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际动车组车内噪声优化分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qz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某城际动车组噪声优化过程中,运用了有限元与统计能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针对车内全频段的噪声建立了客室的混合模型,对噪声优化方案的降噪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
  [关键词]际动车组;车内噪声;混合法;噪声控制方案
  中图分类号:T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96-01
  1.概述
  随着中国快速铁路客运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城际动车组作为未来快速铁路客运网络的主力车型,以其高效、快速、舒适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噪声是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在车体的总体设计过程中引入噪声设计对控制噪声级水平,改善车内声品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传统的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在强度和振动计算方面取得很大成功,但在噪声预测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结构建模的精度在大约20阶模态后较低,特别是存在螺栓和点焊连接时,精度将进一步下降,而重要的声学频率范围常常超过100阶模态。
  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的传统数值预测模型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在高频分析中,由于短波分辨率要求,需要对结构划分庞大的网格数量,使得计算量巨大;
  2)对板件施加有限频带、散布压力场非常困难;
  3)对车体(地板、侧墙、顶板等)板材的以及内装结构的建模非常困难;
  4)数值仿真周期长,不能满足我国轨道交通车内噪声的设计周期要求。
  而统计能量分析技术和传统的有限元或边界元数值方法在结构的全频段振动噪声预测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准确的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依赖于结构的高模态密度(单位频带内的模态数)、高模态重叠度(共振峰值和频带宽的比率)和短波波长。然而,这些恰好是造成传统数值方法不精确和计算量大的因素。
  因此,在这次某城际动车组噪声优化设计过程中,提出了全面的车内噪声控制方案,并运用有限元与统计能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建立了客室混合模型,对噪声控制方案的降噪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
  2.车体模型
  如下图所示,图1为混合模型,模型包括车体及内饰结构,网格密度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个波长范围不应少于4个单元,并根据SEA模型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和模态数将噪声分析频率划分为低频区、高频区和中频区,建立了不同的仿真分析模型,即中低频区建立有限元模型,高频区建立统计能量模型。
  基于SEA板壳子系统,建立车内声腔子系统的SEA模型。根据车内声腔不同区域的噪声响应,车内声腔划分为多个声腔子系统。图2所示为车内声腔子系统的SEA模型,共划分了9个声腔子系统。表1为车内声腔子系统列表。
  3.车内噪声优化方案及评估
  本文针对不同噪声源,在此提出以下降噪控制方案:
  (1)针对受电弓区域,应加强车体及内饰板之间空腔的吸声处理。一般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比较差,为提高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应选用容重为110kg/m3超细玻璃棉,并保持吸声材料与腔体壁板的紧密贴接,以获得较高的中低频吸声性能。
  (2)对两侧车体声腔(夹层空腔)进行吸声优化处理,吸声优化选用容重为110kg/m3的吸声材料以获得较高的中低频吸声性能。
  (3)对转向架区域车体地板进行隔音减振处理,将车体地板增加一层2mm厚隔声减振垫,铝合金地板喷涂5mm厚阻尼浆,来提高其减振隔声性能。
  (4)地板组合区域进行吸音优化处理,吸声优化选用容重为110kg/m3的吸声材料以获得较高的中低频吸声性能。
  将所有方案综合实施后达到的降噪效果如图3~图5所示,分别代表此综合方案实施前后200Km/h工况下客室内一位端、中部、二位端乘客耳朵高度区域三个声腔的声压级变化曲线。
  对比分析实施综合方案前后的计算结果可知:
  在200 Km/h运行工况下:客室一位端噪声降噪总值可达3.6dBA, 客室中部噪声降噪总值可达2.8dBA, 客室二位端噪声降噪总值可达3.3dBA;在200Hz峰值处,降噪量可达2.6~3.5dBA;在315Hz峰值处,降噪量可达2.5~3.6dBA;在630Hz峰值处,降噪量可达5~8.2dBA。
  5.结语
  在动车组噪声设计的前期,采用混合方法进行仿真计算这种思路是合理的;在本次噪声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噪声源提出了四种噪声优化方案,通过噪声控制方案改进前后的仿真计算对比分析,证明对控制车内噪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雷晓燕,圣小珍.铁路交通噪声与振动.科学出版社.2004.6.
  [2] 姚德源,王其政.统计能量分析原理及其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3] 阿久津,勝則.采用统计能量解析法(SEA)预测车内噪声的研究.2008.9,45(5):14-1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笔者阐述了动态轨道衡的称重原理,探讨了动态轨道衡的硬软件系统和自动校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动态轨道衡系统;称重;硬软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300-01  引言  计量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计量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生活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经济
期刊
[摘 要]本文将机器学习中最常用的两种分类算法——K近邻法和支持向量机应用到纹理识别的研究中,以Outex、Brodatz以及CUReT三个公共纹理库中的纹理图像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K近邻法、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纹理识别实验,并对最终的识别结果做了分析与比较。综合三个纹理库的识别结果,我们发现相较于K近邻法,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效果较好,能够较准确的实现对纹理图像的识别。  [关键词]K近邻法;支持向量
期刊
[摘 要]本文就辽宁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研究这一重大主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论证。并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述了加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辽宁省重点加强和谐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辽宁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重点抓好的几个环节。对于促进辽宁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辽宁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
期刊
[摘 要]主要针对石材企业的固定锯机台车在工作中经常发生漏电保护断电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发新型控制系统的三个方案,通过对方案的综合分析,确定最佳方案并进行制作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应用,并不断优化改进,对其效果进行检查,达到了预期目的,成功的实现弱电控制电动机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关键词]弱电控制电动机;漏电跳闸;研发  中图分类号:TG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八钢新区高炉采用4台汽拖AV90轴流压缩机供高炉鼓风,均采用工业汽轮机拖动,调试中出现了汽轮机主油泵切换困难的问题,经过操作方法调整后有所改善,但后期逐渐又出现了主油泵切换困难的情况,经过对汽轮机主油泵系统进行改造优化,主油泵切换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高炉鼓风;汽轮机;主油泵;切换困难;系统改造  中图分类号:TG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
期刊
[摘 要]期刊文献作为图书馆最常用、最直接的信息传播载体,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知识新、参考价值高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认真分析影响图书馆期刊利用率的因素并且积极探索提高利用率的途径,图书馆才能更好的发挥资源优势,为自己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图书馆;期刊;装订;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78-02  0
期刊
[摘 要]本文笔者阐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探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以及硬件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301-01  引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广泛采用微机保护和微机远动技术,分别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脉冲量、开关状态量及一些非电量信号,经过功能的重新组
期刊
[摘 要]针对视频数据具有实时性高、数据量大、编解码复杂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DES加密算法CTR模式的数据加密和密钥生成方案。在该方案中,充分发挥CTR模式的优越性来提高视频加密速度,通过密钥的复杂性来确保视频数据的安全性。本人参与了导师承接的加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研发项目,针对该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现,实验证明两种方案能够在确保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关键词]加密模
期刊
[摘 要]利用3ds Max软件建模,Virtools进行程序控制,开发了虚拟现实场景下高速动车组漫游交互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专用动作捕捉设备或键盘和鼠标进行交互操作,沉浸感较好,让人身临其境。不仅缩短了列车的研发周期,提高了设计人员的产品研发能力,而且更好地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展示和宣传了企业产品。  [关键词]Virtools;虚拟现实;3ds Max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介绍邯钢2250热轧生产线加热炉采用了一种强化辐射传热节能新技术,经过实施前后对比,加热炉的能耗指标有了大幅下降,同时氧化烧损也明显下降,烧钢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辐射传热;节能;加热炉  中图分类号:TG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93-01  1 概述  邯钢2250热轧生产线采用4座产能375t/h斯坦因公司制造的加热炉,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