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记录电影导演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电影眼睛派”理论,认为电影摄影机可以像人的眼睛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奠定了纪实美学的基础,对后来的电影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将近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群热爱运用视频分享生活的 vlogger通过拍摄vlog,用新的形式实践了这一理论。vlog,正在成为短视频文化中的新力量。
什么是vlog?
vlog是 video log或 video of log的简称,源于blog(博客)的变体,可译为“视频博客”,是一种视频形式。vlog的作者被称为 vlogger,他们用影像代替文字或照片,记录并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年轻人来说,vlog正逐渐成为他们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主要方式。
“简单来说,短视频是‘编剧+剪辑’,直播是‘无编剧+无剪辑’,而vlog大体是‘无编剧+剪辑’。”关于vlog、一般短视频和直播三者的区别,国内知名 vlogger井越这样总结道。同其他短视频相比,vlog弱化了表演成分,更具记录性和真实感,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交流。相较于直播的冗长和粗糙,vlog则更小巧精致,其制作者常常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素材的剪辑,并结合音乐与文字,使得作品紧凑,品质较高,并且富有风格化特征。
在内容方面,vlog可谓是无所不包,“我的一天”是最为典型的vlog标题。在这里,vlogger们展现的有旅行、美食、美妆、开箱等,这些日常记录通常都具有现实参照意义。他们也可能仅仅是对着镜头自言自语,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表面上vlog的作者是在进行独白,但其实他们是在对一群看不见的观众说话,试图与其建立起沟通关系。
中国vlog第一人“冬瓜”认为,这种视频形式与作者的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vlog在北美地区具有那么强的用户黏性其实不只是因为内容,更多是因为作者的人设,观众喜欢这位作者,所以只要是他拍的内容都会有很多人看。”
本土化的困境
流行于 YouTube的vlog发展到今天,在海外可谓蔚为大观。被称为“vlog教主”的 Casey Neistat自2015年以来发布了800多个vlog作品,收获了900多万粉丝,其作品播放量惊人。vlog不仅属于达人级别的创作者,更是一种全民化的视频日志。经调查,vlogger已经成为美国青少年未来最想从事的职业,就连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里的小蜘蛛彼得·帕克都是 vlogger。
反观国内,vlog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创作者的人数十分有限,其中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相对于抖音、快手这些APP上的短视频类型,vlog的制作要复杂繁琐许多,对创作者的技术手段和审美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画质清晰的设备、摄影构图技巧和高水平的剪辑能力都是优秀的 vlogger所必备的。可以发现,YouTube上点击量超过10万的视频作品,不论是画质还是剪辑水平都远高于路人的随手拍。从这个意义上看,vlog制作具有一定的门槛,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上手。
文化方面的原因对vlog的发展也有影响。1995年,索尼公司的第一台数码摄像机问世,DV文化由此产生。相比而言,欧美国家的DV创作比中国更为普及,那时几乎每个美国家庭都会用DV来记录生活,这样的传统使他们在转为制作vlog的过程中进行得更为顺畅自然。此外,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之美,立身处世低调内敛,不喜张扬,而拍摄vlog则需要走上街头对着镜头自说自话,这必然要求制作者克服害羞的心理、勇于表达,以便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vlog大多是由海外的留学生拍摄的,这些作品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带有明显的欧美vlog特征,且时间较长,多为10到20分钟,随着国内年轻人生活状态的碎片化,这类视频很容易使人产生倦怠。此外,在国内,绝大多数的播放都是依靠手机进行的,这种方式更适合于播放画质不高的短视频,而vlog所标榜的高画质在这里则成了短板。vlog这一视频形式必然要进行本土化改造,才能在中国实现长远发展。
“平台很重要”
“平台很重要,首先要有平台来支持vlog这件事情。”被问到什么对vlog在国内的发展最为重要时,vlogger“冬瓜”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平台的分散和鼓励机制的缺失是国内vlog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短视频爆发的今天,无论是社交、资讯、娱乐还是音乐都有相对垂直的短视频平台提供支持,而vlog这种新形态的短视频却没有像 YouTube这样对vlog进行全面支持的专业平台,也缺少合理的盈利和变现模式。“当生活中遇到难题,国外首先会 YouTube,然后才会 Google。这种差异太大了,YouTube就是一个巨大的搜索引擎,有一個这样的内容平台,vlog肯定会火爆起来。”“冬瓜”说。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vlog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仍被看好。从百度指数看,“vlog”一词的搜索数值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便持续增长,在2018年年初达到了新峰值,并在2018年上半年持续保持着搜索热度。在B站,vlog视频大受欢迎,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热度最高的vlog作品点击量达到了158万,在微博上发布的vlog的创作者们也注意到了时长控制的重要性。尽管这些作品仍具有较为浓厚的西方化色彩,但其本土化趋向已经日益明显。
更加可喜的是,国内已经出现专注vlog的短视频社区,许多内容创作者开始利用小影( VivaVideo)等短视频APP制作3到5分钟的vlog视频作品。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放弃对欧美 vlogger的效仿,转为制作更具本土化特征的vlog,展现中国年轻人的个性。
作为一种短视频类型,vlog专注于展示生活,传达个体的人格魅力,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vlog都契合了当下年轻人表达个性和进行社交的需要。每一个想要分享个人生活的人都能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人进行互动,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vlog在海外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在视觉消费甚嚣尘上的今天,vlog极有可能成为国内短视频行业的下一个主流形式,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成为我们人生的重要“记录者”。
(摘自《文史博览·人物》2018年第6期)
将近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群热爱运用视频分享生活的 vlogger通过拍摄vlog,用新的形式实践了这一理论。vlog,正在成为短视频文化中的新力量。
什么是vlog?
vlog是 video log或 video of log的简称,源于blog(博客)的变体,可译为“视频博客”,是一种视频形式。vlog的作者被称为 vlogger,他们用影像代替文字或照片,记录并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年轻人来说,vlog正逐渐成为他们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主要方式。
“简单来说,短视频是‘编剧+剪辑’,直播是‘无编剧+无剪辑’,而vlog大体是‘无编剧+剪辑’。”关于vlog、一般短视频和直播三者的区别,国内知名 vlogger井越这样总结道。同其他短视频相比,vlog弱化了表演成分,更具记录性和真实感,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交流。相较于直播的冗长和粗糙,vlog则更小巧精致,其制作者常常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素材的剪辑,并结合音乐与文字,使得作品紧凑,品质较高,并且富有风格化特征。
在内容方面,vlog可谓是无所不包,“我的一天”是最为典型的vlog标题。在这里,vlogger们展现的有旅行、美食、美妆、开箱等,这些日常记录通常都具有现实参照意义。他们也可能仅仅是对着镜头自言自语,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表面上vlog的作者是在进行独白,但其实他们是在对一群看不见的观众说话,试图与其建立起沟通关系。
中国vlog第一人“冬瓜”认为,这种视频形式与作者的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vlog在北美地区具有那么强的用户黏性其实不只是因为内容,更多是因为作者的人设,观众喜欢这位作者,所以只要是他拍的内容都会有很多人看。”
本土化的困境
流行于 YouTube的vlog发展到今天,在海外可谓蔚为大观。被称为“vlog教主”的 Casey Neistat自2015年以来发布了800多个vlog作品,收获了900多万粉丝,其作品播放量惊人。vlog不仅属于达人级别的创作者,更是一种全民化的视频日志。经调查,vlogger已经成为美国青少年未来最想从事的职业,就连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里的小蜘蛛彼得·帕克都是 vlogger。
反观国内,vlog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创作者的人数十分有限,其中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相对于抖音、快手这些APP上的短视频类型,vlog的制作要复杂繁琐许多,对创作者的技术手段和审美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画质清晰的设备、摄影构图技巧和高水平的剪辑能力都是优秀的 vlogger所必备的。可以发现,YouTube上点击量超过10万的视频作品,不论是画质还是剪辑水平都远高于路人的随手拍。从这个意义上看,vlog制作具有一定的门槛,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上手。
文化方面的原因对vlog的发展也有影响。1995年,索尼公司的第一台数码摄像机问世,DV文化由此产生。相比而言,欧美国家的DV创作比中国更为普及,那时几乎每个美国家庭都会用DV来记录生活,这样的传统使他们在转为制作vlog的过程中进行得更为顺畅自然。此外,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之美,立身处世低调内敛,不喜张扬,而拍摄vlog则需要走上街头对着镜头自说自话,这必然要求制作者克服害羞的心理、勇于表达,以便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vlog大多是由海外的留学生拍摄的,这些作品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带有明显的欧美vlog特征,且时间较长,多为10到20分钟,随着国内年轻人生活状态的碎片化,这类视频很容易使人产生倦怠。此外,在国内,绝大多数的播放都是依靠手机进行的,这种方式更适合于播放画质不高的短视频,而vlog所标榜的高画质在这里则成了短板。vlog这一视频形式必然要进行本土化改造,才能在中国实现长远发展。
“平台很重要”
“平台很重要,首先要有平台来支持vlog这件事情。”被问到什么对vlog在国内的发展最为重要时,vlogger“冬瓜”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平台的分散和鼓励机制的缺失是国内vlog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短视频爆发的今天,无论是社交、资讯、娱乐还是音乐都有相对垂直的短视频平台提供支持,而vlog这种新形态的短视频却没有像 YouTube这样对vlog进行全面支持的专业平台,也缺少合理的盈利和变现模式。“当生活中遇到难题,国外首先会 YouTube,然后才会 Google。这种差异太大了,YouTube就是一个巨大的搜索引擎,有一個这样的内容平台,vlog肯定会火爆起来。”“冬瓜”说。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vlog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仍被看好。从百度指数看,“vlog”一词的搜索数值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便持续增长,在2018年年初达到了新峰值,并在2018年上半年持续保持着搜索热度。在B站,vlog视频大受欢迎,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热度最高的vlog作品点击量达到了158万,在微博上发布的vlog的创作者们也注意到了时长控制的重要性。尽管这些作品仍具有较为浓厚的西方化色彩,但其本土化趋向已经日益明显。
更加可喜的是,国内已经出现专注vlog的短视频社区,许多内容创作者开始利用小影( VivaVideo)等短视频APP制作3到5分钟的vlog视频作品。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放弃对欧美 vlogger的效仿,转为制作更具本土化特征的vlog,展现中国年轻人的个性。
作为一种短视频类型,vlog专注于展示生活,传达个体的人格魅力,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vlog都契合了当下年轻人表达个性和进行社交的需要。每一个想要分享个人生活的人都能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人进行互动,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vlog在海外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在视觉消费甚嚣尘上的今天,vlog极有可能成为国内短视频行业的下一个主流形式,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成为我们人生的重要“记录者”。
(摘自《文史博览·人物》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