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 教会他们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 发挥他们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意识, 是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教师不断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因材施教, 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目的, 才能有利于学生意识的培养。
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修养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工作兢兢业业, 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认真钻研新知识、新理论,不仅使自己成为学科专才, 还要成为教育全才。当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和政治素质, 才能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 给学生以真诚的满腔热忱的“爱”。以爱作为施教的基础, 以爱打开学生的心扉, 以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以爱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关怀、尊重、信任和期待学生的情感, 与他们交朋友,做到“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 以情育人”。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少讲, 不搞“一言堂”, 多在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利用高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习积极性。并能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加以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化。只有建立了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 要有目的地进行意识培养
1.参与意识
首先, 教师要经常利用身边的事来进行教育, 使学生意识到参加锻炼既是增强自身体质、锻炼意志, 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然后, 在教学时注重娱乐性、趣味性, 把“快乐体育” 渗透到教学中, 采取轻松活泼的形式教学, 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 其参与意识就能逐步增强。
2.竞争意识
在进行各种比赛中, 为增强比赛的激烈性和趣味性,可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方面的差异, 采取“让时赛”、“让分赛”、“让距赛”, 使比赛在人为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树立学生敢打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要认真小结、讲评, 使学生在总结经验、吸取知识中不断提升自身, 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
3.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可以根据每一堂课的不同内容, 制定出相应措施。如在上篮球传球教学内容时, 告诉他们把球传给队友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得分; 在上联防教学时, 让他们知道防守时五个人是一个整体。这样不断地对团结意识进行渗透, 就会使学生在练习中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从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观念。比赛中有时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队友发挥失常都是正常的, 在这种情况下, 队友之间的互相谅解、鼓励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些经历使学生明白团结协助才是取胜的关键。
4.创新意识
第一,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形式; 适当加大技术技能的难度;设计不同的情境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提高积极性, 为创新打下基础。第二,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想象在创新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必须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 可以通过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引导学生想象;利用启发、诱导让学生思考, 促进想象。我们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幻想空间, 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翱翔。第三, 质疑是创新的导火索。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 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敢于提出问题, 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如: 在学习“推铅球” 时, 有一个学生突然疑问: “我甩行不行? 这样远”。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的提问是捣乱而训斥这个学生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特别是把学生的创新意识给扼杀了。反之, 如果教师表扬这个学生的提问, 并让这个学生把自己想的投法给大家表演, 随后就向大家提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使铅球扔得更远? 为什么链球铁饼可以甩而铅球不可以?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安全意识
首先,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活动中,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保持良好稳定的运动情绪, 思想集中, 有勇气, 不胆怯犹豫和临场慌乱等, 需严格分清勇敢精神和冒险行为, 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 克服好胜心强, 爱逞能的表现。树立珍惜生命、关心同伴、互相帮助、对他人负责的人生态度。其次, 要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教师通过加强运动规则和课堂常规的宣传、教育、管理,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相互帮助的习惯, 杜绝动作粗鲁和蓄意伤人的行为。最后, 要具备一定的运动常识。通过老师的传授、自己的阅读、他人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的运动保健知识, 并在运动实践中合理的运用, 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总之, 以教师自身良好的素养、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并有目的地进行意识渗透和培养, 这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也是我们现代体育教育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寒天主编. 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全书,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9.
[2]毛振明.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 中国学校体育, 2006(6) .
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修养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工作兢兢业业, 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认真钻研新知识、新理论,不仅使自己成为学科专才, 还要成为教育全才。当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和政治素质, 才能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 给学生以真诚的满腔热忱的“爱”。以爱作为施教的基础, 以爱打开学生的心扉, 以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以爱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关怀、尊重、信任和期待学生的情感, 与他们交朋友,做到“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 以情育人”。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少讲, 不搞“一言堂”, 多在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利用高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习积极性。并能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加以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化。只有建立了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 要有目的地进行意识培养
1.参与意识
首先, 教师要经常利用身边的事来进行教育, 使学生意识到参加锻炼既是增强自身体质、锻炼意志, 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然后, 在教学时注重娱乐性、趣味性, 把“快乐体育” 渗透到教学中, 采取轻松活泼的形式教学, 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 其参与意识就能逐步增强。
2.竞争意识
在进行各种比赛中, 为增强比赛的激烈性和趣味性,可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方面的差异, 采取“让时赛”、“让分赛”、“让距赛”, 使比赛在人为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树立学生敢打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要认真小结、讲评, 使学生在总结经验、吸取知识中不断提升自身, 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
3.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可以根据每一堂课的不同内容, 制定出相应措施。如在上篮球传球教学内容时, 告诉他们把球传给队友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得分; 在上联防教学时, 让他们知道防守时五个人是一个整体。这样不断地对团结意识进行渗透, 就会使学生在练习中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从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观念。比赛中有时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队友发挥失常都是正常的, 在这种情况下, 队友之间的互相谅解、鼓励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些经历使学生明白团结协助才是取胜的关键。
4.创新意识
第一,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形式; 适当加大技术技能的难度;设计不同的情境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提高积极性, 为创新打下基础。第二,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想象在创新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必须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 可以通过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引导学生想象;利用启发、诱导让学生思考, 促进想象。我们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幻想空间, 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翱翔。第三, 质疑是创新的导火索。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 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敢于提出问题, 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如: 在学习“推铅球” 时, 有一个学生突然疑问: “我甩行不行? 这样远”。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的提问是捣乱而训斥这个学生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特别是把学生的创新意识给扼杀了。反之, 如果教师表扬这个学生的提问, 并让这个学生把自己想的投法给大家表演, 随后就向大家提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使铅球扔得更远? 为什么链球铁饼可以甩而铅球不可以?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安全意识
首先,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活动中,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保持良好稳定的运动情绪, 思想集中, 有勇气, 不胆怯犹豫和临场慌乱等, 需严格分清勇敢精神和冒险行为, 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 克服好胜心强, 爱逞能的表现。树立珍惜生命、关心同伴、互相帮助、对他人负责的人生态度。其次, 要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教师通过加强运动规则和课堂常规的宣传、教育、管理,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相互帮助的习惯, 杜绝动作粗鲁和蓄意伤人的行为。最后, 要具备一定的运动常识。通过老师的传授、自己的阅读、他人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的运动保健知识, 并在运动实践中合理的运用, 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总之, 以教师自身良好的素养、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并有目的地进行意识渗透和培养, 这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也是我们现代体育教育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寒天主编. 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全书,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9.
[2]毛振明.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 中国学校体育, 20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