式、体育标语也都千篇一律,没有体育社团的参与,也没有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学校的运动会模式,把体育运动会办成全体学生的体育健身节,共同参与、分享体育带来的快乐。运动项目采用以系别、班级为单位团体竞赛项目,力争把少数体育特长生的比赛演变成大学生体育才能展示的大舞台。
  3.8体质健康测试的自测与辅导
  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体育网站、宣传画、体育橱窗等多种宣传形式让学生明白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如何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公布测试的标准,每项数据反映的身体机能水平。同时提供一些学生自我测试的方法,以便学生早知道,早锻炼。
  3.9假期体育运动的设计
  每年的寒假与暑假,还有清明、中秋、“十一”等假期,可以开展拓展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定向越野、野外拉练、登山等时尚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10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社区体育是最接近人性的一个体育种类”。社区各类文体活动中心、俱乐部体育场所、健身站(点)等文化体育设施是人们维护身心健康的理想运动场所。学校体育应该加强与家庭、社区体育的联系和结合。
  3.10.1与家庭相结合模式
  大学生作为家庭的希望,父母为他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儿女可以把健康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父母。例如,把每个学生回家传授太极拳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一定的体育学分值,并记入学生档案,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自我练习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3.10.2与社区相结合模式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在学习之余可以帮助社区组织体育活动。协助当地居委会定期举办家庭运动会或社区体育节,项目设置一些注重协作、内容趣味、技术要求低、观赏性强、参与性高的项目,学生通过组织与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体育学习的热情,又避免了假期无处运动的难题。
  任何一项运动都无法满足对于高校体育的多元化需求和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我们必须采用多种运动模式相结合的管理策略。没有一种体育项目在任何时候适合所有学生,只有多种运动模式相结合才能使所有学生都从运动中获益,更好地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完善的运动模式和健全的体育运动文化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的享受健康权益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张宏成.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考[J]体育教学,1996.
  [3]肖建国.从学生“体能素质”继续下降看体育课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5).
  [4]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学生数量增长与教育法规和政策调整[J].体育学刊,2006.13,(4).
  [5]毛振明.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发展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其他文献
《材料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材料类、化学化工类专业开设的课程,是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基础,也是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新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终身学习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英语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1.语音先行  在英语学习中,语音、语法、词汇的掌握属于基本功,
摘 要: 农村学生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处于缺乏开口说英语的环境。应试教育、家庭教育与环境深深地束缚着孩子们,导致他们不敢开口说英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语音,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责无旁贷。  关键词: 农村 初中学生 开口说英语  一  是什么束缚着农村学生开口说英语?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了认真的探索和思考。  (一)主观原因。  1.农村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课余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终身体育的要求,提出高校课余体育改革的重点:提高对课余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快体育场馆建设,组建各种体育俱乐部,建立高水平运动队,举办体育节。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高校课余体育 教育改革  自上世纪60年代,法国人保罗·朗格良在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曼谷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的提案以来,终身教育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