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6日,湖南省常德市卫生局郑家火局长率领该市多家医院的院长一行7人,专程赶到厦门,参加在此间由厦门市卫生局、《计算机世界》报共同主办的计算机世界2010年“新卫生论坛”系列之二——“区域卫生信息化规划与实战高峰论坛”。作为中部省份的地级市,常德市即将大举建设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平台。
在此次参会的诸多城市当中,像常德市这样有着明确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投资规划的不在少数。石家庄、南京、宁波、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都在紧张地推进当中。区域卫生信息化正在从原来的星星之火快速蔓延,燎原之势逐渐形成。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格局正呈现井喷态势,其基本特点表现为:由点及面、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张。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卫生信息化人士齐聚一堂,用户和厂商的热情都很高涨,区域卫生的热度可见一斑。
如火如荼 不差钱
“以往,医院信息化就像是潜伏在水下的大鱼,你看得到鱼的踪迹,却很难捕获到大鱼;如今,区域卫生信息化则像是一条条浮在水面上的鲸鱼,一捞一个准!”这是某国际知名IT公司销售经理的感受。
作为服务居民健康、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支撑政府决策的卫生信息平台,与以往医院信息化投资主体不同的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2009年1月,国家明确了三年总计投入8500亿元的医改方案,伴随着这些真金白银的逐步落实到位,区域卫生信息化必将快速蔓延,一条条“鲸鱼”也将逐步浮出水面。
政策导向,是导致区域卫生信息化如火如荼的首要因素。2010年1月初在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卫生部发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最强音。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到关于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思路和重点工作时,再次明确:“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
其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根基。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各自开发、各自建设的状态,由此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要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必须依靠区域卫生平台。
第三,区域卫生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现在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村及社区的医疗资源比较稀缺,通过区域卫生的规划和联动,可以改善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
目前,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投资规模动辄数千万元到亿元不等,各级财政支持的力度日益加大。在卫生信息化终于显得“不差钱”的时候,如何花好钱,却成为考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难题。有些地方手里攥着钱,却不知道如何花、如何见效益,担心把手里的钱打了水漂。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对整个组织体系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行为模式的创新,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区域范围的应用。”据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介绍,“奥巴马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个被称为“IT救市”的方案中有一个焦点:推行健康档案电子化。美国近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成功率近30%,而完全失败者占四分之一;耗资120亿英磅的英国国家医疗信息化项目运行效果不佳。”
不可否认,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普遍面临规划制订难、人才与经验不足、顶层设计与见效预期之间的突出矛盾。而且,越是在国家准备大举投入的形势下,越需要探讨解决一系列现实中各地在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也是本次新卫生论坛的初衷。
落地难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不必多说,对此各级政府都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如何将这种“认识”落地、如何做好需求和规划、如何实施好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却是个大难题。本次新卫生论坛吸引了很多地市的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他们都是来“取经”的,希望能为即将或正在开展的区域卫生项目指点迷津。
“建档”被很多人认为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落地的首要内容,当前,很多地方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实际上,建档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档案是终身的、动态的、可以管理的、可以维护的,否则就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死档”,第一次建完以后,后面基本上没有更新和使用。如何将“死档”变活?在厦门,通过面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平台,可以将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结果自动转化成为社区的健康档案,由此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的、可持续更新。
“做好全盘规划。”这是很多专家都谈到的观点。这样可以避免重复、避免折腾,目前很多不必要的折腾都是没有全盘规划惹的祸,不少地区的项目都只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要建设有生命力的系统。”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电子病历委员会名誉主任任连仲强调:“这类系统是不断扩展、不断完善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必须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系统建设的重点要放在服务项目开发和运用上。”“主管者、建设者要重点盯住让医护人员和百姓受益的服务项目的研发,应用项目的开发需要技术与业务的深度结合,应用项目的应用需要艰苦的组织工作、协调工作、规范和制度的制定工作。”任连仲说。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认为,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一定要做好资源规划,就是在研究确定区域卫生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解决:信息从哪里来?怎么来?(构建包括所有卫生单位的信息系统。)信息储存在哪里?怎么储存?(按医院属地存在两级平台,符合信息标准。)信息为谁服务?怎么利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公众、政府和第三方问题。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平台 服务”。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冯东雷博士认为,“通过平台的先行启动建设可以规范和指导基层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解决各条线业务的烟囱状态;各区县内部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市级层面要并行推进,在条件成熟时,按照标准与市级平台和应用实现对接。”
锐捷网络医疗行业技术咨询杨靖总结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三种模式:一是一步到位,一次性将数据中心建好,将健康档案、一卡通、双向转诊、社区、妇幼、远程医疗等业务全部实现;二是点到为止,健康档案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选择一项业务(如一卡通或社区与医院的信息共享),其目的是将健康档案用起来;三是孤注一掷,很多区域先不考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就只是针对某项业务实现全市的信息化,接入机构可能是该市内的所有与此业务相关的机构,譬如北京市2009年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只有一项单独业务,但把北京300多家社区机构全部连入平台。
怎样可持续发展?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是一个过程,是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绝不是一项工程,验收了事。”任连仲如是说。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在运营机制上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陈金雄认为,当系统建成后,运营模式应该转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特别是企业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有个误区,因为老百姓对医疗行业有意见,所以什么增值服务都不敢开展,其实老百姓是反对乱收费,只要是合理的、确能提升服务水平的增值服务老百姓应该还是欢迎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陈金雄提出了从“卖资源”到“卖服务”的转变:“预约挂号收费老百姓为什么反感,因为专家资源非常有限,通过预约平台把专家资源卖出去,老百姓当然有意见,那是在卖资源;而通过信息平台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短信提醒、查询等适当收取短信费用,相信应该还是可行的,这就是卖服务。”
厦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正在从“解决看病问题”走向“服务一生健康”。“这要求我们一定要解决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而言:首先,系统必须可扩展、可升级、可以和新的业务子系统无缝或很好对接;其次,必须考虑系统与各种医疗保险系统、民政信息系统、公安户籍信息系统、计划生育服务信息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的兼容;再次,必须能够经历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考验,所储存的居民健康数据要保证数十年都可以使用。”孙卫表示。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成熟度应该分级。”这是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的观点,他认为,无论从复杂性、还是专业性这两方面考虑都应该对其进行分级考量。用友医疗副总裁徐春华也提出了分层的观点:第一层是医疗卫生业务集中化应用,重在消除信息孤岛,业务平台化应用、数据集中化存储;第二层是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化应用,建立区域级数据中心,消除烟囱,数据要动起来;第三层是全区域业务智能化应用,全区域、全单位、全民参与。
另一方面,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培养使用者的应用需求也是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探索应用需求,需要政府在应用需求上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培养。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在这方面深有感触,长宁区正在试点“家庭医生责任制”,将原来的“全科医生”改为“家庭责任医生”,并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每个家庭责任医生要与将近1000户家庭签约,负责这1000户家庭成员的健康、保健、医疗等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事情。家庭医生们明确表示:“要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既离不开我们自身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信息系统,否则根本没办法全面了解1000户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
长宁区还大胆尝试搞“科研擂台赛”,鼓励大家来探索和挖掘各种各样的应用需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郑涛举了“慢性病业务管理系统”的例子,这就是科研擂台赛的成果,它实现了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疾控的流程联动。
人才从哪里来?
“缺人,缺合格的人!”在此次新卫生论坛上,很多与会嘉宾都表达了这个观点。“现在特别需要一个黄埔军校,要一支正规部队把这个行业统一了,只有把卫生信息化作为一个学科,这个行业才有发展,否则这个行业永远进入不到主流。”王晖慷慨陈词。
卫生信息化是最复杂的行业信息化领域,卫生信息化人才是推进新医改方案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目前却不太重视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培训和学科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人才问题日益紧迫。
各地卫生信息中心的人员编制都比较紧缺,据介绍,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有13个编制、8个人;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有45个编制,但其中搞信息化的人只有三分之一。“北京市的情况在全国来看可能是最好的,我们有市级的信息中心,下面的各区县也有信息中心。”据王晖介绍,他们早就意识到了人才不足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近年来,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在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首先就是培养。“我们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了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面向全国招生,今年已经招收了7个硕士研究生。”王晖介绍说,“此外还有短期培训,我们把医疗机构最需要的课程做成学分,并出台一些相关文件,要求从业人员按时参加我们的培训。我们还在信息中心下面专门成立了北京地区医疗技术人员协会,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
其次是出台医院计算机部门的人力配置标准规范。按照IT系统的规模、IT工作量等指标,指导各医疗单位配齐IT人员。
第三就是做人员准入,给每一个岗位定好要求。正如王晖所说:“信息中心不是安排人的地方,也不是塞关系的地方,它是一个干活的部门,必须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能进来。”
当前,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步入深水区,各地对于人才不足的问题都有着切身的体会,也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编制不够怎么办?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解决之道是,把优秀的人才招聘过来,放在医院里,然后组织这些人才一起干事情。上海市长宁区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组织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网管员例会制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石家庄市卫生局党委书记赵春来在会议现场就发出了求贤纳士的呼声:“希望与会嘉宾给我们推荐优秀的卫生信息化人才。”
标准如何落地?
今年,厦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贯标——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改造。厦门也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全面按照卫生部最新标准建立并运用标准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与统计分析的城市。
“我们按照卫生部关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最新标准,推进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及相关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改造,建立相应的标准数据库。”孙卫介绍,由于当时缺乏相关的国家数据标准,所以我们采用逐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系统建设,参照相关的国际(HL7、IHE)和国家标准(卫生部标准数据集)等制定了厦门市市民健康档案标准。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包容不同异构体的系统,一个可以对多种渠道来源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系统。而要达到这些功能要求,必须对交换的数据信息统一标准。2009年,卫生部出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那么,如何保证这些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地执行,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话题。
曾担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的饶克勤在会上表示,“目前这些标准和规范都是试行的,试行的目的就是通过试点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实际上,在试行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地方提出了不少修改和完善的意见,我们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对这些试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修订,以逐步形成卫生部的标准,有一些标准还会成为国标。”
标准有了,如何去用?饶克勤认为,推动标准落地有两个主要手段。一是国家立项、给钱,据介绍,今年将有七八百亿元的资金用于区域信息化项目。如果某个地区要按照国家的立项标准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时候,你必须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来实施,会有专家来审查你的规划,否则就拿不到项目资金。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标准和规范自然就会落地。二是推广试点地区的经验,我们不是推广试点地区的IT技术,而是推广试点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的标准和规范。
数据要有效共享
何为有效共享?它至少应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数据被完好无损、安全可靠地保存起来,这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数据可以被各个需求方有效地分析和使用,进而充分发挥出数据的价值和效用。
第一层面:可靠存储
“当前用户更加关注数据共享的效率,具体而言包括:数据的生成与系统发布、数据的安全性和原始性、数据的保存时间以及更大的共享范围。”惠普企业业务集团技术顾问刘刚表示。
刘刚简单介绍了加拿大的数据共享情况,有19个数据中心覆盖加拿大全境,以LONDON这个加拿大最大的医院组织为例,它分布在三个地点,机构成员超过8000个,存储了700万病人的健康信息,日常访问量是60万。为了满足大范围、大容量的数据共享需求,惠普提出了四种关键性技术:一是虚拟化路径,文件数据保存在分散的物理设备中,文件数据访问路径由系统统一管理,系统内部路径透明;二是功能整合,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访问,简化复杂的归档与备份系统,关注单一存储池并发性能;三是多重数据保护,包括ECC、WORM、电子签名、自动拷贝;四是网格化架构,使用低成本的操作平台,通过海量节点线性提升性能和存储容量。
存储虚拟化技术被广泛关注。主要有三种方式来实现存储虚拟化:基于主机的虚拟化、基于网络的虚拟化、基于存储的虚拟化。Infortrend中国区产品经理李剑认为,传统存储的弊端可以用16各字来概括:“分散硬件 信息孤岛 复杂环境 无限投入”,有了存储虚拟化之后,则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存储可靠、保护完善、成本合理”。
第二层面:数据挖掘
信息资源只有被充分地开发利用才能发挥出价值,数据辅助决策远比局部应用的作用大得多。对此,厦门和上海长宁纷纷进行了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的探索和尝试。
孙卫介绍说:“厦门市在统一的标准数据库基础上实现了实时数据库与挖掘数据库的分离,建立各类主题数据库,如以病种、病历质量、费用等为主题,实现数据挖掘、分析,进而实现增值服务和初级智能的统计、分析等。”
上海长宁区的做法是:多系统信息挖掘,完成管理控制和业务操作信息的整合。据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介绍,多系统信息挖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业务统计,实时的业务统计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经济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状况、收支合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为收支两条线的贯彻执行情况提供分析依据;(3)区域健康档案,2007年建成的区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区80万居民健康档案和16家医疗机构内的病史诊疗信息的整合和统一调阅;(4)医联信息,2008年和上海市申康医联工程进行对接,实现了申康23家三级医院居民诊疗信息的调阅;(5)区域信息,实时提醒的智能化的门诊质量缺陷提醒功能,譬如:健康档案调阅提醒、近期同类检查检验提醒、诊疗规范提醒等,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为医疗服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如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医疗差错、促进诊疗规范、规范门诊处方等;(6)居民健康资讯,居民通过Internet登录该平台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信息、在区域内16家医院的病史记录,并通过抽取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居民智能地推送各种健康服务(健康提醒、导医服务)。
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 饶克勤
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 张守臣
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 孙卫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
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殷伟东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 郑静
CMIA电子病历委员会名誉主任任连仲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技术顾问 刘刚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冯东雷博士
Infortrend中国区产品经理 李剑
锐捷网络医疗行业技术咨询杨靖
用友医疗副总裁 徐春华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裁梁继有
《计算机世界》报副总编辑、
《新卫生》专刊主编 朱小兵
栏目主持:谭啸 [email protected]
网址:www.chinanewhealth.cn
微博:t.sina.com.cn/newhealth
每周卫事
信息化促军队卫生经济管理精细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取得了重要进展。9月26日—29日,由总后卫生部主办、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协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承办的全军医院成本核算软件培训暨卫生经济管理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学习了军队医院核算软件,并交流了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军队医院经济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朱)
江苏307种药物降价30%左右
日前从江苏省物价局获悉,307种几千个规格的国家基本药物近期将再次降价,降幅或在30%左右。江苏省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前期已经就基本药物调价方案进行了广泛地征求了意见。“就我们看到的征求意见方案而言,在零差率销售的基层医院机构,降幅约在30%左右,有个别药品的降价幅度甚至达到60%左右。”为了进一步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掌握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际购销价格情况,省物价局日前还在全省开展了基本药物价格专项调查,包括国家和省增补的共599个品种,调查一直追溯到2007年时当地的招标价格、购进价格及销售价格等。(来源:《扬子晚报》)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与IBM启动战略合作
9月26日,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与IBM 共同宣布,双方将围绕医疗集团的数据集成平台及整体运营管控平台建设展开深入合作。此次合作将促进医疗集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及精细化管理。当天,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马鞍山市人民政府、马鞍山市经信委、马鞍山市卫生局及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的各位领导及IBM多位医疗行业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总院长何少锋介绍,马鞍山市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域一直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探索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马鞍山模式,市立医疗集团在管理精细化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有迫切的需求。(朱)
在此次参会的诸多城市当中,像常德市这样有着明确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投资规划的不在少数。石家庄、南京、宁波、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都在紧张地推进当中。区域卫生信息化正在从原来的星星之火快速蔓延,燎原之势逐渐形成。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格局正呈现井喷态势,其基本特点表现为:由点及面、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张。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卫生信息化人士齐聚一堂,用户和厂商的热情都很高涨,区域卫生的热度可见一斑。
如火如荼 不差钱
“以往,医院信息化就像是潜伏在水下的大鱼,你看得到鱼的踪迹,却很难捕获到大鱼;如今,区域卫生信息化则像是一条条浮在水面上的鲸鱼,一捞一个准!”这是某国际知名IT公司销售经理的感受。
作为服务居民健康、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支撑政府决策的卫生信息平台,与以往医院信息化投资主体不同的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2009年1月,国家明确了三年总计投入8500亿元的医改方案,伴随着这些真金白银的逐步落实到位,区域卫生信息化必将快速蔓延,一条条“鲸鱼”也将逐步浮出水面。
政策导向,是导致区域卫生信息化如火如荼的首要因素。2010年1月初在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卫生部发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最强音。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到关于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思路和重点工作时,再次明确:“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
其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根基。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各自开发、各自建设的状态,由此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要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必须依靠区域卫生平台。
第三,区域卫生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现在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村及社区的医疗资源比较稀缺,通过区域卫生的规划和联动,可以改善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
目前,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投资规模动辄数千万元到亿元不等,各级财政支持的力度日益加大。在卫生信息化终于显得“不差钱”的时候,如何花好钱,却成为考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难题。有些地方手里攥着钱,却不知道如何花、如何见效益,担心把手里的钱打了水漂。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对整个组织体系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行为模式的创新,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区域范围的应用。”据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介绍,“奥巴马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个被称为“IT救市”的方案中有一个焦点:推行健康档案电子化。美国近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成功率近30%,而完全失败者占四分之一;耗资120亿英磅的英国国家医疗信息化项目运行效果不佳。”
不可否认,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普遍面临规划制订难、人才与经验不足、顶层设计与见效预期之间的突出矛盾。而且,越是在国家准备大举投入的形势下,越需要探讨解决一系列现实中各地在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也是本次新卫生论坛的初衷。
落地难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不必多说,对此各级政府都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如何将这种“认识”落地、如何做好需求和规划、如何实施好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却是个大难题。本次新卫生论坛吸引了很多地市的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他们都是来“取经”的,希望能为即将或正在开展的区域卫生项目指点迷津。
“建档”被很多人认为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落地的首要内容,当前,很多地方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实际上,建档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档案是终身的、动态的、可以管理的、可以维护的,否则就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死档”,第一次建完以后,后面基本上没有更新和使用。如何将“死档”变活?在厦门,通过面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平台,可以将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结果自动转化成为社区的健康档案,由此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的、可持续更新。
“做好全盘规划。”这是很多专家都谈到的观点。这样可以避免重复、避免折腾,目前很多不必要的折腾都是没有全盘规划惹的祸,不少地区的项目都只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要建设有生命力的系统。”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电子病历委员会名誉主任任连仲强调:“这类系统是不断扩展、不断完善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必须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系统建设的重点要放在服务项目开发和运用上。”“主管者、建设者要重点盯住让医护人员和百姓受益的服务项目的研发,应用项目的开发需要技术与业务的深度结合,应用项目的应用需要艰苦的组织工作、协调工作、规范和制度的制定工作。”任连仲说。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认为,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一定要做好资源规划,就是在研究确定区域卫生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解决:信息从哪里来?怎么来?(构建包括所有卫生单位的信息系统。)信息储存在哪里?怎么储存?(按医院属地存在两级平台,符合信息标准。)信息为谁服务?怎么利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公众、政府和第三方问题。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平台 服务”。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冯东雷博士认为,“通过平台的先行启动建设可以规范和指导基层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解决各条线业务的烟囱状态;各区县内部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市级层面要并行推进,在条件成熟时,按照标准与市级平台和应用实现对接。”
锐捷网络医疗行业技术咨询杨靖总结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三种模式:一是一步到位,一次性将数据中心建好,将健康档案、一卡通、双向转诊、社区、妇幼、远程医疗等业务全部实现;二是点到为止,健康档案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选择一项业务(如一卡通或社区与医院的信息共享),其目的是将健康档案用起来;三是孤注一掷,很多区域先不考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就只是针对某项业务实现全市的信息化,接入机构可能是该市内的所有与此业务相关的机构,譬如北京市2009年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只有一项单独业务,但把北京300多家社区机构全部连入平台。
怎样可持续发展?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是一个过程,是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绝不是一项工程,验收了事。”任连仲如是说。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在运营机制上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陈金雄认为,当系统建成后,运营模式应该转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特别是企业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有个误区,因为老百姓对医疗行业有意见,所以什么增值服务都不敢开展,其实老百姓是反对乱收费,只要是合理的、确能提升服务水平的增值服务老百姓应该还是欢迎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陈金雄提出了从“卖资源”到“卖服务”的转变:“预约挂号收费老百姓为什么反感,因为专家资源非常有限,通过预约平台把专家资源卖出去,老百姓当然有意见,那是在卖资源;而通过信息平台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短信提醒、查询等适当收取短信费用,相信应该还是可行的,这就是卖服务。”
厦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正在从“解决看病问题”走向“服务一生健康”。“这要求我们一定要解决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而言:首先,系统必须可扩展、可升级、可以和新的业务子系统无缝或很好对接;其次,必须考虑系统与各种医疗保险系统、民政信息系统、公安户籍信息系统、计划生育服务信息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的兼容;再次,必须能够经历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考验,所储存的居民健康数据要保证数十年都可以使用。”孙卫表示。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成熟度应该分级。”这是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的观点,他认为,无论从复杂性、还是专业性这两方面考虑都应该对其进行分级考量。用友医疗副总裁徐春华也提出了分层的观点:第一层是医疗卫生业务集中化应用,重在消除信息孤岛,业务平台化应用、数据集中化存储;第二层是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化应用,建立区域级数据中心,消除烟囱,数据要动起来;第三层是全区域业务智能化应用,全区域、全单位、全民参与。
另一方面,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培养使用者的应用需求也是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探索应用需求,需要政府在应用需求上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培养。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在这方面深有感触,长宁区正在试点“家庭医生责任制”,将原来的“全科医生”改为“家庭责任医生”,并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每个家庭责任医生要与将近1000户家庭签约,负责这1000户家庭成员的健康、保健、医疗等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事情。家庭医生们明确表示:“要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既离不开我们自身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信息系统,否则根本没办法全面了解1000户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
长宁区还大胆尝试搞“科研擂台赛”,鼓励大家来探索和挖掘各种各样的应用需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郑涛举了“慢性病业务管理系统”的例子,这就是科研擂台赛的成果,它实现了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疾控的流程联动。
人才从哪里来?
“缺人,缺合格的人!”在此次新卫生论坛上,很多与会嘉宾都表达了这个观点。“现在特别需要一个黄埔军校,要一支正规部队把这个行业统一了,只有把卫生信息化作为一个学科,这个行业才有发展,否则这个行业永远进入不到主流。”王晖慷慨陈词。
卫生信息化是最复杂的行业信息化领域,卫生信息化人才是推进新医改方案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目前却不太重视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培训和学科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人才问题日益紧迫。
各地卫生信息中心的人员编制都比较紧缺,据介绍,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有13个编制、8个人;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有45个编制,但其中搞信息化的人只有三分之一。“北京市的情况在全国来看可能是最好的,我们有市级的信息中心,下面的各区县也有信息中心。”据王晖介绍,他们早就意识到了人才不足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近年来,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在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首先就是培养。“我们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了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面向全国招生,今年已经招收了7个硕士研究生。”王晖介绍说,“此外还有短期培训,我们把医疗机构最需要的课程做成学分,并出台一些相关文件,要求从业人员按时参加我们的培训。我们还在信息中心下面专门成立了北京地区医疗技术人员协会,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
其次是出台医院计算机部门的人力配置标准规范。按照IT系统的规模、IT工作量等指标,指导各医疗单位配齐IT人员。
第三就是做人员准入,给每一个岗位定好要求。正如王晖所说:“信息中心不是安排人的地方,也不是塞关系的地方,它是一个干活的部门,必须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能进来。”
当前,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步入深水区,各地对于人才不足的问题都有着切身的体会,也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编制不够怎么办?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解决之道是,把优秀的人才招聘过来,放在医院里,然后组织这些人才一起干事情。上海市长宁区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组织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网管员例会制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石家庄市卫生局党委书记赵春来在会议现场就发出了求贤纳士的呼声:“希望与会嘉宾给我们推荐优秀的卫生信息化人才。”
标准如何落地?
今年,厦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贯标——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改造。厦门也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全面按照卫生部最新标准建立并运用标准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与统计分析的城市。
“我们按照卫生部关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最新标准,推进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及相关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改造,建立相应的标准数据库。”孙卫介绍,由于当时缺乏相关的国家数据标准,所以我们采用逐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系统建设,参照相关的国际(HL7、IHE)和国家标准(卫生部标准数据集)等制定了厦门市市民健康档案标准。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包容不同异构体的系统,一个可以对多种渠道来源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系统。而要达到这些功能要求,必须对交换的数据信息统一标准。2009年,卫生部出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那么,如何保证这些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地执行,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话题。
曾担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的饶克勤在会上表示,“目前这些标准和规范都是试行的,试行的目的就是通过试点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实际上,在试行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地方提出了不少修改和完善的意见,我们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对这些试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修订,以逐步形成卫生部的标准,有一些标准还会成为国标。”
标准有了,如何去用?饶克勤认为,推动标准落地有两个主要手段。一是国家立项、给钱,据介绍,今年将有七八百亿元的资金用于区域信息化项目。如果某个地区要按照国家的立项标准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时候,你必须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来实施,会有专家来审查你的规划,否则就拿不到项目资金。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标准和规范自然就会落地。二是推广试点地区的经验,我们不是推广试点地区的IT技术,而是推广试点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的标准和规范。
数据要有效共享
何为有效共享?它至少应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数据被完好无损、安全可靠地保存起来,这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数据可以被各个需求方有效地分析和使用,进而充分发挥出数据的价值和效用。
第一层面:可靠存储
“当前用户更加关注数据共享的效率,具体而言包括:数据的生成与系统发布、数据的安全性和原始性、数据的保存时间以及更大的共享范围。”惠普企业业务集团技术顾问刘刚表示。
刘刚简单介绍了加拿大的数据共享情况,有19个数据中心覆盖加拿大全境,以LONDON这个加拿大最大的医院组织为例,它分布在三个地点,机构成员超过8000个,存储了700万病人的健康信息,日常访问量是60万。为了满足大范围、大容量的数据共享需求,惠普提出了四种关键性技术:一是虚拟化路径,文件数据保存在分散的物理设备中,文件数据访问路径由系统统一管理,系统内部路径透明;二是功能整合,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访问,简化复杂的归档与备份系统,关注单一存储池并发性能;三是多重数据保护,包括ECC、WORM、电子签名、自动拷贝;四是网格化架构,使用低成本的操作平台,通过海量节点线性提升性能和存储容量。
存储虚拟化技术被广泛关注。主要有三种方式来实现存储虚拟化:基于主机的虚拟化、基于网络的虚拟化、基于存储的虚拟化。Infortrend中国区产品经理李剑认为,传统存储的弊端可以用16各字来概括:“分散硬件 信息孤岛 复杂环境 无限投入”,有了存储虚拟化之后,则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存储可靠、保护完善、成本合理”。
第二层面:数据挖掘
信息资源只有被充分地开发利用才能发挥出价值,数据辅助决策远比局部应用的作用大得多。对此,厦门和上海长宁纷纷进行了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的探索和尝试。
孙卫介绍说:“厦门市在统一的标准数据库基础上实现了实时数据库与挖掘数据库的分离,建立各类主题数据库,如以病种、病历质量、费用等为主题,实现数据挖掘、分析,进而实现增值服务和初级智能的统计、分析等。”
上海长宁区的做法是:多系统信息挖掘,完成管理控制和业务操作信息的整合。据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介绍,多系统信息挖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业务统计,实时的业务统计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经济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状况、收支合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为收支两条线的贯彻执行情况提供分析依据;(3)区域健康档案,2007年建成的区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区80万居民健康档案和16家医疗机构内的病史诊疗信息的整合和统一调阅;(4)医联信息,2008年和上海市申康医联工程进行对接,实现了申康23家三级医院居民诊疗信息的调阅;(5)区域信息,实时提醒的智能化的门诊质量缺陷提醒功能,譬如:健康档案调阅提醒、近期同类检查检验提醒、诊疗规范提醒等,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为医疗服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如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医疗差错、促进诊疗规范、规范门诊处方等;(6)居民健康资讯,居民通过Internet登录该平台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信息、在区域内16家医院的病史记录,并通过抽取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居民智能地推送各种健康服务(健康提醒、导医服务)。
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 饶克勤
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 张守臣
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 孙卫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
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殷伟东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 郑静
CMIA电子病历委员会名誉主任任连仲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技术顾问 刘刚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冯东雷博士
Infortrend中国区产品经理 李剑
锐捷网络医疗行业技术咨询杨靖
用友医疗副总裁 徐春华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裁梁继有
《计算机世界》报副总编辑、
《新卫生》专刊主编 朱小兵
栏目主持:谭啸 [email protected]
网址:www.chinanewhealth.cn
微博:t.sina.com.cn/newhealth
每周卫事
信息化促军队卫生经济管理精细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取得了重要进展。9月26日—29日,由总后卫生部主办、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协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承办的全军医院成本核算软件培训暨卫生经济管理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学习了军队医院核算软件,并交流了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军队医院经济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朱)
江苏307种药物降价30%左右
日前从江苏省物价局获悉,307种几千个规格的国家基本药物近期将再次降价,降幅或在30%左右。江苏省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前期已经就基本药物调价方案进行了广泛地征求了意见。“就我们看到的征求意见方案而言,在零差率销售的基层医院机构,降幅约在30%左右,有个别药品的降价幅度甚至达到60%左右。”为了进一步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掌握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际购销价格情况,省物价局日前还在全省开展了基本药物价格专项调查,包括国家和省增补的共599个品种,调查一直追溯到2007年时当地的招标价格、购进价格及销售价格等。(来源:《扬子晚报》)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与IBM启动战略合作
9月26日,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与IBM 共同宣布,双方将围绕医疗集团的数据集成平台及整体运营管控平台建设展开深入合作。此次合作将促进医疗集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及精细化管理。当天,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马鞍山市人民政府、马鞍山市经信委、马鞍山市卫生局及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的各位领导及IBM多位医疗行业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总院长何少锋介绍,马鞍山市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域一直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探索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马鞍山模式,市立医疗集团在管理精细化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有迫切的需求。(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