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希望教学 信念信心 快乐学习 质疑精神 创新精神
一段时间以来,我校一直在推行“希望教育”的深入开展,所谓“希望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互动,点燃每颗心的希望之光,照亮每个人的希望之路,让每一位学生对明天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活泼向上,积极进取,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积累卓越的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理念具体到我们的物理教学中,更是意义深远。
我们知道社会由创新型人才和普通的劳动者两部分组成。培养创新型科学人才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其关键是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因为发现问题、主动思考、亲力亲为加以验证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突破自我、增长才干、终成人才的必备条件。而培养一个热爱生活,理性智慧的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以,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与否,是否给学生以美好的希望,给学生以正确的帮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關乎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希望教学”方法。下面就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对物理“希望教学”的方法与认识作如下阐述。
一、借“绪论”内容,开启“学好物理”的希望之门。
初学物理,学生无一例外的都具有超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谓好奇心就是人对新事物和新信息的一种渴求知晓的欲望, 这样的欲望背后蕴藏的精神动力可谓巨大,基于这种欲望,学生就会努力去追求答案,这样就会激发他们思维并实践,进而去创新。所以,如果能抓住这好的起点,在教学伊始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设计有趣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释疑,不但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物理很好学,我肯定能学好”的希望,为今后的物理教学顺利开启希望之门。
二、在日常工作中肯定并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给学生以“我有理由”的信心和“我可能正确”的希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质、敢于创新的能力。
创新源于发现问题,而问题则是由疑问而产生的, 怀疑会让人提出质疑,由质疑进而求异,而求异的过程极有可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这恰恰是创新性人才的必经之路,所以,发现问题进而怀疑、质问并释疑问题,是创新性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有可能极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处彰显“希望教学”的特点,将知识要点设置成学生有能力或有希望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亲自体验获取知识的辛劳并感受克服困难后的自豪与快乐。
将知识要点设置为课堂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以上,所有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度,恰到好处:问题能解决,给学生以希望,方法最佳否?给学生以考量。经验告诉我:不凡的提问方式必然会达到非凡的教学效果。
(1)给人以信念的争论式问题。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透彻、印象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而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往往是生活中的现实与书面上的原理表相上的“矛盾”,或者是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让学生举例、分辨,等争论结束、意见统一后,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叹:“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怎么会流行两千多年啊?难道当时没有足球类的东西吗?踢出去的球,离开了脚,没有了力的作用,不照样在向前运动吗?我比那么多人可聪明多了。”这样的信念衍生出的希望是单凭说教而无法企及的。
(2)给人以成就的拓展式问题。这样的问题是把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是对该类知识外延的拓展,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以信心及成就感。
例如以下问题的设置:为什么夏季人们买西瓜时要把西瓜放到耳边敲打敲打?类似的做法还有哪些?为什么冬季人们不约而同的穿深色的衣服,而夏季却穿浅色的衣服?为什么夏季在树荫下面比在遮阳伞下面感觉更舒服?为什么高电压那么危险,还要架设那么多的高压电线?等等。
(3)给人以自豪的伏笔式问题。首先埋下伏笔,其次通过铺路架桥,暗示出事物发展的途径或方向,然后解决问题,为新内容的出现与掌握营造良好的吸纳氛围。
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之前,我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设计能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的简单电路。结果有学生自己真的完成了题目,之后我非常高兴地说:“非常好,你们都已经是设计师了。” ,这样,学生不仅很自豪,很兴奋,还会更有信心,更有希望。
(4)给人以兴趣的设疑式问题。在引入新课时,使用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如果最后的实验结论正好和他的猜想相同,那么,他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他的自信心更会大大增强。
例如,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猜想: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在学习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时,猜想液体压强与什么有关?这样既直接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还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为实验的有序进行提供基础保障。
四、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巧思考,勤动手,学以致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让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成为人生历程中最美的时光。
实施“希望教学’以来,我的学生几乎每人都有了自己珍藏的杰作---自制的五弦琴,自制的万花筒,自制的密度计,自制的潜水艇,自制的原电池,自制的变阻器,自制的小电动机等等。这些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作品尽管结构简单,但绝对是他们人生的珍品,还极有可能成为他们驶向梦想与未来的动力之帆。
以上实践证明,基础物理的“希望教学”不失为是一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科学教法。它告诉学生,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责任与未来。它摒弃了以往的古板与教条,它激发了学生的灵动与情感,它让年少的学子在希望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它新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方法对于未来人才的塑造,可谓意义深远。
一段时间以来,我校一直在推行“希望教育”的深入开展,所谓“希望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互动,点燃每颗心的希望之光,照亮每个人的希望之路,让每一位学生对明天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活泼向上,积极进取,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积累卓越的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理念具体到我们的物理教学中,更是意义深远。
我们知道社会由创新型人才和普通的劳动者两部分组成。培养创新型科学人才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其关键是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因为发现问题、主动思考、亲力亲为加以验证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突破自我、增长才干、终成人才的必备条件。而培养一个热爱生活,理性智慧的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以,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与否,是否给学生以美好的希望,给学生以正确的帮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關乎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希望教学”方法。下面就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对物理“希望教学”的方法与认识作如下阐述。
一、借“绪论”内容,开启“学好物理”的希望之门。
初学物理,学生无一例外的都具有超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谓好奇心就是人对新事物和新信息的一种渴求知晓的欲望, 这样的欲望背后蕴藏的精神动力可谓巨大,基于这种欲望,学生就会努力去追求答案,这样就会激发他们思维并实践,进而去创新。所以,如果能抓住这好的起点,在教学伊始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设计有趣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释疑,不但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物理很好学,我肯定能学好”的希望,为今后的物理教学顺利开启希望之门。
二、在日常工作中肯定并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给学生以“我有理由”的信心和“我可能正确”的希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质、敢于创新的能力。
创新源于发现问题,而问题则是由疑问而产生的, 怀疑会让人提出质疑,由质疑进而求异,而求异的过程极有可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这恰恰是创新性人才的必经之路,所以,发现问题进而怀疑、质问并释疑问题,是创新性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有可能极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处彰显“希望教学”的特点,将知识要点设置成学生有能力或有希望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亲自体验获取知识的辛劳并感受克服困难后的自豪与快乐。
将知识要点设置为课堂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以上,所有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度,恰到好处:问题能解决,给学生以希望,方法最佳否?给学生以考量。经验告诉我:不凡的提问方式必然会达到非凡的教学效果。
(1)给人以信念的争论式问题。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透彻、印象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而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往往是生活中的现实与书面上的原理表相上的“矛盾”,或者是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让学生举例、分辨,等争论结束、意见统一后,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叹:“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怎么会流行两千多年啊?难道当时没有足球类的东西吗?踢出去的球,离开了脚,没有了力的作用,不照样在向前运动吗?我比那么多人可聪明多了。”这样的信念衍生出的希望是单凭说教而无法企及的。
(2)给人以成就的拓展式问题。这样的问题是把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是对该类知识外延的拓展,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以信心及成就感。
例如以下问题的设置:为什么夏季人们买西瓜时要把西瓜放到耳边敲打敲打?类似的做法还有哪些?为什么冬季人们不约而同的穿深色的衣服,而夏季却穿浅色的衣服?为什么夏季在树荫下面比在遮阳伞下面感觉更舒服?为什么高电压那么危险,还要架设那么多的高压电线?等等。
(3)给人以自豪的伏笔式问题。首先埋下伏笔,其次通过铺路架桥,暗示出事物发展的途径或方向,然后解决问题,为新内容的出现与掌握营造良好的吸纳氛围。
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之前,我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设计能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的简单电路。结果有学生自己真的完成了题目,之后我非常高兴地说:“非常好,你们都已经是设计师了。” ,这样,学生不仅很自豪,很兴奋,还会更有信心,更有希望。
(4)给人以兴趣的设疑式问题。在引入新课时,使用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如果最后的实验结论正好和他的猜想相同,那么,他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他的自信心更会大大增强。
例如,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猜想: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在学习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时,猜想液体压强与什么有关?这样既直接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还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为实验的有序进行提供基础保障。
四、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巧思考,勤动手,学以致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让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成为人生历程中最美的时光。
实施“希望教学’以来,我的学生几乎每人都有了自己珍藏的杰作---自制的五弦琴,自制的万花筒,自制的密度计,自制的潜水艇,自制的原电池,自制的变阻器,自制的小电动机等等。这些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作品尽管结构简单,但绝对是他们人生的珍品,还极有可能成为他们驶向梦想与未来的动力之帆。
以上实践证明,基础物理的“希望教学”不失为是一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科学教法。它告诉学生,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责任与未来。它摒弃了以往的古板与教条,它激发了学生的灵动与情感,它让年少的学子在希望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它新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方法对于未来人才的塑造,可谓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