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下)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_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学——沙漠玫瑰的开放
  我把史学放在最后。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以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烂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的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好,我就把这个团枯干的草,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松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叁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色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大叫出声,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的说,这一把杂草,你们干嘛呀?我楞住了。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不认识过去,不理解现在,不能判断未来,你又有什么资格来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
  对于历史我是一个非常愚笨的、非常晚熟的学生。四十岁之后,才发觉自己的不足。写“野火”的时候我只看孤立的现象,就是说,沙漠玫瑰放在这里,很丑,我要改变你,因为我要一朵真正芬芳的玫瑰。四十岁之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批评,而在于: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这个事件在更大的坐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它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横的跟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批判。
  了解这一点之后,对于这个社会的教育系统和传播媒体所给你的许许多多所谓的知识,你发现,恐怕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半真半假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从小就认为所谓西方文化就是开放的、民主的、讲究个人价值反抗权威的文化,都说西方是自由主义的文化。用自己的脑子去研究一下欧洲史以后,你就大吃一惊:哪有这回事啊?西方文艺复兴之前是一回事,文艺复兴之后是一回事;启蒙主义之前是一回事,启蒙主义之后又是一回事。然后你也相信过,什么叫中国,什么叫中国国情,就是专制,两千年的专制。你用自己的脑子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就发现,咦,这也是一个半真半假的陈述。中国是专制的吗?朱元璋之前的中国跟朱元璋之后的中国不是一回事的;雍正乾隆之前的中国,跟雍正乾隆之后的中国又不是一回事的,那么你说“中国两千年专制”指的是那一段呢?这样的一个斩钉截铁的陈述有什么意义呢?自己进入历史之后,你纳闷:为什么这个社会给了你那么多半真半假的“真理”,而且不告诉你他们是半真半假的东西?
  对历史的探索势必要迫使你回头去重读原典,用你现在比较成熟的、参考系比较广阔的眼光。重读原典使我对自己变得苛刻起来。有一个大陆作家在欧洲哪一个国家的餐厅吃饭,一群朋友高高兴兴地吃饭,喝了酒,拍拍屁股就走了。离开餐馆很远了,服务生追出来说:“对不起,你们忘了付账。”作家就写了一篇文章大大地赞美欧洲人民族性多么的淳厚,没有人怀疑他们是故意白吃的。要是在咱们中国的话,吃饭忘了付钱人家可能要拿着菜刀出来追你的。
  我写了篇文章带点反駁的意思,就是说,对不起,这可不是民族性、道德水平或文差异的问题。这恐怕根本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比如说如果作家去的欧洲正好是二次大战后粮食严重不足的德国,德国侍者恐怕也要拿着菜刀追出来的。这不是一个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体制结构的问题。
  写了那篇文章之后,我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很有见解。好了,有一天重读原典的时候,翻到一个畅销作家两千多年前写的文章,让我差点从椅子上一跤摔下来。我发现,我的“了不起”的见解,人家两千年前就写过了,而且写得比我还好。这个人是谁呢?
  韩非子要解释的是:我们中国人老是赞美尧舜禅让是一个多么道德高尚的一个事情,但是尧舜“王天下”的时候,他们住的是茅屋,他们穿的是粗布衣服,他们吃的东西也很差,也就是说,他们的享受跟最低级的人的享受是差不多的。然后禹当国王的时候他的劳苦跟“臣虏之劳”也差不多。所以尧舜禹做政治领导人的时候,他们的待遇跟享受和最底层的老百姓差别不大,“以是言之”,那个时候他们很容易禅让,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能享受的东西很少,放弃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笑声)但是“今之县令”,在今天的体制里,仅只是一个县令,跟老百姓比起来,他享受的权力非常大。用二十世纪的语言来说,他有种种“官本位”所赋予的特权,他有终身俸、住房优惠、出国考察金、医疗保险……因为权力带来的利益太大了,而且整个家族都要享受这个好处,谁肯让呢?“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也”,原因不是道德,不是文化,不是民族性,是什么呢?“薄厚之实异也”,实际利益,经济问题,体制结构,造成今天完全不一样的行为。
  看了韩非子的《五蠹篇》之后,我在想,算了,两千年之后你还在写一样的东西,而且自以为见解独到。你,太可笑,太不懂自己的位置了。
  这种衡量自己的“苛刻”,我认为其实应该是一个基本条件。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是对于过去的路有所认识,至少是一个追求。讲到这里我想起艾略特很有名的一篇文学评论,谈个人才气与传统,强调的也是:每一个个人创作成就必须放在文学谱系里去评断才有意义。谱系,就是历史。然而这个标准对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毋宁是困难的,因为长期动荡与分裂造成文化的严重断层,我们离我们的原典,我们的谱系,我们的历史,非常、非常遥远。
  文学、哲学跟史学。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成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茶人喜欢品茶,好茶亦在找好心的人。一款与自己相应的茶,滋养五脏六腑,甘甜、甘露。一旦茶成为知己,几乎一日不品茶,浑身都是不自在。茶,懂人。人,知茶。一壶、一葉、一瑟,二人对饮,相知成趣。中国是茶的故乡,今年9月醒狮国学杂志社主编中道子先生,不经意的走进白茶故里,鬼使神差的走进福建省福鼎市的点头镇、走进福鼎白茶第一村:柏柳村。结识茶人、寻访茶魂、知遇茶的良知,感悟太姥山太姥娘娘的恩德,太姥山白茶的传
期刊
何为公德?何为私德?按梁启超的说法,“独善其身”是私德,“相善其群”就是公德。把“私德外推即为公德”,这又是它们的辩证关系了,这与儒家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出一辙。  儒家学说认为,“君、臣、父、子”,对应的就是“修、齐、治、平”。为“子”时重在修身,为“父”时重在齐家,这与今日的加强自身道德建设,管好自己的家人又不谋而合。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不尊老爱幼,家里整天吵吵闹闹,鸡飞狗跳,哪
期刊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这句话出自刘基的《拟连珠》,其完整表述为:“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忽;老成人丧语典形,而闻者嗤嗤。”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拟连珠》是他仿连珠文体而写的长篇诗作,共六十八首。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才会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
期刊
前面说到了脂肪,这次接着说肥胖。现代人以为肥胖就是形容脂肪多的,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个词。《说文》:“肥,多肉也。”  唐朝人张志和的词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鱼的脂肪很少,鱼肥自然是指鱼的肉多,体形大。旧时北京商贩叫卖时吆喝:“驴肉!肥!”我开始听了就纳闷,驴又不是猪,怎么会有那么多脂肪?要是肉那么肥,怎么有人爱吃?殊不知人家还是遵循古义,说的是肉多
期刊
觀茶
期刊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仅就出版业来说,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每年出版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令人应接不暇。面对这种状况,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更多的书,很多读者便选择了快读的方式,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读的书读完。快读的确能提高阅读效力,但这种方式是否值得推广?还有待商榷。最近读了关于台湾作家王文兴的访谈录,对他所提倡的“慢读法”颇有感慨。  少年时代的王文兴,也和大多同学一样,读书速度很快,
期刊
一  人生是什么?  “不如意事常八九。”  人生中的确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明明已達到成功边缘的挫败,幸福多年只因为一件小事而离散的婚姻,长久奋斗只因为一点疏忽而造成的消沉。  这些事情常常令人恨不得一头撞死,因为这些事情都是无可奈何的。  无可奈何,岂非就是人生中最悲伤的悲伤。  就算你有八百匹五花马、七千件千金裘,都拿去换了美酒,这种无可奈何的悲伤,还是无法消去。  可是人生中无疑还是有很多值
期刊
在孔子的文化生命中,七十是心灵最自由而圆融的阶段。他说自己“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到了七十岁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却处处与人相融,与物相和,与世相安。  孔子从“十又五岁志于学”为发端,其中志字,士下有心,即发心坚持于学习,到七十仍回到“心”,其一生所学,落实在此心之自由从容,圆融安详。这种境界,真如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老来之境,心还是如此温暖而自如。  古人认为“
期刊
中国人对“九”情有独钟,什么“九拜”、“九州”、“九天”、“九龙壁”、“九五之尊”等等。就连许多成语也都与“九”沾上了边,“九曲回肠”、“九牛一毛”、“一言九鼎”,还有官分“九品”,水分“九派”,宗分“九族”等。可见人们对“九”是多么崇拜和重视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九”又是最大的阳数,阳气最盛,所以人们对“九”格外崇尚。再加上“十”为满盈之数,物极必反,满则溢,极盛必衰
期刊
入秋,正是采莲时节。此时若身处江南,赏采莲美景,当是快事。  自古江南水道纵横,湖塘遍布,秋日采莲,也是水乡人家寻常事。接天莲叶间,小舟出没,渔歌互答,玉手如藕,莲蓬轻折,真是满湖风情荡漾,风光迷人。  江南采莲,自古即为文人骚客记叙描述。最早的吟咏,当来自民间。汉乐府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即是一首民歌。  这首民歌,前三句应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