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比娜式背叛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奠定了其伟大作家的地位。在书中萨比娜的“背叛”更成为当代女性反传统反媚俗的真实写照,预示着女性探寻自我生命存在的可能与否。
  关键词:萨比娜;背叛;女性主体意识;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至问世以来引起巨大的反响,国内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目前为止可以在知网上搜索到期刊论文与硕博士论文有将近100篇左右。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写作技巧、小说中的哲学意义、任务分析等方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多人将它划为“异类”,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战争+爱情”的小说模式,曾有学者将它与《倾城之恋》作过比较,认为“这两位背景不同的作家在精神和写作技巧上有许多相似和相异之处。”其实《倾城之恋》更多的是用战争背景来烘托爱情主题,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则是用牧歌式的笔调剖析了在捷克事变与柬埔寨战争中托马斯与特雷莎、弗兰茨与萨比娜的爱情生活,揭示并批判了包含政治、强权、人性在内的种种媚俗以及思考生命中那些“轻与重”“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探索生命的真正维度与生存困境,因此爱情不是它的主题。在这其中萨比娜那看似奇异,永远不断在寻找在追寻的性格尤为引人注目,在书中,她也已成为“离经叛道”的代名词,对她的性格研究也永远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李凤亮在谈到昆德拉小说的结构隐喻中指出,“在小说家的写作意图中,人物是存在的一个符号,群像则是一系列符号的编码。解读人物,就是在为写作意旨中的存在‘解码’,敞亮其中的影射功能与神秘意义。 就此而言, 人物结构在昆德拉小说整体的隐喻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他结构形式在此汇聚,形成结构的强光,照亮存在的主旨。”因此,对萨比娜的这种“背叛”的解读,揭示其中的影射功能与神秘意义十分有必要。有的学者这种“背叛”看作是本真的代表,认为“昆德拉则把女主人公萨宾娜设定在尊重原始生命力、 追寻原始欲望的状态, 设定在不断超越了世俗的道德标准而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塑造的状态。”因此萨宾娜的“背叛”表达了他对女性回归自然回归人性本真生存状态的一种设想。在我看来,萨比娜的这种“背叛”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女性自我价值与自我主体意识的追寻,在以菲勒斯主义为中心的世界当中,冲出以往对女性的桎梏,发出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
  一、“背叛”的生活:主体意识的萌芽
  “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萨比娜觉得没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背叛为什么如此强烈的吸引萨比娜呢?其实通过她从小的生活环境,就可以发现她一直生活在一个父权所控制的社会中,在文中,作者几乎没有提及萨比娜的母亲,可见母亲对她的影响甚微,是父亲掌控了她的生活,所以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受到男性的影响,她的身上有着女性很少拥有的属于男性的自主与叛逆,父亲禁止她早恋、禁止她单独外出、禁止她学习毕加索的画,禁止一切与父权社会不相容的东西。而这种“强权政治”的教育只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如弗兰茨一般成为一个屈从于现实的安逸,永远活在现实与梦想是两个世界的人;二是对这种生活方式深恶痛绝,产生逆反心理,以前所未有之姿背离这条父亲为她安排的道路。无疑,萨比娜选择了后者,并且她尝到了甜头,正如她所说“没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这种背叛满足了她的好奇心与猎奇心理,于是从这时开始她就迷上了“背叛”。这时期,她的这种“背叛”还是不成熟的,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对未知的好奇心与父权斗争中获胜的快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抗争其实已经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萌芽。在随后的求学期间,她对这种“背叛”的渴望开始无限制的增长。“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在一次同胞聚会中萨比娜说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这句话在当时的社会中似乎是情理难容。但在她把它当成反抗男性主义的手段,她的主体意识在此时生根发芽。
  二、爱情中的平等: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希望承担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生命力的影像。”在历代,女性似乎只有拥有男性才算完整,女性不应也没有资格拥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所以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渴望一个完整家庭和爱的特雷莎才会如此忍受不了托马斯的风流,更有极端者,如玛丽-克洛德说“爱情是一场战斗。我会一直抗争,抗争到底。”对于她而言,爱情是占有,哪怕丈夫在生前不爱自己,有着情人,那也无碍,只要坐着妻子的位子,无论是生还是死,你都属于我。这些都是将自我意识依附于男人身上的结果。那么对于“特立独行”的萨比娜而言在爱情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平等”与“灵魂的契合”。作为始终坚持以“背叛”为行事准则的萨比娜,她的第一次婚姻不仅满足了她反抗父权统治的初衷,更是满足了她争取女性平等的心理:对方有着离经叛道的坏名声,至少两个人的灵魂有着共同之处。但一旦发现丈夫不是“乖张的浪子”她便“叛已所叛”离开丈夫,没有丝毫留恋。当萨比娜戴着圆顶礼帽站在衣冠楚楚的托马斯的面前,在这种看似是男性对女性的侮辱的情况下,它不仅没有女性身上该有的羞耻与侮辱,相反它如同一个强硬的男士一般以撩人的挑逗的骄傲姿态对它加以炫耀,此时的萨比娜的自我意识已经突破了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束缚,那顶圆顶帽也就成为萨比娜战胜男性对女性身体束缚的象征。她用女性的身体将其扑到,不再是一个女性承受一个男性的重量。
  当曾经无比契合的托马斯决定与特蕾莎在一起后,萨比娜如同失去了一位“盟友”。但这并不影响她毫无留恋的转入里一个情人弗兰茨的怀抱中。弗兰茨用“女人”这个词来定义萨比娜,这代表着一种属于女人的价值,法国著名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 “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女人”的特性是由男人所塑造的,所以女性必须依附男性才能存在。对萨比娜而言,反抗“女人”这个性别是荒唐的,她反抗的不是生而为女人的事实,而是反抗“由男性所形成的女人”。她与弗兰茨心中的“女人”并不相像。在他们的爱情中,萨比娜一直是主导,对于弗兰茨的来说,爱情就意味着屈服,对于这种软弱、毫无力量与共同语言的爱情,她毅然的选择了背叛,去乡间作画来寻找认同。从背叛丈夫到成为托马斯的情人,到最后被判无力的弗兰茨,每一次的背叛都像是追寻,与其说是追寻爱情,不如说是追寻认同她内心自我意识的灵魂。女性的主体意识的发展让她在爱情中追寻平等、真实、自由以及自我的价值。   三、对媚俗的抵抗:女性主体意识的高潮与迷失
  萨比娜一直在背叛,叛以所叛,这种背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她到底是在追寻什么?对媚俗的抗议。其实她反感的,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带的漂亮面具,换句话说,也就是媚俗。她所背叛的所有在本质上说都是媚俗。媚俗打着对“生命的绝对认同”的旗号一直以来统治着人类,谁要是试图反抗谁就是异类。这样的世界萨比娜无法接受。“理想世界一旦实现,在那个到处是愚蠢的笑脸世界里。她恐怕连一句话都会说不出口,过不了一周,她就会因恐惧而死。”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她无法撼动它,甚至连她自己在内心深处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媚俗的影响,她的媚俗就是渴望和谐的家,爱她的父母。她因此感到绝望,她开始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背叛”产生怀疑。屈从于现实的温暖(媚俗)远比毫无作用的抵抗(背叛)更为“简单”。她也渴望在两扇闪亮的窗户后面,拥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她的心灵深处,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开始向媚俗服软。
  萨比娜的“背叛之路”失去了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一旦背叛的旅程结束,又会怎样?你可以背叛你亲人、配偶、爱情和祖国,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不剩,还有什么好背叛的?”迷茫与空虚涌上她的心头,追求的极致永远是朦胧的,总有一天背叛会结束。所以她有时恨不得像天底下最普通不过的女人一样投入到一个爱她的人(弗兰茨)的怀抱,她质疑自己的“背叛”到底正确与否,她甚至渴望回归“女人” 的角色。他的迷失在于他拥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但在内心深处却受到着媚俗的影响渴望一个男性的身身躯。
  四、结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比娜的一生都在“背叛”中度过,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她远离故土,居住在美国,她虽喜欢美国,但美国对他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的“反抗”遭到世界的反对,她也因此而成了一个没有归属的人,唯一的要求就是遗体火化。她的事例也给了无数女性启发,引起人们的深思,预示着女性探寻自我生命存在的可能与否。
  参考文献:
  [1] 董飘飘,丁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国内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13(23):211-212.
  [2] 于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倾城之恋》的艺术比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136-138.
  [3] 李凤亮.思想与音乐的交响──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结构隐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86-91.
  [4] 郭向宇.沉沦或本真——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昆德拉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10):167-169.
  [5][6][7][9][10]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10、111、5、302、144页。
  [8]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526页。.
  作者简介:
  黄丽(1993.2-),女,汉族籍贯:安徽芜湖人,暨南大学文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文艺学,研究方向:创作理论与文化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方回的《瀛奎律髓》体例全而备,以选注评的方式,专选唐宋五七言律诗精华,贯之以“格高”的诗学理论融入评选中,对所尚的江西诗派的律诗创作,进行探源梳流,给予整理和总结,使其系统化。本文着重对其成书状况和其刊刻流传过程中的版本及其评点版本,进行源流梳理和探析,以期为学界学习和研究律诗提供真实可靠版本及诗学借鉴。  关键词:方回;《瀛奎律髓》;版本源流  方回(1227- 1307),字万里,号虚
期刊
摘 要:小说《白雪乌鸦》取材于1910年发生在哈尔滨的大鼠疫,作者通过对这一记忆中历史题材的思考、把握,加以丰富的艺术构思与想象,用文字复述、还原那个历史,塑造了灾难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描摹了鼠疫中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  关键词:迟子建;《白雪乌鸦》;再现;历史表达  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入历史、叙述历史,他们借助对历史题材的理解与把握,在客观事实的基
期刊
摘 要:作为最为古老也是最具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诗歌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集中反映,其本身自带音乐美,饱含丰富的人类情感与思考,所谓:“诗言志,歌咏言”作为吟咏性情的诗歌本于心而动于情。“两极”作为二元对立的延伸,广泛存在于我们意识与生活中,关于“两极”的种种学说也是从古至今络绎不绝。单就文学批评来说,我们也常常使用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语言与言语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概念去研究、赏析诗歌语言,去斟
期刊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至今仍有着重要影响。《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作为世界文学中最为耀眼的文学作品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审美标准,至今仍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小说《老人与海》。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哲学家只是从不同角度阐释世界,目的是为了改变它。从文艺理论角度上讲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理。因此,
期刊
摘 要:作为群众艺术馆的舞蹈辅导教师,本人接触了大量的民间舞蹈,并就其文化内涵、教学实践与创编进行了研究。民间的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诸多艺术形式的来源,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体态。民间舞蹈情贯古今,表达着人们最真实、最纯朴的情感,并具有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地方特色。文章探讨运用民间舞蹈表现民众主题,让学生真正参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会学、能学、善学、爱学,并能够创编和传承。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张香海主要活动在道光、咸丰年间,曾担任梓潼等县县令,在经、史、文等方面的贡献使其留名后世。《宦蜀纪程》(以下简称《纪程》)是作者赴蜀任职途中所写日记的汇编,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蜀道文化状况的史料。作者行程中的洛阳、西安、成都等城市是丝路重镇,《纪程》的记载对我们了解丝路文化大有裨益。  关键词:《宦蜀纪程》;张香海;蜀道;丝路文化  一、作者生平  张香海约生于1801-1805年之间,
期刊
摘 要: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1895~1985)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音乐哲学家。音乐问题一直是她的艺术哲学体系中探讨的重点。在她的著作《情感与形式》一书中,她设立了独立章节讨论音乐的创作以及音乐中的表演等问题的看法。她对于艺术表演问题独到的见解对声乐表演问题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拟从声乐艺术本身、朗格音乐哲学中表演的两个层次等方面,谈谈笔者对声乐艺术表演粗
期刊
摘 要:《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论专著,被誉为 “千古论诗之祖”,其中谢灵运的诗歌被钟嵘列为上品,从其评论中可见钟嵘对于五言诗歌的审美观。本文以《诗品》中谢灵运条为例,简述钟嵘《诗品》“吟咏性情”,“赋比兴”和“直寻”、“自然”的诗歌审美观。  关键词:钟嵘;《诗品》;谢灵运;诗歌审美观  《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论著作,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与同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堪称双璧。
期刊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少年要经历多少磨难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成为男子汉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滩安眠  Yes and how many times mus
期刊
摘 要:《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以六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小故事组成。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主人公小英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惠安馆》是小说的第一部分,讲述主人公英子的两位“朋友”——妞儿与“疯子”秀贞的悲剧性命运。本文从英子的儿童视角叙事和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