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
【摘 要】基于社会对经贸类技校生的要求,本文对技校学情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分析,结合笔者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实践,重点论述技工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并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实现全程、全面,更合理、更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的目标,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无缝接轨。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教学评价 改革
一、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技工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笔者主要侧重研究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良好的教学评价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品德的进展,也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提高课堂效率。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对经贸类技校生的要求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全面展开,社会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技工院校经贸类专业是以培养服务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技工院校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行,面临三个现实的问题:“招得进、学得好、出得去”,就是新生“招得进”,学生在校期間“学得好”,毕业生“出得去”。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学校就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三者中“学得好”是关键——学得好必定出得去,出得去才招得进。而现阶段,技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这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技工院校经贸类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良好的外贸英语应用能力及处理进出口业务显得尤为重要。
2.学情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的普及、“免费就读”、“普高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技校入学门槛降低,将会导致生源质量下滑,其表现为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及接受能力较差,部分学生是被家长、亲属、老师劝其读书,而自己想读书的愿望不高。然而,国际贸易实务作为技工院校经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具有理论知识面广、实践操作环节多等特点。在实训实习期间,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进出口业务有很强的涉外性,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在从事进出口业务相关岗位群的工作中,表现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及外贸英语的应用能力相对匮乏。
3.传统教学评价片面
传统的考核模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命题期末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考试,老师阅卷给出分数。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知识与技能。尤其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种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说明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无法反映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能力。面对考试,在教师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期末轻平时、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倾向。学生平时不努力,到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情况较普遍,陷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后忘记”的怪圈。学生虽可能分数考得较高但职业能力却很难与其考分匹配,导致“高分低能”。这种考核方式是无法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对实际外贸业务无从下手,无法满足外贸公司对毕业生“来则能干”的要求。
基于上述问题,如何改变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状况,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达到“必需、够用”的学习目的,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改革传统的期末考卷单一性考试方式,应建立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考评指标的规范化。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考评指标,以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态度,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活动中,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有教学就势必要有考核和评估,科学的、合理的测试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反之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考试内容上着重强调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现代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评价方式应侧重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岗位技能和学习过程的考核,把一元、片面、重知识量化(分数)的评价,转为多元、全面、重个性全面发展(认知、技能、情感)的评价。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取平时表现和口试、笔试等相结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等综合评价方法。在具体运用时,要考虑具体的考核内容及测试取向。闭卷考试侧重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理解知识的程度;开卷考试侧重理解、运用、总结知识等综合能力的考评;案例考核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决策能力等等。操作考核是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把职业能力、岗位素质要求和考核评价体系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技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期。
3.融入过程性评价,侧重职业能力培养
国际贸易实务过程性评价主要测试学生进出口货物交易准备、交易商订和交易履行的技能。在测试学生技能的同时,对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由任课教师结合教学进度和岗位能力要求,实施过程化考核。国际贸易实务过程性评价可分为三个项目,如以下所示,要求学生先后完成三个单元测试项目,要求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对学生进行单元技能测试,以了解学生本单元掌握情况。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掌握“进出口业务”职业能力。学生以小组提交项目成果或答题的形式完成各项目的考核。单项考核按百分计,期末综合计分按权重汇总。教师可根据表2过程性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
四、结论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工作应使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评价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现全程、全面,更合理、更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的目标,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无缝接轨。
参考文献
[1]陈志雄、郭赞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9)
[2]徐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对外经贸,2013(8)
[3]方婷婷.国际贸易实务改革之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
[4]曹晶晶、朱华兵.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评价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摘 要】基于社会对经贸类技校生的要求,本文对技校学情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分析,结合笔者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实践,重点论述技工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并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实现全程、全面,更合理、更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的目标,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无缝接轨。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教学评价 改革
一、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技工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笔者主要侧重研究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良好的教学评价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品德的进展,也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提高课堂效率。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对经贸类技校生的要求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全面展开,社会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技工院校经贸类专业是以培养服务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技工院校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行,面临三个现实的问题:“招得进、学得好、出得去”,就是新生“招得进”,学生在校期間“学得好”,毕业生“出得去”。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学校就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三者中“学得好”是关键——学得好必定出得去,出得去才招得进。而现阶段,技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这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技工院校经贸类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良好的外贸英语应用能力及处理进出口业务显得尤为重要。
2.学情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的普及、“免费就读”、“普高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技校入学门槛降低,将会导致生源质量下滑,其表现为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及接受能力较差,部分学生是被家长、亲属、老师劝其读书,而自己想读书的愿望不高。然而,国际贸易实务作为技工院校经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具有理论知识面广、实践操作环节多等特点。在实训实习期间,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进出口业务有很强的涉外性,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在从事进出口业务相关岗位群的工作中,表现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及外贸英语的应用能力相对匮乏。
3.传统教学评价片面
传统的考核模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命题期末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考试,老师阅卷给出分数。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知识与技能。尤其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种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说明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无法反映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能力。面对考试,在教师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期末轻平时、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倾向。学生平时不努力,到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情况较普遍,陷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后忘记”的怪圈。学生虽可能分数考得较高但职业能力却很难与其考分匹配,导致“高分低能”。这种考核方式是无法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对实际外贸业务无从下手,无法满足外贸公司对毕业生“来则能干”的要求。
基于上述问题,如何改变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状况,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达到“必需、够用”的学习目的,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改革传统的期末考卷单一性考试方式,应建立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考评指标的规范化。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考评指标,以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态度,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活动中,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有教学就势必要有考核和评估,科学的、合理的测试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反之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考试内容上着重强调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现代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评价方式应侧重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岗位技能和学习过程的考核,把一元、片面、重知识量化(分数)的评价,转为多元、全面、重个性全面发展(认知、技能、情感)的评价。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取平时表现和口试、笔试等相结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等综合评价方法。在具体运用时,要考虑具体的考核内容及测试取向。闭卷考试侧重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理解知识的程度;开卷考试侧重理解、运用、总结知识等综合能力的考评;案例考核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决策能力等等。操作考核是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把职业能力、岗位素质要求和考核评价体系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技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期。
3.融入过程性评价,侧重职业能力培养
国际贸易实务过程性评价主要测试学生进出口货物交易准备、交易商订和交易履行的技能。在测试学生技能的同时,对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由任课教师结合教学进度和岗位能力要求,实施过程化考核。国际贸易实务过程性评价可分为三个项目,如以下所示,要求学生先后完成三个单元测试项目,要求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对学生进行单元技能测试,以了解学生本单元掌握情况。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掌握“进出口业务”职业能力。学生以小组提交项目成果或答题的形式完成各项目的考核。单项考核按百分计,期末综合计分按权重汇总。教师可根据表2过程性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
四、结论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工作应使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评价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现全程、全面,更合理、更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的目标,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无缝接轨。
参考文献
[1]陈志雄、郭赞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9)
[2]徐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对外经贸,2013(8)
[3]方婷婷.国际贸易实务改革之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
[4]曹晶晶、朱华兵.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评价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