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情感的交融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心理学中指出了它的基本涵义:教师应该重视师生交往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成师生情感交融,以发展和谐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所谓课堂教学中情感交融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达到情感上沟通、融洽,处于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1、发挥情感的迁移功能,促进幼儿学习兴趣
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发现教学实践中有一个这样有趣的现象:当师生情感交融时,小朋友爱老师,就会乐意服从你,听你的话,课堂教学活动效果也较好;如果师生情感不交融,小朋友就不愿意与你亲近,师生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自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度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是情感的迁移功能。
2、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如果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融,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幼儿学习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就会积极,乐观地对待每一件事情,有益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3、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趣的、能够吸引幼儿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为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创设了条件。 教师在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我尝试、小组讨论、集体分享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情感,培养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和终生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
4、了解幼儿,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陈鹤琴老先生就曾经说过:“幼稚园的教师不是私塾的先生,私塾的先生是很尊严的,儿童对于先生是很害怕的,因此,儿童大半不愿意进馆受这种拘束,因此,师生之间有许多隔膜……反过来说,若是教师如同学生的朋友一样,与学生非常接近,同玩,同学习,那么教师就容易明了学生的性格能力,教起来就容易引导,学起来也容易听从了。由此可见,我们只有与幼儿情感交融,才能更深入的做好教育工作。”
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幼儿的情感及需要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拟定教学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摆脱过去的过程设计从书本到儿童的静态模式,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常常有较强的需要,如果注意到幼儿的需要,满足幼儿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的行为,就会引起幼儿的积极情感反应,由此会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1、营造宽松愉悦的情感氛围
新《纲要》提出要考察“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儿童的现状,使目标具有针对性,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合他们内部需要的外部条件”。 愉快的学习必须要在一个令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的。许多幼儿园的公开课上,你会发现,尽管开课的教师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活动新颖,可小朋友们却表情过于紧张,幼儿的学习情绪始终无法调动起来,他们对于教师的各种暗示熟视无睹,教师去赞扬,抚摸孩子头的时候,不但激不起幼儿的愉悦情绪,反而是怯生生的躲避。我认为即使是这位教师设计的活动再新颖,我们也不能说这是节好课,因为他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师生情感交融。我想课堂中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来的,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2、关注儿童的兴趣,使内容更具情趣性
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如何使教育的内容更益于激发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呢?由于我们教师每年面对的儿童是不一样的,儿童生活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只选用那些固定不变的内容来实现教育目标。
3、关注儿童的水平,使方法、途径更具实效性
儿童虽小,也具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领域又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强调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幼儿的情感问题时,教师更不应该刻守教学中提供的现成教育方案,而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选用恰当的方法,通过适合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的途径,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真正获得最佳的发展,从而真正地激发幼儿学习的情感。
4、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使评价更具发展性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如谁好、谁对、谁真能干。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离不开评价,如学得好、谁完成得好……,这样的评价常常是表面的、绝对的、是非性的、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立足于幼儿发展的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分析个体的智力和能力阶段及特点,并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是对幼儿活动的支持和鼓励,也是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
1、循环激发策略。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是:感受——表达——感受——表达。
2、递进激发策略。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是:感受——联想——迁移——表达。
3、交互激发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是:感觉—表达—反思—表达。
四、体会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从一个更客观更实际的角度来观察学生,与学生交往。一位合格的教师会为学生提供语言工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达到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给每一位孩子都提供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肯定,归纳。最后把权力交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达到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目的。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的观念,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避免将成人的观念强加于儿童身上。教师要重新理解“课堂教学”的涵义,即“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要为孩子提供可以动手探索的材料,鼓励孩子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解决问题、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样将学习理解为过程的观念,符合学习是过程性的理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身上,是最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也只有将孩子的学习看作是过程的展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将学生变成真正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充满多种材料,多种选择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智慧的机会。
一、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1、发挥情感的迁移功能,促进幼儿学习兴趣
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发现教学实践中有一个这样有趣的现象:当师生情感交融时,小朋友爱老师,就会乐意服从你,听你的话,课堂教学活动效果也较好;如果师生情感不交融,小朋友就不愿意与你亲近,师生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自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度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是情感的迁移功能。
2、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如果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融,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幼儿学习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就会积极,乐观地对待每一件事情,有益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3、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趣的、能够吸引幼儿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为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创设了条件。 教师在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我尝试、小组讨论、集体分享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情感,培养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和终生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
4、了解幼儿,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陈鹤琴老先生就曾经说过:“幼稚园的教师不是私塾的先生,私塾的先生是很尊严的,儿童对于先生是很害怕的,因此,儿童大半不愿意进馆受这种拘束,因此,师生之间有许多隔膜……反过来说,若是教师如同学生的朋友一样,与学生非常接近,同玩,同学习,那么教师就容易明了学生的性格能力,教起来就容易引导,学起来也容易听从了。由此可见,我们只有与幼儿情感交融,才能更深入的做好教育工作。”
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幼儿的情感及需要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拟定教学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摆脱过去的过程设计从书本到儿童的静态模式,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常常有较强的需要,如果注意到幼儿的需要,满足幼儿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的行为,就会引起幼儿的积极情感反应,由此会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1、营造宽松愉悦的情感氛围
新《纲要》提出要考察“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儿童的现状,使目标具有针对性,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合他们内部需要的外部条件”。 愉快的学习必须要在一个令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的。许多幼儿园的公开课上,你会发现,尽管开课的教师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活动新颖,可小朋友们却表情过于紧张,幼儿的学习情绪始终无法调动起来,他们对于教师的各种暗示熟视无睹,教师去赞扬,抚摸孩子头的时候,不但激不起幼儿的愉悦情绪,反而是怯生生的躲避。我认为即使是这位教师设计的活动再新颖,我们也不能说这是节好课,因为他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师生情感交融。我想课堂中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来的,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2、关注儿童的兴趣,使内容更具情趣性
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如何使教育的内容更益于激发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呢?由于我们教师每年面对的儿童是不一样的,儿童生活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只选用那些固定不变的内容来实现教育目标。
3、关注儿童的水平,使方法、途径更具实效性
儿童虽小,也具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领域又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强调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幼儿的情感问题时,教师更不应该刻守教学中提供的现成教育方案,而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选用恰当的方法,通过适合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的途径,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真正获得最佳的发展,从而真正地激发幼儿学习的情感。
4、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使评价更具发展性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如谁好、谁对、谁真能干。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离不开评价,如学得好、谁完成得好……,这样的评价常常是表面的、绝对的、是非性的、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立足于幼儿发展的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分析个体的智力和能力阶段及特点,并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是对幼儿活动的支持和鼓励,也是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
1、循环激发策略。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是:感受——表达——感受——表达。
2、递进激发策略。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是:感受——联想——迁移——表达。
3、交互激发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是:感觉—表达—反思—表达。
四、体会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从一个更客观更实际的角度来观察学生,与学生交往。一位合格的教师会为学生提供语言工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达到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给每一位孩子都提供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肯定,归纳。最后把权力交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达到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目的。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的观念,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避免将成人的观念强加于儿童身上。教师要重新理解“课堂教学”的涵义,即“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要为孩子提供可以动手探索的材料,鼓励孩子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解决问题、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样将学习理解为过程的观念,符合学习是过程性的理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身上,是最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也只有将孩子的学习看作是过程的展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将学生变成真正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充满多种材料,多种选择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智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