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读书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应用丰富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小学生朗读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加强指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逐渐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浓厚的朗读兴趣。学生只有学会朗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辅助其语文学习。并且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有更好的认识,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朗读教学;综合能力;思维能力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经常性训练,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使其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对文章结构和节奏的把握更加准确。另外,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体会文章的主旨,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渐规范与语言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一、注重朗读基本功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老头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朗读基本功的训练,要读好课文,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的基本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就需要做到,让学生朗读的时候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了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通过朗读,对于学习语文的帮助,让学生能够更加重视朗读。其次,教师应该注重于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其中朗读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升。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更加准确的进行朗读。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有效性会大大提升。
  三、创新朗读形式,培养学生朗读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老读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朗读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找到快乐,更加愿意开展朗读。例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读为本,以读代讲,避免繁琐的教学分析。这样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会有更好的把握,如果一味的讲,不讲究形式的多样化,那么学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而高年级学生往往會喜欢速读和品读。教师应该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通过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
  四、做好范读,引导学生模仿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泛读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很快入静,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儿也不亚于教师的原汁原味儿,学生模仿久了,就会形成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会形成。就是在进行范读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首先可以课前范读,通常来说比较适合情境教学的文章,例如《丰碑》《麻雀》等。其次,教师可以在讲解中范读,适用于泛读课文中精彩或重要的句段,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最后就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品味文章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五、注重朗读评价,使学生读中求新
  小学生的好胜心往往比较强,因此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开展朗读评价,使学生能够读中求新,更加积极有效的开展语文朗读。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方面就是可以在学生朗读完毕之后,根据自身的经验,对于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同时让学生对于不足有深刻的认识,这样学生朗读水平才会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朗读完毕之后,让其他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评一评这位学生读的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进步,并且学生对于朗读的欣赏性会有更好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巧用多媒体,使学生朗读入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录音、录像、投影等引入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更加快速入境,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会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古诗中的情境,使学生对于古诗内容有更加形象化的认识,让学生跟随多媒体中的录音进行朗读模仿,这样学生朗读的时候就会更加有感情,朗读的有效性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七、结语
  综上所述,朗读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努力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朗读水平的逐步提升,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文荣.让语文课堂充溢琅琅书声——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13):44.
  [2]苟永军.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04):47.
  [3]郑诚.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48.
  [4]伏学刚.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方法探讨[J].好家长,2017(56):77.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论述了混凝土施工中开展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对结构施工期间应当注意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明确管理控制任务开展的方向。其次重点探讨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对策,整理出不同施工对象的有效质量控制手段,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原料,所修筑的结构自身体系稳定,并且承载能力强。但混凝土结构质量控
多媒体利用光、声、电、画等手段制作成的动画,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园。合理高效地应用好多媒体往往能营造课堂气氛,转换师生关系,利用好多媒体教师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语文,同时它能为塑造新型师生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兴趣是学习的根本性动力,没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教育工作者就要认真探究当前高中语文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的途径。新课改也对高中语文教学自身综合素养提出了全新标准及要求。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重点科目,新课改以后,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在这其中,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文章以下将对此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丰富内容;重视阅读;营造氛围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很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更新企业的技术和设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企业只是片面追求新技术和新设备,忽略了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再新的技术和设备也不能完全发挥出其功能。但是技术和设备越先进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人员的要求就更高,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学习新技术了解新设备,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摘 要:在处理矿井火灾时,重点阐述了灾变时通风机的管理、井下风流控制和通风调压技术在抢险救灾中灵活正确的运用。  关键词:通风机的正常运转、停风、反风、工况、正常通风、增减风量、风流短路、调节风流、调压技术  矿井在发生火灾事故将会使财产、资源受到损失并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果断、安全、有效地进行抢险救灾。在此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通风技术手段,既可及时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又
摘 要: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现象,其中包括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水资源污染。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不仅会对周围居民造成伤害,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将绿色理念和施工技术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降低污染,并且在加快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保护身边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为国家走可持续路线做好基础工作。  关键词:绿色理念;建筑施工技术;加强管理  一、当
摘 要:介绍了面向IT行业的工艺标准,用于典型IT产品主板装配流水线的全自动送锁螺丝机系统的研制方法。以精密导轨和滚珠丝杆构架一个三维定位系统,以步进电机快速精准控制螺丝位置,结合自动螺丝供给机和电动螺丝批,基于单片机控制技术、数控操作界面技术,组成一个全自动送料和锁付螺丝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机器系统。  关键词:单片机控制,全自动,螺丝机  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操作工位被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进行浅谈。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主要问题;策略  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生的重点也是难点科目,因此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要具备极高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好地理,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课程改革是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一、
摘 要:一直以来,由于初中历史长时间不是中考科目,现在虽然已列入中考科目,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这种现状为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一个严峻的课题: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里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即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使
摘 要:语文素质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提高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中核心素养改革实践研究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它以学生语文学科为基本单位。在了解了“核心素养”解释的基础上,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科学地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习的中心,体现学科的特征,关注核心素养,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