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改革也在持续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加大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合作探究教学方法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科学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促进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具体策略,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合作探究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74
要想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要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合理为学生设置探究问题,所设置的探究问题串应具备循序渐进的特点,针对同一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意见,提升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同时,各小组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要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共同进步。
一、对小组成员配置进行合理优化
要想使合作探究教学法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分组,分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小组内不同学习层次的成员都能得到有效发展,合作探究的模式教学中,小组成员构成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合理,为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组内成员的数学学习成绩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在构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要保证小组内部成员的性别比例合适;其次,允许小组内成员之间在性格以及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因素,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态度方面的因素,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方面的因素,要保证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具备多元化的特征。
小组内成员需要明确分工,对于成员在小组内承担的职责,教师要保证安排的合理性,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安排职务[1]。针对班级中一些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具有较强绘图能力的学生,可以要求其总结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图表。若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数据核算。若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总结并在班级汇报学习成果。若学生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则可以安排学生对组内成员的协作进行全面协调。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使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在一定压力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合作探究活动中,进而使自身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小组整体成绩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合作教學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可忽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班级中一些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及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与班级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主动程度普遍不足,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主思考的意愿普遍不足,只是单纯接受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2]。针对上述情况,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主动融入其中,参与学生的讨论,针对一些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长期处于弱势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鼓励,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积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进行调节,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平等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使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得到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实现有效交流。这样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鼓励小组之间建立良性竞争机制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想整体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就要鼓励小组间进行竞争,在班级内部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教师应该在班级中为每位学生营造民主以及公平的发展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对学生放任不管,要将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在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互相帮助的基础之上。教师通过鼓励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能够使班级中的学生受到激励,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全面激发,为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教师可以尝试在班级内部建立小组积分制度,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定的评分标准,明确哪些情况下小组可以积分,哪些情况下小组需要扣分,积分不仅涉及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态度表现情况,同时也需要涉及小组内弱势学生的进步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对小组的积分情况进行评价,得分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一份奖励。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励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在互帮互助以及竞争的氛围下,实现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精心选择合作教学内容
将合作探究教学法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深化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合作探究模式,使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积极效益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只有外在形式,而缺乏内涵的情况出现。教师在正式开始组织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之前,要全面研究所要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将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魅力能够有更加深入的掌握。 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针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能够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内容不仅涉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同时也要讨论相关问题是否存在其他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进而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时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考试解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自如地应用相关知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3]。在面对一些具有较高难度以及具有较高开放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因为这样的问题往往具备一定的探究价值,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但是,针对一些知识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解决的问题,则需要避免使用合作探究法,进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合作探究热情,使学生对于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对自身学习能力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五、借助阶梯式问题教学法引领学生合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能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合作探究问题是否具有较高的质量。若教师所布置的合作探究问题难度过高或是过低,学生的合作探究积极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相应的教学活动无法发挥其积极效益,为了使这一情况能够得到有效避免,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为学生设计阶梯式的探究问题,具体需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教师在规划课堂教学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尽量在学生熟悉的范围内进行新知识的导入,进而有效降低学生对于复杂以及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要保证学生具备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又要避免学生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保证问题的难度适中。其次,教师要保证在课堂上所提出的不同问题之间能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多为学生设计一些阶梯式的问题。一方面,使所提出的问题能够适应班级中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避免提出的问题难度过高而挫伤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深化對于知识点的理解,使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感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六、重视对学生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
通过合作探究法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难度,使学生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理分工,使小组内每位成员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提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其次,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他们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总结以及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合自主合作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保证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就需要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特征,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互补,另一方面帮助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进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江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46.
[2]孙彦瑾.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教学的价值及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4.
[3]刘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6.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王文君(1985.6— ),男,汉族,甘肃华亭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关键词:合作探究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74
要想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要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合理为学生设置探究问题,所设置的探究问题串应具备循序渐进的特点,针对同一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意见,提升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同时,各小组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要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共同进步。
一、对小组成员配置进行合理优化
要想使合作探究教学法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分组,分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小组内不同学习层次的成员都能得到有效发展,合作探究的模式教学中,小组成员构成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合理,为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组内成员的数学学习成绩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在构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要保证小组内部成员的性别比例合适;其次,允许小组内成员之间在性格以及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因素,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态度方面的因素,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方面的因素,要保证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具备多元化的特征。
小组内成员需要明确分工,对于成员在小组内承担的职责,教师要保证安排的合理性,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安排职务[1]。针对班级中一些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具有较强绘图能力的学生,可以要求其总结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图表。若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数据核算。若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总结并在班级汇报学习成果。若学生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则可以安排学生对组内成员的协作进行全面协调。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使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在一定压力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合作探究活动中,进而使自身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小组整体成绩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合作教學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可忽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班级中一些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及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与班级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主动程度普遍不足,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主思考的意愿普遍不足,只是单纯接受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2]。针对上述情况,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主动融入其中,参与学生的讨论,针对一些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长期处于弱势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鼓励,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积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进行调节,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平等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使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得到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实现有效交流。这样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鼓励小组之间建立良性竞争机制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想整体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就要鼓励小组间进行竞争,在班级内部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教师应该在班级中为每位学生营造民主以及公平的发展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对学生放任不管,要将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在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互相帮助的基础之上。教师通过鼓励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能够使班级中的学生受到激励,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全面激发,为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教师可以尝试在班级内部建立小组积分制度,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定的评分标准,明确哪些情况下小组可以积分,哪些情况下小组需要扣分,积分不仅涉及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态度表现情况,同时也需要涉及小组内弱势学生的进步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对小组的积分情况进行评价,得分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一份奖励。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励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在互帮互助以及竞争的氛围下,实现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精心选择合作教学内容
将合作探究教学法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深化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合作探究模式,使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积极效益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只有外在形式,而缺乏内涵的情况出现。教师在正式开始组织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之前,要全面研究所要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将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魅力能够有更加深入的掌握。 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针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能够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内容不仅涉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同时也要讨论相关问题是否存在其他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进而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时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考试解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自如地应用相关知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3]。在面对一些具有较高难度以及具有较高开放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因为这样的问题往往具备一定的探究价值,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但是,针对一些知识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解决的问题,则需要避免使用合作探究法,进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合作探究热情,使学生对于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对自身学习能力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五、借助阶梯式问题教学法引领学生合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能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合作探究问题是否具有较高的质量。若教师所布置的合作探究问题难度过高或是过低,学生的合作探究积极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相应的教学活动无法发挥其积极效益,为了使这一情况能够得到有效避免,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为学生设计阶梯式的探究问题,具体需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教师在规划课堂教学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尽量在学生熟悉的范围内进行新知识的导入,进而有效降低学生对于复杂以及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要保证学生具备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又要避免学生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保证问题的难度适中。其次,教师要保证在课堂上所提出的不同问题之间能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多为学生设计一些阶梯式的问题。一方面,使所提出的问题能够适应班级中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避免提出的问题难度过高而挫伤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深化對于知识点的理解,使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感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六、重视对学生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
通过合作探究法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难度,使学生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理分工,使小组内每位成员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提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其次,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他们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总结以及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合自主合作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保证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就需要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特征,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互补,另一方面帮助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进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江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46.
[2]孙彦瑾.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教学的价值及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4.
[3]刘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6.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王文君(1985.6— ),男,汉族,甘肃华亭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