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患者在应激状态下或手术过程中的糖代谢变化通常是难以预料的,以至于围术期发生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增加,这就增加了患者手术、麻醉的风险。因此,围术期的血糖调节就显得至关重要。
手术前的高血糖控制
1.小手术前的血糖调节:平时用口服降糖药就能将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术前应维持原有治疗。平时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如果手术可以择期,应当将血糖控制达标后再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用口服降糖药调节血糖需要的时间较长。因为每调节一次口服降糖药,血糖的最终结果需3~4 周以后才能知道,即一个月调一次药,血糖需要调若干次才能达标。如果手术不允许延期太长,则应改用胰岛素治疗,大约2~3周就可以将血糖达标。
2.中等以上手术前血糖的调节:中等以上的手术的患者病情往往比较重,患者此时情绪容易紧张,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升糖水平也相应增高,血糖自然要比平时高出许多。这时用口服降糖药调节血糖往往是无效的。如果可以择期手术,应当及时用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后再手术。
需引起注意的是,有时患者住进手术科室病房后,医生认为患者的血糖太高不宜手术。由于血糖的调节是非常专业、细致的过程,手术科室往往做不到这样细致的梳理,最终导致血糖调节的时间延长,甚至是调节得不理想。因此,可以择期手术的患者最好先到内分泌科病房住院治疗,保证用最短的时间将血糖调好后,再尽快转科手术,这样对患者来说既安全又经济。
3.急症手术前血糖的调节:需急症手术的患者病情往往非常严重,此时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升糖水平升高,尤其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量极高,血糖水平也相应增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如果病情允许拖延几个小时再手术,在这几个小时内应尽可能地把血糖降到理想程度,起码降到一定程度再手术,以提高安全系数。但是血糖不宜降得太快,应每小时降低2.78~5.6mmol/L (50~100mg/dl)。
手术中的高血糖控制
对于需要立即手术的患者,则应在麻醉和手术的过程中逐渐降糖。同样,降糖的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脑水肿。
手术中是患者应激状态最严重的时刻,此时的血糖升高、降低的因素错综复杂。因此,手术期间要不断地监测血糖,随时调整胰岛素的输入量。
1.降糖的方法是用针筒泵单独开放静脉输入胰岛素。当血糖>11.1~13.9mmol/L(200~250mg/dl)时,胰岛素以每小时4~8单位(平均每小时6单位)速度输入。此时输入液体的种类应是0.9%盐水及适量的氯化钾。输入的速度以麻醉和手术的需要、脱水情况及心功能等情况而定。
2.手术中要不断地监测患者的指血血糖,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当血糖≤11.1~13.9mmol/L (200~250mg/dl)时,停止针筒泵输入胰岛素,但不要撤掉。此时输入液体的种类应是含糖的液体,该液体中按3克葡萄糖给予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加入胰岛素及适量的氯化钾。如果血糖仍高,可以再启用针筒泵适当补充输入胰岛素。
手术后的高血糖控制
术后患者要度过最难受的阶段,此时的应激状态也非常严重,升糖水平仍很高,在禁食输液阶段需要基础胰岛素的剂量仍然较大。随着病情的好转,伤口的愈合,应激状态逐渐好转,升糖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血糖也随之下降,基础胰岛素的用量也相应减少。
1.禁食阶段胰岛素的用法:将一天输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保持一致,以每3~4克葡萄糖给予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加入液体中,并加入适量氯化钾。每2~4小时监测一次血糖。若血糖偏高,再适当地加大胰岛素的浓度;或最好用针筒泵另开放一条输液管道,补充注射适量胰岛素,这样可以保证随时调节胰岛素的注入量。
2.当患者能够进食,可以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开始进食少时,胰岛素用量少,随着进食量的增加,胰岛素用量也要增加。此时如果仍需输液,液体中的胰岛素用法同上。
3.当患者伤口完全愈合,应激状态完全消失,可以根据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决定是否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编辑/杨洁)
手术前的高血糖控制
1.小手术前的血糖调节:平时用口服降糖药就能将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术前应维持原有治疗。平时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如果手术可以择期,应当将血糖控制达标后再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用口服降糖药调节血糖需要的时间较长。因为每调节一次口服降糖药,血糖的最终结果需3~4 周以后才能知道,即一个月调一次药,血糖需要调若干次才能达标。如果手术不允许延期太长,则应改用胰岛素治疗,大约2~3周就可以将血糖达标。
2.中等以上手术前血糖的调节:中等以上的手术的患者病情往往比较重,患者此时情绪容易紧张,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升糖水平也相应增高,血糖自然要比平时高出许多。这时用口服降糖药调节血糖往往是无效的。如果可以择期手术,应当及时用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后再手术。
需引起注意的是,有时患者住进手术科室病房后,医生认为患者的血糖太高不宜手术。由于血糖的调节是非常专业、细致的过程,手术科室往往做不到这样细致的梳理,最终导致血糖调节的时间延长,甚至是调节得不理想。因此,可以择期手术的患者最好先到内分泌科病房住院治疗,保证用最短的时间将血糖调好后,再尽快转科手术,这样对患者来说既安全又经济。
3.急症手术前血糖的调节:需急症手术的患者病情往往非常严重,此时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升糖水平升高,尤其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量极高,血糖水平也相应增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如果病情允许拖延几个小时再手术,在这几个小时内应尽可能地把血糖降到理想程度,起码降到一定程度再手术,以提高安全系数。但是血糖不宜降得太快,应每小时降低2.78~5.6mmol/L (50~100mg/dl)。
手术中的高血糖控制
对于需要立即手术的患者,则应在麻醉和手术的过程中逐渐降糖。同样,降糖的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脑水肿。
手术中是患者应激状态最严重的时刻,此时的血糖升高、降低的因素错综复杂。因此,手术期间要不断地监测血糖,随时调整胰岛素的输入量。
1.降糖的方法是用针筒泵单独开放静脉输入胰岛素。当血糖>11.1~13.9mmol/L(200~250mg/dl)时,胰岛素以每小时4~8单位(平均每小时6单位)速度输入。此时输入液体的种类应是0.9%盐水及适量的氯化钾。输入的速度以麻醉和手术的需要、脱水情况及心功能等情况而定。
2.手术中要不断地监测患者的指血血糖,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当血糖≤11.1~13.9mmol/L (200~250mg/dl)时,停止针筒泵输入胰岛素,但不要撤掉。此时输入液体的种类应是含糖的液体,该液体中按3克葡萄糖给予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加入胰岛素及适量的氯化钾。如果血糖仍高,可以再启用针筒泵适当补充输入胰岛素。
手术后的高血糖控制
术后患者要度过最难受的阶段,此时的应激状态也非常严重,升糖水平仍很高,在禁食输液阶段需要基础胰岛素的剂量仍然较大。随着病情的好转,伤口的愈合,应激状态逐渐好转,升糖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血糖也随之下降,基础胰岛素的用量也相应减少。
1.禁食阶段胰岛素的用法:将一天输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保持一致,以每3~4克葡萄糖给予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加入液体中,并加入适量氯化钾。每2~4小时监测一次血糖。若血糖偏高,再适当地加大胰岛素的浓度;或最好用针筒泵另开放一条输液管道,补充注射适量胰岛素,这样可以保证随时调节胰岛素的注入量。
2.当患者能够进食,可以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开始进食少时,胰岛素用量少,随着进食量的增加,胰岛素用量也要增加。此时如果仍需输液,液体中的胰岛素用法同上。
3.当患者伤口完全愈合,应激状态完全消失,可以根据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决定是否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