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求一种可用于梅毒诊断及疗效考核的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 建立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平行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IgM和IgG抗体,对患者
【机 构】
: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求一种可用于梅毒诊断及疗效考核的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 建立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平行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IgM和IgG抗体,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法为金标准,对临床上疑为梅毒患者的360份血清进行TPHA法和DIGFA法检测对比.结果 用DIGFA法对已确诊为Ⅰ期、Ⅱ期和Ⅲ期梅毒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特异IgM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82.61%(38/46)、100.00%(24/24)和77.78%(14/18);IgG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60.87%(28/46)、91.67%(22/24)和88.89%(16/18);在Ⅰ期梅毒患者血清中特异IgM抗体的阳性率高于1gG抗体(P<0.05),在Ⅱ期和Ⅲ期梅毒患者血清中,两类抗体的阳性率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8例两类抗体均阳性的梅毒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1.5年、2年连续采血,经DIGFA检测连续观察的结果表明,IgM抗体出现较早,阴转较为明显和迅速,治疗后3个月的阴转率就达31.03%(18/58),1年的阴转率可达93.10%(54/58);而IgG抗体出现较晚,阴转缓慢,治疗后1年的阴转率仅为34.48%(20/54).结论 DIGFA是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有效方法,早期梅毒的诊断和疗效考核可检测IgM抗体,而IgG抗体的检测则主要用于回忆性诊断,不适用于判断是否治愈或再感染.
其他文献
目前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广泛使用的定量雾化吸入器(MDI)是以对大气中的臭氧层具有消耗作用的氟氯碳(CFC)为推进剂.根据,CFC将被全球禁止使用,新的不含CFC的MDI必将取代目前广
目的 评价椎间盘造影的形态学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慢性腰腿痛96例,男42例,女54例;年龄24~67岁,平均46.4岁.均行CT椎间盘造影,根据达拉斯CT椎间盘造影评价系统(Dallas dis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丁(L-CN)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T(cTnT)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2004年1~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沈洲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
背景与目的:作者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正常人和食管癌患者蛋白质组差异蛋白分析发现AnnexinⅡ是主要差异候选蛋白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
根据CAD系统的功能特点,应用适当的策略,利用CAD技术进行设计,通过优化组合、模拟和精确的分析计算使得产品的质量在设计过程中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保障.应用CAD技术,可以
研究不同偶联方法制备的力达霉素(LDM)与抗IV型胶原酶单抗3G11免疫偶联物的选择性抗肿瘤作用。采用SPDP和SMBS作为偶联剂,将LDM辅基蛋白69位赖氨酸与2-亚氨基四氢噻吩修饰的
目的分析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apo)A5 c.553G>T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201例冠
工业生产过程的机电控制系统实现需要经过长期的准备工作,做好现场设备安装、线路铺设、配电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最终联调等一系列过程,其中的机
目的分析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肿瘤相关因素,为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4月至2006年2月间251例肝细胞癌肝移植病例,Kaplan-Meier生存率统计
目的探讨使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LMS法)建立并比较乌鲁木齐市7~18岁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