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与基础学力培养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ch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一旦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对他们来说数学学习就是一种乐趣,兴趣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与基础学力;培养对策
  一、兴趣和基础学力概述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目的”和“方法”与个人活动是一致的。要想真正理解兴趣的内涵,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两个关系:第一,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 “所谓的直接利益是指个人对其接触的事物或参与的活动的兴趣。这种兴趣需要方法和结果的结合。主体需要的是对活动的及时感觉和满足感,不需要在活动之外再去寻找某种事物。间接兴趣是由活动或其他手段引起的兴趣,有时个人最初对活动不感兴趣,但活动期间发现结果乃是自己感兴趣的,于是也对这项活动产生了兴趣。” 二是兴趣和基础学力。基本学术能力是指构成所有学习基础的“三个基本要素”。 “学术结构包括知识,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和态度,这是学术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数学基础能力的形成是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兴趣也是小学生基础能力内部构成的重要因素。
  二、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基础学力形成的影响
   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形成抽象思维和基础学力。
  2.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进而促进他们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有意识地克服各种难题。在学习数学中发现。而缺乏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并降低他们的基础学力。
  3.兴趣会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抱怨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基本技能很低,因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知的源泉。因此,生活经历不仅是学生认知的源泉,而且也是学生形成数学基础学力的根基。没有实际生活体验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教师将数学教学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小学生掌握基础学力。
  三、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基础学力培养的缺失
   1.教学目标脱离小学生的发展实际
  兴趣和自信心是小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数学兴趣的培养和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过高的原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现有的知识和体验。”目前,许多老师还不了解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目的不明确,教学中往往以“应试教育”为导向,讲求“近期效益”,将数学教学过程变得过于复杂、过于抽象化,使小学生觉得数学 “高不可攀”,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出现消沉、厌烦等情绪。
  2.教学过程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是分开的
  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系统性,但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必须“指责”这种系统性,而且还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便学生形成独立的经验“建构”。但是,由于现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简单、线性和机械主义,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算术训练和对基本概念的背诵,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在“纯知识”的教学中,它偏离了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现实。变得刻板、僵化、难以理解,课堂教学缺乏兴趣、生机与活力。
  3.传统教育限制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做出行为反应。 相关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并非所有学生都能以相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有些学生擅长处理图像信息,有些学生擅长处理文字信息,有些学生擅长加工言语信息。而教师常规的“讲”“练”教学定势会使很多小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从长远来看,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就会降低。为了唤醒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和基础学力的兴趣,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陈规定型观念,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与基础学力的培养
  1.在小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发展进行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是解决我们的生活和生成问题的基本工具。因此,在小学数學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最重要的还要让他们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要求数学老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数学教学思想和方法,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明确目标定位,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领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数学,提高学生数学学术能力;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科书看似内容非常简单,实际上,它包含着非常深刻的真理。没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教师很难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因此,为了适应小学新数学课程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一方面,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以拓宽视野,更新知识储备,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教师应认真研究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不是用成人思维代替小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教学智慧,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赖贻禄.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的几点看法[J]. 考试周刊,2018(8)
   2.陈萍花,倪百金,陈玲珍.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2018(92)
  3.刘晓琴. 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J]. 考试周刊,2018(93)
其他文献
对我国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作好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对铝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模拟废水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电解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活性
随着人类逐步迈入风险社会,生态环境事故产生的诱因更多地集中于科学技术,且对相关事故进行责任认定难度巨大。政府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可能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冲突以及决
目的探讨不同普洱茶原料渥堆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三级晒青茶毛茶(1号堆)和叶片粗老含茶梗的老黄片(2号堆)为原料,通过设置不同的初始含水量和翻堆次数,采取
小学语文教材《画杨桃》,因看的角度问题,“我”画出的杨桃像五角星。老師说:“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引发了我们的深思。苏轼也告诉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的角度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数学也如此。  放下姿态 绽放美丽  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采用复习导入,即唤起学生这样记忆: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大;分子相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们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教育者更应该抓紧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落实在实处,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素质能力,使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小学德育教育这一中心思想,从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四方面对其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德育教育关乎我国教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