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授人以鱼”的教,而是要善于运用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授人以渔”的方法传授教学,真正实现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教给学生。因此,一个好的老师应从各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
关键词:角色;主动权;合作交流;关注;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75-02
一、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决定了教师的角色是重“导”而不是重“教”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这句话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它极力地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教”的作用和地位。从表面看,这句话似乎没什么值得挑剔的毛病,可仔细想想,它实在是过度夸大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试想下,难道教师就像说书人那样把“话本”里的东西讲出来,或像倒豆子似的把满腹学问倾倒给了学生就算是尽职尽责了吗?我认为这种传统的简单的“师讲生受”的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激发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技能、过程与情感价值观方面和谐的发展;着眼于始终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些方面,就决定了当今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停留在“教”上,而应该致力于“导”。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数十年。在他的著名教学论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一书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叶老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玄机。是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怎样教会学生学习,从而实现“不教”,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即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故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以往那种“师教生受”的传统观念,积极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努力营造新型的“生学师教”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变“教”为“导”,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师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感知、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思考、做事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的头脑不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去点燃这个火把。教学中语文老师不应是学生思维的保姆,而应是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带路人。
二、语文教师应如何具体地实施“导”
1.教师的“导”应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有把主角让给学生,把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这样才利于语文教师发挥“导”的职能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即多给学生一点启发、引导,多给学生一点参与、激励。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应是适时地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这样,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彰显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2.做好课前预习的“导”。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就尤为重要。具体为:①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语文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及有关的语文教辅资料等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加以注音和释义。②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预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试给课文分层和概括各层的层意。③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或借助网络等方式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信息资料图片等。如笔者在教学《中国的石拱桥》这篇文章前,就提前布置学生去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观察一下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形式的桥?(石桥、木桥、钢筋混凝土桥、公路桥、铁路桥、铁索桥等);是不是桥一定是架在水面上的,不跟水有关的桥叫做什么桥(立交桥);课外通过网络搜集各种不同桥的图片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展示;借助课外资料和网络媒体课外收集一下与桥有关的传说故事和诗词,并将收集的材料拿到班上和其他同学交流展示,然后整理装订成册。总之,笔者认为,通过课前有的放矢的“导”,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导”。每上一篇新课时,老师的课堂导入都是不容忽视的,而创设情境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去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从而巧妙地导入课文的学习中,这样就能够创造一个和谐而又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教学《雨说》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来个描写雨的诗词比赛,按小组的方式进行,各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上写出关于雨的诗词,看哪个组写的最多并给予一定方式的表扬(那怕是语言的表彰也行),然后再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雨的功过认识,从而转入课文的学习上来。又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时,先让一位同学讲述他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再将民间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天地相隔每年只能相会一次的不幸爱情和课文中幸福的牛郎织女相比较,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民间传说和诗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呢?这样的导入课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有效地结合作者和时代背景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4.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对课文问题的合作交流与探讨。在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一些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教师应从疑问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来引发他们学习的需要,再由需要而引起积极的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积极地激励、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注意倾听每个学生对问题的发言,且要善于吸纳每个学生合理正确的发言,并及时地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教师在发表意见时,要做到不以权压人,而是以理服人,尤其对个别胆小学生或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给予激励,引导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的“导”还应体现在对中等生的关注和对学困生的激励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故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使“好学生”、“中等生”和所谓的“学困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新的提高。对于“学困生”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歧视他们,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适时地加以激励,这样做有利于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和自尊。其实,我们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轻微的抚慰,都能够激荡起学生心灵的波澜,使每个受到激励的学困生都能感到心灵的温暖,使他们坚信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从而点燃他们求知的火焰。例如:某个学困生有作业认真完成了、字书写的工整清楚了、课堂上大胆主动发言了、某次作文有进步了、某次考试及格了、劳动积极了、积极参加学校和班上举行的文娱表演或体育比赛取得成绩了等一些进步的表现,我们都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激励表扬。
以上是笔者个人教学中的一点管窥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予以斧正为谢!
参考文献:
[1]刘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李广,杨宏丽.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上好课应知应会[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角色;主动权;合作交流;关注;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75-02
一、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决定了教师的角色是重“导”而不是重“教”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这句话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它极力地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教”的作用和地位。从表面看,这句话似乎没什么值得挑剔的毛病,可仔细想想,它实在是过度夸大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试想下,难道教师就像说书人那样把“话本”里的东西讲出来,或像倒豆子似的把满腹学问倾倒给了学生就算是尽职尽责了吗?我认为这种传统的简单的“师讲生受”的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激发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技能、过程与情感价值观方面和谐的发展;着眼于始终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些方面,就决定了当今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停留在“教”上,而应该致力于“导”。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数十年。在他的著名教学论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一书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叶老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玄机。是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怎样教会学生学习,从而实现“不教”,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即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故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以往那种“师教生受”的传统观念,积极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努力营造新型的“生学师教”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变“教”为“导”,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师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感知、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思考、做事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的头脑不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去点燃这个火把。教学中语文老师不应是学生思维的保姆,而应是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带路人。
二、语文教师应如何具体地实施“导”
1.教师的“导”应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有把主角让给学生,把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这样才利于语文教师发挥“导”的职能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即多给学生一点启发、引导,多给学生一点参与、激励。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应是适时地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这样,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彰显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2.做好课前预习的“导”。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就尤为重要。具体为:①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语文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及有关的语文教辅资料等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加以注音和释义。②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预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试给课文分层和概括各层的层意。③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或借助网络等方式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信息资料图片等。如笔者在教学《中国的石拱桥》这篇文章前,就提前布置学生去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观察一下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形式的桥?(石桥、木桥、钢筋混凝土桥、公路桥、铁路桥、铁索桥等);是不是桥一定是架在水面上的,不跟水有关的桥叫做什么桥(立交桥);课外通过网络搜集各种不同桥的图片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展示;借助课外资料和网络媒体课外收集一下与桥有关的传说故事和诗词,并将收集的材料拿到班上和其他同学交流展示,然后整理装订成册。总之,笔者认为,通过课前有的放矢的“导”,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导”。每上一篇新课时,老师的课堂导入都是不容忽视的,而创设情境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去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从而巧妙地导入课文的学习中,这样就能够创造一个和谐而又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教学《雨说》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来个描写雨的诗词比赛,按小组的方式进行,各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上写出关于雨的诗词,看哪个组写的最多并给予一定方式的表扬(那怕是语言的表彰也行),然后再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雨的功过认识,从而转入课文的学习上来。又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时,先让一位同学讲述他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再将民间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天地相隔每年只能相会一次的不幸爱情和课文中幸福的牛郎织女相比较,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民间传说和诗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呢?这样的导入课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有效地结合作者和时代背景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4.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对课文问题的合作交流与探讨。在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一些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教师应从疑问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来引发他们学习的需要,再由需要而引起积极的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积极地激励、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注意倾听每个学生对问题的发言,且要善于吸纳每个学生合理正确的发言,并及时地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教师在发表意见时,要做到不以权压人,而是以理服人,尤其对个别胆小学生或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给予激励,引导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的“导”还应体现在对中等生的关注和对学困生的激励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故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使“好学生”、“中等生”和所谓的“学困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新的提高。对于“学困生”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歧视他们,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适时地加以激励,这样做有利于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和自尊。其实,我们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轻微的抚慰,都能够激荡起学生心灵的波澜,使每个受到激励的学困生都能感到心灵的温暖,使他们坚信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从而点燃他们求知的火焰。例如:某个学困生有作业认真完成了、字书写的工整清楚了、课堂上大胆主动发言了、某次作文有进步了、某次考试及格了、劳动积极了、积极参加学校和班上举行的文娱表演或体育比赛取得成绩了等一些进步的表现,我们都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激励表扬。
以上是笔者个人教学中的一点管窥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予以斧正为谢!
参考文献:
[1]刘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李广,杨宏丽.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上好课应知应会[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