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概念与相关说明
1.1 截面研究与历时研究的概念。截面研究亦称横剖研究,是对一个代表某一时间点的总体或现象的样本或截面的观察。这种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进行横向的比较,目的之二是对某一时点的状况进行说明。截面研究通常用于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
与截面研究相对应,历时研究亦称纵贯研究,是在不同的时点或较长的时间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这种研究侧重于探讨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1.2 研究类型及数据来源。本研究属于既有统计数据的截面分析研究。研究中采用的总量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档案年鉴》(2003年),《中国档案年鉴》中没有的指标数据来自于2002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档案》所刊仲禾撰写的各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以*标出)。相对指标由相关总量指标换算而来。
截面时点为2002年底。之所以选择这一年,主要出于两个考虑。考虑一:2002年11月25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向全国各档案部门印发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纲要》确定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这一年起,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开始由各省“各自为战”进入全国“一盘棋”的阶段。考虑二:研究中需要的某些与档案信息化有关的指标数据统计。始于2002年。
1.3 区域划分标准。为了方便比较,本课题采用2000年国家制定的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的区域划分。将全国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划分为东部地区11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8省(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12省(区、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指标设计
作为2008年国家档案局立项的唯一定量化研究课题,研究采用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两大类,机构数量、人员数量、馆藏档案数量、计算机硬件与网络数量、电子文件与机读目录数和相对指标6组共33个指标,对2002年政府统计公报、年鉴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对“十五”中期全国东中西部省区档案信息化基础状况探索性地进行分区域描述与比较。
在使用《中国档案年鉴》中已有的总量指标的同时,设计若干相对指标,主要是考虑到各省(区、市)由于行政区划与辖区范围存在的差别较大,总量指标的可比性不强,在些指标甚至根本不具备可比性。要使研究的数据具备可比性,就必须使用部分已知的,并相互间存在某些关联的总量指标,经过一定的计算,换算成可比性较强的相对指标来进行比较。为此,研究中设计与采用了计算机数/每机构(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计算机数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机构总数)、电子档案数/每机构(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电子档案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机构总数)、机读案卷目录万条目数/每机构(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机读案卷目录万条目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机构总数)、机读文件目录万条目数/每机构(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机读文件目录万条目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机构总数)、计算机数/每百人(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计算机总数 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人员总数)、电子档案数/人均(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电子档案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人员总数)、机读案卷目录万条/人均(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机读案卷目录万条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人员总数)、机读文件目录万条/人均(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机读文件目录万条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人员总数)、计算机数/每百万卷(件、张)(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计算机数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档案百万卷(件、张)总数)、电子档案数/每百万卷(件、张)(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电子档案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档案百万卷(件、张)总数)、案卷级机读目录率(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案卷级机读目录总数与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档案百万卷总数的百分比)等相对指标。
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定量研究是档案学研究的软肋,在档案信息化研究中亦是如此。各种研究多数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少,定量截面描述研究就更少。进行分区域统计分析描述,主要考虑到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影响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因素。对这一时期全国不同区域档案信息化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时期档案信息化基础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进行这一研究不仅能为档案信息化的量化研究提供一些可比性的指标,为日后进行类似的定量研究提供一个参考,也可为日后进行档案信息化阶段性对比研究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基础数据,
本文系2008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计划项目《全国“十五”中期分区域档案信息化基础描述与对比研究》设计论证成果。
1.1 截面研究与历时研究的概念。截面研究亦称横剖研究,是对一个代表某一时间点的总体或现象的样本或截面的观察。这种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进行横向的比较,目的之二是对某一时点的状况进行说明。截面研究通常用于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
与截面研究相对应,历时研究亦称纵贯研究,是在不同的时点或较长的时间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这种研究侧重于探讨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1.2 研究类型及数据来源。本研究属于既有统计数据的截面分析研究。研究中采用的总量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档案年鉴》(2003年),《中国档案年鉴》中没有的指标数据来自于2002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档案》所刊仲禾撰写的各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以*标出)。相对指标由相关总量指标换算而来。
截面时点为2002年底。之所以选择这一年,主要出于两个考虑。考虑一:2002年11月25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向全国各档案部门印发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纲要》确定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这一年起,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开始由各省“各自为战”进入全国“一盘棋”的阶段。考虑二:研究中需要的某些与档案信息化有关的指标数据统计。始于2002年。
1.3 区域划分标准。为了方便比较,本课题采用2000年国家制定的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的区域划分。将全国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划分为东部地区11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8省(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12省(区、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指标设计
作为2008年国家档案局立项的唯一定量化研究课题,研究采用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两大类,机构数量、人员数量、馆藏档案数量、计算机硬件与网络数量、电子文件与机读目录数和相对指标6组共33个指标,对2002年政府统计公报、年鉴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对“十五”中期全国东中西部省区档案信息化基础状况探索性地进行分区域描述与比较。
在使用《中国档案年鉴》中已有的总量指标的同时,设计若干相对指标,主要是考虑到各省(区、市)由于行政区划与辖区范围存在的差别较大,总量指标的可比性不强,在些指标甚至根本不具备可比性。要使研究的数据具备可比性,就必须使用部分已知的,并相互间存在某些关联的总量指标,经过一定的计算,换算成可比性较强的相对指标来进行比较。为此,研究中设计与采用了计算机数/每机构(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计算机数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机构总数)、电子档案数/每机构(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电子档案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机构总数)、机读案卷目录万条目数/每机构(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机读案卷目录万条目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机构总数)、机读文件目录万条目数/每机构(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机读文件目录万条目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机构总数)、计算机数/每百人(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计算机总数 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人员总数)、电子档案数/人均(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电子档案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人员总数)、机读案卷目录万条/人均(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机读案卷目录万条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人员总数)、机读文件目录万条/人均(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机读文件目录万条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人员总数)、计算机数/每百万卷(件、张)(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计算机数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档案百万卷(件、张)总数)、电子档案数/每百万卷(件、张)(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电子档案总数÷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档案百万卷(件、张)总数)、案卷级机读目录率(某一时点上一定区域内案卷级机读目录总数与同一时点上该区域内档案百万卷总数的百分比)等相对指标。
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定量研究是档案学研究的软肋,在档案信息化研究中亦是如此。各种研究多数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少,定量截面描述研究就更少。进行分区域统计分析描述,主要考虑到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影响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因素。对这一时期全国不同区域档案信息化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时期档案信息化基础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进行这一研究不仅能为档案信息化的量化研究提供一些可比性的指标,为日后进行类似的定量研究提供一个参考,也可为日后进行档案信息化阶段性对比研究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基础数据,
本文系2008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计划项目《全国“十五”中期分区域档案信息化基础描述与对比研究》设计论证成果。