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1964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井下采矿行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采矿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于井下采矿中,有利于提高采矿整体质量、效益和安全性。因此,要清楚了解采矿未来发展趋势,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下文将以磷矿分布特点和井下采矿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矿产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发展指导。
  【关键词】磷矿分布特点;井下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磷矿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是,低品位磷矿较多,在开采过程中,开采难度较大,倾斜至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多,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开采的少。而且,我国大部分磷矿成矿时代久远,埋藏较深,岩化作用强,矿石胶结致密,且约有75%以上的矿层呈倾斜至缓倾斜产出,为薄至中厚层。上述特征给磷矿开采工作带来了技术性难题,為此,加强井下开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磷矿分布特点及主要开采技术
  1.1我国磷矿分布特点
  我国磷矿产资源主要特点为资源储量较大、分布不集中,南方多,北方少,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其磷矿储存量分别为39.59亿吨、27.33亿吨、27.13亿吨、20.30亿吨、16.54亿吨。经过调查分析,上述几个省市磷矿产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6%,北方和东部地区可供利用的储量很少,资源“丰而不富”,南多北少,形成了“南磷北运,西磷东调”的产销格局。此外,我国磷矿产资源主要为中低品位磷矿,富矿资源少。磷矿保有储量中品位大于30%的富矿仅占总储量的70%,几乎都集中于云、贵、川、鄂。
  易选矿少,难选胶磷矿多。除少数富矿可直接深加工利用外,绝大部分矿石需经选矿才能被利用。这类矿石中有害杂质的含量一般较高,矿石颗粒细,胶结共生普遍,嵌布紧密,选别较困难。开采难度大。大部分磷矿床呈倾斜至缓倾斜产出,这种产出特征无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都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会造成损失率高、贫化率高、资源回收率低以及地下开采难以实现大型化、机械化开采等问题。磷矿主要以沉积型磷岩块为主,类型较多,矿石性质差异较大。我国磷矿中,岩浆岩型磷灰石占总储量的7%,属易选磷矿;沉积变质岩型磷灰岩占总储量的23%,矿石可浮性较好;沉积型磷块岩(俗称胶磷矿)占总储量的70%,属难选磷矿。而沉积型磷块岩中的混合型磷矿选矿难度最大,在云南最具代表性,占到全省的81%。
  1.2磷矿开采井下技术
  磷矿井下开采方法通常采用空场法和崩落法,其中又以房柱法和分段崩落法为主,如贵州开磷集团采用锚杆护顶分段空场法。空场法主要是采场布置和结构参数采场主要分布于装矿穿脉之间,装矿穿脉垂直矿体走向布置,间距50-60m,采场长度等于穿脉间距,亦为50-60m。其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6m、倾角>45°,矿石和围岩中等稳定层;崩落法的主要特点是在回采过程中,不分设矿房矿柱,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以强制或自然崩落的围岩充填采空区,以实现采场地压管理的采矿法。这一采矿方法简化了采场结构,增加了巷道的用途,减少了开采工作量,降低了开采成本。
  当前,我国磷矿开采利用率较高的几家大型磷矿开采企业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例如云南磷化集团、贵州瓮福磷矿、湖北黄麦岭磷矿等,其中,贵州开磷集团地下开采回采率可达70%以上甚至80%,其它中小型矿山的资源回采率相比要低得多。在开采技术、装备、管理、企业规模和集中度方面水平参差不齐,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
  2、井下采矿发展趋势
  2.1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投入大幅度较少,井下采矿井实现智能化。未来矿产资源开采中,无需大量人员进行,机械设备可以进行操作,并高效运行。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已经逐渐显现出其优势所在,可以预见,其必将成为各行各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手段。将其运用于井下采矿的工艺之中,并与自动化技术、科学的开采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井下定位技术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当前,部分矿产资源开采企业采用集数据通讯、卫星定位等新兴技术于一身的采矿调度系统,能够实时观测井下开采动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应对,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安全和效率。
  2.2设备大型化
  就井下采矿设备来说,为了顺应我国采矿行业中井下作业规模化发展趋势,今后采矿设备必将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比如,目前在作业穿孔爆破中使用的设备,应该以逐步提升其工作效率,钻进机械设施应以逐步实现规模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各设备的综合利用基础上,顺应井下采矿作业对设备在自动化与高效化等方面的要求。
  2.3机械化生产技术
  为了提高采矿效率,要不断优化采矿生产效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开采设备、工艺等,最大限度扩大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的应用放哪位,提高矿产开采行业的机械化水平。
  2.4井下充填技术应用
  井下填充技术在有色金属矿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考虑到施工成本,磷矿山主要靠留设矿柱支撑顶板,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磷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开发和利用,我国储存量逐渐减少,当前,我国富矿储量越来越少,其占有量不到总储量的十分之一。在前期磷矿开发利用时,大都不重视中低品位资源的利用,大量的不可再生磷矿资源被浪费。随着磷矿的价值不断提高,磷矿企业应积极探索和研究充填技术在磷矿开采企业的运用,贵州开磷集团采用磷石膏、水泥、粉煤灰等充填体对采空区顶板岩体的支撑,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也减少磷石膏和废石占用大量的耕地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结语:
  总而言之,井下开采作业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危险性较高的工程,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相关企业要结合开采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开采技术,同时秉着技术、效益、成本相协调的原则,引领开采技术朝着更加机械化、自动化与安全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廷龙.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探究[J/OL].科技展望,2017(24):151.
  [2]邵国卫.基于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18.
  [3]游敏.井下采矿技术和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世界有色金属,2016(06):88-89.
  [4]庞林.浅议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51.
其他文献
2015年8月17日,辽宁某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关全友,含泪将自己的数处房产抵押给银行,凑够了500万元交给了儿子关宏进。8月19日,关宏进携带父亲给的500万巨款离家出走,并发誓以后永不再回来。一星期后,关全友的妻子李玉芬又将一纸诉状递到当地法院,坚决要求与丈夫离婚。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远近闻名、口碑良好的“果蔬大王”家中一时狼烟四起,最终闹了个妻离子散呢?事情,
上海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意向的调查rn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发达地区,流转面越来越大.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农民对
工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工商干部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商干部队伍,就必须按照党中央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具体目标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努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2016年以来,相关地区、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 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和防范化解
期刊
根据城市防灾救灾工作多年的实践和救灾减灾工作自身的发展规律,全面推进新时期的救灾减灾工作,必须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认真处理好救灾与减灾的关系。救灾侧重于灾中应急和灾后重建,科学的救灾始终贯穿减灾因素;减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灾害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救灾”。防灾抗灾实践反复证明,主动防范胜于被动救灾。要牢固树立主动减灾、综合减灾和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始终坚持“以防
历时七年的扶贫攻坚使大部分贫困地区的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剩下的贫困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主要散居在更为偏远的深山区、石山区的山庄窝铺.这部分特困村和
春运又到了.报道,铁道部2008年12月8日宣布,2009年全国铁路春运自1月11日起至2月19日止,为期40天,预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1.88亿人次,同比增加1373万人次,增长8%,铁路运输能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的地下连续墙是指在地面以下为了截水防渗、挡土和承重所构筑的一种连续墙壁。地下连续墙能够适应各种土壤,例如软弱冲击层和中硬地层以及密实砂砾层等。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刚度比较大,强度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效果。当将地下连续墙应用到一些密集建筑群里以制造出更深基础时,就不会对周边地基产生扰动,并且不会影响到相邻建筑物的各种地下设施。另外施工人员常将它应用到狭窄场地中,所以也是深基坑工程施工
因为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的召开,阿丽亚·依明江和她的动物们又渐渐忙碌起来,虽然已进入三九天,但在新疆呼图壁县的特色冰雪旅游项目上,阿丽亚的特色骑游生意依旧红红火火.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