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养老院的悲歌:“我们是被遗忘的人”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国家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组成的“三大支柱”,共同支撑着英国的养老体系,使得政府财政赤字迅速缓解。不过,企业逐利的本性与养老的公共属性冲突不断。
  大约九成的英国养老机构属私营企业。近日,该国最大养老服务提供商“护理英格兰”公开表示,几乎没有获得政府的任何帮助。4月15日前,老人和工作人员没得到任何检测,此后的检测数量也很有限。
   “这是一片丧亲之乡。”眼看着照顾多年的老人一个个离去,露西·道森(Lucy Dawson)从未感到如此悲伤与无助。
   她所在的坎特伯雷(Canterbury)是一座典型的英格兰老城,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的教堂,以及工业化退潮后留下的老工厂、老酒馆、老餐馆。这里还是一座被遗忘的“老人城”,当地14.9万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一是65岁以上的老人。
   二十多年来,露西·道森一直在一家名为“Wren Hall”的养老院工作。2020年4月的最后三周里,这家养老院相继有12名老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按照英国卫生部的统计,截至当地时间5月19日,新冠肺炎已在养老院造成至少1.1万名老人死亡,占全国死亡病例的40%,发生在养老院的死亡病例也首次超过医院。
   1
   被遗忘的养老院
   “这个可耻的事实意味着,养老院里生病的、感染的老人们正被我们的医院拒绝接纳,拒绝治疗。”英国前退休金大臣罗斯·阿尔特曼(Ros Altmann)公开指责,英国政府不仅在防疫工作中遗忘了养老院,每天统计的数字也遗漏了养老院的死亡病例。
   Wren Hall养老院是被遗忘被遗漏的缩影。3月初,这家养老院就按照英国政府的要求,拒绝亲属前来探访老人。为了解决老人与亲人的思念之苦,护理人员将老人的照片制作成电子卡片,通过邮件传送给他们的亲人。
  “让人沮丧的是,我星期五发了一名老人的照片(给她的亲属),她就在星期六去世了。”护理助理帕特·康奈尔(Pat Cornell)说。
   死亡、悲伤、恐惧笼罩着养老院,这里还缺少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基本防护物资。4月初,Wren Hall养老院的经营者安妮塔·阿斯图(Anita Astle)走上当地一档电视新闻节目向外界求援。
   当前,多数英国养老院都面临物资紧缺。据英国《卫报》报道,另一家养老院经营者也公开向外界求援:数周前,他们只从政府分得300个口罩。实际上,这家养老院每天需要1000个口罩,仅护理人员平均每天就面临老人们820次呼叫服务。
   稀缺昂贵的防护物资也让多数养老机构望而却步。在亚马逊、eBay和OnBuy等英国主流的电商平台上,一盒百只装的医用口罩售价两百多英镑,每一只口罩折合人民币近20元,价格已涨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50倍。
   几乎“裸奔”的工作人员成为移动的病毒传染源。此外,老人们每天还要见面,一起吃饭、聊天、娱乐、运动,还共用洗手间、通风系统等,导致养老院频繁地发生聚集性感染。
   2020年5月8日,当英国国家统计局乐观地宣布新冠肺炎死亡率已开始下降时,来自养老院的死亡率却在一周之内增长了36%。不久,英国政府宣布为养老院设立移动检测点和绿色通道。
   Wren Hall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仍未接受全员检测。更糟糕的是,该院142名员工中已有一半以上出现相关感染症状。
   “我们是被遗忘的人,养老院中的老人和工作人员都被遗忘了。”莎莉·本特雷(Sally Bentley)在Wren Hall养老院工作已达九年之久,她觉得自己就像是“随时可以被放弃的消耗品”。
   事实上,直到伦敦时间4月28日17时,英国政府才在各界期待与不满中首次公布养老院等场所的统计数字,死亡病例已超过四千例。但是,英国最大的养老院机构“护理英格兰”(Care England)认为,养老院的新冠病毒死亡者要比英国政府公布的数字多五倍。英国老年人慈善机构Age UK也质疑,“官方数字经过美化处理”。
   2
   老人不敢到医院,医生不愿去养老院
   2020年4月12日,英国的四大养老机构联名致信政府称,至少有四千名老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已死在养老院里,向外界首次揭开养老院惨剧的真相。
   这封公开信还提及,许多老年人从未接受过新冠病毒检测,根本没来得及住院就已经死亡。因此,这些死亡病例并没有计入英国官方统计的新冠肺炎死亡数据。
   “从成千上万家养老院收集死亡数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英国卫生部医疗主任伊冯·道尔(Yvonne Doyle)认为,不同于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养老院系统的管理更为松散和市场化。
   因此,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病例统计数字,往往反映的是10天前的情况。按照英国法律要求,每一个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都需要医生开具死亡证明,严苛的程序不仅造成统计结果严重滞后,还导致医生不愿冒险亲自到养老院进行死亡登记。
   英国《每日邮报》也披露,多数医生更倾向于在死亡登记表上草草了事,例如注明“死于阿尔兹海默症”。因为医院与养老院已是新冠病毒的兩大“集散地”,老人轻易不敢到医院看病,医生也担心感染新冠病毒而不敢去养老院工作,不少患有常见疾病的老人得不到及时救治。
   3月14日,英国政府要求养老院停止接待来访者,这一出于善意的政策也带来“负外部性”,它被批评阻碍了家庭成员及时将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接出养老院。按照英国政府的计划,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禁足。然而,官方并没有为他们及时提供必要的食品和药品。
   “(英国)政府的粗心大意和无所作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他们还要求养老院接收那些确诊的感染者和未经检测的老人。”一家养老院的经营者也公开批评,英国政府未能提供更多检测试剂与方舱医院,无法让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老人得到及时确诊、救治和隔离。    2020年5月8日,英国护理质量委员会(CQC)公布多起“医院—养老院”的群体性感染事件,几家涉事的医院明知老人们已感染新冠病毒,还是坚持将他们送回养老院,并且未将实情告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的员工数量大幅减少。目前,正在上班的员工已经过度疲劳。”诺丁汉一家养老院的负责人说,养老院护理人员不足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率猛涨的重要原因。
   不少养老院工作人员已感染病毒或出现疑似症状,不得不居家治疗、隔离,还有一些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则因防护物资不足、害怕感染而主动请辞。
   当索尼娅·凯根(Sonia Kagan)网购的口罩到货时,这名26岁的养老院护理员已病入膏肓。她所工作的伊丽莎白养老院共有90人,目前已有25人死亡,其中至少17人去世与新冠肺炎有关。
   “英国面对新冠疫情犯下致命错误。”英国《镜报》文章认为,索尼娅的悲剧凸显了英国政府抗疫工作“四点失败”中的三点,即糟糕的检测、个人防护用品的短缺以及对养老院近乎犯罪的忽视。英国工党新任领导人凯尔·斯塔莫(Keir Starm)也批评约翰逊政府“一再失职”。
   “(英国)政府并没有放任新冠肺炎病毒在养老院中传播。2月份以来,我们一直在与养老机构合作,以确保他们采纳最好的建议。”英国卫生部则在一份声明中坚持说,已经向养老院交付了6800万件个人防护装备,并向地方防疫部门提供了5000万件个人防护装备。
   3
   从“天鹅座演习”到“应检尽检”
   继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英国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的“新震中”。截至北京时间5月26日12时,英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6万例,其中死亡3.69万例。
   “很明显,那些行动迅速的国家遏制住了疫情,反应迟缓的国家则没有,就是这么简单。”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教授马丁·麦基说,新冠病毒采取了“延缓策略”,它在等待政府领导力缺乏的时候暴发。
   英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确诊是在2020年1月31日。但是英国政府直到3月23日才正式颁布一纸松散的“禁足令”,禁止在酒吧、餐馆等公共场所聚集。
   在长达53天的政策摇摆期内,英国政府还一度推出“群体免疫”计划,企图让60%或70%的人口通过感染病毒以获得免疫力。
   其间,学校、饭店和酒吧仍对外开放,养老院也在照常接待访问者。2月25日,英国政府公布的防疫指导意见认为,在养老院或社区接受护理的老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极小”。
   “一天晚上,我到一家医院,那里有几名新冠肺炎患者,我和所有人都高兴地握了手。”3月3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也没有把新冠病毒当回事。半个多月后,约翰逊确诊感染新冠肺炎。4月12日,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约翰逊改弦更张,“新冠肺炎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对一些特定群体造成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其他群体,尤其是老人。”
   5月11日,约翰逊政府宣布追加6亿英镑,主要用于养老院的疫情防控。这笔拨款的附加条件是,如果养老院拒绝接收新冠肺炎患者,政府将停止拨付这笔疫情赈济资金。
   这项政策被批评无益于养老院抗疫,因为缺乏政策配套措施。当前,尽管英国政府承诺对养老院“应检尽检”,但实际上受检测能力限制,只有少数明显有感染症状的老人才有机会接受检测。英国天空电视台也注意到,大量无症状的老年感染者重返养老院造成大面积感染。
   “英国对新冠肺炎危机的处理,是这一代人犯下的最严重的科学与政策失误。”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批评说。
   不过,英国政府坚持它的抗疫政策有“科学依据”。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10月,英国卫生部就未雨绸缪举行了一场“天鹅座演习”,以测试该国能否应对一场全球大流行病。
   “天鹅座演习”过后,英国卫生部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英国没有充分能力应对大流行病的“极端需求”。这份报告还提出26项改进建议,其中就包括提高养老院的应对能力。
   近日,当被媒体质疑“天鹅座演习”的建议未得到落实时,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信誓旦旦,“报告中建议的一切都已经落实……养老院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
   “谎言!”英国时事评论员皮尔斯·摩根(Piers Morgan)在《每日邮报》撰文说,政府的防疫策略从开始至今都是一团糟,养老院成了大规模死亡与病毒传播的“温床”。
   大约九成的英国养老机构属私营企业。近日,该国最大养老服务提供商“护理英格兰”公开表示,几乎没有获得政府的任何帮助。4月15日前,老人和工作人员没有得到任何检测,此后的检测数量也很有限。
   4
   政府“甩锅”,市场“接盘”
   围绕“养老院的悲剧”,医院、养老院与英国政府之间开始相互“甩锅”。
   “老人就像是一群扔给屠夫的待宰羔羊,他们的生命之所以不被珍视,是因为比起那些年轻人,这个社会认为他们活着的价值已不高。”英国前退休金大臣罗斯·阿尔特曼批評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备受人道主义谴责的“选择性救治”也在英国出现。4月1日,英国医学协会(BMA)悄悄发布一份指导意见:如果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医生可以优先抢救那些更年轻、更健康的感染者。
   当81岁的老父亲感染新冠病毒,并被医院告知无法收治、没有呼吸机可供使用时,55岁的拉杰·纳什瓦尼决定动手改造家中存放的“正压呼吸机”(CPAP)。最终,他成功将父亲从医院的“死亡判决”中救了回来。
  新冠肺炎疫情的血泪,让英国社会开始反思他们曾引以为傲的医疗制度和社保制度。17世纪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就开始尝试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并在1930年代“大萧条”过后,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体系。   二战后,英国进入“福利社会”并经历长达二十多年的黄金时代。1973年以来,英国遭遇石油危机和经济滞胀,失业潮和老龄化同时袭来,于是率先拉开全球养老私有化改革的浪潮。
   老人们退休后纷纷卖掉房子或土地住进了养老院。时至今日,英国的43万名老人由5500家养老机构负责,经营着大约1.1万家养老院。
   由国家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组成的“三大支柱”,共同支撑着英国的养老体系,使得政府财政赤字迅速缓解。不过,企业逐利的本性与养老的公共属性冲突不断。
   为了谋取更多利润,私人养老院会招募薪酬更低的人员,并大幅减少各项运营成本。2003年至2012年间,英格兰与威尔士的养老院中共有1158名老年人死于营养不良、脱水或脱水引发的各项疾病。
   英国养老院虐待老人的丑闻也频频曝光。伦敦大学对92家养老机构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老人表示“如同囚犯”,受到养老院不同程度的虐待。2019年12月,英国伦敦的一家养老院数名护工受到起诉,他们被家属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拍摄到,不仅辱骂、威胁、殴打老人,甚至还朝老人身上泼开水。
   在一些养老机构,老人接受恶劣的服务,却要缴纳昂贵的养老费。当前,英国普通养老院收费在每月3000至4000英镑之间,平均每天至少100英镑(约合人民币867元)左右,而英国快捷酒店每天的住宿费用也不过60英镑左右,因此,一些退休老年人更倾向长年住酒店养老。
   政府的监管失效,市场本身也出现失灵。2011年,英国最大的私立连锁养老机构“南十字星”宣布破产,导致旗下750家养老院的三万多名老人失去养老保障。同时,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私营资本更愿意投资高端养老院,这又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养老院不仅是防疫“盲区”,更暴露欧美国家私有化市场养老制度的“伤疤”:4月6日,意大利救援人员赶到索莱托(Soleto)一家養老院时发现,护理人员已在数天前集体逃离,留下87名孤立无援的老人,其中至少有70人感染新冠病毒。
   在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特里·霍林斯沃思公开呼吁,“让经济尽可能多地运转起来……老人应做出牺牲,放弃治疗。”
   2020年4月,一些英国老人还陆续接到私人医生打来的电话:倘若感染新冠病毒,是否自愿放弃紧急抢救?
   “这份协议,让我觉得自己被颁布了死刑批准书。”一名身患癌症的英国老人绝望地表示。
   一些英国老人纷纷要求提前订立遗嘱,律师事务所也忙碌起来。与不愿踏进养老院的医生类似,一些律师也纷纷致信英国司法部要求减少现场证人数量,并改为视频办理遗嘱案件。
  (摘自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01  一辈子究竟有多长,没人能预测。  几十年光阴,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不停走下去,任何人都不能给自己量身定做,唯有顺其自然。  不得不说,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心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从年幼无知的幼年,狂妄不羁的少年,追求梦想的青年,至踏进不惑门槛的中年,整个人都在不断变化中,身不由己。  或许,是生存环境影响了心态,渐渐不再急躁,人仿佛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安静下来。  似乎很多身边正在发生的事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认识一根能思想的蘆苇。诚然,我思故我在。  世事洪荒,沧溟万里。身处繁华红尘,一个人有思想,有灵魄,有主见,方能觅得人生之真正归宿,获得属于自己的云白山青。  遇事不全盘听信别人,有自己的主见和思量,听则易,行则难。  “梅妻鹤子”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世人皆知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闲情,殊不知,正是他的主见,才让他享有这一番宁静安逸,在自己的梅庄鹤
表演艺术家李雪健成名后,曾拍过一个商业广告,有一句广告台词是“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几年后,他在电视剧《搭错车》中饰演一位哑父,在剧中李雪健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但他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细致入微地将哑父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无声胜有声,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然而,赞誉之余,人们也常聊到他拍的那个广告,无疑,他在《搭错车》中的表演彻底颠覆了那句广告词。李雪健深为自己当初轻率的行为
题目:“享受”作为一种权利,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存在下去,所不同的是享受的方式一定会有变化。“独享”是独自享有或享受;“分享”,是指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独享与分享的分野,是人类获得基本生存条件之后,发生战争和腐败的根源。  有人认为,“生命是一团欲望”,故而注重独享;也有人则认为,“独乐不如众乐”,把快乐分享给别人,自己仍能得到很多的快乐。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喜欢哪一种享受?请自选角度,自拟
01|记忆寓所  2019.3.8~2019.6.9  主办:OCAT研究中心  展览“记忆寓所”聚焦中国当代摄影中主要运用摄影进入历史叙事的若干案例,试图通过对产生这种潮流的原因进行语境分析,考察诸位实践者所运用的不同策略,并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摄影在历史叙事中所提供的独,特视角。从探索个人和家庭历史,到探究历史事件,再到讨论历史中的片段,甚至是反思照片作为历史叙事媒介的主题,参展艺术家将自己视为考
有一天,释迦牟尼静坐默思,探索生命的奥义。   他心有所悟。便问身边的弟子:“人生几何?”一弟子出口便答:“几十年吧。”   释迦牟尼摇了摇头。   另一弟子思考片刻,輕声答道:“真正称得上人生的只有几年吧。”   释迦牟尼又摇了摇头。   二位弟子疑惑了,便问:“依您之见呢?”   释迦牟尼沉沉答道:“人生只在呼吸之间。”   佛祖的彻悟,在常人之上。   人之一生,犹如一呼一吸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对于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  那么,如何赞美学生呢?又该从哪些方面赞美学生呢?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有的广泛,有的狭隘;有的灵活,有的呆板;有的
如今的时代,竞争无处不在。可从另一角度看,唯有不争才能活得坦荡,活出自我!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苏轼的处世之道,亦是苏轼的不争之道。“惟江上之清風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为苏轼不争之所得。苏轼的仕途并不平坦,曾遭多次贬谪,当他真正看明白了自身是由于他的与世无争。才能做到“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无忧无虑,才能真正的活得坦荡,活出自我。   诗人陶渊明的归隐山林
监狱是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处理违反法律者的场所和方式,然而在历史上监狱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福柯的名著《规训与惩罚》曾开创性地通过系谱学方法梳理了监狱的诞生史,并从中窥见规训技术的精细化过程与生产性权力的扩张——从酷刑到温柔的暴力,并非因为仁慈,而是权力演变的需要。   沿着福柯的轨迹,加拿大学者叶礼庭以“工业革命中的监狱”作为自己哈佛博士论文的选题。通过对丰富历史细节的挖掘与描绘,叶礼庭生动再现了一
三、佳作示范:  习惯跪着的觉得,站着的是假清高;而站着的眼里,跪着实属卑贱。  在富人看来,穷人难免都有红眼病;在穷人眼里,富人多少有些不地道。  驾车的人觉得行人太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走路的人觉得驾车的人简直就是横冲直撞横行霸道。  从内部看,这样的分歧,不为别的,源于自我。只因人们大多总是用自己的视野看别人,难以走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那个圈。  左手提笔却被众人嗤之左撇子,水中種瓜引发惊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