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非生态”现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gh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学课堂作文原生态教学的研究可以看出,原生态教学的理论来源于生态教学理论,有着“真实”和“自然”写作的基本特征,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原生态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出现的很多中学作文教学的“非生态”现象是不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也不利于中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而原生态作文教学更为适合现代化教育要求,对社会发展、思想文化教育和作文教学改革具有促进意义。
  关键词:中学作文;原生态;教学;策略
  
  中学生的作文课堂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已经偏离了写作的本质,作文教学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培养作文的应试能力。尽管新课程的标准一再地强调要保护作文教学的生态性,但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一直存在,出现了很多“非生态”的现象。非生态的作文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和教育背景的影响,因此探索中学作文教学“非生态”现象的具体情况有利于进一步制定生态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确保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面改革。中学作文教学的“非生态”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非生态”的作文诉求、“非生态”的作文内容和“非生态”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内容。
  一、“非生态”的作文诉求
  “非生态”的作文诉求就是要求整个架构是作者本人用第一人称在回忆或叙说,但是这类作文,其整体或大量细节却毫无现实依据,用正常的情理和逻辑来衡量破绽百出。虽然不能苛求中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真实,每一处描写都有现实依据,但必须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写的所有内容都抱一种负责的态度。有些生活细节如果学生确实无法在记忆的仓库中搜索到真实的“原型”,也应作出合理的推想和虚构,或使用较为含蓄的字眼,而不应当睁着眼睛说瞎话,胡编乱造不脸红。“非生态”的作文诉求却只是一味地追求文章的结构和事件内容的安排,这样一来就使得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学出现了普遍的造假现象。这种现状,即使在每年中高考的优秀作文中也难以幸免。正如赵谦翔老师所言,作文的灰色污染已经不容忽视:学生作文中东拼西凑,、拷贝他人、生搬硬套、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没有真情实感、只能胡编滥造、没有个性没有创新的情况屡见不鲜,还出现了“一凑、二抄、三套”的所谓作文诀窍以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套路。究其原因,“非生态”的作文诉求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原因,只有改变作文教学的基本诉求内容,将“说真实感受,以小见大”做为作文诉求才是转变“非生态”作文的关键。
  二、“非生态”的作文内容
  “非生态作文”注定是假话、大话、空话、废话连篇所谓假话、大话、空话、废话,是为迎合世俗社会而违心说的话,其目的是通过造假的方式,骗取社会的承认。“非生态作文”最大的祸害就在于“假”,“生态作文”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真”。实际上,高调的话并非不能说,文学需要虚构,需要夸张,需要理想,需要精雕细刻,需要艺术性,然而,关键是这些高调的话要有生活的根基,要符合逻辑,让人觉得它不是矫情,不是伪饰,而是发乎于心的自然而然的流露。“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不可谓不假——能有这么密的建筑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不可谓不高调。但是这类有真实感受为基础的作文夸张就有信服度。反之,“非生态作文”却使得作文的内容缺乏真实的生活感受基础,例如: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继父真的很爱我,在母亲去世后还细心地照顾我,为了让我念大学就去‘卖血’。”这样的作文内容明显就是“非生态作文”,首先作文内容有虚假的生活感受,与继父独自生活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本身就有着生活感受的怀疑感。其次,作文内容缺乏真实的生活感受,只是单独地记叙生活经历,没有加入内心转变和困苦挣扎的内容,作文就显得更为虚假,使其难以让读者接受。总之,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目是网眼,纲是网绳。只有网绳高举,才能网眼尽开。古人又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欲理裘皮大衣,唯提领振动,方可毛顺衣展;若提襟挈袖,势必颠倒反乱。写真话,抒真情,才是“提纲挈领”,才算抓住了“生态作文”的关键所在。而“非生态作文”在内容设计方面缺乏了叙述和抒情的真实结合。
  三、“非生态”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非生态”作文没有新意,也即缺乏创造性。作文本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它重自我、重个性、重创造,是一种极富创新性的学习活动。但“非生态”作文看不到灵气,看不到个性,看不到思想的火花,看不到智慧的色彩。看到的却是千篇一律的人云亦云、众口一词的陈词滥调。可以说,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最大的缺失是人的精神的缺失、品格的缺失和情感的缺失。在这种状况下,难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文教学质量持续低迷、徘徊不前。而且,“非生态”作文教学下,学生即使有了很好地语言组织能力,段落设计技巧以及情感抒情技巧,但是面对没有真实感受的作文内容,学生还是在枯燥地重复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教学模式框架安排活动而已。这样的教学情况,使得学生认为写作不过是完成框架叙述设计而已,长期下去学生就失去了写作的真实感受,不能根据自己的切身所感来安排作文内容,进行全面化的真实生活展现能力。而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学生健康人格和话语权的表现十分不利。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来讲,非生态作文教学也不利于知识的连续教学。例如:学生的生活经历、人文素养、认识水平、逻辑思维、语言积累等,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发展跟不上,整体的作文水平就难以上层次。即便教师们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能见大成效。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可是学生的作文却进步不大。这样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要进行生态作文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可可.论中学生原生态写作指导[D].延边大学
  2.陈增发.高一生活作文教学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
  3.谭笑.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周艳.探索作文教学中的“原生态写话”[J].现代阅读(教育版)
  5.郑晓英.感受多样化生活学写原生态作文[J].快乐阅读
  [6]刘正才.“生活——综合”模式作文教学纵横谈[J].小学教学参考,2007,(21)
  
其他文献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在母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意义十分重大。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为了完
期刊
“快乐教学法”是教学的一种独特模式,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儿童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作为一种自身发展的需要。快乐教育实质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本,以愉悦的形式进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为适应21世纪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构建一个让全体学生才都能在乐学而非厌学,主动而非被动的全面学习活动中,自觉积极地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使之在身心潜质、整体素质和个性才能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在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性的学科。语文学习,应该是对美的想往。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和诗意的美的课堂。关注审美,培养灵性,让灵性和美的阳光照进中学语文的课堂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美灵性    一、语文,应该是美的  我是一名任教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语文,是一门让我又爱又恨的学科。我爱它,因为它不仅是工具,同时,它还充满了人文的气息。
期刊
社会保险基金和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其影响到每一位参保的人员.随着社保的普及率逐步增加,其覆盖面也更加的广泛.因此,必须保证社保基金的稳定性运行,保护好人民的权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上教师是信息的传递者,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黑板、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媒价。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人人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踊跃探求未知的情感,促进观察、
期刊
炎症反应贯穿于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反应蛋白作为体内炎症反应的主要下游标志物之一,其水平升高预示着不良心血管事
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数学教学更为重要.在二年级学生虽然学习了一年的数学,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积累下有效的学习经验.数学是一
【内容摘要】预习是一种自学活动,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根据学情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结合教材,教给学生各种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认认真真地教会孩子预习,扎扎实实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学习能力。   【关键词】重视预习教给方法提高能力    新课标提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