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当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sp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当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着多媒体技术,它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枯燥的沉闷的课堂变得异彩纷呈。
  当前中小学校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多媒体教室设备,包括电子白板、幻灯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多媒体教学使原来的“一本教案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 魅力 ; 误区; 对策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设备将来源不同的多种信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行控制并综合处理,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系统,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当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很大的艺术魅力。但是,不合理的运用不仅无助于师生的课堂教学,反而适得其反。下面,我就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当中的魅力,存在的几个误区和对策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1.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形象思维
  它可以借助电教媒体让学生感受清晰的形象,充分调动学生从形、声、色等方面感知事物,使教学活动转向主体化,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把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如在教学曹操的《短歌行》时,我剪辑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片段,直观地再现了当时曹操作诗的情景,创设了教学情境,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当时曹操吟诗的心情,从而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本诗的积极性。
  2.借助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比较直观的美感教育
  诗歌、散文本身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时空造境。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再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披文入情,进入诗情画意之中品味诗文的美。如讲柳永的《望海潮》时,我播放了一组杭州的名胜古迹图片,欣赏了杭州的美丽、富庶、繁华的景象,直接让学生产生了一种美的感受,自然容易理解词人极力赞美杭州的原因了。
  3.借助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比如在执教《老人与海》时,我专门剪辑了老人出海捕鱼和与鲨鱼海上搏斗的影视画面,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资料,直接获得相应的情感教育,那就是体会到老人捕鱼的不易和与鲨鱼搏斗时勇敢无畏的精神。
  4.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更好地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柳永的《望海潮》时,先向学生播放了金主完颜亮读了柳永的《望海潮》后遂起灭宋强烈念头的动画资料,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激起了他们学习本词的强烈愿望,取得了很好的导入效果。
  5.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幻灯片展示,可以变抽象的说教为具体形象,使每一个问题比较直观,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般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知识容量要比常规课堂大得多。如在赏析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时,利用幻灯片展示杨柳、晓风、残月这三种不同的意象,容易直观地理解它们组合在一起所营造的意境。
  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及对策
  (一)误区:
  1.简单地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替代品
  上课时老师忙于播放、展示幻灯片等资料,既不深讲,也没有突出重难点的板书。语文课近似于美术、音乐的欣赏课。使学生“只见机器不见师”,“只见画面不见文”,所获得的只是“转瞬即逝”的影音杂烩,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2.课件制作过于花哨,杂而不精
  只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导致课件颜色众多,背景过于复杂,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去,而忽视了对知识和能力的接收和培养。
  3.课件播放影响了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和交流
  多媒体教学课堂上要么老师滔滔不绝,要么不断地播放幻灯片,从而过分地强调了“人机对话”,忽视了师生的交流、沟通,极大地削弱了“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多媒体演示,缺少了师生思辨的火花、奔泻的激情和迸发的灵感。
  4.幻灯片显示答案单一,课堂简单化一
  学生往往只盯着屏幕看问题,等待下面的答案显示,因此影响、束缚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甚至根本不去动脑筋。
  5.多媒体课堂上以视听画面代替朗读
  课件中集中了大量的音像信息,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占用了不少时间,使课堂上学生读书、背诵的时间越来越少。
  (二)对策:
  1.语文多媒体教学思想观念要活,各取所需,物尽其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文体,课型特点
  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好用足合适的的多媒体。
  2.以生为主,优化设计
  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够随时调取,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
  3.多媒体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老师的教学个性
  语文多媒体课堂不能“以机代人”,因为在课堂上学生需要真实自然的情感交流。因此,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展示自己的特长,或朗诵、或理性分析、或激情讲解,充分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语文多媒体教学环节要过渡自然
  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各种电教媒体如何用的恰到好处,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清晰流畅,过渡自然,这需要老师在课前巧妙的设计。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也使语文课堂显得异彩纷呈,充满了勃勃生机。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传景,以媒传情,才能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语文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教育文论》刘京穗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难治与复发白血病的治疗是当前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难题,大剂量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都不理想,开发新的化学药物以及组成新的化疗方案是寻求突破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2007年3月18日,山西省晋城市城西区西上庄苗匠联办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该矿隐瞒不报,破坏现场,主要人员逃匿。3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
用精确、敏感和可靠的RQ-PCR方法,以克隆性IgH重排为靶分子,可对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MRD定量检测,对于其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和预防复发等具有重要意义.就RQ-PCR在B淋巴细胞肿瘤中检测IgH重排的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8岁,2004年2月6日因"乏力2个月"入院.既往体健,为体校学生.入院检查:T36.5℃,P 84次/min,BP 14.63/9.31 kPa(110/70 mmHg),R18次/min,贫血面容,巩膜无黄疸,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舌黏膜正常,咽不红.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阳性体征.
和谐贯穿于整个民族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和谐即是愉快、有序、高效.以和谐的理念引进高职教育,更符合人性化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一个类型,是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要培养学
孟渝梅是山西省中医研究院妇科主任,业医30余载,学贯中西,临床经验丰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国家级师带徒中医专家.笔者曾有幸随师学习,受益良多,特整理孟师治疗慢性盆
韦玉英教授出生中医眼科世家,自幼随父韦文贵先生习医.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达50余年,勤奋耕耘,治验丰厚.现将其诊治眼底病经验简介如下.
目的用一次性注射器胸骨穿刺诊断小儿血液病。方法患儿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局部常规消毒,铺洞巾,取胸骨角部位(即第二肋骨对应处),用左手指置于胸骨上窝,食指与拇指沿胸骨两
目的为肿瘤细胞自律性生长的细胞内自激因子假设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将新发现的造血相关核蛋白EDAG基因转染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比较过表达EDAG对K562细胞的增生能力,以及对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